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交辉——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LINlinruilin 2024-02-04 发布于陕西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卷

  元,纸本,纵26.9厘米,横324.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絜,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磐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荣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颻。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湌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员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讌,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羲晖朗曜。机璇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吾甥张景亮以此纸求书千文,属吾有京师之行。趣迎上道,不能作楷,乃为书行草二本。时至元丙戌(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也。次年三日,驰驿至崇德,陈君养民持以见示,始知景亮盖为陈君求也。陈君又必欲书识其后,就馆中借笔墨记而归之。开封赵孟頫题。”钤“赵孟頫氏”白文印,“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高士奇”朱文印,“高士奇图书记”朱文印,“澹”“人”朱文联珠印,“江邨秘藏”朱文印,“郎润堂”白文长方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蒋懋德印”白文印,“蒋”朱文印,“竹邨珍赏”白文印,“竹邨居士”朱文印,“山楼珍藏”白文印等。

  此帖是赵孟頫适奉荐诏北上大都途中所书,通篇潇洒紧遒、神酣气起,洵为佳制。

  卷后有元刘宗海、潘庭玉,明袁尊尼、董其昌题跋。

  《大观录》等著录。

撰稿人:李维琨

赵孟頫草书跋保母砖卷

  元,纸本,纵31.6厘米,横3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保母碑虽近出,故是大令当时所刻。较之兰亭,真所谓固应不同,世人知爱兰亭,不知此也。丙戌冬,伯几得一本,继之公谨丈得此本,令诸人赋诗,然后朋识中知有此文。丁亥(至元二十四年,1287)八月,仆自燕来还,亦得一本,又有一诗僧许仆一本,虽未得,然已可拟。世人若欲学书,不可无此。仆有此,独恨驱驰南北,不得尽古人临池之工。因公谨出示,令人重叹。孟頫。”钤“赵孟頫印”朱文印,“天水郡图书印”朱文印,“赵”朱文印。

  鉴藏印:“邓氏善之”朱文印,“邓文原印”白文印,“子京”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云松审定”朱文印,“安山道人”朱文印,“贝墉”白文印,“墨”“林”朱文联珠印,“子京父印”朱文印,“合”“同”朱文联珠印,“陈淮曾观”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等。

  赵孟頫初仕元朝,便因公务南下杭州,其间为友人周密所藏传为晋王献之书《保母砖》拓本写下此段题跋,从中可见赵氏推重王献之书法的态度。赵氐早年师法钟繇、智永、褚遂良、徐浩等人书迹,个人风格尚未明朗,以致作品中的前贤特征一望而知。此跋点画肥厚圆劲,结体方阔,捺笔尤重,不失遒逸灵活之姿,明显受到智永、徐浩的影响。

  此跋前后尚有姜夔、周密、鲜于枢、仇远、张坰、白珽、邓文原、王易简、王沂孙、吕同老、王英孙、龙仁夫、杜与可、徐放、郑沅、夏寿田、符铸、章保世等宋至近世诸人题跋。

  《江村书画目》、《契兰堂书画录》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元,纸本,纵24.5厘米,横618.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太湖石赞。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

萧子中真赞。臞臞萧子,乃我世交。有之似之,德音孔胶。环堵之中(此字点去)宫,啸歌其中。相彼逸民,可与同风。

  题董元溪岸图。石林何苍苍,油云出其下。山高蔽白日。阴晦复多雨。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冥冥猿又居,漠漠凫雁聚。幽居波谁子,孰与玩芳草。因之发长谣,商声动林莽。

  题洗马图。啮厀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顾?青丝络首锦障泥,鞭箠空劳怨长路。明窗戏写桒黄诗,洗刷归来气如怒。不须对此苦怨嗟,男儿自昔多徒步。

  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馀,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頫。”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白文印,“钦训堂珍藏”白文印,“英和之印”朱文印,“掌院学士”朱文印,“树琴珍藏”朱文印,“英和私印”白文印,“煦斋”朱文印,“英和审定”白文印,“清华励品”朱文印,“鼎”“元”朱文联珠印,“湖颿鉴赏”白文印,“钱恒贵”白文印,“徐玥”白文印,“钱锡和徐班索夫妇印”白文印,“乾坤清赏”白文印等。

  在个人书法风格与艺术理论尚未完全形成之前,赵孟頫曾转益多师,求法名家,借助尝试不同艺术风格的方式,探索自树风标的途径,是卷即为例证。此帖是赵氏同友人醉后乘兴所书,字字沉雄纵逸,笔笔圆劲存神,多得颜真卿、米芾二家笔意,与其中、晚年书作风格迥异。因后来赵氏力矫南宋书风过分刻露而缺乏蕴藉的弊端,放弃这一痛快淋漓的书写方式,而远师晋唐,转向王羲之、王献之呈现的灵动秀逸的中和之美。

  款署中所言“受益”,名张谦,受益为其字,号古斋,济南人。赵孟頫曾为其书写《归去来辞》,今藏上海博物馆。大德元年(1297)九月,赵氏撰《重修观堂记》,述及两人饮酒之处——湖州观堂的沿革,本卷亦应书于此时。尾纸有明卞荣、王世贞、董其昌、文震孟、陈继儒,清英和、永瑆跋,近人吴湖帆题跋。

  《辛丑销夏记》、《三虞堂书画目》、《珊瑚纲》、《过云楼续书画记》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与达观长老札册页

  元,纸本,纵31厘米,横38.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达观长老禅师,孟頫和南上记拜封(来人钞一两)。孟頫和南上覆达观长老禅师道契。孟頫政此驰仰,忽承惠书,深切欣浣。凉笋之饷,尤见厚意,领次感激。所索书已与施老言之,不复赘及。田提领记事敬此奉纳,余唯早还不宣。孟頫和南上覆。”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古香书屋”朱文印,“朝鲜人”白文印,“安岐之印”白文印,“安仪周书画之章”白文印,“朝鲜安麓村珍藏书画印”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怡府世宝”朱文印,“衡酒仙家珍藏”朱文印,“亮生审定精品秘宝”白文印,“衡永宝藏”朱文印。

  此为赵孟頫写给达观长老的一封书信,又称“惠书帖”。达观的生平无记载,赵氏在致“子明”的书信中曾提到过此人,说明两人交往较深。是帖书风与《跋保母砖》相近,用笔谨严,结体方阔,点画丰腴,富有姿态。应是大德初年所书。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草书临十七帖册页

  元,蓝笺本,纵25.8厘米,横20.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各”字点去)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子昂。” 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

  鉴藏印:“松风堂”朱文印,“浦阳”朱文残印,“三郑”朱文残印,“仪周鉴赏”白文印,“子山珍玩”朱文印,“浦江荆表孝义郑氏”白文印,“鬻质假赠兹为不孝”朱文印,“冯铨之印”朱文印,“酒仙鉴藏”朱文印,“陈唯允印”白文印。

  此帖内容为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虽是临帖,但已不是亦步亦趋的对临,而是对王帖反复摹写后形成的能传其神韵的再创作。此帖行笔纯熟自然,玉润珠圆,深得王书风骨。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

  元,纸本,纵25.9 厘米,横139.4 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归去来辞并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息,心惮远伇。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可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伇。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伇,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就(此字点去)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尊。引壶觞以自怡(此字点去)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乎矣!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秐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何疑。

  大德元年(1297)十二月五日,受益检校过仆松雪斋。天大寒,以火炙研,为写此文。孟俯。”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菉该审定真迹”朱文印,“振甫所藏”白文印,“严泽之印”朱白文印,“钱樾所藏”朱文印,“钱樾”白文印,“钱容之家珍藏”朱文印,“米庵藏”白文印,“敬美”朱文半印,“乔木清风”白文印,“姚武”朱文印,“林彦章氏”朱文印,“黄宗豫氏”白文印,“介庵”白文印,“学而未能”白文印,“王英时彦”白文印,“汲古斋”白文印,“启功”白文印,“元白居士”朱文印等。

  大德元年,赵孟頫时年四十四岁,当时未赴太原路汾州知州之新职,正居家闲赋。此书运笔沉稳畅朗,骨肉停匀,结体紧敛虚和,堪称其中年行书风格的典范。有关本卷赵氏的署名,启功在1954年的题跋中说:“至于此卷署名'俯’字,观者多疑之。然自用笔结字,以至纸墨印章、签题跋尾,无一不足义证其真实不虚者。故吾今将大书以补松雪传记曰:名孟頫,亦书作孟俯也。”

  尾纸有元倪渊、姚武、林士曜,明黄淮、王英,今人启功题跋。

撰稿人:戴卓斌、李维琨

赵孟頫小楷无逸篇卷

  元,纸本,纵27.2厘米,横77.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无逸。

  周公作无逸。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大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吴兴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仁喆私印”白文印,“曹溶私印”朱白文印,“曹南陈魏公宅锦春堂书画印”朱文印,“自家意思”朱文印,“宜子孙”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此帖抄录《尚书·无逸篇》全文,与杨桓篆书、萧㪺隶书《无逸篇》同装一卷。杨、萧书分别作于大德三年(1299)与大德五年,赵书亦应在此前后,即四十六至四十八岁时的中年之作。帖中小楷得唐人的结构精严,饰以晋人的点画姿媚,显得刚健婀娜。鲜于枢言“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实非虚誉。此帖曾被刻入《三希堂法帖》第十八册。

  《平生壮观》、《大观录》、《江村销夏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小楷采神图跋册页

  元,纸本,纵27.9厘米,横33.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周文矩子建采神图,曾入绍兴内府,前有绍兴题识印款。傅彩温润,人物古雅,信为一种珍玩。子建舍曹氏无其人,但未详采神为何义?当必有说,以俟知者。大德八年(1304)春二月十四日,吴兴赵孟頫子昂。” 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乐善堂图书记”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重华宫鉴藏宝”朱文印。

  此为赵孟頫为五代画家周文钜《子建采神图》所作题跋,原画已佚。寥寥数行,字体精谨严密,点画精美,风骨内含,神采外溢,妍润而遒媚,正是其中年佳作。帖后有李倜、张绅观款。

  此跋与《宗阳宫帖》、《违远帖》、《近来吴门帖》、《过蒙帖页》皆收于赵孟頫《翰札集册》中。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纨扇赋

  清拓本,纸本,纵30.4厘米,横35.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纨扇赋。

  炎暑时至,阳乌怒飞。金石为流,白汗沾衣。候吹纤条,延爽南扉。彷徨踯躅,不知所为。于是裂轻纨兮似雪,制团扇兮如月。光摇怀袖,凉生毛发。起遐想于青蘋,引清飔于天末。萧然襟带,凄其絺葛。须臾或离,中肠为热。殆造物者欲解民之愠,假人力以为之,不然,岂天时之可夺也!复有题诗欣赏,因书奇绝。障轻尘以寄恨,扬仁风而言别。或画乘鸾之女,或误成蝇之笔。白羽褵褷而自愧,蒲葵比方而知劣。及乎商气应,厥民夷,玉露降兮百草,金风生兮桂枝。罗衣重拂,秋兰复菲。孤萤冷照,寒螀暗啼。弃捐箧笥,绸缪网丝。班姬形中道之怨,江淹(“拂”字点去)赋零落之诗。嗟夫!用舍有时,出处有宜。惟人亦尔,于物奚疑!彼狐狢之御冬,岂当暑而亦悲。苟行藏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噫!圣贤其不可见兮,之二人又何知!大德九年十月十日书与君璋老弟,孟頫。”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梁清标印”白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

清内府旧藏赵孟頫《纨扇赋》有两本,《石渠宝笈》初编、续编各录一本,《三希堂法帖》本《纨扇赋》所据底本为初编本。此本曾经梁清标及清内府收藏,原作今已不存。据吴宽、阮元记录,书后有明杨士奇等题跋,今石本皆无,或入清内府后被割去。

  《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乾隆初年内府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乾隆十二年(1747)特谕梁诗正等依据《石渠宝笈》著录,遴选收入三国至明朝法书名作三百四十馀件,分为三十二卷。赵孟頫书法占其中五卷(第十八至二十二卷),《纨扇赋》收入第十九卷。

  此帖遒劲秀美,整篇布局疏密得宜,行草相间而使转具有法度,用笔收放自如,是赵孟頫个人书法风格形成后的代表作。

撰稿人:马顺平

赵孟頫行书杂书三段帖卷

  元,纸本,第一段纵31.1厘米,横101.5厘米;第二段纵31.1厘米,横100.2厘米;第三段纵29.9厘米,横10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段,行书《周易·系辞》释文: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大德九年(1305)十月十一日谒介真馆,为南谷尊师书此章。弟子赵孟頫。”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第二段,行书杜甫《玄都坛歌》释文:

  “玄都坛歌。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大德十年(1306)正月十八日,南谷尊师过我车桥之馆。要写古诗,乃书此篇。弟子吴兴松雪道人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第三段,行书《自作五言诗二章》释文: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山中老仙伯,翻翔白云间。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焚香诵《道德》,清斋降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太玄。我欲往从之,规买山下田。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    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石门开洞门,木龙走岩扃。清飚一时至,四座浮幽馨。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精。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吾昔年为先师杜真人赋此二诗,今其弟子袁安道来索书,因写与使藏之。延祐六年(1319)十二月廿九日松雪斋书,子昂。前诗似更有二句,然老昏忘之矣。”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神”“品”朱文联珠印,“天籁阁”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白文印,“墨林生”朱白文印,“项氏子京”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退密”朱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子京珍藏”朱文印,“项元汴印”白文印,“赤松仙使”白文印,“子京父印”朱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墨林砚癖”白文印,“子孙永昌”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槜里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朱文印,“李肇亨”朱文印,“乾隆御赏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赵孟頫喜与释道人物游,执弟子礼师事者,则为僧人中峰明本与道士南谷真人。南谷名杜道坚,曾住持杭州宗阳宫等道观。本卷首段行书《周易·系辞》一章、第二段行书唐杜甫《玄都坛歌》诗即为南谷而书;末段行书《自作五言诗二章》则系南谷殁后为其弟子袁安道而书,亦寓纪念南谷之意,是研究赵氏生平交谊的重要资料。以书法论,三段皆精心用意之作。首段奔放跌宕,二段妍润隽逸,是赵氏中年代表作;末段遒健苍古,堪称赵氏极晚年的精品。

  引首白岩(乔宇)篆书“松雪墨迹”四字。尾纸有元陈旅、张雨、杜本、揭傒斯、张翥、王渐、李孝光、释廷俊、赵□、程文、盛熙明、朱右题跋。第三段后有明项元汴据《松雪斋集》校补脱漏诗句。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金运昌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

  元,纸本,纵29厘米,横220.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洛神赋,并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夫渠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麗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川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以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阯,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心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霑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荣,怅盘桓而不能去。子昂。”钤“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式古堂书画”朱文印,“仙客”朱文印,“卞令之鉴定”朱文印,“卞永誉印”朱文印,“式古堂”朱文印,“令之”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此卷录三国魏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从书法风格判断,应是其五十岁左右所作。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存世多件,创作时间不同,风韵气度各异。此卷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字画稍肥,似棉里裹铁,无臃肿疲软之态,有清利刚劲之姿,最得“二王”神髓。通篇布局匀称,疏密有致,是其同类行书作品中极为精彩的一件。

  尾纸有元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四家题跋。前隔水有王铎又一题跋。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行书高峰禅师行状卷

  元,纸本,纵25.3厘米,横71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高峰和尚行状。

  师讳原妙,号高峰,吴江人,俗姓徐。母周氏,梦僧乘舟投宿而孕。宋嘉熙戊戌三月廿三日申时生。才离襁褓,喜趺坐,遇僧入门,辄爱恋欲从之游。十五岁,恳请父母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为师。十六薙发,十七受具,十八习天台教,二十更衣入净慈,立三年死限学禅。一日父兄寻访,巍然不顾。二十二,请益断桥伦,令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话。于是胁不至席,口体俱忘。或如厕,惟中单而出;或发函,忘扃鐍而去。时同参僧显慨然曰:吾己事弗克办,曷若辅之有成,朝夕护持唯谨。时雪岩钦寓北磵塔,欣然怀香往扣之。方问讯,即打出闭却门。一再往,始得亲近。令看无字。自此参扣无虚日。钦忽问:阿谁与你拖个死尸来?声未绝即打。如是者不知其几,师扣愈虔。值钦赴处之南明,师即上双径。参堂半月,偶梦中忽忆断桥室中所举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疑情顿发,三昼夜目不交睫。一日,少林忌,随众诣三塔讽经次,抬头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返覆元来是遮汉。蓦然打破拖死尸之疑,其年廿四矣。解夏诣南明,钦一见便问:阿谁与你拖个死尸到遮里!师便喝。钦拈棒,师把住云:今日打某甲不得。钦曰:为甚么打不得?师拂袖便出。翌日,钦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狗舐热油铛。钦曰:你那里学遮虚头来?师云:正要和尚疑着。钦休去,自是机锋不让。次年,江心度夏,迤逦由国清过雪窦,见江西谋、希叟昙。寓旦过,昙问曰:那里来?师抛下蒲团。昙曰:狗子佛性,你作么生会?师云:抛出大家看。昙自送归堂。暨钦挂牌于道场,开法于天宁,师皆随侍服劳。屡将有所委任,辞色毅然,终不可强。一日,钦问:日间浩浩时,还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又问: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甚么处?师无语。钦嘱曰:从今日去,也不要汝学佛学法,也不要汝穷古穷今,但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才眠觉来,却抖擞精神,我遮一觉中,主人公毕竟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丙寅冬,遂奋志入临安龙须,自誓曰:拼却一生做个痴獃汉,决要遮一着子明白。越五载,因同宿友推枕堕地作声,廓然大彻。自谓如泗洲见大圣,远客还故乡。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在龙须九年,缚柴为龛,风穿日炙,冬夏一衲,不扇不炉,日捣松和糜,延息而已。尝积雪没龛,旬馀路梗绝烟火,咸谓死矣。及霁可入,师正宴坐那伽。甲戌迁武康双髻峰,盖和庵主攀萝,又上一稜层之意也。及至学徒云集,然庵小难容,乃拔其尤者居之。丙子春,学徒避兵四去,师独掩关,危坐自若。及按堵启户视师,则又畴昔雪中之那伽也。于是户屦弥夥,应接不暇,乃有楖栗横肩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之语。己卯春,腰包宵遁,直造天目。西峰之肩有师子岩,拔地千仞,崖石林立,师乐之,有终焉之意。弟子法升等追寻继至,为葺茅盖头。未几,学者复集,师乃造岩西石洞,营小室如舟,从以丈,衡半之,榜以死关,上溜下淖,风雨飘摇。绝给侍,屏服用,不澡身,不薙发,截甕为铛,并日一食,晏如也。洞非梯莫登,撤梯断缘,虽弟子罕得瞻视。乃有三关语以验学者,云: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即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倘下语不契,遂闭门弗接。自非(“负”字点去)具大根,负大志,鲜不望崖而退。雪岩方住大仰,凡三唤,师坚卧不起。遂有竹篦麈拂,及绿水青山同一受记语来授师。怀中瓣香,始于人天前拈出,道风所届,日益远。遂有他方异域,越重海,逾万山而来者矣。鹤沙瞿提举皈敬有年,辛卯春,得登山一瞻师颜,恍如夙契,惠然施巨庄赡海众。师曰:多易必多难,吾力弗克胜。坚拒之。施心弥笃,乃命僧议,以此田岁入,别(“入”字点去)于西峰建一禅刹,请于官而后营之。师欲不从,不可得也。爰得胜地,名莲华峰,冈脉形势天造地设,得请以大觉禅寺为额,请祖雍权管寺事。田四稔,所营亦既什三,师有厌世之心矣。师患胃疾已数年,然起居饮食,待人接物,皆未尝废。乙未十一月廿六日,祖雍偕明初来省师,师竟以末后事付嘱。遂取两真轴,口占二赞,乃书之。十二月一日黎明,辞众云:西峰三十年,妄谈般若,罪犯弥天,末后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领去也。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良久,云:豪厘有差,天壤悬隔。众皆哀恸不已。至辰巳间,说偈曰: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泊然而寂。启龛七日,端然如生,缁素奔哭者填咽。越二十一日庚申,塔全身于死关,遵遗命也。寿五十八,腊四十三。弟子仅百人受毗尼,及请益者数万人。示寂后,远迩之人恨不得承颜领诲,于塔前恸哭,然顶炼臂者,犹憧憧不绝。师平日以慈悲为人自任。其在龙须也,有僧若琼,焚祠牒从师,忽染病,师告之曰:病中绝缘,正好做工夫,汝臭皮袋皆委之于我,但和病捱去,决不相赚。且往供给而启发之。因其思醋,为远乞以归,得酒焉,复易之,往返四十里,以济其一啜。病亟索浴,俯见汤影,即有省,喜笑如脱沉疴。信宿,书曰:三十六年颠倒,今日一场好笑,娘生鼻孔豁开,放出无毛铁鹞。师问:如何是娘生鼻孔?琼竖起笔。师曰:又唤甚么作无毛铁鹞。琼(此处少“掷”字)笔而逝。

