《复习·治疗肺病之精华》
提要:欲治好肺病,必须遵《孙子兵法》之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首先必须知肺,讲解肺于下: 一,【肺的生理】 治疗肺病,无论是什么肺病,无论用何派医术,最终目的都是要恢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知道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什么?施治必然毫无目的,盲目乱治,导致治疗无效。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宣发与肃降,宣发与肃降是双向作用,宣发(升)是肺气向上,向外,所谓宣发就是“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肃降(降)是肺气向下,向内,所谓肃降就是以脾胃为枢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保证脏腑及全身得到营养。 二,【肺的病理】 1,肺的宣发和肺的肃降相互影响,肺失宣发影响肺的肃降,而肺失肃降也影响肺的宣发。肺失宣发与肺失肃降,常常同时存在,只是有主次之分,有时以肺失宣发为主,有时以肺失肃降为主,故治肺病时,同时执肺的宣发与肺的肃降两端用中而治之,用桔梗配枳壳,或者用麻黄配杏仁,分清主次而治之。 2,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会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致使宣发与肃降失去平衡,症状主要表现为咳与喘。外感主要影响肺的宣发功能,致使肺气不宣,因此治疗外感肺病,以宣发肺气为主,肃降肺气为辅。内伤主要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致使肺气不降,因此治内伤肺病,以肃降肺气为主,以宣发肺气为辅。 3,因为脾胃是升降之枢,所以肺的宣降受制于脾胃。脾气下陷致使肺的宣发不利,胃气逆致使肺的肃降不利。 4,《难经》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难经经释》对其注释说:“心肺在上部,故出气由之,属阳。肝肾在下部,故入气归之,属阴”。意思是说呼出气由心肺主之,吸入气归入肝肾。《类证治裁》说:“肺主出气,肾主纳气”。我们将《难经经释》与《类证治裁》两者的论述综合起来,则知道心协助肺将体内的气呼出去,肝协助肾将吸入的气纳入肾,故人感觉呼出气困难是心肺的问题,以肺为主。人感觉吸入气困难是肝肾的问题,以肾为主。 三,【诊断肺病】 1,怎么判断肺失宣发呢?由于肺的宣发功能主管肺里之气的升出,所以当肺失宣发时,肺里的气出不去,憋在肺里面,人感觉胸闷,呼吸不顺,有东西压着胸的感觉,咳嗽起来吃力,常常咳到面红耳赤。因此肺失宣发的症状表现以胸闷、胸胀、堵塞感为主。我们见病人有胸闷,胸胀,有堵塞感,判定为肺失宣发之职。用麻黄,桔梗等药宣发肺气。 2,怎么判断肺失肃降呢?由于肺的肃降功能主管肺里之气的降入,所以当肺失肃降时,肺里的气不降入,发生气逆,人感觉有一股气往上冲,冲到胸口,致使胸越来越满,每次气上冲就会使喉咙痒一下,上冲频率越来越紧凑,最后终于把气咳出来了,人才平静下来了,但是过几分钟后,气又会开始上冲,又是一次喉咙痒,气积到胸满之后,又是一阵咳嗽,就这样周而复始,常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咳嗽,甚者一个晚上都没办法睡觉。因此肺失肃降的症状表现以气逆,呕恶,咳嗽为主。我们见病人气逆,呕恶,咳嗽,判定为肺失肃降之职,用杏仁,枳壳等药肃降肺气。 3,怎么鉴别喘的病因呢?呼出气困难之喘,病因是胸中大气下陷,则脉沉迟微弱,寸脉尤甚。吸入气困难之喘,病因是肾不纳气,则脉细数,或尺弱寸强。寒饮结胸之喘,舌苔白腻,脉弦紧有力。大气下陷之喘,苔薄白,脉沉迟微弱。 四,【治疗肺病】 1,肺病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如何鉴别外感肺病与内伤肺病呢?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说“内伤及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感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何梦瑶在《医碥》中说:“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 2,治外感肺病代表方麻杏二陈汤,治内伤肺病代表方枳桔二陈汤。外感肺热用石膏,即麻杏石甘汤。内伤肺热用桑白皮,即泻白散。若外伤肺热和内伤肺热两者都有,石膏和桑白皮同时用。 3,呼出气困难之喘,是心肺的问题,以肺为主。肺主出气功能依靠胸中大气,若胸中大气下陷则肺不主出气,人感觉呼出气困难,故治疗呼出气困难之喘,要补胸中大气不足,用升陷汤。吸气困难之喘,是肝肾问题,以肾为主。肾主纳气功能依靠肾水封藏,若肾阴虚则肾不主纳气,人感觉吸入气困难,故治疗吸入气困难之喘,要补肾阴虚,用醴泉饮。 《学习秘方吉雷通窍汤》
提要: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鼻窦炎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不知道鼻窦炎的病因。由于肺开窍于鼻,故鼻窦炎第一个病因是肺宣降失常,重点治肺。又由于《内经》说:“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辛是“辛辣”的意思,頞(è)指鼻梁。意思是说胆郁热转移到脑,又从脑经过鼻梁下犯鼻腔,产生鼻梁有辛辣感的鼻窦炎,浊涕不止,故鼻窦炎第二个病因是胆郁热,重点治胆。还因为刘完素说:“玄府乃气机升降出入之门户,人之眼、耳、鼻、舌、意、神、识,能为用者,皆气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意思是说,玄府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人的眼、耳、鼻、舌、意、神、识,其中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者,都是气机升降出入其玄府通畅顺利。其中玄府闭塞者,就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了。故鼻窦炎第三个病因是鼻的玄府闭塞,重点玄府。在实际临床上,鼻窦炎的病因常常是既有肺的因素,又有胆的因素,还玄府因素,需要同时治肺、胆、玄府三者,但是要分清主次。根据四诊搜集的资料,辨清楚以谁为主,侧重治之。用吉雷通窍汤加减,此方是名家熊大经的祖传秘方,对其透彻解析如下: 1,【方剂】 吉雷通窍汤组成:黄芩、桅子、柴胡、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细辛、川芎、黄茋、川木通、桔梗、茯苓、枳壳、瓜蒌、藿香、地龙。 2,【功用】 清胆泻热,宣降肺气,通玄开窍。 3,【主治】 鼻窦炎,症见鼻流脓状鼻涕,头痛,耳鸣。 4,【方解】 黄芩苦寒,善“清胆泻热、清肺泻热、清热燥湿”为君;栀子苦寒,清肝胆湿热为臣,以增强黄芩清胆热,清肺热之功;柴胡苦辛微寒,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与黄芩、桅子相配,既清又散,宜于胆郁热之清除;白芷善治阳明头痛,辛香走窜,又具通玄开窍,除湿排脓之功。苍耳子,辛夷辛温归肺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玄开窍之功;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细辛辛温,归肺经,祛风散寒,解表开窍;川芎行血中之气,活血化瘀;川木通,清热利湿;川芎、白芷、细辛相配则止痛治标作用增强;茯苓健脾渗湿,与川木通相配则导湿下行作用增强;柴胡、川芎相配则气血并调,地龙通经活络;枳壳与瓜蒌行气化痰;霍香芳香化湿;黄芪补脾肺之气以扶正,黄茋与白芷相配则鼓邪外出,使邪出而无伤正之弊。桔梗为诸药舟楫,载药上行,同时桔梗有排脓作用。桔梗配柴胡升清,川木通配茯苓降浊。诸药合用,共奏清胆泻热,宣降肺气,通玄开窍的作用。 5,【特点】 (1)方中归肺经的药是:黄芩,桅子,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细辛,黄芪,川木通,桔梗,瓜蒌,霍香。鼻为肺之窍,12味归肺经的药合用使肺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肺正常则鼻窦炎向愈。 (2)方中归肝胆经的药是:黄芩,柴胡,薄荷,川芎。4味药合力清胆泻热,胆无热可移于脑则鼻窦炎逐步向愈。 (3)方中直接通玄开窍的药是: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要药分别》说:“苍耳子治鼻渊息肉,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之气上行颠顶”,辛夷为治鼻渊要药。苍耳子散组成: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 (4)方中具有排脓作用的药是:白芷,桔梗,黄芪。 (5)方中具有利水、渗湿、燥湿的药是:白芷,黄芩,栀子,黄芪,川木通,茯苓。 (6)方中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是:川芎,地龙。 6,【加减】 (1)脾虚生湿:加党参,炒白术,茯苓。 (2)肺部咳嗽:加桔梗,杏仁。 (3)咽喉不利:加牛膀子,射干,紫菀。 我坦诚地告诉各位,学过吉雷通窍汤,上临床即遇见一个特殊的鼻渊,他吃饭即流鼻涕,不敢参加酒席,到处治不好。我没记住方的组成,去翻书都来不及了[汗]。于是我弃方守病机。对准病机,临时组方,结果特效![偷笑][玫瑰] 这位病人可有意思了,治疗途中他电话打过来说:“我就在您附近酒店吃饭,您也过来一起吃点吧”,吃饭时,我惊讶问他:“哎呀,您吃饭不流鼻涕啦?”,他答;您坐在这,我哪敢流鼻涕呀,打死都不敢流鼻涕![呲牙] 肖师,过敏性鼻炎的病机和鼻窦炎一样吗? 不一样,过敏是脾肺问题。 肖师您在临床中,过敏性鼻炎一般会分几个证? @长乐宫社区卫生服务站—郭新明 我只辩证,不记有几个证。 总之,通玄府,用苍耳子散,治胆郁热,用柴胡,黄芩。宣降肺气,用桔梗,前胡,枳壳。 即:辛前甘桔汤,吉雷通窍汤,苍耳子散,三方各侧重一面。临证时拆分重组,关键不在于方,而在于对医理深刻认识![玫瑰][抱拳] 杨栗山,拆分重组好几家学术,弄出来傲视全球的“十五方”,我也学会拆分重组之道,与时俱进![呲牙][玫瑰] 我最开始只知道苍耳子散,好使的时候少,不好使的时候多。当知道辛前甘桔汤后,脑袋开点窍,原来没宣降肺。学过吉雷通窍汤,脑袋又开点窍,还有胆的因素。至此远未学明白,最后懂玄府了,方知苍耳子散是开玄府郁闭的。 再玩一段时间,临证拆分重组,才这有自信! 《治疗鼻窦炎独家秘笈》 提要: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鼻窦炎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不知道鼻窦炎的病因。由于肺开窍于鼻,故鼻窦炎第一个病因是肺宣降失常,重点治肺,用辛前甘桔汤。又由于《内经》说:“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辛是“辛辣”的意思,頞(è)指鼻梁。意思是说胆郁热转移到脑,又从脑经过鼻梁下犯鼻腔,产生鼻梁有辛辣感的鼻窦炎,浊涕不止,故鼻窦炎第二个病因是胆郁热,重点治胆,用吉雷通窍汤。还由于刘完素说:“玄府乃气机升降出入之门户,人之眼、耳、鼻、舌、意、神、识,能为用者,皆气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意思是说,玄府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人的眼、耳、鼻、舌、意、神、识,其中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者,都是气机升降出入其玄府通畅顺利。其中玄府闭塞者,就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作用了。故鼻窦炎第三个病因是鼻的玄府闭塞,重点治玄府,用苍耳子散。在实际临床上,鼻窦炎的病因常常是既有肺的因素,又有胆的因素,还玄府因素,需要同时治肺、胆、玄府三者,但是三者有主次之分。根据四诊搜集的资料,辨清楚以谁为主,拆分重组三个方治之。 一,【辛前甘桔汤】 1,组成: 辛夷6克,防风6克,桔梗4.5克,前胡9克,天花粉9克,薏苡仁12克,生甘草3克。 2,功能: 疏风清热,通窍排脓。 3,主治: 鼻窦炎,症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及臭觉减退。 4,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 5,解析: 辛夷入肺经,散风宣肺而通鼻窍,配防风以加强祛风之力,无论风热还是风寒均适用。桔梗宣肺气,前胡降肺气,并且桔梗配前胡,辛开苦降,祛痰排脓。薏苡仁健脾渗湿,清肺排脓,生津润燥,配天花粉加强消肿排脓的作用而不伤正。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即是桔梗汤,长于祛痰利咽,兼治鼻、咽之疾。 6,加减: 1,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 2,鼻塞重者,加霍香,细辛。 3,分泌物清稀者,加杏仁,浙贝母。 4,分泌物黄稠者,加瓜蒌皮,冬瓜子。 5,粘膜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 6,粘膜红肿甚者,加赤芍,丹皮。 二,【吉雷通窍汤】 1,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瓜蒌15克、藿香10克、地龙10克、黄芪20克。 2,功用: 清胆泻热,开窍通鼻。 3,主治: 鼻窦炎,症见鼻流脓状鼻涕,头痛,耳鸣。 4,方解: 柴胡归肝胆经,疏胆解郁。黄芩,清胆泻热。柴胡、黄芳为治少阳热邪专剂。川芎,行气活血,为血中气药。白芷,善治阳明头痛,辛散开窍,为治鼻病要药。枳壳、瓜蒌行气理气,化痰祛邪。霍香,芳香化湿,通窍。地龙,通经活络。黄芪,托里透脓排浊。诸药合用,共奏清胆泻热,芳香通窍的作用。 5,加减: (1)脾虚生湿:加党参,炒白术,茯苓。 (2)肺部咳嗽:加桔梗,杏仁。 (3)咽喉不利:加牛膀子,射干,紫菀。 三,【苍耳子散】 1,组成: 苍耳子2克,辛夷5克,白芷10,薄荷0.5克。 2,功能: 祛风通窍。 3,主治: 鼻渊初起,症见鼻塞不闻香臭,流浊涕不止,前额额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 4,方解: 苍耳子“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之功,善治鼻渊。白芷、辛夷祛风疏表,宣通鼻窍,进一步加强了苍耳子的作用。薄荷,即助上述三药祛风通窍,又能制其辛燥化热之弊,还可宣散壅遏之热邪,一药三用,神来之笔也!诸药合用,共成祛风散邪,宣通鼻窃之功。 5,加减: (1)火热甚者,加石膏,黄芩,桅子。 (2)表证重者,加防风,桑叶。 (3)痛甚者,加蔓荆子,川芎,菊花,黄芩。 各位看这个![抱拳][玫瑰][玫瑰]三个方,既可以分别单独用,又可以拆分重组用。拆分重组最效验![玫瑰][强] 《学习治急性乳腺炎干货》
提要: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初起时症见患侧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压痛,表面皮肤发红,有发热症状,甚则出现高热寒战。脓肿表浅的可自行向外溃破;在深层的除慢慢向外溃破外,还可向深部浸润,形成乳房后脓肿。若治疗不当,可形成慢性迁延性乳腺炎,肿块长期不消,甚至可形成乳瘘,经久不愈。本病好发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多见。本次学习诊治常见的肝郁气结证的急性乳腺炎。 一,【辨证论治】 无论是乳腺炎,还是乳腺癌,对其进行辨证,只要是柴胡青皮汤证,有是证用是方,药入即效。 二,【柴胡青皮汤】 1,组成: 柴胡10g,青皮10g, 郁金l0g,橘叶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0g,瓜蒌30g,山慈菇15g,白芷10g。 2,功能: 疏肝健脾,化痰散解,清热解毒。 3,主治: 乳腺炎,乳腺癌。 4,方解: 柴胡、青皮、郁金、橘叶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补肝阴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瓜蒌、山慈姑,清热化痰。白芷,消肿排脓。 5,症状: 乳房肿胀、疼痛、结节,口苦咽干,胸闷不舒,烦躁易怒,食欲不振,舌质红或淡红,脉弦。 6,加减: (1)乳汁不通者,加路路通,皂角刺。 (2)发热恶寒者,加金银花,黄芩。 (3)疼痛严重者,加橘核,蒲公英,连翘。 您是不是没用过此方,本群已经有人用过多次了,效果杠杠的![强][玫瑰] 我个人体会,无论是多少年的病,只要辩证准,的确实药入即效。[强][玫瑰][玫瑰][玫瑰] @上海—肖春宏 我用过,乳腺结节、增生等引起乳房胀痛,挺好的[强] @田东县中医医院-农桂东 [强][玫瑰]您聪明! 肖老师,您对膀胱癌怎么看[抱拳] 膀胱癌,与表和肾密切相关。@桂林-唐糖 应该是外受风寒未及时彻底治愈遗留的后遗症。 今早聊类风湿,我发现患类风湿者,女性比男性多,何故?治痹证祖方独活寄生汤已经揭示出根本病是气血双虚,肝肾不足,外受风寒湿三者混合之邪。经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到了49岁左右,肝肾不足,此为自然规律。若脾胃虚,则无以充养肝肾,必见肝肾不足,气血双亏,此时容易受风寒湿之邪,而患尪痹。欲治之,扶脾胃为首务!我这样认识,就这样干,治起来比较顺利![强][玫瑰] 对正与邪,侧重扶正,因为正虚邪恋,这是从治慢性支气管炎体会出来的经验。我移花接木,用到治类风湿上。 抓住一条病机,治了一大堆女性病,什么高血压,脑中风,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等等,中医真好![强][玫瑰][强][玫瑰] 大家来看,这是曾师与患者聊天记录,此人是无症状肾炎者,一问什么都正常,辨证高难度,但是取得显著效果了,曾师用了完带汤,见识到了曾师厉害了吧。
