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在哪里?

 甘甘日记 2024-02-04 发布于新疆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而我们的认知决定了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小,小到我们有着同样的五官,同样的外在条件。

人和人的差距非常大,大到我们在拥有着同样的工具和资源时,却有着不同的行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从嗷嗷待哺到成人,一路走来状态从牛犊到老马,认知从自以为是到愚者唯己,对待人生的态度从懵懂到通透。终于,我们学会了接纳自己和他人。于是乎,我们开始专注于自己。

也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着急起来。因为直到此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懂。做起事来处处掣肘,处处慢人半拍,感觉一生白活了。由此产生的沮丧感对自己的打击是沉重的。

面对窘境,我们习惯于归责于外部环境为自己解脱。我们不能否定采取这种策略的价值,至少它不会让我们抑郁。但它只是暂时的将我们从困境中撈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这只是下策,偶尔使用就好,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救命稻草,惯用之。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假如你有一支金手镯,戴了很久已经腻味了它的款式,想换一种新的款式戴。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买支新的还是将它熔炼了重铸?

如果不考虑它本有的属性价值,最好的方法是熔炼。不管做什么,轻装上阵是最好的行为。要做到此行为,改变是最好的策略。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半生的历练让我们积累了许多的人生经验,它们在为我们后半生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固化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于是诞生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时代之潮在高速行进,我们永远是追随者。若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要做的是碾碎自己,重塑模样儿。就像那只翱翔在天际的雄鹰,在成年之际必须要自己拔掉喙才能够重生,继续为天空的王者。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心境比抱着一堆寒暑假作业的孩子们还惨,无以言表。

我们的世界在哪里?就在我们建立的认知里面,这是可以确定的。

我们的世界有大有小。其实,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能否透着幸福感。虽然幸福感是个伪命题,但我们还是能够体味到一丝不同的。

就为了那一丝不同,好比饮酒者就贪那一杯,吸烟者就好那一口一样,让我们把泥块碾碎成粉末兑上水,套到模具上重塑一个新模样儿。

                                  2024.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