  或问:子所纪,详一而遗众,何也?乔祖曰:彼亡而晦,恐逸故书。师自双峰而至死关,风励学者,入室不以时,每见一期将终,上堂诲示谆谆,甚至继以悲泣。(“至”字点去)平居诲人,世出世法,皆恳恳切至,软语咄咄,和易如坐春风中,使人醉心悦服。咸自谓得师意,及至室中握三尺黑蚖,鞭苔四海龙象,则丝发无少容借。来者如登万仞山,而跻冰崖雪磴,进无所依,退无所据,莫不凛然失其所执。设有不顾性命,强争锋者,师必据其案款,尽底搜诘,破石验璞,刮骨见髓,勘其深浅真伪,定其是非与夺,卸僧伽黎,痛决乌藤,以明正其赏罚。尝语学者曰:今人负一知半解,所以不能了(“解”字点去)彻此事者,病在甚处?只为坐在不疑之地,自谓千七百则公案,不消一喝,坐却曲录床子。及乎被参徒下一喝,则不能辩其邪正。往往一句来,一句去,如小儿相扑,伎俩相角,盖是从前得处莽卤故也。直须参到大彻之地,亲见亲证,明得差别智,方能勘辨得人,方能杀活得人。此是喫折脚铛中饭底工夫,做到未易以口舌争胜负也。假如两人从门外来,未见其面,同时下一喝,且道那一个有眼,那一个无眼?那一个深?那一个浅?还辨得出么?师之机用,不可凑泊,下语少所许可,其门户险绝如此。复念今时学者,不能以戒自律,纵有妙语,亦难取信于人,乃有毗尼方便之设焉。师寓南竺日,尝误踏一笋,取其食之,其后卖衣告偿;析薪擘果见虫,复全而置之;滤水囊,终身不废。师之细行,涅南山之竹莫能殚,姑举是数端以识其梗概,使后之欲见师而不可得者,览斯文亦足以景仰遗风于万一云耳。良渚信士全从进,得师所翦发,盛以香奁,朝夕供礼。一旦光明遍室,视奁中,舍利累累如贯珠。师隐山前后三十年,为己为人,惟其一出于真实,故天下之人,若僧若俗,若智若愚,上而公卿士夫,下及走卒儿童,识与不识,知与不知,皆合手加额曰:高峰古佛,天下大善知识也。乔祖自师至西峰,即往参觐,岁或十余往,往必留旬浃,承教诏警荣者至矣。示本分钳锤外,时以孔孟老庄微言要旨,立难问而启迪之,益见师随机设化之方也。师未尝握管,今语录中有一二偈赞,十数颂古,皆双峰时所作,为弟子窃记者。乃若示徒之语,一句一字,皆前所谓践履真实中流出,假言以显道而已。师貌清古,体修伟,常俛首而坐,非问道不答。闻说人过,则首愈低。久病癯甚,坡翁省夫禅师病,有云:瑟瑟寒松露骨,耽耽老虎垂头。殆为师传(“眼”字点去)神也。十数年间,两处成道场,而未尝过目,少干怀焉。乔祖从师游最久,交诸耆旧最多,故知师之出处言行最详。师之徒弟明初,以掇集之事见嘱,不敢以才谫辞,敬焚香涤虑,拜手以述,将求铭于大手笔云。天目洪乔祖状。吴兴赵孟頫书。”

  鉴藏印:“韩逢禧书画印”朱文印,“金陵蔡氏文房之印”朱文印,“蔡世松印”白文印,“世松之印”白文印,“传贤子孙”朱文印,“江南布衣”白文印, “伯乔”朱文印,“友石清供”朱文印,“农山过眼”朱文印,“宫木铎印”白文印,“竹石秘玩”朱文印,“关中来阳伯书画记”朱文印“墨缘堂印”朱文印,“墨缘堂书画印”朱文印,“存精寓赏”朱文长印,“石雪藏书”朱文印,“徐宗浩印”白文印,“石雪斋秘笈印”朱文印,“石雪”朱文印,“遂园珍秘”朱文印,“徐石雪鉴赏书画印”朱文印,“石父秘笈之印”朱文印等。

  高峰和尚(1238—1295)是临济宗高僧,去世后由学生洪乔祖撰成《行状》,对其求法、传法等经历一一详述。高峰和尚门下名徒众多,其中中峰明本便是赵孟頫的佛学老师。此卷为赵孟頫壮岁所作长篇巨制,略少翩翩逸兴和婀娜矫健,然字字笔力遒劲而不乏姿媚,书写轻松自如,骨肉停匀,其间架用笔,应规合矩,笔法老到,首尾如一。

  卷前有清禹之鼎摹绘赵孟頫自画像,卷后有元危素题跋,近人徐宗浩抄录清蔡世松跋一段,徐氏自跋两段。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远游篇卷

  元,纸本,纵27.5厘米,横28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远游。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思讬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恠。时髣髴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绝纷埃而淑尤兮,终不返其故都。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聊彷羊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湌六气而饮沆瀣,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曰:道可受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于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其望予。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此字点去)蜿蜿兮,载云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撰余辔而正荣兮,吾将过乎勾芒。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使以启路。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擥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挢。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自乐。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泛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委蛇。雌蜺便娟以增扰兮,鸾鸟轩翥而翔飞。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俳佪。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琐乎曾冰。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召黔嬴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子昂为舜中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缑山仙裔”白文印,“建康王勋章”朱文印,“王勋印”朱文印,“王氏珍秘”朱文印,“贞居道人章”白文印,“成之书印”朱文印,“唐翰题审定记”朱文印,“唐翰题审定”朱文印,“陆树声鉴赏章”朱文印,“陆氏叔同眼福”白文印,“衡永宝藏”朱文印,“衡酒仙家珍藏”朱文印,“酒仙心赏”朱文印,“思鹤盦秘笈”朱文印,“双梅花簃”白文印等。
  《远游》是战国末楚国诗人屈原晚年的诗作。此书展示出赵孟頫精巧娴熟的技法,艺术风格雍容平和,不激不厉,全篇千百言无一懈怠。此卷虽无书写年月,笔法似五十岁左右书。
  卷前清唐翰题题签“元赵文敏书远游篇真迹”,卷后清钱应溥、程志和、奎濂、朱汝珍、唐翰题、程文葆、曾朴、李葆恂等题跋和观款。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国宾山长帖卷

  元,纸本,纵26.3厘米,横103.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顿首:国宾山长学士友爱足下。孟頫自顷得答字云,行当入城。日望文旆之来,而岁事更新,已复一月,其悬想之意殊拳拳也。人至得所惠字,乃知疾患渐安,极用为慰。户役造船之扰,虽不能不动心,然要当善处,恐未可缘此便为释老之归。释老二家,又岂能尽无事耶?此却非细事,更须详思,切祝,切祝!承索先人墓表,谨以一本上纳。盖先子没四十馀年,而墓石未建,念之痛心,故勉强为之。才薄(旁注'劣’)不能制奇文,力薄不能立丰碑,此皆可深恨者。非国宾相知,不敢及此。名印当刻去奉送,承别纸惠画绢、茶牙、麂、鸠、鱼干、乌鸡、新笋,荷意甚厚,一一祗领,不胜感激。偶有上党紫团参一本,恐可入喘药,附去人奉纳,冀留顿。未承教问,唯厚自爱,不宣。闰月一日,孟頫再拜。对老妇附承堂上安人动履。乌鸡不阉者,求一二对作种,无则已之。手书再拜复国宾山长友爱足下,赵孟頫谨封。”钤“赵孟頫印”朱文印。

  鉴藏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煜峰鉴赏”白文印等。

  此帖为赵孟頫致友人国宾的书札。赵父赵与訔卒于宋咸淳元年(1265),自文中称“先子没四十馀年”且署款日期为“闰月一日”推断,信函应写于大德十年(1306)。因是朋辈之间往来的书札,所以书写自然流畅,少见刻意精心。在其任意挥洒之间,可见笔法潇洒秀美,点画顾盼呼应,结构疏密得宜,字字风骨内含,堪为赵书中姿媚圆活、遒劲飘逸的代表作品。

此卷与赵孟頫行书《韩愈〈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杨维桢行草书《小游仙辞》、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合装一卷。

  《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松江宝云寺碑册

  清拓本,纸本,墨纸半开:纵27.2厘米,横16.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松江宝云寺记

  前朝奉大夫、大理少卿牟巘撰,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赵孟頫书,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右丞廉密知儿海牙篆额。

  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顾公野王尝居此,因以为名。具载图志,可覆视也。其地今为宝云寺,本号法云,在顾亭林市西北。唐时有大长者吴仁约、杨师厚买地于此,立毗尼精舍。使坚修二上士入京请院额,继遂赐额为“法云寺”。大中十三年庚辰,寺始成。犹未言顾公断碑事。

  天福五年,以水潦,迁寺于南。石晋开运元年十二月十日,始毕工。寺之徒二人者,同梦金紫一伟丈夫,云是梁朝侍郎,若有所属。然明夕二人又同梦其至,且告以断碑处。晨起,寻旧寺基,果见片石水次,引縆出之。已残缺,仅有十四字,曰“寺南高基,顾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众始骇愕,乃即寺东偏立祠奉之惟格。

  乌乎!鬼神之情状,盖难言矣。弗烛厥理,往往推之茫昧之域。夫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大传》之辞也。自其变者而观之,气有所感,形诸梦寐,如闻音声,如见容貌。而梦则有安闲自梦者,曰正梦;恐惧而梦者,曰惧梦。二者固不同。彼用物精多,魂魄强,或有依凭,使人恐惧,因为妖厉非正也。顾公自梁、陈、随、唐、后梁、后唐、石晋,朝代隔绝,死而不亡,发于久幽,无所恐惧,而梦近乎正者也。未可以恠诞疑之,略考其一二。

  西汉有冯野王,列九卿,性刚洁。顾公字希冯,盖慕之也。晚归陈朝,尝撰《舆地志》三十卷。此云修志,意即其时也。陈宣帝时,除黄门侍郎,此云梁朝,不忘梁也。

  刘汉尝称天福十二年,以与石晋异,欧阳公非之。此天福五年,则唐天福也。皆有关于寺及断碑,因书之,使观者无疑焉。王金陵介甫、梅宛陵圣俞,尝有诗纪顾公遗迹,叹其荒寒,亦不及断碑事。盖一时蹔游,不暇考灵鉴等记耳。宋垂拱时,邑人胡彦瑫兴修其寺。治平甲辰,始改法云为宝云。淳祐戊申、景定庚申,相继营修。庚申之后,最为壮丽。

  大元升华亭为松江,岁逾老,寺多颓圮。净月师素习台衡教,自霅慈感,侍香来归,寔为住持,再加整葺。辛丑七月,盲风恠雨之厄,罄捐己资,由中徂外,殿堂门庑,大作新之,不烦化施。但见碧瓦、雪脊、朱甍、穹础。甃饰其垣墉,砥平其涂径,翚飞其井亭,横亘其石梁。顿异旧观。而千石巨钟,春容叩击,声震四远。诸天人、诸菩萨、圜通大士、应真罗汉,与夫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亦各欢憙。乃庄严其相,蠲供具以奉之。复期忏以祝之,其愿力所充,有以致此。

  丁未腊八日,净月因来求记。夫成之难,继之尤难,后之人尚毋忘前劳。益加持守,将使寺东顾公之香火,相为无穷焉。铭曰:

  宇宙中间,万法咸备;此理流通,有一无二。善教曰佛,妙用曰神;虽若不同,厥理则均。顾公有祠,宝云是依;发幽着灵,殊途同归。顾亭之湖,余润渗漉;宝云之云,奇彩纷郁。洒为法雨,普霑沙界;法与理贯,无在不在。

至大元年五月望日,前住持释净月立石。住山妙音,耆旧师古、处新、行果、文思。”

  《松江宝云寺碑》,碑文正书,25行,满行47字。元至大元年(1308)五月立。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廉密知儿海牙篆额。碑文记述松江宝云寺的历史沿革以及元代主持净月重修寺院的情况。松江宝云寺,位于今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始建于唐代,历代屡次重修。碑文点画精美,骨肉停匀,体势秀劲谨严,是赵孟頫中年书法佳作。此碑原石已毁,残石现存亭林当地。

  本册墨纸十八开。封面有佚名书外签,前附页有徐宗浩书内签,后附页有《松江宝云寺记》墨迹照片4开。《松江宝云寺记》原有墨迹残卷存世,现不知所踪。据墨迹照片,该寺前住持净月于大德十一年(1307)寺院重建完成时,请赵孟頫书碑并篆额。第二年立碑时,已是元武宗改元,因此时间改为至大元年,并由廉密知儿海牙篆额。与碑文对比,可知墨迹缺字较多。

撰稿人:王祎

赵孟頫行书宗阳宫帖页

  元,纸本,纵27.5厘米,横28.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记事再拜,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讲,今已借得门西屋两间。彦明疾早择日收拾生徒为佳,想吾弟必不迟了也。专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钤“赵孟頫印”朱文印。

  鉴藏印:“项元汴印”白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寄傲”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藏章”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体元”朱白文印等。

  杭州宗阳宫是杜道坚主持的道观。大德年间,杜道坚曾邀请名士任士林在宗阳宫内设馆授徒。在这封写给下属的书信中,赵孟頫便谈及相关情况。此札结字稳妥,章法严谨,笔画的起止转折有斩钉截铁之势,既得沉着痛快的风度,也在细微之处交待得分明有致。

  《宗阳宫帖》与《近来吴门帖》、《违远帖》、《采神图跋》、《过蒙帖》同在赵孟頫《翰札集册》中。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违远帖页

  元,纸本,纵23.7厘米,横2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拜覆兄长教授学士尊前。孟頫违远,已复兼旬,不胜尊仰。近闻回自彰南,甚望尊旆过此一番,如蒙惠然贲临,深慰下情。因五兄便,草草拜覆,颙俟之至。不备。十二日,孟頫拜覆”。

  鉴藏印:“体元”朱白文印。

  此帖用笔讲究,功力扎实,牵丝连绵,细劲如丝。风格与《宗阳宫帖》相近,而着意将笔画写得丰肥,在骨肉停匀的面目之下,透露出婀娜刚健的风姿,蕴藉潇洒,以韵致称胜。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近来吴门帖页

  元,纸本,纵28.4厘米,横4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记事顿首,德辅教谕仁侄足下。近来吴门,曾附便寄书与德俊令弟,不见回报,不审前书得达否?昨令弟求书《老子》,今已书毕,带在此,可疾忙报令弟来取。长兴刘九舍亦在此,德辅可来嬉数日。前发至观音,已专人纳还宅上,至今不蒙遣还,余钱千万付下,以应用。颙俟,颙俟!老妇附致意堂上安人。不宣。十四日,孟頫记事顿首。”

  鉴藏印:“王掞”白文印,“颛庵”朱文印,“西田居士”白文印。

  此为赵孟頫致晚辈德辅的书札。德辅或即段辅,元虞集《稷山段氏阡表》记段辅“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称其为“教谕”,与“以司业教国子生”相符。

  帖中文字信笔写来,笔法婉转流美,点画呼应之际,挺拔遒美的气息跃然纸端,隐然有晋人风致。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过蒙帖页

  元,纸本,纵29.5厘米,横39.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记事顿首再拜,总管相公宗兄阁下。孟頫前者家兄过蒙照管,此皆吾兄以孟頫之故,感激难胜。即日炎热,伏惟尊候胜常。学宾康振孙,旧在常学,有俸。其人至贫,藉此以活。而近乃有住支之行,望吾兄怜其寒素,特与放支,岂胜幸甚。未由侍教,伏乞倍保尊重。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信中赵孟頫感谢“总管相公宗兄”对自己兄长的照顾,并请求其为友人发放俸薪。此帖用笔已自早年圆厚方阔转为清劲妍美,不躁不厉,稳健端庄,风骨内涵,温润闲雅。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道场何山诗帖册页