用完汤,与我刚才讲的之理,是一致的。曾师让我视野又开阔了![强][玫瑰] 曾师,是铁杆中医大师![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 《学习·肖氏医术独家之绝活》 提要:辨证诊断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土枢四象为蓝本,以左升右降为纲领。治疗思路是立足中焦,以肾为主,五脏同调,兼通经脉。讲解于下: 一,【病例】 抑郁症,高血压,刻诊:头晕,起来走则头更晕,口苦,心烦易怒,便秘,小便不畅(有前列腺炎),腰酸,四肢凉,足底凉,脉大、缓而无力,舌象见下面: 二,【分析】 1,舌胖大,主脾虚有湿,用四君子汤健脾渗湿,由于血压高,所以去掉四君子汤中的党参,只用炒白术,茯苓,炙甘草。此为升脾。 2,口苦,主胆胃气逆。苔厚腻,主痰。用温胆汤降胆胃气逆,并且可以化痰,此为降胆胃。 3,便秘,肚子胀,主病位在大肠,苔略黄主病性为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肠胃积热证,用银莱汤中的瓜蒌、黄芩、炒莱服子,泻肠胃积热。 4,《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病人头晕病位在肝,心烦易怒主病性为肝火旺,故头晕是肝热极生风,此为肝升太过,用天麻钩藤饮中的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牛膝,清肝热,熄肝风,潜肝阳。 5,舌下静脉怒张,主气滞血瘀,用血府逐瘀汤,此为通经脉。 6,腰酸,主病位在肾,四肢凉,足底凉,舌质暗,都主病性为阳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肾阳虚。由于舌根苔厚而黄,考虑是肾阳虚并且肾气郁,排泄浊阴不利,所以用益肾解郁汤补肾阳虚。此为以肾为主。 三,【处方】 炒白术12,茯苓15,炙甘草5,竹茹10,枳实10,法半夏12,橘红9,柴胡12,当归10,川芎8,白芍10,桃仁9,红花10,桔梗5,天麻8,钩藤10,石决明20,牛膝12,黄芩9,栀子9,肉桂6,杜仲10,泽泻8,丹皮6,山药10,瓜蒌9,炒菜菔子8。 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饭前,晚饭后,禁忌海鲜,辛辣,生冷食 物。 四,治疗效果,服药四剂后,肚子胀消失,小便通畅,药后四肢凉,足底凉减轻,心情好转,高血压缓解,舌象见下: 《复习<素问>的尺肤切诊》
提要:经典里面讲的内容,运用到临床上都是非常准!没有怀疑之余地,照办就是了!由于“病位+病性=证”,所以我们用尺肤切诊法分别确定病位与病性,最终诊断出来疾病的“证”,尺肤切诊法最善长确定病位。详细讲述于下: 一,【原文】 《素问·脉要精论》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侯胃,内以侯脾。上附上,右外以侯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颤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二,【解析】 欲运用此段经文进行切诊,关键是弄清楚“尺”是指什么部位?综观《内经》全文,“尺”所指部位有三:一是指寸关尺脉中的尺脉,二是指手臂从腕横纹到肘横纹,这段内的皮肤叫尺肤,三是指胸腹从鸠尾穴到肚脐,这段之内的皮肤叫做尺肤。从掌握方便和临床实用两方面来看,“尺”应该是指手臂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或者胸腹部从鸠尾穴到肚脐,两者都比较符合《内经》本意。 三,【注释】 1,尺:是指手臂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或者胸腹从鸠尾穴到肚脐。 2,季胁:胁肋之下部,即胁下。 3,中附上:中部叫中附上。 4,上附上:在中部之上叫上附上,也就是上部 5,上竞上:在上部之上叫上竟上。 6,下竞下:在下部之下,叫下竞下。 四,【方法】 手臂尺肤切诊法和胸腹尺肤切诊法,分别讲述于下: 1,手臀尺肤切诊法: 请看下面的手臂图示。手臂尺肤切诊法分为左手臂和右手臂,又将每个手臂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段分为上部(上附上)、中部(中附上)、下部(尺里),分别对应人体左右、上中下相应的脏腑官窍,每一个部位候相应脏腑的疾病,总计分为 14 个部位。具体详见于下: (1)上部( 上附上) :左臀外侧候心之病,左臂内侧候膻中之病。右臂外侧候肺之病,右臀内侧候胸中之病; (2)中部( 中附上) : 左臀外侧候肝之病,左臂内侧候膈肌之病。右臂外侧候胃之病, 右臂内侧候脾之病; (3)下部(尺里):两手臂中间都候腹之病,两手臂外侧都候肾之病,两手臂内侧都候季胁之病。 (4)近腕横纹端的“上竟上”,候人体上部的头、颈、胸喉之病。近肘横纹的“下竞下”,侯人体下部的少腹、腰、股、膝胫、足之病。 (5)总的来说,手臂尺肤部的前面,也就是阴经循行的部位,候身前胸腹的病。手臂尺肤的后面,也就是阳经循行的部位,候身后背部的病。 2,胸腹尺肤切诊法: 请看下面胸腹图示,胸腹尺肤切诊法将胸腹分为上部(天突穴到鸠尾穴)、中部(旭尾穴到肚脐)、下部(肚脐下的气海,丹田区域)。具体详见于下: (1)上部(上附上)分为左与右,再将左与右分别分为外与内。左边外侧候心的病,左边内侧候膻中的病。右边外侧候肺的病,右边内侧候胸中的病; (2)中部(中附上)分为左与右,再将左与右分别分为外与内。左边外侧候肝的病,左边内侧候膈肌的病。右边外侧候胃的病,右边内侧候脾的病; (2)下部(尺外)是指肚脐下部,盖指气海、丹田的区域,候肾的病。尺内是指肚脐上部,尺里即是尺内也,泛指鸠尾穴到肚脐区域,候腹部的病; (4)“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前者,是前阴及面都七窍也。后者,是肛门及颈项背也。侯的是通塞,利不利,疑结之类的病; (5)上竞上(天突穴以上部位),候头、颈,胸喉的病;下竟下(横骨穴,髀关穴以下至足),候少腹、腰、股、膝、胫、足的病。 3,用手臂尺肤切诊法或胸腹尺肤切诊法时,察看某脏腑对应的尺部,主要察看尺部皮肤,尺部肌肉,尺部脉象。手臂尺部脉是在太阴肺经沿线皮肤下的动脉,胸腹尺部脉是在冲脉沿线皮肤下的动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给出了脉象以及临床意义,请见下表。 五,【秘笈】 《丹溪心法》说:“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形是“表现”之意,意思是说体内各种异常,必表现在体外各处。例如热郁胸膈,表现在体外何处?根据尺肤切诊法,则知道表现在左手臂“中附上”的内侧,和胸腹“中附上”的左边内侧,我们察看这两处的皮肤和肌肉,若热或痛,可以判定是热郁胸膈证,用桅子豉汤治疗。若不知道尺肤切诊法,则不知道热郁胸膈表现在左手臂“中附上”的内侧和胸腹“中附上”的左边内侧,四诊时必然抓不准地方。因此,各种诊断方法都要学习,掌握熟练,方不至于犯此类错误! 六,【心悟】 用《素问》中的胸腹尺肤切诊法来审视朱莘农的脐诊法,非常符合经旨!这是因为根据胸腹尺肤切诊法来看,脐下为尺外(即下部),候肾的病,故朱莘农诊脐下判断肾是否阳虚,非常正确!用胸腹尺肤切诊法察看尺外(即下部)时,主要察看尺外(即下部)的皮肤,尺外(即下部)的肌肉,尺外(即下部)皮肤下的脉象,朱莘农正是如此诊脐下,若诊脐下的皮肤凉,脐下的肌肉板窒少活力,脐下的冲脉弦紧或弦细,腹中线有一条较明显的弦急感,为肾阳虚,即肾虚寒。 《望舌诊断归萸金铃子散证》 提要:归萸金铃子散,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用来治许多病。归萸金铃子散证的病位在肝、胃、冲脉,病性分别是肝郁化火,胃虚寒且气逆,冲脉血虚且气逆。