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了,与兄弟姐妹最好的相处方式,并非聚会、吃饭,而是这三种

 秦德华 2024-02-04 发布于甘肃



 
“相逢的意义在于照亮彼此,不然的话,一个人喝茶也很浪漫,一个人吹风也很清醒。”杨绛先生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世间再紧密的关系,若是没有妥善经营,也终究会渐行渐远。
 
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十分复杂的亲情。看似牢不可破,但却如同瓷器一般,稍有不慎,便是一地鸡毛。因此比父母之情要疏,比寻常亲戚朋友之情要亲,在相处时,更要懂得分寸。而当我阅读了《杨绛传》时,才读懂,杨绛告诫:人老了,与兄弟姐妹最好的相处方式,并非聚会、吃饭,而是这三种。
 
兄弟姐妹之间,要礼尚往来
 
《杨绛传》曾说道:“人和人都是互为镜子,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所以,如果有天疏远了,请不要说我变了,也是因为你淡了。”没有一段感情是永远炙热,若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人心也会变冷。
 
正如兄弟姐妹之间也一样,哪怕互相成家了,也要懂得礼尚往来,这样关系才会更长久。如同杨绛先生所说,很多时候,兄弟姐妹之间的疏远并非是互相生出间隙矛盾,而是长期缺少经营,自然渐行渐远。
 
和兄弟姐妹相处时,最好低调
 
杨绛在《杨绛传》中说道:“记住,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要和他们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悦,人性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生疏了,往往也源于彼此的巨大差距。尽管从小一起长大,但每个人的境遇不同,高度自然不同。有人富有、有人贫穷,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却籍籍无名。
 
因此,在和兄弟姐妹相处时,要懂得低调行事,毕竟当差距过大的时候,难免会有兄弟姐妹心中觉得不平衡,对你产生异样的想法。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哪怕是兄弟姐妹也是如此,不妨过好自己的生活,和兄弟姐妹相处也会更融洽。
 
兄弟姐妹关系再好,也要保持距离
 
杨绛说道:“无论什么关系,情分被消耗殆尽,缘分便走到了终点。没有谁对谁错,最后所有的错,都应该归咎在自己身上,然后礼貌地退场。”兄弟姐妹不是走得越久,关系就越好,而是应该保持恰如其分,有合适的距离,给彼此私人的空间。
 
不少人担心,和兄弟姐妹缺乏交流,关系就会变得生疏。因此频繁串门、走动,反而因为生活琐碎闹得不愉快。若是有一天兄弟姐妹真的渐行渐远了,不妨学学杨绛告诉我们的,礼貌退场,不必强求。
 
以上这些智慧都被杨绛写进《杨绛传》里,当你迷茫时读一读,总能找到破解之法。《杨绛传》是杨绛在与衰老、疾病的斗争中耗费两年才完成的作品,阐述了人活一世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当你读懂了杨绛的《杨绛传》,你就能摆脱苦海一般的人生,找到最好的活法。
 
《杨绛传》是杨绛女士在96岁高龄之时著作,其首次坦诚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该书思路缜密,文笔优美,内蕴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个自称已“走到人生边上”的老人,竟敢于继续前行,而不是“苟活”,敢于问:当她走一步,“我的灵魂也没有了吗?”于是她一面挣扎着与自己的老、病、忙作斗争,一面又为解惑继续用功读书,试图求得答案。
 
作家黎戈评论说:“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生死之间,这一段旅程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杨绛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
 
读者说:“读杨绛的书,能让我们对生活生出信心来,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希望我们也可以像她一样选择淡然、坚韧地去面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