  元,纸本,纵29.7厘米,横61.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阑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吾长兄之孙颇好学,性亦驯谨。时时来从吾求书,意甚嘉之。因其求书此篇,遂书与之。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师臣”白文印,“槜李项氏世家子孙宝玩之印”朱文印,“项元汴印”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项子京印”朱文印,“槜李世家项氏宝玩”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梁清标印”白文印,“臣雍”朱白文印,“仪周鉴赏”白文印等。

  此页是赵孟頫为其长兄孟頔之孙所书的苏轼诗作。道场山、何山都是赵氏故乡湖州的名胜,为历代文人所称颂。书法风格爽利自然,遒劲清逸,墨迹笔画略显扁薄。帖心左侧原有乾隆皇帝诸玺印与“瓣香二王,神明规矩”八字题识,后被刮去。幸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方得以保留此帖原貌。

  《墨缘汇观》著录。

撰稿人:伏冲

赵孟頫楷书张总管墓志铭卷

  元,纸本,纵32.7厘米,横25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篆书)。

  故总(“管”字点去)管张公墓志铭有序。

  通议大夫、前建德路总管兼府尹方回撰。

  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前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赵孟頫书并篆额。

  公讳继祖,字善卿,博之堂邑人。博于今为东昌。大父山,保义校尉,堂邑县丞。父泰亨,宣威将军,管军总管。代有军绩,俱以武力名世,且其智谋有异于人,当路皆异之。目保义为拔都,劝其勇也,谓宣威,曰堂张,别其姓也。公胚胎世德,自幼颖悟,博学强记,善言话,美色笑,举动不似凡儿。有胆略,膂力过人。方垂髫时,即从宣威陇蜀湖广间,师行水陆,往来盘亘,不啻万馀里。生长食息,步步趋趋,已有其父风。军旅之事,战胜攻取之法,耳目所寓,不学而能。年十七八,出入省府,周旋青油幕下,见知于平章阿里海牙,右丞史公深加盼睐,人皆以为荣。一时,自省若府以下长佐僚属,至于所部之吏若卒,皆异之,曰堂张之子也。至元丁丑,宣威南征,自静江班师。扶惫抵潭,终于军公之□,□祖□目眚不见用。有司亟具公姓名以闻。是岁,公袭职为父后,授昭信校尉,(“就”字点去)佩虎苻。公忍死蒞事,事一循宣威旧,无改纤芥。时军务甫定,每警急,不测调度,公先事知,几出奇应变,与士卒同甘苦不少。自大兵政以平民,事以宁且,日侍平章公省中,不去左右,政事多所谘询,应对剖析,率中肯綮,令闻籍籍,则又异之,曰堂张其有子矣。辛已夏五,公随省移师镇鄂,北济洞庭,万舰齐发,旌旗蔽空。少选,风怒云奔,蛟鼍掀舞,前后顾望,舟出没涛浪中,且行且仆,若不相保。公虑平章公不能达,麾轻舟前进,疾櫂以赴之。仓皇颠沛,公之舟竟以溺死者十四人。而公之弟,忠显校尉、管军总把、佩银苻曰荣祖者,亦在焉。盖他舟之溺者不与,实是月十五日也。是伇也,平章公实目击之,哀悼痛切,暨其众咸哭之悲。且舣舟不进,令其下日夜求公尸,不得,又留官属督守土者徧求之。越四日,得焉。求虎苻又不得,而尸之傍有人犬迹,遂迹之,获于商人舟中。鸣呼痛哉。公娶郭氏,(“与”字点去)子震俱在潭。讣至,惊恸陨绝,即日奔丧,扶护归殡于博。其所遗部卒八百一十七(“人”字点去)及飞虎拔都一千人,显祖因而领之。时郭二十有六岁,废膏沐,忘寝食,毅然以栢舟自誓,谓立后以嫡,公实有子,不可使无后。子虽幼,名器不可以假人。携震请于官,既复请于朝,以震幼未得命。公死之十六年,震犹未弱冠,袭充昭信校尉,上正千户,佩金苻,凡公之旧卒悉还以隶。孀妻孤子,蓬首垢面,侨寓旅食濒于困苦者,数矣。天道好还,公论亦定,郭亦良不易矣。大德丙午,有司以郭为言。明年春,被命旌表,其闾人士皆叹美之。公之镇潭也,武事之暇,颇耆史传,尤喜亲文学士,从容尊俎,多讲贯古今名将颠末。(“故其操守”四字点去)常语人曰:士大夫立身为人,最紧是忠与孝两字,馀皆易为力耳。其为学有素如此。惜乎壮志不得遂于当世,而又不得其死命也。夫孟子有言,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公其有之。传曰,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者,君子是以知公之有后也。公生于丁已二月廿四日,春秋二十五。震以戌(“杭”字点去)未克大葬,卜以(“至大元”字点去)年  月之吉,袝于先人之域。震娶刘氏,侧室二,曰徐(“氏”字点去)、刘(“氏”字点去),孙(“女二人”点去)。震来乞铭,铭曰:死生无常,寿夭有定。所在致死,惟命之正。之才之美,而局于命。命兮奈何,子孙其庆。”

  鉴藏印:“明安国玩”白文印,“苍岩”朱文印,“秋碧”朱文印,“英和私印”白文印,“介文珍藏”朱文印,“横征阁书画印”朱文印,“象玄之印”朱白文印,“文石史印”白文印,“贤者而后乐此”白文印,“合同”朱文印,“师氏之章”白文印,“陈子受”白文印等。

  《张总管墓志铭》是赵孟頫中、晚年期间书风改变过程中的佳作。其用笔一丝不苟,体势方阔开张,点画锋棱俱见,一变以往秀润隽永、柔和清婉的特点,而追求刚劲端严、骨力洞达的艺术效果。这既是其审美标准从姿媚圆活转向刚健挺拔的调整,更是刻意经营笔酣墨畅、健骨丰筋风格的书法实践。

  书法名家应他人之请抄录墓志,无需书写具体的安葬日期。卷末赵孟頫在原本应该空缺的日期前误书“至大元”,反而明示此墓志写于至大元年(1308)。

  尾纸有明祝允明、清永瑆跋。

  《辛丑销夏记》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珊竹公碑拓片

  清初拓本,纸本,纵280厘米,横12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碑文:

  “有元故中奉大夫江东宣慰使珊竹公神道碑铭並序。

  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姚燧撰。

  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赵孟頫书并篆额。

  推采其世与

  国国家同源而殊流者珊竹氏其一可系则自图鲁华察以豪杰骁果服其部族名为拔突生乌也而以开国功官金紫光禄大夫北京兵马都元帅生撤里妣夫人张教之读书世金紫为北京等路都达鲁花赤由后强诸侯恃齐险反

  大帝御之罢诸侯之世其土者官昭勇移河间等路总管兼诸军奥鲁管内劝农事生公讳拔不忽幼师李康伯成童入侍

  裕宗东宫一日赐问占对当旨

  令归卒业时故翰林学士周止方参北京宣抚司议公游其门命之吾为若讲授者皆圣贤性理格言而犹以国言□不可更日介字仲清中统三年同知北京转运司事□□池□□□不烦□劳前政禁民盗食及干之者罪没其家惟□海盗以鬻民收其征□公请□等是道户□而无□之均赋其课永不失额□□□监海监从民杂食一境利安其年校功实最他道官武节金苻又二年官奉政凡贰二曹六年其年陞朝列迁尹濮州至则便施弊除民胥愉乐暇则新庙学举李和之为师公,□萃群吏受学□□□筐篚之习恂恂□逢掖然用兵襄阳

  诏籍民以济师公抽田丁中遣备戎行人无尤言焉时宪司初立部使至郡率日珊竹侯所为事有乘义者耶何庸钩稽其书径越去廷臣以箭为漕而课入羡复遣为贰公辞曰吾先世无治赋者既一为之理不可再廷臣以

  成命难于中格遂行无几时改平滦路总管虎符明年官嘉议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时宋平财三年杭其故都自北而吏此者莫不化其奢淫劾黜浙西宣慰使□□伯上海总管吕谦贪黩非度获华亭乱首唐思月引出将斩或以不请而专杀不可公日杀一人而生千百人何惮不为获

  朝廷见咎能身任之不以相及竞尸之市群党散亡事闻甚为

  大帝所嘉十八年改江北淮东提刑按察使楚之监州木少里凡称贷其家责偿不足则为鞾锢其足夏日诸庭冬则□关空室冰□地以苦之人目为阎罗劾上其事废弃□身后召人为刑曹尚书复无几时官中奉出为江东宣慰使一年以病目去家真扬间为诸子择师初延孔颜孟三族教授张█再延今国子监丞吴澄朝夕闻其诵说遂致知义理之学而笃行之身履如是修之于家事□□其子恭□诸弟以爱辑婣里以睦至大之元冬十月廿有八日疾作支持凭几弟子跽受其言吾事亲事君不敢不服勤者汝曹身之年六十四而死非天所甚悲者委九龄之毋身先朝露而使□□□□尚何言哉□□□□□□□□□□□□□□□□□□□□未既也□□庇予予□□□其平时贯业四子各善守之无讼而为人嗤鄙第二孙妇盛年而□无子其归父母家遂绝明日而苏良已则置酒高

  □□□□□□□□□□□□□□□□□□□□□□□□□□□□□识者□别□□百石以给奉尝第五子病废其加赐楮缗五千蜀冈土膄予预为█矣不□他茔█无纳金玉于匮圹筑□□□□□□□□□□□□□□□□□□□□□□□□□□□□□□□□□□□月□已也越五日辛酉窆蜀冈义城里太夫人鲜卑氏七子公为之冢拔忽带管军总管拔忽潜德拔都鲁□□□□□□□□□□□□□□□□□□□□□□□□□□□□□□□□□□□□□□□□□□□□总管史榾女三子珊竹带丞务河扬州真滁通泰等处屯田打捕提举司达鲁花赤阿腊铁木而同知宜兴州□□□□□□□□□□□□□□□□□□□□□□□□□□□□井树松晨夕号奠其间曰非君姑太夫人在堂必日至城一问安焉用生何为若欲与同宂者闻者莫不鸣咽以为益足悲于□□□□□□□□□□□□□□□□□□□□□□□□□一子□□佥江北淮西道廉访司事男孙八人嘉兴牛儿三宝卜邻吉带铁木儿卜□吉祥奴也速答而牛前卒女孙四一适平章政

  □□□□□□□□□□□□□□□

  □□□□□□□□□□□□□□□□子书与事状句述墓碑呜呼燧尚以□觚诔故人耶然以册年交旧义不可以衰谢拒因概而言众所甚惜谓公不疾癈席其先德□秩二品积是廿年疆场□□□□□□□□□□□□□□□□名臣若有不难为者而遽巳哉固为知言非使得志乎是世之仕优而得者几人求以先王之道日溉胸中尊闻而仕其知修作洁义乐天以终吾身则有□□□□□□□□□□□□□□□也其□无得莫不大相□□乎哉㦲□其令妻寿毋既多庆祉有足匹□□□铭曰

  观人之道不于其通而于其穷始卒概公其通如何尚论其世源远未分天宗之自公祖裔孙华胄之承从我圣武金源是膺略地于营于焉开国传甫一世于瀛以没公其孙子治赋长民与夫持宪在在有闻何田穷之俾昼作衣夜归休于家不自逸暇孰为善士我礼以延俾构遗经圣谟日宣匪资□耳责以身履俛勉周旋动必循礼天宝穷之通不在人人定胜天此语益真素位而行忘尤以乐古之先民处变不怍顾言琅琅即死所藏魂无不之何必旧乡垂绝不乱足征学力诗刊蜀罔来者是式

  宣授承务郎扬州真滁通泰等处屯田打捕提举司达鲁花赤珊竹□     承务郎同知常州路宜兴州事阿腊铁木而

  奉训大夫佥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事拔辰□立石         四明茅绍之模勒镌字。”

  是碑正书,二十三行,行七十六字。姚燧撰,赵孟頫书并篆额,茅绍之摹镌。碑在江苏仪征,左上半损甚,年月缺失。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据赵孟頫结衔认为:“赵子昂以至大二年(1309)七月除扬州路泰州尹,明年十月拜翰林侍读学士,此碑之立当在至大二三年间。”赵孟頫书珊竹公神道碑有二,此珊竹公名拔不忽。拓本原为近人徐宗浩岁寒堂旧藏,有其题跋云:“此碑用笔与《湖州妙严寺记》、《昆山淮云院记》相似,盖同年所书也。刻为茅绍之手,摹镌既精,石亦坚细。惜剥蚀太甚,然神韵犹可见也。”

  注:█为碑上别字,现在汉语找不到对应的汉字。□为碑文已损坏,不能辨识的字。

撰稿人:秦明

赵孟頫楷书昆山淮云院记册

  元,纸本,每半开纵25.1厘米,横15厘米,故宫博物院。

  释文:“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篆书)。

  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余曩屡游姑苏,居多名刹。如大慈、北禅,乃东晋处士戴颙故居,皮日休、陆龟蒙尝避暑赋诗其间。如虎丘,乃吴王阖闾墓,金宝之气化为虎,据墓上,俄化为石,道旁有试剑石,又有剑池,引水以澹大众。他如灵岩、穹巃之类,尚多有之。今昆山淮云院,盖顾君信所刱也。顾为淮海崇明之钜族,其上世曰德者,至元辛卯来居吴之太仓,庚子命诸子营菟裘以老,久乃得之古塘之后泾。后泾之北,清旷平远,绵亘百里,东临沧江,西搰岩阜,真一方胜处。龟乃卜(此字点去)墨,遂营宅兆,建庵庐。僧可通,丁未长至日,因扫松,胥会庵次,共图兴刱。师祖正庭,为求檀施,浮江而来者,辄受业焉。正庭始欲迁永宁,信以淮淛异处,难之曰:与佛有缘,不若开山刱始之为愈。正庭可之,且曰:佛道如云之在天,无住亦无不住。遂额以淮云。闻于教所,如其请。顾德捐己产为倡,兄发建大殿,自造山门。而朱长者邦富刱华严经阁,香积厨则正庭为之。不四三年,一切皆备。昔也榛莽荒芜,今也丹碧辉燿。见者色然,莫不起敬,真无负护持之令旨矣。虽然传业嗣事,又在其子若孙,尚勉之哉。夫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三千大千一切恒河沙佛世界,皆在被冒沾濡中,尚何淮淛之异乎。至大庚戌(至大三年,1310),陵阳牟巘记。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吴兴赵孟頫书并篆额。”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昆山顾信善夫真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桃里”朱文印,“苍岩子”朱文印,“蕉林居士”白文印,“徐宗浩印”白文印,“存精寓赏”朱文印,“石雪鉴藏”朱文印,“石雪斋秘笈印”朱文印,“岁寒堂书画印”朱文印等。

  昆山淮云院系顾信捐资创建。顾信,字善夫,号乐善处士,江苏昆山人。曾将赵孟頫书法多种汇刻为《乐善堂帖》。此册是赵孟頫应顾氏之请,依牟巘所撰《淮云院记》抄录而成,堪称成熟时期的大楷代表作。其笔力峻拔,结构雄伟,笔画舒展,疏朗俊迈,兼得唐李邕、柳公权书的沉雄气势。

  本幅前有适云临《赵孟頫像》、徐宗浩临赵孟頫题半开,溥儒绘《淮云院图》一开,俞明临《赵孟頫像》、王禔篆书对题一开。本幅后有溥伒绘《石雪斋临池图》一开,徐宗浩为溥伒、溥儒画题诗一开,俞明绘《徐宗浩像》、王禔篆书对题一开,徐宗浩夫妇合绘《研香阁欣赏图》一开,徐宗浩题诗两首半开,俞明绘《研香居士像》、徐宗浩题一开,又徐宗浩题跋五开。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万寿曲卷

  元,纸本,纵27.5厘米,横14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皇庆二年元日应制乐府万年欢,中吕宫。

  闾阖初开。正苍苍曙色,天上春回。绛帻鸡人时报,禁漏频催。九奏钧天帝乐,御香惹,千官环珮。鸣鞘静,嵩岳三呼万岁,声震如雷。殊方异域尽来。满彤廷贡珍,皇化无外。日绕龙颜,云近绛阙蓬莱。四海欢欣鼓舞,圣德过,唐虞三代。年年宴,王母瑶池,紫霞长进琼杯。

  圣节应制乐府月中仙,道宫。

  春满皇州。见祥烟拥日,初照龙楼。宫花苑柳,映仙仗云移,金鼎香浮。宝光生玉斧,听鸣凤,箫韶乐奏。德与和气游。天生圣人,千载希有。祥瑞电绕虹流。有云成五色,芝生三秀。四海泰平,致民物雍熙,朝野歌讴。千官齐拜舞,玉杯进,长生酒春(二字倒写)。愿皇庆万年,天子与天同寿。

  皇庆三年元日,万年欢。

  天上春风(此字点去)来。正阳和布泽,斗柄初回。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帝德光昭四表,玉帛尽,梯航来会。彤廷敞,花覆千官,紫霄鹓鹭裵佪。仁风徧满九垓。望霓旌缓引,宝扇徐开。喜动龙颜,和气蔼然交泰。九奏箫韶舜乐,兽尊举,麒麟香叆。从今数,亿万斯年,圣主福如天大。

  圣节长寿仙,道宫。

  瑞日当天。对绛阙蓬莱,非雾非烟。翠光覆禁苑,正淑景和(此字点去)芳妍。彩仗和风细转,御香飘满黄金殿。喜万国会朝,千官拜舞,亿兆同欢。福祉如山如川。应玉渚流虹,璇枢飞电。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岁岁龙舆凤辇,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臣孟頫。”钤 “臣孟頫”白文印。

  鉴藏印:“王令显印”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御赏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

  赵孟頫晚年主要在集贤、翰林二院任职,撰写过不少应诏、应制的诗文。此卷是其抄录在皇庆年间官集贤侍读学士时“应制”而作的乐府颂词,也是现存赵氏唯一署“臣”字款的作品。卷中书写一丝不苟,结构端严精谨,字势挺拔刚健,笔法精美且富于变化,属于赵书从中晚年风格向极晚年风格过渡的一件佳作。卷后有元柯九思题跋。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韩愈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卷