举例讲解望舌判定其病性,请见下文: 一,【复习基础知识】 1,冲脉循行路线:冲脉起于胞宫,下出于会阴,并在此分为二支。上行支:其前行者(冲脉循行的主干部分)沿腹前壁挟脐(脐旁五分)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其后行者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下行支:出会阴下行,沿股内侧下行到大趾间。 2,冲脉病的症状:《难经》说:“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气逆:是指冲脉之气向上冲,里急:是指腹内拘挛疼痛。冲脉病的症状是气从小腹向上冲,腹内拘挛疼痛。 3,冲脉直接联系的脏腑:冲脉隶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胃。故冲脉病常兼胃病,肝病,肾病。 4,冲脉病之病机:冲脉为血海,当冲脉血虚时,冲脉之气向上冲。冲脉之气向上冲则胃气,肝火皆随之向上冲。 二,【归萸金铃子散】 1,组成:当归10克,吴茱萸6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6克,生姜2片,茯苓10克。 2,方解:当归补冲脉血虚;吴茱萸,半夏,生姜温胃祛寒,降胃逆止呕;厚朴理气除腹胀;川楝子,元胡疏肝理气泻肝火;茯苓入阳明引诸药行下焦冲脉。记住:胃虚寒并且胃气逆,用吴茱萸治疗,吴茱萸既治胃虚寒又降胃气逆。 三,【举例讲解望舌】 1,病例:某男,背右侧胀、痛、硬,已经有十年,久治不效。刻诊:喜欢吃热食,胸闷,呼吸困难,感觉气吸不到肚子里,消化不良,大便无力,粘马桶,寐差,小便有尿不净感觉,舌象见下面: 2,讲解:先辨病,后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别讲解于下: (1)辨病:病人消化不好,说明脾胃虚,脾胃虚是患湿热病的前提条件,有患湿热病的可能,首先应考虑是否是湿热病?舌有齿痕,舌苔腻,大便粘马桶,都主湿。舌质不红,苔淡黄,说明热不重,故是湿热病中的湿重热轻证,用雷氏方香化浊汤:藿香、 佩兰 、陈皮 、半夏 、大腹皮、厚朴、 荷叶。再加苍术,石菖蒲,白扁豆,增强健脾燥湿力度。 (2)辨证:患者舌下静脉细主血虚,血虚则冲脉血海也虚,冲脉血虚则冲脉之气上冲。患者呼吸困难,感觉气吸不到肚子里,这是吸气费劲,为肾不纳气,肾不纳气则冲脉之气上冲。总之,冲脉血虚且气上冲;患者喜欢吃热食,说明胃虚寒,冲脉之气上冲则胃气随之上逆。总之,胃虚寒且气逆;患者舌两边有轻微肝郁线主肝郁,舌肝位厚而饱满主肝郁化火。总之,肝有郁火。因此,冲脉,胃,肝三者皆病,病性分别是冲脉血虚且气上冲,胃虚寒且气逆,肝郁化火,这正是归萸金铃子散证,由于归萸金铃子散中的当归补血力度不够,故再加补血名方四物汤、丹参;病人小便有尿不净的感觉,由于肾主二阴,所以小便尿不净的病位在肾。舌根苔厚,由于舌根主肾,所以舌根苔厚说明肾排泄浊阴不利,病性为气郁,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肾气郁证,用益肾解郁汤。患者胸闷,主肺宣降不利。舌肺位凹,主肺阴虚。故加桔梗宣肺,杏仁,枳壳降肺,恢复肺宣降功能。加桑叶清肺热。 3,处方:霍香8,佩兰10,陈皮15,法半夏12,姜厚朴15,大腹皮6,苍术10,石菖蒲12,白扁豆10,当归12,川芎10,白芍12,丹参15,吴茱萸6,炒川楝子6,元胡8,茯苓12,肉桂5,杜仲15,山药10,山萸肉15,泽泻10,桔梗9,杏仁10,枳壳9,桑叶8,栀子8 4,效果:开五剂,每日一剂,一剂分两次服,吃了两三剂,大便成形了,背右侧胀、痛、硬,都明显改善,药后苔腻减轻,舌质红消退,舌看着干净了,舌象见下面: 5,按语:(1)由于黄元御说:“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心肺不滞”,所以冲胃气逆导致肺气不降而郁滞,又由于《内经》说:“病在肺,俞在肩背”,所以肺气不降而郁滞,又导致背胀、痛、硬。(2)肝郁火证是湿热病的厥阴风木变局。(3)当用两个方治疗时,两个方中都有某个中药,只写一个,用量稍微大些即可以。 这是张颖大中医主治的疑难病,患者是西北电力大股东,后背右侧痛、胀、硬,治了十年没治好,而张颖大中医主治,五剂大效,非常精彩!当时我整理保存了,但是讲的比较草,刚才又补充了一点。 先辨病,相当于开车起步即打导航,步入正途,否则说不上将车开到哪里去了![呲牙] 这个背痛者,就是肺风温病未及时彻底治愈,又叠加脾胃湿热病,经云“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即侧重治风温和湿热。也许有人说,我偏不这么办,你随便好了,没人阻拦你,等待你的是南墙,只有南墙能教训你![呲牙] 正常舌,此处不是这样的。那此处凹陷是怎么弄出来的,是风温之邪,跑来干的坏事,挖个“坑”。[呲牙] 风温之邪,不是直接在舌上挖“坑”,而是埙肺阴,此处见“坑”。 肖师,除了您说的舌上之坑,是不是还得有三诊才能证明是风温所致。 初学,四诊合参。临床久了,用“意”诊断,医者,意也。 曾师,用柴胡达原饮,完带汤,哪个有明确的四诊证据,根本就不见,可是效果杠杠的!那凭什么用的?曾师已经达到“意”的境界! 肖老师,这个坑也是风温之邪挖的坑吗? 病人抑郁症,入睡困难。 是! 风温,复叠加湿热,致使脾不升,胆胃气逆! [捂脸]刚看了一个,用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桑叶薏苡仁还有百合地黄汤 这样可以吗? 柴平汤,加桑叶,桔梗,杏仁。 这样即用了治湿之大道“启上闸,开支河,渗湿于下” 这人,现在是湿热病之变局——少阳三焦证。 好的,谢谢老师。 @上海—肖春宏 肖老师您好,麻烦您有时间具体讲解一下临床如何应用柴平汤吗?不见少阳脾湿症状,只看舌诊还是不会应用柴平汤[捂脸] 柴平汤治少阳夹湿,无论是怎么看出来的,只要看的准,就行!@曲阜鲍玉燕 “红”处主少阳,“兰”处主脾湿,故用柴平汤。 上图这是阴跷脉舌,主肾不通畅,有实邪。 这人是闭证,什么都不向外排泄,邪无出路。 邪在体内阻气机,有抑郁症,正对! 感谢肖老师精彩详细的分析讲解 [玫瑰][玫瑰][玫瑰] 历时三诊,将舌中间的大坑添平了,于是高血压,失眠,小便频,都开始好转。 舌中间有大坑,意谓着升降之枢衰弱,补虚与泻实都是无法实现。 “兰”处有点凸,主肺有邪气,邪气为肺气郁。“红”处有凹,主肝阴血虚。齿痕,主脾湿。 这人有冠心病,高血压,萎缩性胃炎,肝囊肿等六七个病,这些对中医诊治没大用。 此方,药后高血压必降! 温病也好,伤寒也好。最终辩证,也是中药治疗。其实无论什么病。只要效果好。就算对症。肖老师,对不对? 对!太对了! 左手脉小,右手脉大,主温病。温病伤阴,故为肺阴虚。 昨天见了这个脉 把我弄晕了,不知道怎么治疗了。我在想温病用什么药 这个人咳嗽,非常厉害 我忘用了紫石英,走了才想起来 补阴血,潜阳降逆。 咳嗽,为肺气上逆,有咳嗽正对! 白大中医还在思考昨天治的病,难怪医术高![强][玫瑰] 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玫瑰][玫瑰] 肖老师就是牛[强][强][强] 治疗不顺,感觉技术不行呀!所以才回忆[捂脸] 我现在还在学习路上,谢谢肖老师指点! 讲中医,一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们都说“我知道”。再一提肝与春对应,心与夏对应,肺与秋对应,冬与肾对应,人们都说“我会”。可是临床时,落实不到病例中去,何故?是根本就没理解,只会鹦鹉学舌,致使此治病之大道空存于世间,不能转化现实。 这回我改变一下讲课,我系统整理好,之后发出来。我保您学会![呲牙][玫瑰] 感谢肖师大爱 ! 《运用生长收藏大道治病》
