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团政委为正兵团级,为何有4位兵团首任政委52年定级副兵团级?

 茂林之家 2024-02-01 发布于湖南

1952年全军开始评定军队级别,其中兵团级包括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原则上担任了正兵团级职务的干部应被评定为正兵团级,但也有例外,比如19个兵团的首任政委就有4位被评定为副兵团级。

19个兵团首任政委,高于正兵团级的有4位,第18团首任政委(司令员兼)徐向前为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第4兵团首任政委(司令员兼)陈赓、第12兵团首任政委(司令员兼)萧劲光、第19兵团首任政委罗瑞卿为军委委员级。

兵团政委为正兵团级,为何有4位兵团首任政委52年定级副兵团级?

其他参与52年评级的兵团首任政委大多评级为正兵团级,但有4位仅被评为副兵团级,他们分别是第9兵团首任政委郭化若、第10兵团首任政委韦国清、第14兵团首任政委莫文骅、第21兵团首任政委唐天际。

郭化若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与林彪是同期生。郭化若在黄埔军校表现突出,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常凯申曾两次拉拢他,邀请其担任校长秘书,但均为其所拒。1927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深造,两年后回国后,被调往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领导的红四军工作。

郭化若在红军时期长期从事“高参”工作,先后担任过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等职,抵达陕北后开始从事部队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抗大步兵学校教育长、抗大三分校校长,期间还曾担任过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四局局长。

兵团政委为正兵团级,为何有4位兵团首任政委52年定级副兵团级?

解放战争时期,郭化若调往一线工作,主要是在华东野战军从事政工工作,先后担任过华野4纵政委、三野第9兵团政委,建国后又曾担任第8兵团政委,可以说是两任兵团政委。1952年评级时,考虑到郭化若在红军及抗战两大时期曾长期在后方机构工作,所以降了半级,评为副兵团级。

韦国清1928年参加革命,长征时期在陈赓担任团长的干部团担任营长,干部团改编为特科团后曾代理团长,抗战时期主要在新四军工作, 曾担任第三师就旅旅长及第四师副师长。和郭化若一样,韦国清也是在华东野战军工作。

韦国清属于第一批担任正兵团级的干部,在1949年全军统编正式在野战军和军之间组建兵团之前,各野战军就由于战场形势的需要陆续组建了兵团,比如韦国清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在1948年就陆续组建了粟裕兵团、山东兵团、陈唐兵团、苏北兵团4个兵团,韦国清就被任命为了苏北兵团司令员,担任了正兵团级职务。

兵团政委为正兵团级,为何有4位兵团首任政委52年定级副兵团级?

1949年2月苏北兵团改编为第10兵团,韦国清被任命为第10兵团首任政委,建国后,韦国清调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当时除了派军事顾问团,还派了政治顾问团,这两个单位属于平级单位,政治顾问团是副部级编制,对应的是副兵团级,换句话说军事顾问团属于副兵团级单位,评级时担任副兵团级职务的韦国清也就被评定了副兵团级。

和郭化若两任兵团政委一样,莫文骅先是担任了第14兵团的政委,第14兵团司令部改编为空军司令部后,莫文骅并没有调往空军工作,而是调到了第13兵团继续担任政委。莫文骅早年毕业于黄埔南宁分校,红军时期曾担任师政治部主任。抗战爆发后,留在后方工作,担任了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

1951年调往东北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当时东北军区的司令员是高岗,第二年部队评级时,原本提议是曾担任正兵团级职务的莫文骅定级正兵团级,但高岗认为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副政委周桓都是副兵团级,如果将莫文骅定为正兵团级的话,不方便开展工作,所以最终莫文骅定级为副兵团级。

兵团政委为正兵团级,为何有4位兵团首任政委52年定级副兵团级?

唐天际担任首任兵团政委的第21兵团是由陈明仁领导的起义部队改编而来,兵团成立的时间要比其他兵团要晚,第21兵团成立于建国后,而在建国前唐天际并未担任正兵团级职务。

唐天际和郭化若一样,也是毕业于黄埔四期,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随朱德总司令上了井冈山,曾担任红4军代理参谋长、红31军参谋长,抗战时期是八路军旅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调往东北工作,在建国先后担任东野第一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四野第12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所以说唐天际在建国前的职务为副兵团级,唐天际也因此最终定级为副兵团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