  元,纸本,纵30厘米,横9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苍厓巨壁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落破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牙满筐。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墯渺茫。闲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家请官给不报答,无异雀鼠偷太仓。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心赏”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孙煜峰珍藏印”朱文印等。

  书录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初起笔势严谨,楷中带行,写至后来,行中有草,笔法变化多端,点画、使转交代分明。从其笔力的苍劲厚重,可知是子昂晚年力作。

  此卷与赵孟頫行书《国宾山长帖》、杨维桢行草书《小游仙辞》、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合装一卷。

  《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行书诗文卷

  元,纸本,纵32厘米,横4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青衫白发老参军,旋粜黄粱置酒樽。但得有钱留客醉,也胜骑马傍人门。水精宫道人为息心如来书。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砚溪清玩”朱文印,“年羹尧字亮工别号双峰”朱文印。

  此帖录宋人卢秉《题驿舍》及《华严经》一段,行笔稳健遒劲,结构端正匀称,布局疏密有度,整体气势刚健挺拔。

  此帖与皇甫从龙《壶中天词》、宋旡草书一段、俞和《言怀诗帖》、钱惟善《次廷璋诗帖》、王冕《感遇诗帖》、鲁渊《赠沈生序》、释祖铭《自书诗帖》、石岩《清晖斋记》合装一卷。其中宋旡、石岩书为伪作。

撰稿人:杨帆

赵孟頫行书出师表卷

  元,纸本,纵29.2厘米,横11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于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节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之(此字点去,旁书'以’)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尔来廿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惧,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子昂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氏□□”朱文印。

  鉴藏印:“傅伒审定”白文印,“傅伒长寿”白文印,“怡清堂印”朱文印。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所上表文,对后主刘禅加以劝谏、寄予期望,阐述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六十岁以后,赵孟頫在用笔精致、结体严谨的基础上,更注重笔力深沉扎实,笔势雄健放纵,从而将苍劲老到与姿致洒脱融为一体,传继了“二王”书风的神髓。此帖虽非精绝之作,然而信笔写来,点画顾盼呼应,使转轻灵随度,结构疏密得宜,正是赵氏神气内敛、人书俱老的书迹。帖中有脱、衍、误书部分文字,或因赵氏默写以致出现疏漏。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卷

  元,纸本,纵24.1厘米,横240.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草书千文。

  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絜,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磐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荣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颻。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湌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员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讌,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羲晖朗曜。机璇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松雪斋图书印”朱文印。

  鉴藏印:“仪周鉴赏”白文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安”朱文印,“古香书屋”朱文印,“麓村鉴定”朱文印,“朝鲜人”白文印,“安岐之印”白文印,“墨”“妙”朱文联珠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云阴堂藏”白文印,“载铨私印”朱文印,“勿自欺斋珍藏”朱文印,“宝熙长寿”白文印,“沈盦平生珍赏“朱文印,“沈盦墨缘”朱文印,“景行维贤”白文印,“小如庵秘笈”朱文印,“朴孙庚子以后所得”朱文印,“张伯驹珍藏印”朱文印,“张伯驹父珍藏之印”朱文印,“京兆”朱文印,“子孙保之”白文印,“王逊之书画记”白文印。

  赵孟頫一生曾以各种书体多次书写《千字文》,草书之作存世不止一件。此卷不同于三十三岁时书写的《草书千字文》(上海博物馆藏),在隋智永秀润圆劲的风格之外,又融入自家变化,通篇爽利硬朗,草法严谨,功力纯熟。点画细节变化丰富,结字少虚和柔润姿致,多章草体势。卷后有元代柳贯大字草书题跋,极为少见。

  《墨缘汇观》、《选学斋书画寓目记》著录。

撰稿人:伏冲

赵孟頫行书千字文卷

  元,绢本,纵26.5厘米,横373.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行书千文。

  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絜,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磐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荣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颻。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湌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员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讌,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羲晖朗曜。机璇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子昂书。” 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郭衢阶印”白文印,“郭氏亨父”白文印,“江阳郭氏家藏”白文印,“郭衢阶赏鉴”朱文印,“廖氏守初”白文印,“廖”朱文印,“关大道印”白文印,“吴廷之印”白文印,“王澍印”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永存珍藏”白文印等。

  此卷初用楷书,行笔起伏变化较少,工稳严谨,沉着稳重,之后渐趋飞动舒展,转为行草书,流畅灵动,矫健多姿。其笔法精妙,风骨内含,詹景凤跋称“此卷笔法高古,圆润俊秀,为承旨得意之作”,堪为的论。卷后黄公望题诗中称“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可见赵、黄二人在书画艺术上的师生关系。

  引首由明徐霖篆书“松雪千文”四字。卷后有元张雨、玄览道人(王寿衍)、赵雍、赵奕、王国器、郑元祐、黄公望,明莫云卿、张湘、詹景凤、郭衢阶、苏雨、徐霖、关大道、廖守初、沈绍文、袁袠、王守、邹守益、李本、苏术、王畿二十二家题跋和观款。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楷书续千字文卷

  元,纸本,纵24.3厘米,横153.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续千字文。

  混沌开辟,乾坤刚柔。震兑巽坎,角亢奎娄。雷迅雹激,风凛雪稠。

  苦毒荼堇,芬臭薰莸。麰麦配奠,含桃荐羞。晳枣霁荔,潘柿骞榴。

  寝梦影响,电幻泡沤。蕣蓳术驻,隙驷戈留。玦佩绣扆,聪纩冕旒。

  绍变招濩,戛击磬球。台应赉弼,渎视彻侯。寿晔歆向,褚刘固彪。

  鬻拳遂跀,管仲请囚。雚鹊裴瘦,鹦鹉祢洲。柝待暴客,教速置邮。 

  弭讹辩惑,□精败谋。酷□鸩虿,衅稔怨仇。枭镜朋党,鸳鹭匹俦。

  □戮猾憝,剸歼寇雠。蝼蚁侵轶,鞮鍪虔镏。破釜僃琀,倍灶焚舟。

  围溃垓堞,罢割鸿沟。苗窜危裔,崇放驩兜。锡抚彝皿,铠捷蛮陬。

  涤疵荡秽,戢患蠲忧。裼袭缲藉,秬鬯瓒卣。棊博篦蔽,筭计牙筹。

  控虬缉獬,驯雉狎鸥。鹿哀扰墓,狐死向丘。湿土濡沫,吸饵吞钩。

  徙槱坏突,烂额焦头。饘粥餬啜,琼蕊屑糇。蹇咢陗介,脂韦谄谀。

  □杞鲠黯,媚妲丑嫫。后夔梼戭,隤敱苍舒。昶煜希范,潮份阖闾。

  宋嗟纵斧,越矤弯弧。臧储毳鹬,乔乘双凫。陆寄梅驿,翰忆莼鲈。

  屈原吟泽,倪宽擿锄。蜂蝎巢堀,马牛䘳裾。鸱枭遯翼,豺狼避衢。

  峒獠保障,犷蜒边隅。衔枚挈辔,裹创吮疽。炊爇刁斗,征赐钺鈇。

  柱标夷域,颈系单于。灌胜冯帅,贾啎穰苴。诩强豪虏,季殄颛臾。

  丰泗杰吏,邹鲁辅燕。怖慑郅偶,矍铄援鞍。樊哙排闼,杨仆唈关。

  陈疾卫鹤,肤蜕齐蝉。濞埒邓铸,崔铜褒钱。狻猊啮豹,蝱螡扑蝝。

  铃舆銮辂,郊旄捎旜。弋□鹜鹄,雀惮鹰鹯。敛袵负襁,蹑袂骈肩。

  除苛㢮娆,纠缪弹愆。苹蘩蕴藻,簠簋豆笾。汀莕滩蓼,绿菱红莲。

  挟鳌抱椠,驳词裂麻。蟋蟀闵俭,蜉蝣刾奢。鄘赓螮蝀,襄喻蒹葭。

  虎兕失柙,瑾瑜匿瑕。萧蒿薇藿,鳣鲔鲿鲨。嗽液脱屣,炼膏茹霞。

  菩提团核,槟榔尠柯。邪孽蛧蜽,淫疠魑魅。衰乳犯狸,塌翮搏鸷。

  鸨曷刈耘,螽奚妬忌。羸畀革袍,闇缒橹垒。奋鬣吓顋,喷涎凿齿。

  醯醢坫罍,牲牷饔饩。枕麹换貂,制芰纫蕙,篹述舛乖,惭怍芜菲。

  延祐二年(1315)夏四月十一日为□□□□书于□宜寓舍,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系猿斋珍藏书画印”白文印。

  《续千字文》为北宋侍其玮撰写,是续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之作的四言韵文,全文以未被《千字文》使用过的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编成。此卷为赵孟頫六十二岁书写,行笔力求迟涩,苍率瘦硬,有别于中年时期的遒丽婉美与极晚年的高旷疏放。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卷

  元,纸本,纵28.5厘米,横65.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除。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摇卮执孤,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馀。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陈说礼法,是非蠭起,奋袂攘襟,怒目切齿。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嗽醪,奋髯箕踞,枕麹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海之载萍。二豪侍侧,如螺蠃之与螟蛉。延祐三年(1316)丙辰岁十一月廿一日,为瞿泽民书。子昂。”钤“赵氏子昂”印。

  鉴藏印:“吴克符氏珍藏”朱文印,“吴平斋审定真迹”白文印,“古润戴植培之氏一字芝农鉴藏书画记”朱文印,“戴培之家珍藏”朱文印,“覃溪审定”朱文印,“梅花阁书画印”朱文印等。

  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其《酒德颂》反映出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使部分晋代文人或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表现不满时政的心态。此卷为瞿泽民录写,肥不没骨,瘦不露筋,笔法纵逸,出神入化,兼具王羲之书的秀美与王献之书的洒脱,又是自家风貌,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赵孟頫抄录此文,借其抒发向往刘伶处世的不羁与洒脱的胸臆。

  帖后有孙星衍、徐有贞、陈鉴、刘珏、杨循吉、文彭、王穉登、翁方纲、那彦成、梁同书、阮元等二十馀家题跋。

  《东图玄览编》、《真迹日录》、《过云楼书画记》、《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楷书帝师胆巴碑卷

  元,纸本,纵33.6厘米,横5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篆书)。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撰并书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凡八奏。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臣孟頫预议赐谥“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即奏,有旨:“于义甚当”。谨按,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受名胆巴。梵言“胆巴”,华言“微妙”。先受秘密戒法,继游西天竺国,遍参高僧,受经、律、论。繇是深法海,博采道要,显密两融,空实兼照,独立三界,示众标的。至元七年,与帝师巴思八俱至中国。帝师者,乃圣师之昆弟子也。帝师告归西番,以教门之事属之于师,始于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作诸佛事,祠祭摩诃迦剌。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龙兴寺建于陏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于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以覆之。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繇是龙兴遂为河朔名寺。方营阁,有美木自五台山颊龙河流出,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与阁材尽合,诏取以赐,僧惠演为之记。师始来东土,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即礼请师为首住持。元贞元年正月,师忽谓众僧曰:“将有圣人兴起山门。”即为梵书奏徽仁裕圣皇太后,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主其寺。复谓众僧曰:“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用召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香华果饵之费,皆度我私财。”且预言圣德有受命之苻。至大元年,东宫既建,以旧邸田五十顷赐寺为常住业。师之所言,至此皆验。大德七年,师在上都弥陁院入般涅盘,现五色宝光,获舍利无数。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臣孟頫为之颂曰:师从无始劫,学道不退转。十方诸如来,一一所受记。来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演说无量义,身为帝王师。度脱一切众,黄金为宫殿。七宝妙庄严,种种诸珍异。供养无不备,建立大道场。邪魔及外道,破灭无踪迹。法力所护持,国土保安静。皇帝皇太后,寿命等天地。王宫诸眷属,下至于含生。归依法力故,皆证佛菩提。成就众善果,获无量福德。臣作如是言,传布于十方。下及未来世,赞叹不可尽。

  延祐三年(1316)□月立石。”

  鉴藏印:“许乃普印”白文印,“许氏滇翁所藏”朱文印,“臣许乃普”朱文印,“滇生乃普”朱文印,“太子太保”朱文印,“田溪书屋”朱文印,“第一希有”朱文印,“谭敬之印”白文印,“谭氏区斋书画之章”朱文印,“和庵父”朱文印,“龢庵鉴定真迹”朱文印,“粤人谭敬印”白文印等。

  《帝师胆巴碑》或称《龙兴寺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命为龙兴寺撰文并书,内容记述胆巴的功德事迹。胆巴(1230-1303),一名嘉葛剌思,吐蕃突甘斯旦麻(今四川石渠)人。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赐号帝师,皇庆元年追号“大觉普慈广照无上胆巴帝师”。

  此卷用笔苍劲浑厚,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彰显赵体书法的风韵神采。取法唐李邕、柳公权,有雄健深沉之气,又参以“二王”韵致,将险佻之势化为端庄肃穆之姿,是赵书碑碣中的大楷名作。

  卷后有清姚元之、杨岘、李鸿裔、潘祖荫、王宁、王懿荣、盛昱、杨守敬题跋。

  《南阳法书表》、《东图玄览》、《式古堂书画汇考》、《壬寅销夏录》、《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册

  元,纸本,每半开纵25.7厘米,横10.3—13厘米(不等),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洛神赋,并序。曹子建。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廼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廼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也,无廼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夫渠出渌波。禯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柔”、“情”、“绰”三字点去),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敖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余兮,指潜川以为期。执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以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仿偟。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擢轻躯以鸐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衡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慕远兮,声哀厉而弥长。尔廼众灵杂遝,命畴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姚,携汉滨之游女。叹㚿娲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倚靡,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动”字点去)润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湌。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击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阯,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霑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荣,怅盘桓而不能去。延祐六年(1319)八月五日,吴兴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文彭之印”白文印,“文寿承氏”朱文印,“三桥居士”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元汴印”白文印,“子京珍秘”朱文印,“项子京印”白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墨”“林”朱文联珠印,“煮茶亭长”白文印,“惠泉山樵”白文印,“赤松仙使”朱白印,“子孙永保”白文印,“元汴之印”白文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白文印,“逸民”白文印,“韩荣光印”白文印,“珠船”朱文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赵氏小楷宗学“二王”,得益于《黄庭经》、《洛神赋》较多,并兼参晋唐人写经,工稳精整中能见绰约姿媚的风致。此册多用王献之《洛神赋》笔法,追摹其书神韵,结体妍丽,柔媚虚和,而点画婉约姿媚,神采俊逸飞动,则是赵书独具的特点。

  帖后有元陈方、张雨,清周升桓题跋。

  《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卷

  元,绢本,纵21.8厘米,横254.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言。然经恠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不知。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恠,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人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讬,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嬾,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改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飧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讐,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阕;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生,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惧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技,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其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也。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为轮,曲者不可为桷,盖不欲以枉其天材,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自以嗜臭腐,养鹓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此处漏写七十馀字)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共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延祐六年九月望日,吴兴赵孟頫书。” 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图书印”朱文印,“赵氏书印”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懋和”白文印,“吴时方印”白文印,“项”朱文印,“子长”朱文印,“桃里”朱文印,“少溪主人”朱文印,“项笃寿印”白文印,“桃花里”朱文印,“蒋氏珍藏”,“子子孙孙善宝之”白文印,“梧桐轩图书印”,“三径清风”,“项德梤印”朱文印,“兰石主人”白文印,“碧城”朱文印,“沈荃充斋珍赏”朱文印,“蔬香园”白文印,“高士奇”朱文印,“江村”朱文印,“竹窗”朱文印,“江邨高氏精鉴”朱文印,“石闾宝藏”朱文印,“高岱私印”白文印,“石闾高岱”白文印,“生香乐意斋”朱文印,“苑西”朱文印,以及“古希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重华宫鉴藏宝”朱文印,“乐善堂图书记”朱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此帖为赵孟頫六十六岁时抄录的魏晋时期名士嵇康名篇。行笔秾纤多古意,楷、行、草、章草间杂,浑然一体,而转折略带方硬,颇显苍老古拙韵味,是赵氏晚年佳作。其与赵书常见的气度雍容有异,颇显纵放跌宕,或是《绝交书》内容本身的愤激不平感染了书者的情绪所致。

  引首为明文彭隶书“松雪真迹”四字,卷后有清陈廷敬、高士奇、曹文埴、高岱题跋。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楷书道经生神章卷

  元,纸本,纵34厘米,横123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略。款署“延祐七年(1320)十月,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为隐真庵开山道士何道坚书。”钤“水精宫道人”白文印。

鉴藏印:“吴廷之印”白文印,“吴廷”白文印,“笪重光印”白文印,“笪重光印”朱白文印,“笪在辛氏”朱文印,“江上外史”朱文印,“茅庄”朱文印,“笪”朱文印,“道号奉真”白文印,“张氏玉书”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秘殿珠林”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宝蕴楼书画录”朱文印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简称《生神章》,是道教较早的重要经典之一,撰文者不详(约出于东晋)。此卷是辞官归湖州后的赵孟頫,应弟子张雨之请为钱塘隐真庵主何道坚所书,文中有百馀字漏写(孔窍开听;八过,幽夜显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九过,诸天下临,三关五藏,六府九宫,金楼玉室,十二重门,紫户玉閤,三万六千,关节根源,本始一时,生神九过,为一遍,一遍周竟,二界举名,五帝友别,称为真人;十遍通气,制御万灵,魔王保举,列上诸天,百遍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遍通灵,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东西,万遍道备,驰骋龙驾,白日登晨。)此为存世赵书中少见的长篇巨制,全文五千馀言,书法行笔流畅,字体端庄大方,首尾如一,极见功力。

  卷后有元张雨、吴全节、赵雍,明董其昌,清笪重光五家题跋。

  《秘殿珠林》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楷书杭州福神观记卷

  元,纸本,楷书,纵34.2厘米,横779.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杭州福神观记。(篆书)