提要:中医调理身体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身体的生长收藏之道,而不是将某个病治好。身体只有处于生长收藏良性循环状态,方能健康长寿。治脾胃是剑直接指向恢复身体生长收藏之大道! 一【升左与降右的奥秘】 (一)在自然界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呈圆周式运动,循环无端。在人体中,肝的作用相当于春,主生;心的作用相当于夏,主长;肺的作用相当于秋,主收;肾的作用相当于冬,主藏。人体的肝生、心长、肺收、肾藏,呈圆周式运动,循环无端,犹如车轮。 (二)在自然界中,土主化,土是指地球,化是指变化,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不断运动变化,主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者之间的转换。在人体中,脾胃的作用相当于土,主化。脾胃居于中央,犹如车轴,主持肝生,心长,肺收,肾藏四者之间的转换。 (三)人体最佳健康状态是肝、心、脾胃、肺、肾分别处于生、长、化、收、藏状态,若其中某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出现异常,则人体生病,那么怎调理呢?使肝、心、脾胃、肺、肾,分别重新恢复到生、长、化、收、藏状态,病自然就好了。如何实现呢?《内经》说:“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意思是说欲使肝、心、脾胃、肺、肾,重新恢复到生、长、化、收、藏的状态,必须调升降。因此,调升降就可以使肝、心、脾胃、肺、肾,分别重新恢复到生、长、化、收、藏的状态。怎么调升降?因为脾胃居于中央,是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肝肺居于左右两侧,是升降之龙虎,肝主左升,肺主右降。即肝脾主左升,肺胃主右降,所以欲调升降治肝脾与肺胃。 (四)升肝脾和降肺胃,则肝、心、脾胃、肺、肾,分别恢复到生、长、化、收、藏状态,百病皆愈,此为吾华夏中医傲视世界各民族医学之大道! (五)在肝生、心长、肺收、肾藏的循环过程中,肝生、心长是生长阶段;肺收、肾藏是收藏阶段。在生长阶段,肝生是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没有肝生,也就不存在心长,犹如春天玉米苗都没生出来,也就不存在夏天玉米苗长大。在收藏阶段,肺收是重要环节,这是因为没有肺收,也就不存在肾藏,犹如秋天玉米棒都没收回来,也就不存在冬天贮藏玉米棒。因此,调肝左升就是使五脏六腑恢复生长之机能。调肺右降就是使五脏六腑恢复收藏之机能。 (六)在生长阶段,我们已经知道肝左升是重要环节。因为黄元卿说:“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肝肾不郁”,所以脾升是肝左升的关键,脾不升则肝气郁而无法升。在收藏阶段,我们已经知道肺右降是重要环节。因为黄元御说:“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心肺不滞”,所以胃降是肺右降的关键,胃不降则肺气滞而无法降。总之,脾胃升降决定肝肺升降,脾胃是整个升降系统之枢。脾有任何问题都导致脾不升,如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等都导致脾不升。胃有任何问题都导致胃不降,如胃阴虚,胃气虚,胃阳虚等都导致胃不降。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升脾用白术、茯苓等健脾渗湿之品。降胃用麦门冬,石斛等养阴润燥之品。 (七)《内经》说:“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所生也”,“不平”是指病变,意思是说五脏病变都是六腑闭塞不通导致的。而在六腑中,胃是降气之枢,主降浊阴(即垃圾)。可见降胃比升脾重要,又因为胆随胃降,胆与胃关系密切,所以胆胃同时治。 二【升左与降右的方剂】 (一)升左与降右的学术思想是执两用中,何谓执两用中?执:执掌。两:是指“太过”与“不及”两端。用中:采用折中办法,不偏不倚。因此,执两用中就是同时执掌太过与不及两端,采用折中的办法,不偏不倚,使太过与不及两端重新恢复平衡。 (二)详细解析调升降的代表方剂于下。 1,柴芍六君子汤 (1)组成: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半夏,陈皮,柴胡,白芍。 (2)解析: 四君子汤加陈皮和制半夏叫做六君子汤,再加柴胡和白芍叫做柴芍六君子汤。此方以升左为主,降右为辅,即升左不忘降右,这叫做执左升与右降两端。只有同时执左升与右降两端,方能快速实现左升与右降动态平衡。在华夏文化中,左升与右降动态平衡称之为“中”。肝脾主左升,由于肝随脾升,所以首先要升脾,柴芍六君子汤用四君子汤补脾气虚,脾健则升。如果肝郁怎么办?用柴胡和白芍疏肝解郁。如此则肝随脾升,肝脾皆升。同时用制半夏降胃,陈皮理气使升降之气流畅。总之,柴芍六君子汤以疏肝健脾为主,以降胃为辅,兼理气。主治肝郁脾虚,兼胃气逆。 2,柴芩温胆汤 (1)组成: 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柴胡,黄芩。 (2)解析: 二陈汤加枳实和竹茹叫做温胆汤,再加柴胡和黄芩叫做柴芩温胆汤。此方以降右为主,升左为辅,即降右不忘升左,这叫执右降与左升两端。只有同时降右与升左,方能快速实现左升与右降平衡。在华夏文化里,称左升与右降平衡为“中”。胆胃主右降,由于胆随胃降,所以首先要降胃,柴芩温胆汤用制半夏降胃,如果胆郁化热怎么办?用柴胡和枳实利胆,黄芩和竹茹清热。如此则胆随胃降,胆胃皆右降。同时用茯苓和炙甘草升脾,陈皮理气使升降之气流畅。总之,柴芩温胆汤以利胆降胃为主,健脾为辅,兼理气。主治胆郁胃逆,兼脾气虚。 3,调升降核心方剂。 柴芍六君子汤和柴芩温胆汤核心都是二陈汤。二陈汤组成;茯苓,制半夏,陈皮,炙甘草。其中茯苓升脾,制半夏降胃,陈皮理气使升降之气流畅,炙甘草增强脾升与胃降之力。 三【诊断升降异常绝活】 中医治疗疾病不是对准“病名”拟方开药,而是对准“证名”拟方开药。无论是什么疾病,只要是肝郁脾虚兼胃逆证,就可以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这叫有是证用是方;只要是胆郁胃逆兼脾虚证,就可以用柴芩温胆汤治疗,这叫有是证用是方证。因此,柴芍六君子汤可以治疗许多种疾病,柴芩温胆汤也可以治疗许多种疾病,两者都是异病同治。如何判断是肝郁脾虚谦胃逆证,又如何判断是胆郁胃逆兼脾虚证?讲解绝活于下: (一)因为脾与胃相表里,又因为升降相因,所以胃气逆影响脾升,导致脾升不及。当胆郁胃逆时基本就是胆郁胃逆兼脾不升证。因此,辨证时主要是辨胆郁胃逆,只要是胆郁胃逆证就可以用柴芩温胆汤。 1,舌两边厚钝是阳维脉舌,并且舌质红,主胆郁化热且胃逆,用柴芩温胆汤治疗; 2,口苦口干,呃逆,恶心,主胆郁化热且胃逆,用柴芩温胆汤治疗; 3,右寸脉大,并且脉弦数,主胆郁化热且胃逆,用柴芩温胆汤治疗。 (二)因为脾与胃相表里,又因升降相因,所以脾不升影响胃降,导致胃降不及。当肝郁脾虚时基本就是肝郁脾虚兼胃不降证。因此,辨证时主要辨肝郁脾虚,只要是肝郁脾虚就可以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 1,舌两边如高山,舌中间如山谷是两山高舌,主肝郁脾虚,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 2,舌质有齿痕,脉弦。舌质有齿痕主脾虚,脉弦主肝郁,故舌质有齿痕且脉弦主肝郁脾虚,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 3,右关脉弦而无力。脉弦主肝郁,右关脉无力主脾气虚,故右关脉弦且无力主肝郁脾虚,用柴芍六君子汤。 萎缩性胃炎,胃为什么萎缩?胃无“生”的机能,当然萎缩,如何让胃重新恢复生的机能?肝主生嘛,找肝呗。故肝胃百合汤治肝,则萎缩性胃炎即好了。大家看曾师的案例——重度糜烂性胃炎。 西医这辈子别想会治萎缩性胃炎,他看问题不行
@上海—肖春宏 感恩肖老师大爱[玫瑰][玫瑰][玫瑰] @上海—肖春宏 [咖啡][抱拳][抱拳][抱拳]感恩肖师大德!让很多中医学子因指而见月从而步入中医之门! 某女,高血压,150/100,刻诊:早晨口干口苦,眼睛干,鼻孔干,夜尿2~3次,头晕,左手脉寸关有力,右手脉寸有力,关脉无力。舌有肝郁线,刷牙恶心。 【处方】当归,白芍,山萸肉,熟地,菊花,珍珠母,淡竹叶,丹皮,桑叶,制半夏,陈皮,茯苓,山药,炙甘草,香附,枳实,厚朴。
七剂,药后二年,血压正常,始终稳定。 养精种玉汤,附朴二附汤,加清肺平肝之品。 丹皮与枳实,在方中看着不伦不类,似乎用的有点多余。龚居中说丹皮清金佳品。吴又可说枳实开胃之幽门。 清金,应该不犯中州之气,方见神奇! 不信治肺古今第一高人龚居中之言,那信谁之言?![呲牙][玫瑰] 张颖大中医师8年前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在西安妇幼保健院工作了5年。因喜欢中医,主动辞职到西安市一中医馆工作。但在临床中因信心不足一直不敢使用纯中医治疗。去年,因救治一个反复3个月高热不退的小女孩求助于肖师和曾师,从此结下了师徒之源。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医,今年2月份又勇敢地辞去了医馆的工作,不远千里来到肇庆跟诊学习。因家里5岁小孩需要照顾,学习3个多月就回家了。临走前我忠告她:你中医基础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大胆临床就一定行!果然,回去后,临床治疗大胆多了,遇到疑难问题就大胆请教老师,医技大长,名声大增,正酝酿自立门户。这充分说明中医学院派,只要结合读经典,多临床,多拜师,很快能成为一代名医!! 感恩曾老师肖老师的教诲!有幸遇到两位恩师,学生医术才可大涨,才能在临床上帮助更多患者! 能同时得到肖师曾师的垂爱哪是几世修来的福报啊[呲牙] 三生有幸[愉快] 运用生长化收藏大道治病,讲完了三分之一。此三分之一,只是讲明了中医治病之目的,不仅仅是将某个病治好,而是恢复身体的生长收藏之大道。 现在,对用生长收藏大道治病,不再感觉抽象和遥不可及,是吧? 中医调理身体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身体的生长收藏之大道,不仅仅是将某个病治好。治脾胃是剑直接指向恢复身体生长收藏之大道! 我讲,您听懂了,听明白了,并未真学会。当通过临床,逐渐认同了,是真正学会了![玫瑰][胜利][玫瑰][胜利] 经常用中医大道来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否则知识是一盘散砂,杂乱无章! 高血压,血糖高,大便不是干燥就是稀,手足心烫人,失眠,肚子痛等,去北京找名家治过,没效果。主治者用玉女煎,桃红四物汤,柴平汤,4剂大效。 想出名极容易,接诊从中国四大著名医院出来的病人,以及名家未治好的病,治几例这样的病,就名扬四海了! 天天广告宣传,多累呀![呲牙] 苔退明显,但是未尽,继续即可。看这个地,凸起是吧。高血压和血糖高的根源都在这了。
