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润肺气,止咳嗽

 新用户81646650 2024-02-03 发布于黑龙江
一个中成药,润肺气,止咳嗽
这个止咳的中成药叫养阴清肺丸,由清代名医郑梅涧所创,取名为养阴清肺汤,最早是汤药,是要熬水喝的。
说起来,这位郑老先生特别擅长治疗咽喉疾病,他曾写过一本书叫《重楼玉钥》,不出意料,这是一本喉科专著,里头记载的方子多用来调理咽喉疾病。这本书在没有正式出版以前,在民间就大受欢迎,大家争相传阅,不光看,还要小心翼翼地抄录下来。
《重楼玉钥》分上下两卷,上卷记载五十八方,有内服的,也有局部给药的,养阴清肺汤就收录其中。
此方也是治疗咽喉疾病的专方,而咽喉又是肺的门户,养阴清肺汤所治之证系肺肾阴虚,虚火上浮。
我们知道肺喜润,又是娇脏,肺阴一旦受损,不得了,各种症状接踵而来。由此引发的咳嗽叫燥咳,也叫干咳,表现出来:无痰或者少痰。从季节上来讲,秋冬比较常见,因为这个阶段的气候特点是燥。燥和润就如一对冤家,不能聚头,但燥邪偏偏又喜欢招惹肺脏,从而导致肺阴受损。
养阴清肺汤:生地6克、麦冬9克、玄参9克、炒白芍5克、川贝母5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丹皮5克。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
可以看到这里头用了不少滋阴的药材,有生地、玄参、白芍、麦冬。
麦冬润肺,白芍滋阴养血。
生地玄参滋阴养肾,它们两个的主战场在肾。肺和肾从位置上来看,虽然相距比较远,但它们两个是有关联的。肺金生肾水,肺阴不足,久而久之,肾阴也将处于亏空的状态。而肾又是主水的,反过来,肾阴充足,可以把阴液升上去滋养肺脏。所以说五脏六腑都不是独立的,像肺和肾,哪怕天各一方,也会牵挂着彼此。
因为肺里头是干燥的,干燥就容易起火,肺在邪火的灼烤下越发燥得慌,同时肺中津液还会被炼化成痰。不过,好在是虚火,火势不是很猛,所以只用了薄荷、丹皮。
川贝母止咳,川贝母这味药呀也是偏润的,能给肺脏补充津液。那么,肺里的痰又当怎么办?交给川贝母,川贝母兼有化痰的功效
开头提到,郑梅涧是清代医学家,清乾隆年间,白喉大爆发,光是史书中有过确切记载的规模比较大的就有四次,此外,医书上零零碎碎的记载也有不少。白喉一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了此病以后,咽喉处会出现一层白膜,故而得名
别看只是小小的咽喉疾病,可杀伤力却不小。郑梅涧深感百姓所受之苦,他翻遍医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创立养阴清肺汤
现在也常用来治疗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辨证属于肺肾阴虚型。
需要注意的是滋阴药大多寒凉,脾胃不好的人最好用姜枣茶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