  杭州福神观记。杭州西湖古称秀丽甲于江南,环湖多仙佛之居,宅幽临旷,金碧相望。宋祠太乙神为宫者二,其在孤山者,表曰西太乙宫,宫之北曰(此字点去)为断桥,桥左为福神观,本宋赵氏故宅。长堤古柳映带檐梠,居游者以为距城密迩,而尽挹湖山之胜,宜为明灵宴娭之所。至元宫自孤山徙焉,学道修真之士巾屦云会,顾褊隘不能容,廼购黄山桥杨氏故园,劗夷经度,大弘廞规。凡观之层楼夏屋,榱桷甓瓦,悉撤其旧,以营新构。而观所存,仅颓垣敝宇,杂以蓁薉。虽神无定在,不囿形迹,而人事兴废,过者亦为之叹惋。大德丁未,全德靖明弘道真人张公惟一,荣被玺书,领西太乙宫事。公以祠官祝釐,便蕃锡宠,黄冠羽服。邈自山林,来游京国者,公与语辄少许:可有以钱唐崔君汝晋名闻?公喜溢颜面曰:福神观吾有属矣!支倾补坏,惟汝晋其能。使者奉书币以礼命。崔君曰:公寔知我,其何辞。于是,卜吉肇工,倾赀抡材,重门外扃,两庑翼卫,为殿周阿,以奉三清。又建福神观(此字点去)殿,以祀玄武。像设邃严,圬塓完美,悬钟有亭,函丈有室,堂库庖湢,各有攸处。始延祐戊午八月,未期年而大备。张公惟一奏曰:明道冲正玄逸法师,西湖福神观主持,提点臣崔汝晋,重建福神观成。乞降纶音,辉贲林谷,以振玄风,以崇毖祀。制曰:可。惟张公克知崔君,君亦不负所知。古之人神交气,应有不一接言笑,而意已孚者,信若此者(此字点去)哉!吾尝观老氏之道,以虚无为宗,以清静无为为用。后世殊庭珍馆,儗诸神山务极缮治,其说始于学仙者流。然知道者,则曰:吾恬澹冲寂,见素而抱朴,虽混迹列肆之市,连云之第,而是心常泊如。故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吾于是得道之妙焉,廞有矫亢之伦,未忘乎世故,则内热而外胶。虽草衣粝食,岩居川饮,其于道犹拾沈也。今崔君捐厚积以饰灵宫,外杂嚣氛,而中慕玄奥,抑亦有见于此乎?余又以知,事之成亏,皆系乎得人与否。今之轮奂翚飞,皆昔之荒蹊蔓草也。神依人而行,人事兴则神道立。山明波净,坛宇穆清。羽盖蜺旌,肸饗来假,将导迎景贶于无有穷已。崔君来谒余文勒诸贞石,乃为具识颠末,以昭示来者。祠有林山处士像,崔君以事其父,亦庶几老氏孝慈之旨云。延祐七年(1320)正月望,承德郎、佥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事邓文原记,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题。” 钤“赵”朱文印,“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图书印”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梁清标印”白文印,“荷屋曾观”白文印,“吴氏荷屋平生珍赏”白文印等。

  《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邓文原撰文,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西湖断桥旁福神观的始末。此碑记由赵孟頫于延祐七年(1320)抄录,属其极晚年的大字作品,已臻“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以乌丝界栏,字体主要取法唐代李邕,参以己意,指腕虚和灵动,用笔圆劲浑厚。全文七百馀字一气呵成,功力非凡。当年应曾上石,今碑已佚,唯此墨迹存世。

  卷后有清吴荣光、周寿昌、杨岘题跋。

  《辛丑销夏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过云楼书画续记》著录。

撰稿人:金运昌

赵孟頫行书杂书四帖卷

  元,纸本,第一帖:纵30厘米  横46.4厘米;第二帖:纵29.9厘米,横28厘米;第三帖:纵29.9厘米,横19.8厘米;第四帖:纵30.1厘米,横5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帖《为牟成甫乞米帖》释文:“友人牟成甫之贫,香严所谓锥也无者。丰年犹啼饥,况此荒歉,将何以坚其腹而赡其老穉。渊明乞食,鲁公乞米,赖多古贤,可为口实。仁人义士,有能指鲁肃之囷而实莱芜之甑者乎。吴兴赵孟頫白。”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天籁阁”朱文印,“槜李”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退密”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项圣谟印”白文印,“项圣谟印”朱文印,“孔彰父”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第二帖《自书五言古诗稿》释文:“病中春寒。仲春尚寒气,林花无艳滋。弊裘拥衰疾,风雨何凄其(“自嗟无健时”涂去)。始雷发东隅,霁牖阳光披。微风草际动,落英池面移。幽禽(“发”涂去)变圆吭,游鱼扬细鬐(“从容时”涂去)。我病自此(“当小”涂去)愈,泛舟溪水湄。小舆指南盖,短笻步东毘。机心不复有(“可得”点去),高蹈农与羲。二月十九日。”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神游心赏”朱文印,“天籁阁”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孔彰氏”白文印等。

  第三帖《自书七言诗句并评稿》释文:“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高下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祇有诗人一舸归。此十绝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墨”“林”朱文联珠印,“平生真赏”朱文印,“寄傲”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桃花源里人家”朱文印,“天籁阁”朱文印,“子京父印”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蓝田”朱白文印,“项孔彰氏”白文印,“项圣谟印”朱文印,“孔彰父”朱文印,“浄因庵主”朱文印等。

第四帖《致友人牟成甫旬日帖》释文:“再拜成甫宰公致政老兄,孟頫谨封。孟頫旬日不面,倾驰如谒。得示,承体侯无恙,深以为慰。仆病体两日来稍似小减,然亦未见其复常之渐,心甚忧之,但得脚肿小退,气不喘急,知饮食之味,已为幸矣。天日晴暖,不妨略过作半日谈,甚迟公来也。孟頫再拜,成甫宰公致政老兄阁下。闰月七日。”

  鉴藏印:“天籁阁”朱文印,“项叔子”白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墨”“林”朱文联珠印,“子孙世昌”白文印,“墨林子”白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退密”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子子孙孙永保”朱文印,“孔彰氏”白文印,“项圣谟印”白文印,“孔彰父”朱文印,“项圣谟印”朱文印,“种玉生”白文印,“怀玉轩”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等。

  此卷由四页赵孟頫书作合装而成,依次分别是《为牟成甫乞米帖》、《自书五言古诗稿》、《自书七言诗句并评稿》、《致友人牟成甫旬日帖》。这四件作品有为友人题语,有自作诗稿,有致友人信札,题材不同,书写时的状态亦各异,或法度严谨,或自然随性,体现了赵孟頫在书法创作上收放自如的用笔功力。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赵雍行书上中峰札卷

  元,纸本,《赵孟頫札》纵32厘米,横65厘米;《赵雍札 》 纵32厘米,横6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札释文:“手书和南,上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孟頫窃禄叨位,日逐尘缘,欲归未能,南望驰企。以中来,得所惠书,审道体安稳,深慰下情。远寄沉速香极仞至意,拜领,感激难胜,以中后得报,知吾师颇苦渴疾,欲挽以中过腊,坚不可留,谨发其回,今想已平复。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就有人参一斤,五味一斤拜纳。何时南还,临纸驰情。老妻自有书,不宣。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钤“赵孟頫印”朱文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

  中峰和尚,即明本(1263—1323),号中峰,浙江钱塘人,俗姓孙。二十五岁时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称中峰和尚。赵孟頫有着虔诚的佛教信仰,在佛学方面的老师便是中峰明本,故多有请益、问询的书信存世。元仁宗于延祐五年(1318)赐中峰“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之号,并改“师子院”为“师子正宗禅寺”,命赵孟頫撰写该寺碑记。信中“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应指此事。所以,此札亦应书于延祐五年。

  此帖因系书札,信笔写来,自然流畅,笔意纵横,迅疾灵动,字中虽有遒媚婉约之态,但更多苍劲纵逸之势,足见其晚年书法风貌。

  赵雍札释文:“弟子雍和南泣血拜覆,师父中峰大和上法座前。雍不幸,五月十日母亲薨于临清舟中,日夜哀号,不能自存。扶柩至家,忽俊都文来,过蒙慈念,特赐厚奠,不胜感激。及蒙远劳,逆流长老,对灵忏悔,点化存没,均拜大德,非今生之所能报也。更望和上慈悲时,为开道使无滞幽冥,幸甚幸甚。此人子之至情,故敢冒渎于和上耳。七月廿三日,月千江持至法语,拜诵之馀,专此上复,不谨涕泪悲泣。临纸驰情,伏冀顺时,保爱道体不备。七月廿三日弟子雍拜覆,师父中峰大和上法座前。”

  鉴藏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御前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

  赵雍(1291—1361),字仲穆,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次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绘画有乃父之风,山水、花鸟、鞍马、人物、界画无所不能,尤以山水、鞍马见长。兼工书法,真、行、草书能承继家学。有《赵待制遗稿》行世。

  此札内容系赵雍追思母亲管道昇过世前后诸事,应作于延祐六年(1319)。今赵氏父子两札共裱一卷,前赵孟頫札记乞书南归,赵雍此札记南归途中母亡,书写时间相隔一年。书信通篇点画圆转流丽,结体宽绰跌宕,章法疏密相间,随意挥洒,一气呵成,偶有涂抹,将母亡的悲痛之情溢于纸端。

  卷后有明姚广孝题跋。

撰稿人:张彬 赵梓汝

赵孟頫行书为中庭老书七绝册页(炼得身形似鹤形)

  元,纸本,纵34.7厘米,横35.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子昂为中庭老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诗为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鉴藏印:“黔宁王子孙永保之”白文印,“张珩私印”白文印,“博山”朱文印,“潘厚审定”白文印。

  此帖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雄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大行书中的精品。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行书为中庭老书七绝卷

  元,纸本,纵34厘米,横37.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子昂为中庭老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黔宁府”朱文印,“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白文印,“陆润之藏”朱文印,“远湖珍赏”朱文印,“荷汀秘玩”朱文印,“紫珊秘玩”朱文印,“上海徐乾珊收藏书画金石书籍印”朱文印,“荻思过眼”朱文印等。

  赵孟頫晚岁减少以往书写的结字严谨和用笔精致,转而注重笔势厚重和笔意苍劲,体势笔力更见雄健放纵,所谓人书俱老。此帖抄录唐南台守安禅师七言绝句《问道颂》,是其暮年的佳作。

  卷前引首由明金湜隶书题“名公手笔”,帖后另有虞集、倪瓒行书诗翰各一段。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草书陶渊明五言诗页

  元,纸本,纵32.7厘米,横45.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夕群动息,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子昂。” 钤 “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景贤”白文印、“朴孙”朱文印,“藏之大千”朱文印,“赵叔彦”朱白文印,“谭氏区斋书画之章”朱文印,“谭”“敬”朱文联珠印,“粤人谭敬印”白文印,“龢庵鉴定真迹”朱文印,“何子彰审定印”白文印等。

  此书录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一首五言诗,其点画、使转可见“二王”书法的形质性情。虽帖中未署年款,但苍劲老到、沉稳内敛的笔法表现出赵孟頫晚年的风范。

  帖左有元虞集题跋,盛赞赵书。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水村图卷

  元,纸本墨笔,纵24.9厘米,横12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大德六年(1302)十一月望日,为钱德钧作。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尾纸自题:

  “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李君实鉴定”朱文印,“张应甲”朱白文印,“胶西张应甲先三氏图书”朱文印,“榆溪程因可氏珍藏图书”朱文印,“楞伽”朱文印,“成子容若”朱白文印,“容若书画”白文印,“楞伽山人”白文印,“成德”朱文印,“成德容若”白文印,“楞伽真赏”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养心殿鉴藏宝”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继鉴”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神品”朱文印,“御赏”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吴兴司军平□号梅溪之章”朱文印,“积雪斋”朱文印,“放情丘壑”白文印等。

  赵氏以水墨绘出江南山水景色,从构图到用笔均受到五代董源的影响,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用披麻皴画山峦起伏,渴笔较多,倍显松秀含蓄,强调画作中“写”的意味,体现出书法的审美趣味。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一种静穆的心态与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此图直接开启了“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和王蒙)的画风,即董其昌所说的“提醒品格”,对明清文人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引首乾隆帝御书“清华”二字,本幅有乾隆题诗两段,另有邓楀、顾天祥、陆祖允、钱资深、束从大、赵孟籲、黄肖翁、束南仲、罗志仁、钱重鼎、哲理野台、郭麟孙、陆祖宣、林宏、干文传、叶齐贤、姚式、陆柱、龚璛、王钧、汤弥昌、束从周、曹浚、孙桂、钱良佑、俞日华、束从虎、黄介翁、赵由㑺、钱以道、陆行直、陆祖凯、束巽之、赵骏声、赵由祚、林宽、束复之、陆承孙、束同之、陆继善、朱梓瑞、徐关、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李永昌等题跋。

  《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

撰稿人:曾君

(传)赵孟頫平远图页

  元,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2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秋平远,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两方,不辨。

  图绘秋日的清旷景色,近处疏松挺拔,板桥衔岸,杂木零落,远方水面渐次明朗,缓坡重峦,平阔淡然。山石勾染得宜,树枝则形似蟹爪,明显具有北宋郭熙的山水面目。此图收在《宋元明集绘》册中,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江村渔乐图》的画法、布局皆相近似。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吴兴清远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4.9厘米,横88.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鉴藏印:“蕉林书屋”朱文印,“棠邨”朱文印,“梁清标”白文印,“棠邨审定”白文印,“苍岩”朱文印,“冶溪渔隐”朱文印,“观其大略”白文印,“徐伯子俟斋画记”朱文印,“鸣皋书院”朱文印,“居易堂印”白文印,“涧上”朱文印,“新建裘氏珍藏”白文印,“思芹”白文印,“李鸿勋印”朱文印,“凝香阁”白文印,“张光弼印”白文印,“槜李鲍恂”白文印,“仲孚”朱文印,“张翔南氏”白文印,“明德”白文印,“袁思敬氏”白文印,“始丰(白文)、“徐大章”白文印,“王裕印”白文印,“质中”白文印,“宗元”白文印,“元亮”白文印,“合珊沙印”白文印,“子中父印”白文印,“徐”朱文印,“豫章处士后人”朱文印,“以道”朱文印,“赵仲光氏”朱文印,“张学曾印”白文印,“学斋”朱文印,“尔唯氏”朱文印等。

  赵氏此作虽有残损,然设色古澹凝练,意境静谧,神采焕然。本幅无作者款印,后接崔复临本,上题篆书:“吴兴清远图”,末字残略。据卷后赵孟頫三子赵奕于明洪武八年(1375)题跋知,其父曾绘此图并撰《清远图记》一文,侄婿崔复照着原图作一摹本。清人张学曾题跋中记,入清之后,由其族兄将赵、崔两图合为一卷。

  赵孟頫《幼舆丘壑图》,与《吴兴清远图》皆用青绿设色法绘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赵氏论画颇为自许:“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两图的艺术水平和气韵格调,正是其论述的实物视觉佐证。

  尾纸有张昱、鲍恂、张翨、赵仁本、胡隆成、袁时、徐一夔、王裕、卜埜、赵鼎、杨贞、周昉、合珊沙、俞和、徐成学、邹立本、赵奕、张学曾等人题跋。

撰稿人:凌利中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

  元,绢本设色,纵60.8厘米,横26.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本幅自题:“洞庭波兮山崨嶪,川可济兮不可以涉。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白文印,“梁清标印”白文印,“蕉林鉴定”白文印,“乾隆宸翰”朱文印,“几暇临池”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古稀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太上皇帝”朱文印等。

  本图绘洞庭东山之景。太湖水天一色,远山逶迤,近坡杂树稀疏;湖中一叶扁舟,与立于右侧岸边的待渡之人遥相呼应。是图已经初步具备了两岸一水的构图样式,作者承续江南董、巨画派清润柔婉的笔意,稍加疏放的披麻皴,略赋染青绿色,开元代设色山水之新风尚。赵氏另有《洞庭西山图》,惜已佚去。

  本幅有清乾隆帝题七言绝句一首,左裱边有董其昌题跋。曾经明董其昌,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收藏。

  《画禅室随笔》、《妮古录》、《清河书画舫》、《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佩文斋书画谱》、《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等著录。

撰稿人:李维琨 魏崴

赵孟頫自写小像册页

  元,绢本设色 ,纵24厘米,横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大德己亥(三年,1299),子昂自写小像。”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子京”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真迹审定”白文印,“墨”“林”朱文联珠印。

  对幅有明宋濂题《赵文敏公小像赞》,钤“金华宋氏景濂”朱文印,“龙门生”白文印。鉴藏印:“退密”朱文印,“净因庵主”朱文印,“子京父印”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槜李”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

  此图画法主要是继承晋唐传统,青绿工笔设色。布局精心,将主人公置身于清溪竹林之间,意在表现人物的清高洒脱不同凡俗的气质与追求。人物面部表情平和,气度超脱。衣纹画法简练概括,平涂白色,使人物在平坡竹林的一片绿色之间形象格外突出。竹枝竹干用笔细劲挺拔,竹叶的描绘细致缜密、层次分明,显示出赵孟頫画竹的独特风格。图中设色浓淡相宜而见古拙之趣,同《吴兴清远图》《秋郊饮马图》风格一脉相承,是赵氏绘画创作的一种典型面貌。

撰稿人:曾君

(传)赵孟頫杜甫像轴

  元,纸本墨笔,纵69.7厘米,横24.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鉴藏印:“项元汴印”白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潞盦审定”朱文印,“祖诒审定”朱文印等。

  本幅无作者款、印,有明初刘崧、解缙题诗,刘崧称“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解缙诗中有“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文毅集》卷四《题赵文敏杜陵戴笠图》),后人便以之为赵孟頫的作品。该图采用白描技法绘出杜甫戴笠侧身像,用笔简约畅达,线条转换流畅,人物造型生动,表情自然,衣纹、衣带的描绘颇得吴道子衣钵。

  裱边左右两侧有陆费墀、张埙、冯应榴题诗,上有程棫林所书图名。

撰稿人:李天垠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元,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5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幅款识:

  本幅自題:“大德八年(1304)暮春之初,吴兴赵孟頫子昂画。”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另有清乾隆帝题:“四大假名,三身何有。兀坐树下,示人以手。背触不得,能所胥忘。顶后圆相,具足真常。画马则非,画佛则是。水晶道人,犹着些子。大士不言,广长无量。稽首掌中,如是供养。乾隆丁丑(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暑日御题。”钤“几暇怡情”白文印,“得佳趣”白文印。