这人先患湿热病,后又复感风温病,于是惨了![呲牙] 《以病机立交桥观点分析病》
提要:当分析疾病时,以“病机立交桥”观点分析疾病则处处通顺,以“病机直线”观点分析疾病则处处矛盾。本案例的病机就是由四条病机直线构成的病机立交桥。第一条病机直线是脾胃虚生阴火,有阴火则手足热。第二条病机直线是阳气被中焦湿热关闭在内,不能到达四肢,无阳气温暖四肢则四肢凉,即热厥。第三条病机直线是肾阳虚则身寒。第四条病机直线是心情不好致使肝郁,郁久生火。 一,【病例】 某男,办事上火,事办完了,人病了。刻诊:怕冷,盖被子,开电褥子,手脚不凉,想喝冰水,不出汗。大便稀,小便黄。感觉头昏,心慌,乏力,不想吃东西,口淡无味。平时失眠,吃安定。脉细无力,舌象见下。 二,【分析】 1,不想吃东西,口淡无味,乏力,大便稀,舌胖大,脉无力,这是脾气虚症状群;想喝冰水,主胃热盛。失眠,主心有火。苔黄主有热。小便黄主有火。因此想喝冰水,失眠,苔黄,小便黄,这是火热症状群。既有脾气症状群,又有火热症状群,为阴火无疑!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之。 2,舌苔黄腻,主有湿热,湿热在何处?因为黄腻苔主要集中在舌中间,所以湿热在中焦脾胃处,即湿热中阻。因为大便稀,舌胖大,主脾湿;想喝冰水,主胃热,所以湿热为脾湿轻、胃热重,用白虎加苍术汤。由于补脾胃泻阴火汤中含有“石膏+苍术”,此为白虎加苍术汤的核心,可以治脾湿轻、胃热重,故不需要再加白虎加苍术汤。 3,病人怕冷盖被子,开电褥子,其原因有二,第一个是体内阳气被中焦湿热关闭在内,不能到达体表,人就肢体怕冷。怎么知道阳气被中焦湿热关闭在内?病人想喝冰水,说明胃热盛,病人应该发热、出汗,可是病人反尔肢体怕冷,开电褥子,显然是阳气被中焦湿热关闭在体内,不能达到体表致使肢体怕冷,这叫热厥证,内热越盛,肢体就越怕冷,这叫热深厥亦深。第二个原因是肾阳虚,肾阳虚则肾阳不能温暖肢体,人就肢体怕冷。肾阳虚和热厥两者共同导致肢体怕冷。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含有“苍术+石膏”,此为白虎加苍术汤之核心,可以治疗中焦湿热。当祛除郁闭阳气的湿热之后,阳气就可以顺利到达体表,肢体就不再怕冷了。再加附子补肾阳虚,肾阳足可以温暖肢体,人肢体就不再怕冷。 4,舌下静短并且有结节,舌下还有瘀斑,主血虚血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土鳖虫通络脉。 5,办事上火,说明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致使肝气郁,“六郁以气郁为先”,有气郁必然产生火郁、血郁、湿郁、食郁、痰郁,用六郁汤,由于半夏与附子有配伍禁忌,所以六郁汤去掉半夏。 6,有肾阳虚证和热厥证,应该手足凉,可是由于阴火致使手足热,故手足不凉也不热。 三,【处方】 黄芪15,党参15,炙甘草6,苍术12,柴胡6,升麻6,羌活10,黄芩10,黄连5,石膏20,桃仁6,红花10,生地10,熟地10,当归8,炒白芍12,川芎10,神曲15,香附12,栀子6,附子6(先煎),土鳖虫6。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 四,【效果】 吃完上述方药之后,头昏,心慌,不想吃东西,乏力都明显好转,大便由稀变为干燥,还有怕冷,想喝凉水。药后舌象见下: 五,【分析】 1,舌下静脉结节和瘀斑基本消失,但是舌下静脉细短,主血虚为主,血瘀为次,依然用桃红四物汤,减少化瘀药剂量。 2,大便干燥,舌苔黄,主肠胃积热。用银莱汤中的瓜蒌,黄芩,炒菜服子,泻肠胃积热。 3,大便干燥,舌苔干燥,主津液亏,用增液汤,水增舟行。 4,胃有热,叶天士说“热邪,不燥胃液,必伤肾液”,故用玉女煎清胃热,补肾阴。 5,附子太燥热,改用柔润的巴戟天,仙灵脾补肾阳虚,用黄芪,党参健脾补元气。 6,失眠,重用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 六,【处方】 玄参20,生地15,麦冬20,炒莱菔子12,黄芩12,全瓜蒌15,桃仁10,红花10,熟地10,当归15,白芍15,川芎10,石膏30,知母10,牛膝15,黄芪15,党参15,巴戟9,淫羊藿9,炒枣仁30 三剂,水煎服,每剂服三次,每天服两次,早饭前,晚饭后。 七,【效果】 上述方吃了两天,大便通,舌苔减退,怕冷减轻。吃完三剂药后,病愈也! 此位病人是西医的院长,手下一大帮西医高手,治了一通,见效轻微。电话打到中医院求援,出马者又微信我帮忙,病治愈后,我微信留有记录,整理后保存了此案例。 若用六经辨证,则将阴火漏掉了,治不好病。 @上海—肖春宏 养精种玉汤,附朴二附汤,加清肺平肝之品 肖师,中间这个是景岳全书里的桂附二陈汤么 不是,二陈汤加厚朴,香附,叫附朴二陈汤,为舌有肝郁线专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贾如冬 若将二陈汤视为化痰剂,则应用范围狭窄。而视为调升降之枢之剂,则应用广阔无边了。由此可见,指挥方的学术观不同,直接影响方剂的效果,和应用范围! 《敛直指生长收藏大道》 提要:中医调理身体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身体生长收藏良性循环,不仅仅是将某个病治好。身体只有处于生长收藏良性循环状态,方能健康长寿。如何使身体重新处于生长收藏良性循环状态?治脾胃就是剑直接指向恢复身体生长收藏良性循环,举例讲解于下: (一)病例: 某女,高血压,150/100,刻诊:早晨口干口苦,眼睛干,鼻孔干,夜尿2~3次,头晕,左手寸关脉有力,右手寸脉有力,关脉无力。舌有肝郁线,刷牙恶心。 (二)讲解 1,肝脾主左路升,若肝与脾都正常,则肝随脾升,左升有序。当肝或脾发生任何病变时,都会导致左升无序,此时分别对肝和脾进行分析辨证而治之,使肝和脾都恢复正常,自然肝随脾升,左升有序。 (1)调脾:因为肝随脾升,脾升则肝不郁,所以首先升脾。病人右关脉无力,由于右关脉主脾,故右关脉无力主脾气虚。由于二陈汤中的茯苓升脾力度不够,所以加山药,但是不能用补气的党参,更不能用人参,这是因为左手的寸关脉都有力,脉有力是实脉,如果用党参、人参补气,犯实上加实之错。 (2)调肝:肝随脾升,如果脾升而肝有任何问题,肝都不会随脾顺利升,导致左升无序。因此还要对肝进行分析辨证而治之。病人左手的寸关脉有力,由于左手的关脉主肝,故病人左手的关脉有力主肝升太过。何故致使肝升太过?病人眼睛干,早晨口干口苦,都主肝阴血虚,肝阴血虚则肝阳亢,肝阳亢则肝升太过。针对肝的病因,用养精种玉汤补肝阴。用菊花,珍珠母潜肝阳,清肝热。病人舌有肝郁线,用附朴二陈汤。 2,肺胃主右路降,若肺和胃都正常,则肺随胃降,右降有序。当肺或胃发生任何病变时,都会导致右降无序,此时分别对肺和胃进行分析辨证而治之,使肺和胃都恢复正常,自然肺随胃降,右降有序。 (1)调胃:因为肺随胃降,胃降则肺不郁,所以首先降胃,病人剧牙恶心,此为胃气逆,二陈汤中的半夏降胃气逆,加枳实疏胆解郁,此为胆胃同时治。 (2)调肺;肺随胃降,如果胃降而肺有任何问题,肺都不会随胃顺利降,导致右降无序。因此还要对肺进行分析辨证而治之。病人鼻孔干,由肺开窍于鼻,故鼻孔干主肺阴虚,用桑叶,牡丹皮,清肺养阴。 3,兼顾心肾南北两极。 (1)调心:病人左手的寸脉有力主心火旺,用淡竹叶清心火。 (2)调肾:病人夜尿2~3次,可以确定病位在肾。病人眼睛干,鼻孔干,均是燥之迹象。由于阴虚生燥,见燥则知阴虚,所以可以确定病性为阴虚,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肾阴虚。肝肾同源,补肝阴就是补肾阴,已经用养精种玉汤补肝阴,不用再补肾阴。 (三)处方: 当归10,白芍12,山萸肉10,熟地20,菊花10,珍珠母25(先煎),淡竹叶10,丹皮8,桑叶10(后下),法半夏10,陈皮10,茯苓15,山药12,炙甘草8,香附10,枳实8,厚朴8。 目标大,效果大!目标小,效果小,目标仅仅是降血压,太小了,可能实现不了。目标大,并且有通向大目标的路径才行,否则是空想! 现在中医人,动不动自称某某医学体系,没思想,没最终目的,只有辨证方法,还是削足适履,这是啥体系?![呲牙] 中医界不缺中医神枪手,只缺中医元帅!神枪手打不了大战役。 肖师说的必然准确,紧跟肖师,走在“道”“路”上[玫瑰]不会背道而驰,不会削足适履[呲牙] 肺热叶焦,生痿躄。可是有些痿证无肺症状,而肝症状明显,这就是“春主生,肝相当于春,肝主生”之理。 将肝调理好,则肝主生,痿证逐渐就好了![玫瑰][胜利] 心主长,活血化瘀,通络脉,就“长”了。 肝主生,心主长,心肝皆正常,则生长,痿逐渐就好了! 心主长什么意思? 强壮之意。 肌痿了,得长肌肉才行,是吧。 生是生,长是长,两者合一是生长。 肝主管生,心主管长。 理论是中医讲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肝也主生,心也主长。我这样理解,就这样用,好使的。[玫瑰][强] 由于肝主生,故肝有问题,则肌肉不“生”发生痿缩,病人有肝的症状肌肉跳动,跳动是风的特性在症状中的体现,风病位在肝,那么病性是什么?病性为阴虚。用玉锁润筋起痿汤,其组成是:玉竹15,锁阳12,知母9,炙黄柏3,龟板12,山药20,天冬12,麦冬9 ,木瓜12,枸杞子29,怀牛膝9,甘草6。若气虚且肝血海不足,络脉不通,用陈述生起痿汤,其组成是:黄芪30,鸡血藤15,桂枝15,丹参15,白芍15,桃仁10,红花10,地龙10,牛膝10,千年健12,甘草6 曾师之前治了一个肌痿,我记得药后,肌肉跳动消失了,这是大好事!还治了一个吞咽困难少年,我记得用金铃子散,药后病人说:感觉好了一半。都是治肝。 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们说“我知道”,讲春与肝对应,夏与心对应,秋与肺对应,冬与肾对应,人们说“我会”,一脸不屑,不以为然,可是到临床上,落实不到病例中去,与不会没什么区别的。[呲牙] “生长收藏”乃吾华夏中医傲视全世界各民族医学(包括西医)之医道![强][玫瑰][玫瑰][玫瑰] 治各种痿症,什么痿缩性胃炎,肌痿等,用“生长论”为指导,治肝和心,因为肝与春对应,主生。心与夏对应,主长。分别对肝与心进行分析辨证而治之。陈述生起痿汤主要是针对心而设。 血是“生”的媒介,心主血,肝藏血,“生”离不开心肝。
如果是阳痿也可以治疗。 性功能,发于心,动于肾,强于肝。肝是主要环节![强][玫瑰] 性功能,发于心,动于肾,强于肝。肝是主要环节!并且心肝肾三者中,心肝占了三分之二,可见治阳痿主要用的是“生长论”! 收、藏在临床又什么情况? 这,留给您“苦其心志”,我都讲完了,把您带懒惰了,我之过也![呲牙][抱拳][玫瑰]@白志锋河南郑州 我夫人,前几天洗脸时头晕了,我看见她呕痰涎,望而知之,半夏白术天麻汤证,我说:我给你开个小方吧。她不用,把同事呼来打针。打了两次针,我问怎么样了?答头不晕了,还恶心,又新见头两侧痛。我说“赶走狼,引来虎”了。这回来求我开方了。我自信地答:吃小柴胡汤颗粒,不用开方。我买回来小柴胡颗粒,她还认真看说明书呢,我说:你看不懂,吃就是了。吃了两包。今早诸症皆无。[玫瑰][强][呲牙] @上海—肖春宏 肖老师,早上好!现在门诊病房很多头晕的,是不是考虑痰浊? 痰浊是诸证中一个证。@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吕德祺 脑中风,张山雷已经深刻阐述了其病机,是肝的问题。后遗症半身不用,与肝主生有关系。 陈苏生起痿汤,与通络复瘫汤,十分相似。 玉锁润筋起痿汤,与脑中风根本病因肝阴虚吻合。 在最根本问题上,诸英雄所见略同![强][玫瑰] 【干货】 由于我们理解了“肝主生”,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即可以将其落实到病例中去,常用柴胡疏肝散,这只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还需掌握普遍性:气虚,血瘀,郁热。解决这些问题,用下面之方,此方治普遍性,特殊性需要每个中医师解决,您问我,我也不知道,只有您知道。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丹参,檀香(0.5~2克),黄芩,仙鹤草。 比如特殊性是半夏泻心汤,将此方合上即可。 又比如特殊性胃阴虚,合上沙参麦冬汤即可。 圣人,以及前贤,传给我们的都是解决普遍性,主要矛盾,而解决特殊性需要中医师来解决。否则,可以机械化治病了。[呲牙] 这个人,萎缩性胃炎,高血压。我一看,两个病都是肝的问题,不就是调肝嘛,小问题,当时非常有信心![呲牙]
初诊开个小方,但敛指生长收藏大道!温胆汤加白术,茯苓,山药,珍珠母,当归,白芍,桑叶。 《复习·诊治金囚木旺证》
提要:《论衡》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今天我们在陈平伯、张山雷、王旭高三位高人学术观指引下去观蛟龙! 一,【风温病的条文】 1,原文: 风温证,身热痰咳,口渴神迷,瘈疭,状若惊痫,脉弦数者,此热劫津液,金囚木旺,当用羚羊角,钩藤,青蒿,川贝,连翘,知母,麦冬之属,以息风清热。 2,注释: (1)瘈疭,是指肢体痉挛、抽搐。 (2)神迷,是指神志不清醒。 (3)金囚,是指肺被痰热关闭,犹如犯人被关闭在囚笼里一样。 二,【辨金囚木旺证】 1,怎么知道金囚了?痰咳,主病位在肺且肺有痰。身热,口渴,主病性为热。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肺痰热盛,即金囚。 2,怎么知道木旺了?脉弦数,主病位在肝且肝有热。瘈疭,主病性为风。病位与病性结合是肝风挟热升,即木旺。 三,【陈平伯学术观】 1,首先根据风温病的提纲判断是否是风温病?风温病的五大提纲症状是:“或恶风或不恶风,身热,咳嗽,心烦,口渴”。原文所列的症状中有身热,痰咳,口渴,具备风温病五大提纲症状中的三个症状,可以判定是风温病。既然是风温病,我们用陈平伯学术观看问题。本条之证,是以肺胃为病变中心,肺痰热盛(金囚)。 2,怎么治肺痰热盛(金囚)?陈平伯原文治肺痰热盛用川贝,连翘,知母,麦冬,清肺化痰,滋肺胃阴。 四,【张山雷学术观】 1,本条之证,肝已经生风,怎么知道肝已经生风了呢?因为“瘈疭,状若惊痫”是肝生风之征。既然肝已经生风,我们改用张山雷学术观看问题,张山雷说:“肝风之动,夹气升火升,以致使血逆上扰,冲激脑经”,故神迷的原因是肝风夹热升,致使血向上逆行,血冲激脑神经。 (2)怎么治肝风挟热升(木旺)?张山雷推崇用羚羊角。陈平伯原文治肝风挟热升用羚羊角,钩藤,青蒿,息肝风、清肝热,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五,【王旭高学术观】 1,本条之证,肝风已经旁走四肢,怎么知道肝风旁走四肢了呢?因为肢体“瘈疭”是肝风旁走四肢之征。既然肝风己经旁走四肢,我们改用王旭高学术观看问题,王旭高说:“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故瘈疭的原因是血虚。 (2)怎么治瘈疭?王孟英说本条之证可加玄参,桅子,丝瓜络。其中玄参、丝瓜络用的高明!可以补血虚通经络治瘈疭。王旭高治肝风旁走四肢用天麻,茺蔚子,牛膝,当归,制何首乌,生地,枸杞子。其中当归,制何首乌,生地,枸杞子,补血虚治瘈疭。 六,【金囚木旺危害】 肺金是肾水之之源,还有汪绮石说:“肾阴虚统于肺”,故金囚必然致使肾阴虚。皇帝御医董阔泉说:“肝火,汲肾水纵心火”,故木旺必然致使肾阴虚。总之,金囚木旺致使肾阴大虚,甚者阴竭! 七,【归纳总结精华】 1,陈平伯只看清了以肺胃为病变中心,而没看清血冲脑经和肝风旁走四肢。张山雷只看清了血冲脑经,而没看清以肺胃为病变中心和肝风旁走四肢。王旭高只看清了肝风旁走四肢而没看清以肺胃为病变中心和血冲脑经。而我们全看清楚了,最厉害!我们拆分重组三家医术,取三家精华治相当大一部分的高血压病,脑中风病,精神病,效果迅捷! 2,拆分重组,取三家精华组成的基本方是:用川贝、连翘、知母、麦冬,清肺化痰、养肺胃阴,此为治肺胃病变中心;用石决明、菊花、钩藤、青蒿,潜肝阳、清肝热、息肝风,此为治肝风挟热升致使血向上逆行冲激脑经;用当归,制何首乌,生地,枸杞子补血虚,并用丝瓜络通经络,此为治血虚引起的瘈疭。因此,基本方是:川贝,连翘,知母,麦冬,石决明,钩藤,菊花,青蒿,当归,制何首乌,生地,枸杞子,丝瓜络。 也许有人问:高血压病,也没有神迷和瘈疭,怎么用此条文治?如此问,就是拿特殊性当普遍性,根本没听懂我讲的。我重点讲的是普遍性:风温→肾阴亏→肝阳亢→血逆行→高血压。 学经方就是犯此病,过分研究特殊性而忽视普遍性,学经方热了好多年了,可是在临床取得多大成绩?自己心里清楚。 比如半夏泻心汤,我经常用,用的时候特别多,但是没几个人有呕、痞、利症状,这是特殊性,记这个,一年用不上几次的。应记牢虚寒的胃里面有热邪,这是普通性。 好饥饿,说明胃里有热邪,可是吃多一点又胃胀,说明胃虚寒,故用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以特殊性“呕,痞,利”形式现身,揭示普遍性“虚寒的胃里有热邪”。 此类人往往能吃而形体不胖,盖因胃主消而脾主化,消者,大变小,化者,食物变精微,此人能消不能化,应清胃热,温脾寒。 干姜温胃,同时也温脾了。 