  尾纸自题:“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有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于罗汉像,自谓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知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延祐七年,1320)四月一日,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子孙保之”白文印,“卧庵所藏”朱文印,“朱之赤鉴赏”朱文印,“第一希有”朱文印,“休宁朱之赤珍藏图书”朱文印,“漫堂珍赏”朱文印,“宋荦私印”白文印,“商丘宋氏家藏”白文印,“卍有同春”朱文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即事多所欣”白文印,“几暇怡情”白文印,“乾清宫鉴藏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乾清宫宝”朱文印,“秘殿珠林”朱方印,“秘殿新编”朱文印,“珠林复位”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朱文印。

  此图画缓坡之上,一菩提树不见树冠,仅有外露的树根,树下巨石环立。石上一罗汉身着红色袈裟,盘膝侧坐红毡之上,右手不露,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作“说法接引”姿态。画面整体设色浓艳,朱红配以青铜绿,古朴、典雅,色重而不俗。面部用墨色钩描,皴染发、须,粗眉炯目,硕耳高鼻,高额、双眉、两腮下澹染红色,双唇重涂朱红,人物于庄重、祥和之中又满面生辉,神色自然。耳环为双钩,内平涂金粉,虽经七百余年,仍金色灿然,闪闪发光。

  此图为赵孟頫五十一岁时作。因久在京师(元大都)为官,常见天竺僧,故其于绘写梵僧有“自得”之意。赵氏另一题跋为其卒前二年所书,功力深厚,与唐李邕笔法相类。

  尾纸另有董其昌、陈继儒题跋。

  《清河书画舫》、《大观录》、《秘殿珠林续编》等著录。

撰稿人:兰梅

赵孟頫人骑图卷

  元,纸本设色,纵30厘米,横5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人骑图”,“元贞丙申岁(元贞二年,1296)作,子昂”,“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世有识者,许渠具眼。大德已亥(大德三年,1299),子昂重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澄怀观道”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大雅”朱文印,“赵氏子昂”白文印。

  后隔水自题:“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子昂题。”钤“水精宫道人”朱文印。

  鉴藏印:“大明锡山桂坡安国民太氏书画印”白文印,“明安国玩”朱文印,“大明安国监定真迹”朱文印,“天籁阁”朱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子京印”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煮茶亭长”白文印,“桃里”朱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退密”朱文印,“墨林珍玩”朱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子孙世昌”白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博雅堂宝玩印”白文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白文印,“寄傲”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墨林子”白文印,“子京父”白文印,“王时敏印”白文印,“烟客”朱文印,“王逊之书画印”白文印,“藻儒鉴藏”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乾隆宸翰”白文印,“信天主人”朱文印,“淳化轩”朱文印,“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白文印,“寿”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蔡仲”朱文印,“盈盈掌记”朱文印,“笙巢真赏”白文印,“卧雪斋藏”朱文印等。

  本幅绘一头戴幞头、腰系玉带、身着红袍的青年男子骑于马背之上,男子微有髭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优雅。马匹肥健,左前蹄微起,呈行进之势。其线描工整,细韧遒劲,设色浓丽,画面布局、人物马匹形象,都深得唐代韩幹画马之法。

  此图元代收藏情况不明。赵孟頫弟赵孟籲在作于大德三年的题跋中说“每一展卷,不能去手”,此卷似曾经其收藏。赵孟頫孙赵麟至正二十六年(1366)的题跋显示,此卷元末藏于平江城(今苏州)内。入明后,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明清之际入王时敏之手,又经其子康熙朝大学士王掞收藏,后入清内府。此卷汇集了赵孟頫弟赵孟籲、子赵雍和赵奕、侄赵由辰、孙赵麟赵氏家族三代五人的题跋,在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中并不多见。

  本幅上乾隆帝于乾隆十六年(1751)题五言绝句一首,引首其题“得深稳意”四字,卷后有赵孟籲、赵由辰、宇文公谅、张世昌、倪渊、陈润祖、项子京、赵雍、赵奕、赵麟、何颐贞、吴巽、释珂月、释文信、也先溥化、程郇、朱景渊题跋。

  《寓意编》、《穰梨馆过眼录》、《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马顺平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3.6厘米,横5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秋郊饮马图”,“皇庆元年(1312)十一月,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柯九思印”白文印,“缊”“真”朱文联珠印,“神”“品”朱文联珠印,“秋碧”朱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朱文印,“观其大略”白文印,“冶溪渔隐”朱文印,“乾隆御玩”白文印,“内府图书”朱文印,“懋勤殿鉴定章”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乾隆御玩”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养心殿鉴藏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御赏”朱文印等。

  此图绘写清秋时节的郊外平原,林木萧疏,一红衣奚官在溪边牧马,骏马形态各异,或低头畅饮,或奔突跳跃,或回首四顾,或嘶鸣嬉戏,描写生动而富有情趣。景物的取舍、人马的布置疏密得当,独具匠心,含蓄而有韵致。布局缜密,色彩浓丽,可看出其取法唐人的痕迹,又不乏自家笔意。赵氏将书法用笔施于绘画,马的线描圆润秀劲,古朴严谨,犹如篆籀,色不掩笔,使全图艳丽又有笔墨韵味,正是赵孟頫晚年鞍马画的典型风貌。

  引首乾隆帝题“清泉坰牧”四字,卷后有柯九思题跋一段,又有清乾隆帝、汪由敦题诗。

  《汪氏珊瑚网》、《佩文斋书画谱》、《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浴马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1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为和之作。”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楞伽”白文印,“高士奇”朱文印,“清吟堂”朱文印,“竹窗”朱文印,“高氏江村草堂珍藏书画之印”白文印,“华源草堂”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乐寿堂鉴藏宝”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寿”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朱文联珠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本图结合青绿与浅绛两种画法,色彩丰富与清丽雅致兼得,画马十四匹,人物九人,布局错落有致,马匹与人物的姿态相互呼应,画面疏朗而结构紧凑。图中画马之法与《人骑图》、《秋郊饮马图》不尽相同,马的各种形态皆从现实中来,或侧或卧,造型准确,生动自然。奚官的勾画细腻入微,其表情极为传神,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树干的皴法、坡石的勾勒简练古朴,人物衣纹流畅,颜色的罩染做到了色不掩墨,肯定并突出了线条在其绘画中的地位。

  本幅上乾隆帝题诗一首,引首其题“青溪龙跃”四字,尾纸有王穉登、宋献题跋。

  《式古堂书画汇考》、《江村销夏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36.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苍岩”朱文印,“棠邨审定”朱文印,“家在北潭”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比德”朱文印,“朗润”白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此图绘戴胜鸟栖于竹枝之上,竹用双钩法,鸟用没骨法,工写相间,形象逼真。淡染赭黄,敷色明净。画竹采用了书法用笔,显示了其对文人情趣的追求。在赵孟頫的作品中,花鸟画最为少见,此幅应为其早年之作。

  本幅上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1754)题诗一首,引首其题“足真态”三字,尾纸有倪瓒、胡若思、胡俨题跋。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葵花图轴

  元,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23.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写生。”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玉堤”朱文印,“兰陵龚策书画藏印”朱文印。

  赵孟頫提倡作画贵有古意,对唐至北宋的绘画风格多有摹仿。此图即采用五代西蜀黄筌父子的“黄体”——勾勒填彩的画法,线条细劲,敷色明净。因从现实生活中“写生”而来,秋葵姿态生动,比“黄体”更富有生机。此图画面简洁,笔法细润,风韵高雅,体现了赵氏所追求的古意与高华,是其早年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

  元,纸本墨笔,纵27.5厘米,横6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识: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残)。

  尾纸自题:“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子昂重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柯氏敬仲”朱文印,“何良俊印”白文印,“何氏元朗”白文印,“槜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朱文印,“李君实鉴定”朱文印,“棠邨审定”白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伍氏俪荃平生真赏”白文印,“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朱文印,“六湖”朱文印,“涿州李氏珍藏”白文印,“李在铣印”白文印,“芝陔”朱文印,“蒋宜生印”白文印,“麓云楼”朱文印,“淞州”朱文印,“竹朋鉴定”朱文印,“清森阁书画印”朱文印,“小谿子”朱文印,“虚斋至精之品”朱文印,“庞莱臣珍赏印”朱文印,“虚斋审定”白文印,“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朱文印,“士元珍藏”朱文印等。

  赵孟頫自书七绝,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绘画与书法艺术在笔墨上相通。此图绘写平坡秀石之间几株古木,幼篁数丛。以飞白之法画石块的轮廓,以篆籀之法来勾取树身和树枝,具体地表达出其艺术主张。这件作品完全摒弃了南宋画院的画风,讲求笔法,追求“士气”,风格独创,堪为画家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的完美之作。赵孟頫将书法用笔带入竹石兰草画中,开创了有元一代的绘画风格,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尾纸有柯九思、危素、王行、卢充?(左“耒”右“员”)、罗天池、李在铣、王崇烈题跋。

  《石渠宝笈》初编、《虚斋名画续录》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竹石图轴

  元,绢本墨笔,纵113厘米,横44.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紫藤华馆”白文印,“頵公审定”朱文印,“身世沧桑”白文印,“游侠处士”白文印。

  此图是赵孟頫晚年画竹的代表作,写出拳石细草,幽篁两竿,笔墨变化极为丰富。画石不仅可见“飞白”用笔的迅急飞动,细笔勾勒处还可见“二王”小草书点画使转的性情形质。竹干、竹节与枝叶,墨分浓淡,交待极为清楚,状物写形既能深得竹之理趣,且又有他人画竹未及的风神韵致。

赵孟頫枯木竹石图轴

  元,绢本墨笔,纵108.2厘米,横48.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松雪翁。”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宝笈三编”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嘉庆鉴赏”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吴廷之印”白文印等。

  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约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南宋、金元间继有作者,至赵孟頫加以强调,形成一时风尚,终元一代盛行不衰。

  赵孟頫将书法的用笔融于绘画之中,画古木怪石皆用“飞白”草书之法,刷掠转侧处随心所欲而形随笔出,细竹幽草似不经意而形神具备。图中布局章法简洁,笔法苍健洒脱。竹以流畅的笔调写出,颇富笔墨情趣,体现了文人画家的风雅韵致。从此图署款和绘画风格推断,当是赵孟頫晚年达到化境的作品。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撰稿人:袁杰

李衎墨竹新篁图轴

  元,绢本墨笔,纵131.5厘米,横8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延祐已未(延祐六年,1319)正月既望,息斋道人为陈行简作于馀航之寓舍。”钤“李衎仲宾”白文印,“息斋”朱文印。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历任吏部尚书、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善画古木竹石,墨竹、双钩竹尤佳。与赵孟頫、高克恭特相友好,俱为元初画竹名家。著有《竹谱详录》,开谱、画并陈之先,对竹子形态、品性、画法论述极详,堪为后人学画的津梁。

  图绘墨竹随风而动,摇曳生姿,竹叶俯仰向背,错综多变。笔法步武宋代文同,淡墨勾出竹竿,浓墨写就枝叶,精致细腻,一丝不苟。布局不求繁密,以疏朗为宗旨,用笔力却工细刻意,以天真为意趣。赵孟頫曾言“吾友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仲宾也”,确非虚誉。

  上诗塘有清李兆洛题记,另有近人俞明谦跋一则。

撰稿人:汪亓

李衎沐雨竹图轴

  元,绢本设色,纵111.5厘米,横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沐雨。”钤“息斋”朱文印,“李衎仲宾”白文印。

  鉴藏印:“清群簃鉴赏”白文印,“安仪周家珍藏”白文印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历任吏部尚书、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善画古木竹石,墨竹、双钩竹尤佳。与赵孟頫、高克恭特相友好,俱为元初画竹名家。著有《竹谱详录》,开谱、画并陈之先,对竹子形态、品性、画法论述极详,堪为后人学画的津梁。

  图中坡石横卧,碧竹挺秀,细雨淋沐,愈显清润。画中幽篁皆采用双钩法描绘,笔法遒劲飘逸不失细致,每片竹叶由绿色及赭石色共同构成,将竹叶的青翠欲滴表现得淋漓尽致。

  《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撰稿人:李天垠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轴

  元,纸本墨笔,纵121.6厘米,横42.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克恭为子敬作。”钤“彦敬”白方印。

  鉴藏印:“清父之印”朱白文印,“顾氏珍玩”白文印,“玉露堂”朱文印,“冯从私印”白文印,“吴景旭印”白文印,“仁山鉴定”白文印。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二十七岁始作小吏,官至太中大夫。曾数次江南任职,同赵孟頫等文人士大夫友善。能诗擅画,笔下山水、墨竹为长。山水宗学宋米芾父子水墨云山之法,以气韵见胜,墨竹求法金代王庭筠,凭生意动人。时誉甚高,与赵孟頫并称“南赵北高”。

  墨竹两竿,傍石而立,墨分浓淡,可见竹叶的远近和层次。石用湿笔,有淋漓之感,让人分明感受到赵孟頫所题诗句中言及的雨竹之厚重。高氏论画竹,称李衎似而不神,赵孟頫神而不似,自己则是形神兼备。其于此道的自矜,可见一斑。

  图上赵孟頫题七绝一首,对好友倍加赞誉:“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子昂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大观录》、《江村销夏录》、《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撰稿人:汪亓

顾安竹石图轴

  元,纸本墨笔,纵126.7厘米,横41.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定之为海虞柳居雅友作。”钤“顾定之印”白文印,“迂讷老人”白文印。

  鉴藏印:“吴彬”白文印,“江村祕藏”朱文印,“高士奇图书记”朱文印,“高詹事”白文印,“山阴陈年藏”白文印,“半丁审定”白文印等。

  顾安(1289—约1365),字定之,号迂讷老人,祖籍淮东,寓居平江(今江苏苏州)。擅行草,工绘墨竹,宗法李衎、赵孟頫、高克恭诸家,取前贤优长,求一己风貌。画风秀致,布局清雅,行笔遒劲,不拘一格,极富文人韵味。

  图上布局简洁明净,画面清润古雅,幽篁挺秀,疏密相间,清风吹拂,枝叶婆娑,窠石兰草,生趣盎然。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借行书用笔写出片片竹叶,明暗相间,繁而不乱,形神俱全,妙意过人。赵孟頫提出“写竹还于八法通”的艺术观点,得到众多画家的认同,并身体力行,顾安便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画竹名家,此图即为其笔下佳作。

  裱边有近人徐宗浩、陈半丁题诗。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卷

  元,纸本,纵26.9厘米,横324.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絜,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磐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荣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颻。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湌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员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讌,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羲晖朗曜。机璇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吾甥张景亮以此纸求书千文,属吾有京师之行。趣迎上道,不能作楷,乃为书行草二本。时至元丙戌(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也。次年三日,驰驿至崇德,陈君养民持以见示,始知景亮盖为陈君求也。陈君又必欲书识其后,就馆中借笔墨记而归之。开封赵孟頫题。”钤“赵孟頫氏”白文印,“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高士奇”朱文印,“高士奇图书记”朱文印,“澹”“人”朱文联珠印,“江邨秘藏”朱文印,“郎润堂”白文长方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蒋懋德印”白文印,“蒋”朱文印,“竹邨珍赏”白文印,“竹邨居士”朱文印,“山楼珍藏”白文印等。

  此帖是赵孟頫适奉荐诏北上大都途中所书,通篇潇洒紧遒、神酣气起,洵为佳制。

  卷后有元刘宗海、潘庭玉,明袁尊尼、董其昌题跋。

  《大观录》等著录。

撰稿人:李维琨

赵孟頫草书跋保母砖卷

  元,纸本,纵31.6厘米,横3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保母碑虽近出,故是大令当时所刻。较之兰亭,真所谓固应不同,世人知爱兰亭,不知此也。丙戌冬,伯几得一本,继之公谨丈得此本,令诸人赋诗,然后朋识中知有此文。丁亥(至元二十四年,1287)八月,仆自燕来还,亦得一本,又有一诗僧许仆一本,虽未得,然已可拟。世人若欲学书,不可无此。仆有此,独恨驱驰南北,不得尽古人临池之工。因公谨出示,令人重叹。孟頫。”钤“赵孟頫印”朱文印,“天水郡图书印”朱文印,“赵”朱文印。

  鉴藏印:“邓氏善之”朱文印,“邓文原印”白文印,“子京”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云松审定”朱文印,“安山道人”朱文印,“贝墉”白文印,“墨”“林”朱文联珠印,“子京父印”朱文印,“合”“同”朱文联珠印,“陈淮曾观”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等。

  赵孟頫初仕元朝,便因公务南下杭州,其间为友人周密所藏传为晋王献之书《保母砖》拓本写下此段题跋,从中可见赵氏推重王献之书法的态度。赵氐早年师法钟繇、智永、褚遂良、徐浩等人书迹,个人风格尚未明朗,以致作品中的前贤特征一望而知。此跋点画肥厚圆劲,结体方阔,捺笔尤重,不失遒逸灵活之姿,明显受到智永、徐浩的影响。

  此跋前后尚有姜夔、周密、鲜于枢、仇远、张坰、白珽、邓文原、王易简、王沂孙、吕同老、王英孙、龙仁夫、杜与可、徐放、郑沅、夏寿田、符铸、章保世等宋至近世诸人题跋。

  《江村书画目》、《契兰堂书画录》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元,纸本,纵24.5厘米,横618.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太湖石赞。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

萧子中真赞。臞臞萧子,乃我世交。有之似之,德音孔胶。环堵之中(此字点去)宫,啸歌其中。相彼逸民,可与同风。

  题董元溪岸图。石林何苍苍,油云出其下。山高蔽白日。阴晦复多雨。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冥冥猿又居,漠漠凫雁聚。幽居波谁子,孰与玩芳草。因之发长谣,商声动林莽。

  题洗马图。啮厀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顾?青丝络首锦障泥,鞭箠空劳怨长路。明窗戏写桒黄诗,洗刷归来气如怒。不须对此苦怨嗟,男儿自昔多徒步。

  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馀,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頫。”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白文印,“钦训堂珍藏”白文印,“英和之印”朱文印,“掌院学士”朱文印,“树琴珍藏”朱文印,“英和私印”白文印,“煦斋”朱文印,“英和审定”白文印,“清华励品”朱文印,“鼎”“元”朱文联珠印,“湖颿鉴赏”白文印,“钱恒贵”白文印,“徐玥”白文印,“钱锡和徐班索夫妇印”白文印,“乾坤清赏”白文印等。

  在个人书法风格与艺术理论尚未完全形成之前,赵孟頫曾转益多师,求法名家,借助尝试不同艺术风格的方式,探索自树风标的途径,是卷即为例证。此帖是赵氏同友人醉后乘兴所书,字字沉雄纵逸,笔笔圆劲存神,多得颜真卿、米芾二家笔意,与其中、晚年书作风格迥异。因后来赵氏力矫南宋书风过分刻露而缺乏蕴藉的弊端,放弃这一痛快淋漓的书写方式,而远师晋唐,转向王羲之、王献之呈现的灵动秀逸的中和之美。

  款署中所言“受益”,名张谦,受益为其字,号古斋,济南人。赵孟頫曾为其书写《归去来辞》,今藏上海博物馆。大德元年(1297)九月,赵氏撰《重修观堂记》,述及两人饮酒之处——湖州观堂的沿革,本卷亦应书于此时。尾纸有明卞荣、王世贞、董其昌、文震孟、陈继儒,清英和、永瑆跋,近人吴湖帆题跋。

  《辛丑销夏记》、《三虞堂书画目》、《珊瑚纲》、《过云楼续书画记》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与达观长老札册页

  元,纸本,纵31厘米,横38.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达观长老禅师,孟頫和南上记拜封(来人钞一两)。孟頫和南上覆达观长老禅师道契。孟頫政此驰仰,忽承惠书,深切欣浣。凉笋之饷,尤见厚意,领次感激。所索书已与施老言之,不复赘及。田提领记事敬此奉纳,余唯早还不宣。孟頫和南上覆。”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古香书屋”朱文印,“朝鲜人”白文印,“安岐之印”白文印,“安仪周书画之章”白文印,“朝鲜安麓村珍藏书画印”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怡府世宝”朱文印,“衡酒仙家珍藏”朱文印,“亮生审定精品秘宝”白文印,“衡永宝藏”朱文印。

  此为赵孟頫写给达观长老的一封书信,又称“惠书帖”。达观的生平无记载,赵氏在致“子明”的书信中曾提到过此人,说明两人交往较深。是帖书风与《跋保母砖》相近,用笔谨严,结体方阔,点画丰腴,富有姿态。应是大德初年所书。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草书临十七帖册页

  元,蓝笺本,纵25.8厘米,横20.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各”字点去)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子昂。” 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

  鉴藏印:“松风堂”朱文印,“浦阳”朱文残印,“三郑”朱文残印,“仪周鉴赏”白文印,“子山珍玩”朱文印,“浦江荆表孝义郑氏”白文印,“鬻质假赠兹为不孝”朱文印,“冯铨之印”朱文印,“酒仙鉴藏”朱文印,“陈唯允印”白文印。

  此帖内容为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虽是临帖,但已不是亦步亦趋的对临,而是对王帖反复摹写后形成的能传其神韵的再创作。此帖行笔纯熟自然,玉润珠圆,深得王书风骨。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

  元,纸本,纵25.9 厘米,横139.4 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归去来辞并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息,心惮远伇。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可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伇。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伇,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就(此字点去)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尊。引壶觞以自怡(此字点去)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乎矣!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秐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何疑。

  大德元年(1297)十二月五日,受益检校过仆松雪斋。天大寒,以火炙研,为写此文。孟俯。”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菉该审定真迹”朱文印,“振甫所藏”白文印,“严泽之印”朱白文印,“钱樾所藏”朱文印,“钱樾”白文印,“钱容之家珍藏”朱文印,“米庵藏”白文印,“敬美”朱文半印,“乔木清风”白文印,“姚武”朱文印,“林彦章氏”朱文印,“黄宗豫氏”白文印,“介庵”白文印,“学而未能”白文印,“王英时彦”白文印,“汲古斋”白文印,“启功”白文印,“元白居士”朱文印等。

  大德元年,赵孟頫时年四十四岁,当时未赴太原路汾州知州之新职,正居家闲赋。此书运笔沉稳畅朗,骨肉停匀,结体紧敛虚和,堪称其中年行书风格的典范。有关本卷赵氏的署名,启功在1954年的题跋中说:“至于此卷署名'俯’字,观者多疑之。然自用笔结字,以至纸墨印章、签题跋尾,无一不足义证其真实不虚者。故吾今将大书以补松雪传记曰:名孟頫,亦书作孟俯也。”

  尾纸有元倪渊、姚武、林士曜,明黄淮、王英,今人启功题跋。

撰稿人:戴卓斌、李维琨

赵孟頫小楷无逸篇卷

  元,纸本,纵27.2厘米,横77.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无逸。

  周公作无逸。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大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吴兴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仁喆私印”白文印,“曹溶私印”朱白文印,“曹南陈魏公宅锦春堂书画印”朱文印,“自家意思”朱文印,“宜子孙”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此帖抄录《尚书·无逸篇》全文,与杨桓篆书、萧㪺隶书《无逸篇》同装一卷。杨、萧书分别作于大德三年(1299)与大德五年,赵书亦应在此前后,即四十六至四十八岁时的中年之作。帖中小楷得唐人的结构精严,饰以晋人的点画姿媚,显得刚健婀娜。鲜于枢言“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实非虚誉。此帖曾被刻入《三希堂法帖》第十八册。

  《平生壮观》、《大观录》、《江村销夏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小楷采神图跋册页

  元,纸本,纵27.9厘米,横33.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周文矩子建采神图,曾入绍兴内府,前有绍兴题识印款。傅彩温润,人物古雅,信为一种珍玩。子建舍曹氏无其人,但未详采神为何义?当必有说,以俟知者。大德八年(1304)春二月十四日,吴兴赵孟頫子昂。” 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乐善堂图书记”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重华宫鉴藏宝”朱文印。

  此为赵孟頫为五代画家周文钜《子建采神图》所作题跋,原画已佚。寥寥数行,字体精谨严密,点画精美,风骨内含,神采外溢,妍润而遒媚,正是其中年佳作。帖后有李倜、张绅观款。

  此跋与《宗阳宫帖》、《违远帖》、《近来吴门帖》、《过蒙帖页》皆收于赵孟頫《翰札集册》中。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纨扇赋

  清拓本,纸本,纵30.4厘米,横35.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纨扇赋。

  炎暑时至,阳乌怒飞。金石为流,白汗沾衣。候吹纤条,延爽南扉。彷徨踯躅,不知所为。于是裂轻纨兮似雪,制团扇兮如月。光摇怀袖,凉生毛发。起遐想于青蘋,引清飔于天末。萧然襟带,凄其絺葛。须臾或离,中肠为热。殆造物者欲解民之愠,假人力以为之,不然,岂天时之可夺也!复有题诗欣赏,因书奇绝。障轻尘以寄恨,扬仁风而言别。或画乘鸾之女,或误成蝇之笔。白羽褵褷而自愧,蒲葵比方而知劣。及乎商气应,厥民夷,玉露降兮百草,金风生兮桂枝。罗衣重拂,秋兰复菲。孤萤冷照,寒螀暗啼。弃捐箧笥,绸缪网丝。班姬形中道之怨,江淹(“拂”字点去)赋零落之诗。嗟夫!用舍有时,出处有宜。惟人亦尔,于物奚疑!彼狐狢之御冬,岂当暑而亦悲。苟行藏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噫!圣贤其不可见兮,之二人又何知!大德九年十月十日书与君璋老弟,孟頫。”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梁清标印”白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

清内府旧藏赵孟頫《纨扇赋》有两本,《石渠宝笈》初编、续编各录一本,《三希堂法帖》本《纨扇赋》所据底本为初编本。此本曾经梁清标及清内府收藏,原作今已不存。据吴宽、阮元记录,书后有明杨士奇等题跋,今石本皆无,或入清内府后被割去。

  《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乾隆初年内府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乾隆十二年(1747)特谕梁诗正等依据《石渠宝笈》著录,遴选收入三国至明朝法书名作三百四十馀件,分为三十二卷。赵孟頫书法占其中五卷(第十八至二十二卷),《纨扇赋》收入第十九卷。

  此帖遒劲秀美,整篇布局疏密得宜,行草相间而使转具有法度,用笔收放自如,是赵孟頫个人书法风格形成后的代表作。

撰稿人:马顺平

赵孟頫行书杂书三段帖卷

  元,纸本,第一段纵31.1厘米,横101.5厘米;第二段纵31.1厘米,横100.2厘米;第三段纵29.9厘米,横10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段,行书《周易·系辞》释文: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大德九年(1305)十月十一日谒介真馆,为南谷尊师书此章。弟子赵孟頫。”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第二段,行书杜甫《玄都坛歌》释文:

  “玄都坛歌。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大德十年(1306)正月十八日,南谷尊师过我车桥之馆。要写古诗,乃书此篇。弟子吴兴松雪道人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第三段,行书《自作五言诗二章》释文: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山中老仙伯,翻翔白云间。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焚香诵《道德》,清斋降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太玄。我欲往从之,规买山下田。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    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石门开洞门,木龙走岩扃。清飚一时至,四座浮幽馨。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精。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吾昔年为先师杜真人赋此二诗,今其弟子袁安道来索书,因写与使藏之。延祐六年(1319)十二月廿九日松雪斋书,子昂。前诗似更有二句,然老昏忘之矣。”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神”“品”朱文联珠印,“天籁阁”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白文印,“墨林生”朱白文印,“项氏子京”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退密”朱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子京珍藏”朱文印,“项元汴印”白文印,“赤松仙使”白文印,“子京父印”朱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墨林砚癖”白文印,“子孙永昌”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槜里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朱文印,“李肇亨”朱文印,“乾隆御赏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赵孟頫喜与释道人物游,执弟子礼师事者,则为僧人中峰明本与道士南谷真人。南谷名杜道坚,曾住持杭州宗阳宫等道观。本卷首段行书《周易·系辞》一章、第二段行书唐杜甫《玄都坛歌》诗即为南谷而书;末段行书《自作五言诗二章》则系南谷殁后为其弟子袁安道而书,亦寓纪念南谷之意,是研究赵氏生平交谊的重要资料。以书法论,三段皆精心用意之作。首段奔放跌宕,二段妍润隽逸,是赵氏中年代表作;末段遒健苍古,堪称赵氏极晚年的精品。

  引首白岩(乔宇)篆书“松雪墨迹”四字。尾纸有元陈旅、张雨、杜本、揭傒斯、张翥、王渐、李孝光、释廷俊、赵□、程文、盛熙明、朱右题跋。第三段后有明项元汴据《松雪斋集》校补脱漏诗句。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金运昌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

  元,纸本,纵29厘米,横220.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洛神赋,并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夫渠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麗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川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以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阯,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心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霑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荣,怅盘桓而不能去。子昂。”钤“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式古堂书画”朱文印,“仙客”朱文印,“卞令之鉴定”朱文印,“卞永誉印”朱文印,“式古堂”朱文印,“令之”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此卷录三国魏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从书法风格判断,应是其五十岁左右所作。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存世多件,创作时间不同,风韵气度各异。此卷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字画稍肥,似棉里裹铁,无臃肿疲软之态,有清利刚劲之姿,最得“二王”神髓。通篇布局匀称,疏密有致,是其同类行书作品中极为精彩的一件。

  尾纸有元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四家题跋。前隔水有王铎又一题跋。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行书高峰禅师行状卷

  元,纸本,纵25.3厘米,横71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高峰和尚行状。

  师讳原妙,号高峰,吴江人,俗姓徐。母周氏,梦僧乘舟投宿而孕。宋嘉熙戊戌三月廿三日申时生。才离襁褓,喜趺坐,遇僧入门,辄爱恋欲从之游。十五岁,恳请父母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为师。十六薙发,十七受具,十八习天台教,二十更衣入净慈,立三年死限学禅。一日父兄寻访,巍然不顾。二十二,请益断桥伦,令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话。于是胁不至席,口体俱忘。或如厕,惟中单而出;或发函,忘扃鐍而去。时同参僧显慨然曰:吾己事弗克办,曷若辅之有成,朝夕护持唯谨。时雪岩钦寓北磵塔,欣然怀香往扣之。方问讯,即打出闭却门。一再往,始得亲近。令看无字。自此参扣无虚日。钦忽问:阿谁与你拖个死尸来?声未绝即打。如是者不知其几,师扣愈虔。值钦赴处之南明,师即上双径。参堂半月,偶梦中忽忆断桥室中所举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疑情顿发,三昼夜目不交睫。一日,少林忌,随众诣三塔讽经次,抬头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赞云:百年三万六千朝,返覆元来是遮汉。蓦然打破拖死尸之疑,其年廿四矣。解夏诣南明,钦一见便问:阿谁与你拖个死尸到遮里!师便喝。钦拈棒,师把住云:今日打某甲不得。钦曰:为甚么打不得?师拂袖便出。翌日,钦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狗舐热油铛。钦曰:你那里学遮虚头来?师云:正要和尚疑着。钦休去,自是机锋不让。次年,江心度夏,迤逦由国清过雪窦,见江西谋、希叟昙。寓旦过,昙问曰:那里来?师抛下蒲团。昙曰:狗子佛性,你作么生会?师云:抛出大家看。昙自送归堂。暨钦挂牌于道场,开法于天宁,师皆随侍服劳。屡将有所委任,辞色毅然,终不可强。一日,钦问:日间浩浩时,还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师云:作得主。又问: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甚么处?师无语。钦嘱曰:从今日去,也不要汝学佛学法,也不要汝穷古穷今,但只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才眠觉来,却抖擞精神,我遮一觉中,主人公毕竟在甚么处安身立命?丙寅冬,遂奋志入临安龙须,自誓曰:拼却一生做个痴獃汉,决要遮一着子明白。越五载,因同宿友推枕堕地作声,廓然大彻。自谓如泗洲见大圣,远客还故乡。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在龙须九年,缚柴为龛,风穿日炙,冬夏一衲,不扇不炉,日捣松和糜,延息而已。尝积雪没龛,旬馀路梗绝烟火,咸谓死矣。及霁可入,师正宴坐那伽。甲戌迁武康双髻峰,盖和庵主攀萝,又上一稜层之意也。及至学徒云集,然庵小难容,乃拔其尤者居之。丙子春,学徒避兵四去,师独掩关,危坐自若。及按堵启户视师,则又畴昔雪中之那伽也。于是户屦弥夥,应接不暇,乃有楖栗横肩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之语。己卯春,腰包宵遁,直造天目。西峰之肩有师子岩,拔地千仞,崖石林立,师乐之,有终焉之意。弟子法升等追寻继至,为葺茅盖头。未几,学者复集,师乃造岩西石洞,营小室如舟,从以丈,衡半之,榜以死关,上溜下淖,风雨飘摇。绝给侍,屏服用,不澡身,不薙发,截甕为铛,并日一食,晏如也。洞非梯莫登,撤梯断缘,虽弟子罕得瞻视。乃有三关语以验学者,云: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即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倘下语不契,遂闭门弗接。自非(“负”字点去)具大根,负大志,鲜不望崖而退。雪岩方住大仰,凡三唤,师坚卧不起。遂有竹篦麈拂,及绿水青山同一受记语来授师。怀中瓣香,始于人天前拈出,道风所届,日益远。遂有他方异域,越重海,逾万山而来者矣。鹤沙瞿提举皈敬有年,辛卯春,得登山一瞻师颜,恍如夙契,惠然施巨庄赡海众。师曰:多易必多难,吾力弗克胜。坚拒之。施心弥笃,乃命僧议,以此田岁入,别(“入”字点去)于西峰建一禅刹,请于官而后营之。师欲不从,不可得也。爰得胜地,名莲华峰,冈脉形势天造地设,得请以大觉禅寺为额,请祖雍权管寺事。田四稔,所营亦既什三,师有厌世之心矣。师患胃疾已数年,然起居饮食,待人接物,皆未尝废。乙未十一月廿六日,祖雍偕明初来省师,师竟以末后事付嘱。遂取两真轴,口占二赞,乃书之。十二月一日黎明,辞众云:西峰三十年,妄谈般若,罪犯弥天,末后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领去也。大众!还有知落处者么?良久,云:豪厘有差,天壤悬隔。众皆哀恸不已。至辰巳间,说偈曰: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泊然而寂。启龛七日,端然如生,缁素奔哭者填咽。越二十一日庚申,塔全身于死关,遵遗命也。寿五十八,腊四十三。弟子仅百人受毗尼,及请益者数万人。示寂后,远迩之人恨不得承颜领诲,于塔前恸哭,然顶炼臂者,犹憧憧不绝。师平日以慈悲为人自任。其在龙须也,有僧若琼,焚祠牒从师,忽染病,师告之曰:病中绝缘,正好做工夫,汝臭皮袋皆委之于我,但和病捱去,决不相赚。且往供给而启发之。因其思醋,为远乞以归,得酒焉,复易之,往返四十里,以济其一啜。病亟索浴,俯见汤影,即有省,喜笑如脱沉疴。信宿,书曰:三十六年颠倒,今日一场好笑,娘生鼻孔豁开,放出无毛铁鹞。师问:如何是娘生鼻孔?琼竖起笔。师曰:又唤甚么作无毛铁鹞。琼(此处少“掷”字)笔而逝。