胃不能消,如果能消,就不胀了。 这与脾寒胃热证,不一样。 虚寒胃里有热,好饥饿,多吃一点即胀。而脾虚胃热,好饥饿,多吃不胀。 胃虚寒有轻重,轻时不见“利”,但就是半夏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每个都是虚寒的胃里面有热邪,此为普遍性。而呕,痞,利,不是每个人都有,是特殊性,您只记这一个特殊性,能用几回呢?[呲牙] 再回来聊金囚木旺。高血压,金未还到被囚的程度,木旺生风未达到瘈疭程度,但病机与金囚木旺相同,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因此高血压不见神迷和瘈疭。 这个是上海复旦大学附院,权威诊断遗传性共济失调,并明确告诉没有办法治。去年来诊治半个月,效果明显,因家中有事,回山东了。今年又来诊治,打算诊治三个月。现在已经治疗两个月,效果本人满意!今年初诊时,即剑指生长化收藏大道,此为总方针。调三本以达补五脏之目的,重点调肝,这是因为“肝主生”! 诊治此病例,有中医的伟大理论作后盾,自己感觉象无所不能的仙似的。[憨笑][强][玫瑰] 用药讲究平淡,孟河派说:平淡至极,乃见神奇![强][玫瑰][玫瑰][玫瑰] 我将他的生长收藏大道,扶上马并送一程。 中医调理身体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身体生长收藏良性循环,不仅仅是将某个病治好。身体只有处于生长收藏良性循环状态,方能健康长寿。如何使身体重新处于生长收藏良性循环状态?治脾胃就是剑直接指向恢复生长收藏良性循环! 肖师早安![抱拳][玫瑰] 多谢肖师的仙道!![强][抱拳] 曾师早上好![抱拳][玫瑰]在中医路上,有铁杆中医曾师同行,马跑的快,风驰电掣啊![憨笑][胜利][玫瑰]@肇庆zyw 治血压的压差大,以实战案例讲解于下: 某男,高压高,低压低,压差大。偶尔咳嗽,大便时成形时不成形,偶尔右侧头痛。 1,治疗思路:以复生长收藏大道为主,治压差大为辅。 2,具体施治: (1)高压为心所主,高压高为心气盛,气有余便是火,用竹叶清心火。 (2)低压为肝所主,低压低乃肝肾不足,用归芍地黄汤。 (3)升脾降胃,剑指生长收藏大道: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升脾。温胆汤降胆胃。 (4)清金养阴,宣降肺气:枇杷叶,百合,桔梗,杏仁 3,效果:药后高压降,低压升,压差恢复正常,但总体血压略偏低,为气血不足,用八珍汤。 我讲了好长时间的升降大法,这是为玩“生长收藏大道”打基础!生长收藏乃是吾华夏中医傲视世界各民族医学(包括西医)之医道也![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补肝阴,最简单用药是当归,白芍。补肾阴,最简单用药是当归,熟地。这事弄明白了,才能将四物汤玩的出神入画。血虚与肝肾阴虚直接相关,当肝阴虚又血虚时,重用四物汤中的白芍。当肾阴虚又血虚时,重用四物汤中的熟地。 肝肾阴虚,未必血虚。血虚一定肝肾阴虚。 四物汤是由一组“动”药当归,川芎,和一组“静”药白药,熟地,组成的。若血瘀比血虚重,多用点当归,川芎。若血虚比血瘀明显,多用点白芍,熟地。 著名方剂,自有著名之处,将“著名处”掌握熟练![抱拳][玫瑰] 四物汤,是执动与静两端用中之方,内蕴含伟大的“执两用中”思想,岂能不著名![憨笑][胜利][玫瑰] 某女,60岁,胃脘部痞胀,疼痛,饥时更甚,已历10年,胃镜显示:胃粘膜增粗,充血水肿,腺体萎缩,胃窦部粘膜糜烂出血,CEA(++),PCNA>75%,刻诊:胃脘痞闷,稍食则作胀痛,纳差,乏力,便干,面色淡白无华,舌淡红,苔薄根部微黄,脉细弦。 这个胃病重吧,但是中医治半年,即好了![强][玫瑰] 肝主生,先将肝弄好。不用燥性的理气之品,用佛手,绿萼梅等 治热郁,用黄芩,仙鹤草。治便干,用莱菔子,决明子。皆是神来之笔![强][玫瑰] 方中黄芩,莱菔子,决明子,酷似银莱汤中的黄芩,莱菔子,全瓜蒌。都是治肠胃高人中之高人,令人叹服![强][玫瑰][玫瑰][玫瑰] 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 阴虚而火升者, 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 阴虚而躁动者 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 阴虚而刚急者, 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 这是我好友发给我的资料中的一舌象,讲者非常有水平!我接着往下讲。 画红圈处,严重凹陷,主正气虚。凹陷位置在中下部位,主脾肾正气虚,什么正气虚,结合舌质红来看,为阴虚。 画兰圈处,饱满且深红,主肺热炽盛,即金囚啦! 舌两边凸起,主肝升太过,即肝阳亢。 综上所述,为风温犯肺胃,致使肾阴虚,肝阳亢。 这个讲的就不对了,100%不对了。不是肾阳虚。此乃湿热病舌,为湿与热并重,用王氏连朴饮。
从什么地方看出是风和温?肖老师 是风温,不是风和温[呲牙] 一是红色不一样(需要临床经验),二是综合全局。 肺与外界相通,肺受风温非常容易,故风温病非常多 而风寒,不从口鼻入,从皮毛入。 胃与外界也相通,湿热入内也非常容易,故湿热病也非常多。 风温和风寒怎么区别?有点迷糊 怎么判断从口鼻和皮肤而入 不用区分,风温就是从口鼻入
肖老师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病怎么知道他就是风温[呲牙],还是上火? 经云“从外之内者,调其外”,安内必先攘外,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不符合经旨,故败逃台湾,幸亏他没当中医,否则治死老多人了。[呲牙] @上海—肖春宏 肖师这个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真的太神奇了,好多患者真的一天就感觉头脑清醒,没那么累那么疲惫[强] 一开始用的时候就想着参苓白术散加减,其实后来合在一起看就是升脾降胆位。 昨天开方,今天即见效! 老人家,病不轻,但收效迅捷![玫瑰][强] 师妹之母,病机复杂,用凌耀星的三焦两个系统为指导,则思路清晰,温脾肾,泻肝胆,清金养阴。 重用当归,养血润肠通便!治老年便秘的绝诀是治肺。 清金养阴,宣降宣气,则大便通。 肖老师能具体分析一下这个舌吗?想学习一下[微笑] 苔裂纹,色由黄到黑,主热。然而不干燥,润,为寒。@曲阜鲍玉燕 执气化系统与相火系统两端用中,既不会伤阳,又不会助热,于是治病机复杂的病,胆就大了![呲牙][强][玫瑰] 师妹之母的病,就是这样办的。 非要分是寒还热?则麻繁了。非黑即白思维,不符合伟大的执两用中思想! 老师,怎么把这又厚又黄又干的舌苔退下去?@上海—肖春宏 [抱拳] 苔厚黄黑,为燥痰,金水六君煎证也。 风温病是温热病中的一种,除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之外,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判断风温病用提纲症:或恶风或不恶风,身热,咳嗽,心烦,口渴。@白志锋河南郑州 湿热,风温都是温热病,即然是温热病,则都具有普遍性“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又各有特殊性,风温以肺胃为中心,湿热以脾胃为中心。 用哲学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原理来认识风温病和湿热病,方能认识全面。 之所以说温病与伤寒不同,是普通性不同,特殊性更不同了。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病。 叶天士之所以地位甚高,是因为他揭示出来了温病(风温病,湿热病,温热病等)的普遍性,即按卫、气营、血传变。 西安危重高烧女孩,就是湿热病,并且处于血分证阶段。 身热是不是指的发热还是感觉热? 不一定,自己感觉热。 湿热病的血分证,发高烧,西医一个都治不好,全治死了。只有中医行![强][玫瑰] 西医号称科学,动不动即吹虚高科技,可是经常不行。[呲牙] 叶天士揭示出来了风温,湿热,温热的普遍性,而陈平伯,薛生白等,研究清楚了各自的特殊性。 判断风温病用提纲症:或恶风或不恶风,身热,咳嗽,心烦,口渴,肖老师如果说一个病人具备几个症状可以说是温病? 再个为什么从口鼻而入,伤寒为什么从表而入?都是疑问[破涕为笑] 五个症状具有三个症状即可以判定。除了怕风不一定有,其余全一齐见。 我有点钻牛角了[破涕为笑] 苦其心志,为往圣继绝学![呲牙][玫瑰]@白志锋河南郑州 祝肖师、曾师、林师及群里的老师们中秋国庆双节快乐,阖家安康、万事如意!![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烟花][烟花][烟花] (2023年9月21日一9月30日肖春宏老师讲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