  或问:子所纪,详一而遗众,何也?乔祖曰:彼亡而晦,恐逸故书。师自双峰而至死关,风励学者,入室不以时,每见一期将终,上堂诲示谆谆,甚至继以悲泣。(“至”字点去)平居诲人,世出世法,皆恳恳切至,软语咄咄,和易如坐春风中,使人醉心悦服。咸自谓得师意,及至室中握三尺黑蚖,鞭苔四海龙象,则丝发无少容借。来者如登万仞山,而跻冰崖雪磴,进无所依,退无所据,莫不凛然失其所执。设有不顾性命,强争锋者,师必据其案款,尽底搜诘,破石验璞,刮骨见髓,勘其深浅真伪,定其是非与夺,卸僧伽黎,痛决乌藤,以明正其赏罚。尝语学者曰:今人负一知半解,所以不能了(“解”字点去)彻此事者,病在甚处?只为坐在不疑之地,自谓千七百则公案,不消一喝,坐却曲录床子。及乎被参徒下一喝,则不能辩其邪正。往往一句来,一句去,如小儿相扑,伎俩相角,盖是从前得处莽卤故也。直须参到大彻之地,亲见亲证,明得差别智,方能勘辨得人,方能杀活得人。此是喫折脚铛中饭底工夫,做到未易以口舌争胜负也。假如两人从门外来,未见其面,同时下一喝,且道那一个有眼,那一个无眼?那一个深?那一个浅?还辨得出么?师之机用,不可凑泊,下语少所许可,其门户险绝如此。复念今时学者,不能以戒自律,纵有妙语,亦难取信于人,乃有毗尼方便之设焉。师寓南竺日,尝误踏一笋,取其食之,其后卖衣告偿;析薪擘果见虫,复全而置之;滤水囊,终身不废。师之细行,涅南山之竹莫能殚,姑举是数端以识其梗概,使后之欲见师而不可得者,览斯文亦足以景仰遗风于万一云耳。良渚信士全从进,得师所翦发,盛以香奁,朝夕供礼。一旦光明遍室,视奁中,舍利累累如贯珠。师隐山前后三十年,为己为人,惟其一出于真实,故天下之人,若僧若俗,若智若愚,上而公卿士夫,下及走卒儿童,识与不识,知与不知,皆合手加额曰:高峰古佛,天下大善知识也。乔祖自师至西峰,即往参觐,岁或十余往,往必留旬浃,承教诏警荣者至矣。示本分钳锤外,时以孔孟老庄微言要旨,立难问而启迪之,益见师随机设化之方也。师未尝握管,今语录中有一二偈赞,十数颂古,皆双峰时所作,为弟子窃记者。乃若示徒之语,一句一字,皆前所谓践履真实中流出,假言以显道而已。师貌清古,体修伟,常俛首而坐,非问道不答。闻说人过,则首愈低。久病癯甚,坡翁省夫禅师病,有云:瑟瑟寒松露骨,耽耽老虎垂头。殆为师传(“眼”字点去)神也。十数年间,两处成道场,而未尝过目,少干怀焉。乔祖从师游最久,交诸耆旧最多,故知师之出处言行最详。师之徒弟明初,以掇集之事见嘱,不敢以才谫辞,敬焚香涤虑,拜手以述,将求铭于大手笔云。天目洪乔祖状。吴兴赵孟頫书。”

  鉴藏印:“韩逢禧书画印”朱文印,“金陵蔡氏文房之印”朱文印,“蔡世松印”白文印,“世松之印”白文印,“传贤子孙”朱文印,“江南布衣”白文印, “伯乔”朱文印,“友石清供”朱文印,“农山过眼”朱文印,“宫木铎印”白文印,“竹石秘玩”朱文印,“关中来阳伯书画记”朱文印“墨缘堂印”朱文印,“墨缘堂书画印”朱文印,“存精寓赏”朱文长印,“石雪藏书”朱文印,“徐宗浩印”白文印,“石雪斋秘笈印”朱文印,“石雪”朱文印,“遂园珍秘”朱文印,“徐石雪鉴赏书画印”朱文印,“石父秘笈之印”朱文印等。

  高峰和尚(1238—1295)是临济宗高僧,去世后由学生洪乔祖撰成《行状》,对其求法、传法等经历一一详述。高峰和尚门下名徒众多,其中中峰明本便是赵孟頫的佛学老师。此卷为赵孟頫壮岁所作长篇巨制,略少翩翩逸兴和婀娜矫健,然字字笔力遒劲而不乏姿媚,书写轻松自如,骨肉停匀,其间架用笔,应规合矩,笔法老到,首尾如一。

  卷前有清禹之鼎摹绘赵孟頫自画像,卷后有元危素题跋,近人徐宗浩抄录清蔡世松跋一段,徐氏自跋两段。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远游篇卷

  元,纸本,纵27.5厘米,横28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远游。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思讬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恠。时髣髴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绝纷埃而淑尤兮,终不返其故都。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聊彷羊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湌六气而饮沆瀣,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曰:道可受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于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其望予。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此字点去)蜿蜿兮,载云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撰余辔而正荣兮,吾将过乎勾芒。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使以启路。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擥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挢。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自乐。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泛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委蛇。雌蜺便娟以增扰兮,鸾鸟轩翥而翔飞。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俳佪。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琐乎曾冰。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召黔嬴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子昂为舜中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缑山仙裔”白文印,“建康王勋章”朱文印,“王勋印”朱文印,“王氏珍秘”朱文印,“贞居道人章”白文印,“成之书印”朱文印,“唐翰题审定记”朱文印,“唐翰题审定”朱文印,“陆树声鉴赏章”朱文印,“陆氏叔同眼福”白文印,“衡永宝藏”朱文印,“衡酒仙家珍藏”朱文印,“酒仙心赏”朱文印,“思鹤盦秘笈”朱文印,“双梅花簃”白文印等。
  《远游》是战国末楚国诗人屈原晚年的诗作。此书展示出赵孟頫精巧娴熟的技法,艺术风格雍容平和,不激不厉,全篇千百言无一懈怠。此卷虽无书写年月,笔法似五十岁左右书。
  卷前清唐翰题题签“元赵文敏书远游篇真迹”,卷后清钱应溥、程志和、奎濂、朱汝珍、唐翰题、程文葆、曾朴、李葆恂等题跋和观款。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国宾山长帖卷

  元,纸本,纵26.3厘米,横103.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顿首:国宾山长学士友爱足下。孟頫自顷得答字云,行当入城。日望文旆之来,而岁事更新,已复一月,其悬想之意殊拳拳也。人至得所惠字,乃知疾患渐安,极用为慰。户役造船之扰,虽不能不动心,然要当善处,恐未可缘此便为释老之归。释老二家,又岂能尽无事耶?此却非细事,更须详思,切祝,切祝!承索先人墓表,谨以一本上纳。盖先子没四十馀年,而墓石未建,念之痛心,故勉强为之。才薄(旁注'劣’)不能制奇文,力薄不能立丰碑,此皆可深恨者。非国宾相知,不敢及此。名印当刻去奉送,承别纸惠画绢、茶牙、麂、鸠、鱼干、乌鸡、新笋,荷意甚厚,一一祗领,不胜感激。偶有上党紫团参一本,恐可入喘药,附去人奉纳,冀留顿。未承教问,唯厚自爱,不宣。闰月一日,孟頫再拜。对老妇附承堂上安人动履。乌鸡不阉者,求一二对作种,无则已之。手书再拜复国宾山长友爱足下,赵孟頫谨封。”钤“赵孟頫印”朱文印。

  鉴藏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煜峰鉴赏”白文印等。

  此帖为赵孟頫致友人国宾的书札。赵父赵与訔卒于宋咸淳元年(1265),自文中称“先子没四十馀年”且署款日期为“闰月一日”推断,信函应写于大德十年(1306)。因是朋辈之间往来的书札,所以书写自然流畅,少见刻意精心。在其任意挥洒之间,可见笔法潇洒秀美,点画顾盼呼应,结构疏密得宜,字字风骨内含,堪为赵书中姿媚圆活、遒劲飘逸的代表作品。

此卷与赵孟頫行书《韩愈〈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杨维桢行草书《小游仙辞》、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合装一卷。

  《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松江宝云寺碑册

  清拓本,纸本,墨纸半开:纵27.2厘米,横16.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松江宝云寺记

  前朝奉大夫、大理少卿牟巘撰,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赵孟頫书,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右丞廉密知儿海牙篆额。

  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顾公野王尝居此,因以为名。具载图志,可覆视也。其地今为宝云寺,本号法云,在顾亭林市西北。唐时有大长者吴仁约、杨师厚买地于此,立毗尼精舍。使坚修二上士入京请院额,继遂赐额为“法云寺”。大中十三年庚辰,寺始成。犹未言顾公断碑事。

  天福五年,以水潦,迁寺于南。石晋开运元年十二月十日,始毕工。寺之徒二人者,同梦金紫一伟丈夫,云是梁朝侍郎,若有所属。然明夕二人又同梦其至,且告以断碑处。晨起,寻旧寺基,果见片石水次,引縆出之。已残缺,仅有十四字,曰“寺南高基,顾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众始骇愕,乃即寺东偏立祠奉之惟格。

  乌乎!鬼神之情状,盖难言矣。弗烛厥理,往往推之茫昧之域。夫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大传》之辞也。自其变者而观之,气有所感,形诸梦寐,如闻音声,如见容貌。而梦则有安闲自梦者,曰正梦;恐惧而梦者,曰惧梦。二者固不同。彼用物精多,魂魄强,或有依凭,使人恐惧,因为妖厉非正也。顾公自梁、陈、随、唐、后梁、后唐、石晋,朝代隔绝,死而不亡,发于久幽,无所恐惧,而梦近乎正者也。未可以恠诞疑之,略考其一二。

  西汉有冯野王,列九卿,性刚洁。顾公字希冯,盖慕之也。晚归陈朝,尝撰《舆地志》三十卷。此云修志,意即其时也。陈宣帝时,除黄门侍郎,此云梁朝,不忘梁也。

  刘汉尝称天福十二年,以与石晋异,欧阳公非之。此天福五年,则唐天福也。皆有关于寺及断碑,因书之,使观者无疑焉。王金陵介甫、梅宛陵圣俞,尝有诗纪顾公遗迹,叹其荒寒,亦不及断碑事。盖一时蹔游,不暇考灵鉴等记耳。宋垂拱时,邑人胡彦瑫兴修其寺。治平甲辰,始改法云为宝云。淳祐戊申、景定庚申,相继营修。庚申之后,最为壮丽。

  大元升华亭为松江,岁逾老,寺多颓圮。净月师素习台衡教,自霅慈感,侍香来归,寔为住持,再加整葺。辛丑七月,盲风恠雨之厄,罄捐己资,由中徂外,殿堂门庑,大作新之,不烦化施。但见碧瓦、雪脊、朱甍、穹础。甃饰其垣墉,砥平其涂径,翚飞其井亭,横亘其石梁。顿异旧观。而千石巨钟,春容叩击,声震四远。诸天人、诸菩萨、圜通大士、应真罗汉,与夫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亦各欢憙。乃庄严其相,蠲供具以奉之。复期忏以祝之,其愿力所充,有以致此。

  丁未腊八日,净月因来求记。夫成之难,继之尤难,后之人尚毋忘前劳。益加持守,将使寺东顾公之香火,相为无穷焉。铭曰:

  宇宙中间,万法咸备;此理流通,有一无二。善教曰佛,妙用曰神;虽若不同,厥理则均。顾公有祠,宝云是依;发幽着灵,殊途同归。顾亭之湖,余润渗漉;宝云之云,奇彩纷郁。洒为法雨,普霑沙界;法与理贯,无在不在。

至大元年五月望日,前住持释净月立石。住山妙音,耆旧师古、处新、行果、文思。”

  《松江宝云寺碑》,碑文正书,25行,满行47字。元至大元年(1308)五月立。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廉密知儿海牙篆额。碑文记述松江宝云寺的历史沿革以及元代主持净月重修寺院的情况。松江宝云寺,位于今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始建于唐代,历代屡次重修。碑文点画精美,骨肉停匀,体势秀劲谨严,是赵孟頫中年书法佳作。此碑原石已毁,残石现存亭林当地。

  本册墨纸十八开。封面有佚名书外签,前附页有徐宗浩书内签,后附页有《松江宝云寺记》墨迹照片4开。《松江宝云寺记》原有墨迹残卷存世,现不知所踪。据墨迹照片,该寺前住持净月于大德十一年(1307)寺院重建完成时,请赵孟頫书碑并篆额。第二年立碑时,已是元武宗改元,因此时间改为至大元年,并由廉密知儿海牙篆额。与碑文对比,可知墨迹缺字较多。

撰稿人:王祎

赵孟頫行书宗阳宫帖页

  元,纸本,纵27.5厘米,横28.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记事再拜,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讲,今已借得门西屋两间。彦明疾早择日收拾生徒为佳,想吾弟必不迟了也。专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钤“赵孟頫印”朱文印。

  鉴藏印:“项元汴印”白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寄傲”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藏章”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体元”朱白文印等。

  杭州宗阳宫是杜道坚主持的道观。大德年间,杜道坚曾邀请名士任士林在宗阳宫内设馆授徒。在这封写给下属的书信中,赵孟頫便谈及相关情况。此札结字稳妥,章法严谨,笔画的起止转折有斩钉截铁之势,既得沉着痛快的风度,也在细微之处交待得分明有致。

  《宗阳宫帖》与《近来吴门帖》、《违远帖》、《采神图跋》、《过蒙帖》同在赵孟頫《翰札集册》中。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违远帖页

  元,纸本,纵23.7厘米,横2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拜覆兄长教授学士尊前。孟頫违远,已复兼旬,不胜尊仰。近闻回自彰南,甚望尊旆过此一番,如蒙惠然贲临,深慰下情。因五兄便,草草拜覆,颙俟之至。不备。十二日,孟頫拜覆”。

  鉴藏印:“体元”朱白文印。

  此帖用笔讲究,功力扎实,牵丝连绵,细劲如丝。风格与《宗阳宫帖》相近,而着意将笔画写得丰肥,在骨肉停匀的面目之下,透露出婀娜刚健的风姿,蕴藉潇洒,以韵致称胜。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近来吴门帖页

  元,纸本,纵28.4厘米,横4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记事顿首,德辅教谕仁侄足下。近来吴门,曾附便寄书与德俊令弟,不见回报,不审前书得达否?昨令弟求书《老子》,今已书毕,带在此,可疾忙报令弟来取。长兴刘九舍亦在此,德辅可来嬉数日。前发至观音,已专人纳还宅上,至今不蒙遣还,余钱千万付下,以应用。颙俟,颙俟!老妇附致意堂上安人。不宣。十四日,孟頫记事顿首。”

  鉴藏印:“王掞”白文印,“颛庵”朱文印,“西田居士”白文印。

  此为赵孟頫致晚辈德辅的书札。德辅或即段辅,元虞集《稷山段氏阡表》记段辅“以文行选应奉翰林,三为御史,遍历陕西、江南及中台,以司业教国子生”。称其为“教谕”,与“以司业教国子生”相符。

  帖中文字信笔写来,笔法婉转流美,点画呼应之际,挺拔遒美的气息跃然纸端,隐然有晋人风致。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过蒙帖页

  元,纸本,纵29.5厘米,横39.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孟頫记事顿首再拜,总管相公宗兄阁下。孟頫前者家兄过蒙照管,此皆吾兄以孟頫之故,感激难胜。即日炎热,伏惟尊候胜常。学宾康振孙,旧在常学,有俸。其人至贫,藉此以活。而近乃有住支之行,望吾兄怜其寒素,特与放支,岂胜幸甚。未由侍教,伏乞倍保尊重。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信中赵孟頫感谢“总管相公宗兄”对自己兄长的照顾,并请求其为友人发放俸薪。此帖用笔已自早年圆厚方阔转为清劲妍美,不躁不厉,稳健端庄,风骨内涵,温润闲雅。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书道场何山诗帖册页

  元,纸本,纵29.7厘米,横61.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阑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吾长兄之孙颇好学,性亦驯谨。时时来从吾求书,意甚嘉之。因其求书此篇,遂书与之。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师臣”白文印,“槜李项氏世家子孙宝玩之印”朱文印,“项元汴印”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项子京印”朱文印,“槜李世家项氏宝玩”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梁清标印”白文印,“臣雍”朱白文印,“仪周鉴赏”白文印等。

  此页是赵孟頫为其长兄孟頔之孙所书的苏轼诗作。道场山、何山都是赵氏故乡湖州的名胜,为历代文人所称颂。书法风格爽利自然,遒劲清逸,墨迹笔画略显扁薄。帖心左侧原有乾隆皇帝诸玺印与“瓣香二王,神明规矩”八字题识,后被刮去。幸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方得以保留此帖原貌。

  《墨缘汇观》著录。

撰稿人:伏冲

赵孟頫楷书张总管墓志铭卷

  元,纸本,纵32.7厘米,横25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篆书)。

  故总(“管”字点去)管张公墓志铭有序。

  通议大夫、前建德路总管兼府尹方回撰。

  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前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赵孟頫书并篆额。

  公讳继祖,字善卿,博之堂邑人。博于今为东昌。大父山,保义校尉,堂邑县丞。父泰亨,宣威将军,管军总管。代有军绩,俱以武力名世,且其智谋有异于人,当路皆异之。目保义为拔都,劝其勇也,谓宣威,曰堂张,别其姓也。公胚胎世德,自幼颖悟,博学强记,善言话,美色笑,举动不似凡儿。有胆略,膂力过人。方垂髫时,即从宣威陇蜀湖广间,师行水陆,往来盘亘,不啻万馀里。生长食息,步步趋趋,已有其父风。军旅之事,战胜攻取之法,耳目所寓,不学而能。年十七八,出入省府,周旋青油幕下,见知于平章阿里海牙,右丞史公深加盼睐,人皆以为荣。一时,自省若府以下长佐僚属,至于所部之吏若卒,皆异之,曰堂张之子也。至元丁丑,宣威南征,自静江班师。扶惫抵潭,终于军公之□,□祖□目眚不见用。有司亟具公姓名以闻。是岁,公袭职为父后,授昭信校尉,(“就”字点去)佩虎苻。公忍死蒞事,事一循宣威旧,无改纤芥。时军务甫定,每警急,不测调度,公先事知,几出奇应变,与士卒同甘苦不少。自大兵政以平民,事以宁且,日侍平章公省中,不去左右,政事多所谘询,应对剖析,率中肯綮,令闻籍籍,则又异之,曰堂张其有子矣。辛已夏五,公随省移师镇鄂,北济洞庭,万舰齐发,旌旗蔽空。少选,风怒云奔,蛟鼍掀舞,前后顾望,舟出没涛浪中,且行且仆,若不相保。公虑平章公不能达,麾轻舟前进,疾櫂以赴之。仓皇颠沛,公之舟竟以溺死者十四人。而公之弟,忠显校尉、管军总把、佩银苻曰荣祖者,亦在焉。盖他舟之溺者不与,实是月十五日也。是伇也,平章公实目击之,哀悼痛切,暨其众咸哭之悲。且舣舟不进,令其下日夜求公尸,不得,又留官属督守土者徧求之。越四日,得焉。求虎苻又不得,而尸之傍有人犬迹,遂迹之,获于商人舟中。鸣呼痛哉。公娶郭氏,(“与”字点去)子震俱在潭。讣至,惊恸陨绝,即日奔丧,扶护归殡于博。其所遗部卒八百一十七(“人”字点去)及飞虎拔都一千人,显祖因而领之。时郭二十有六岁,废膏沐,忘寝食,毅然以栢舟自誓,谓立后以嫡,公实有子,不可使无后。子虽幼,名器不可以假人。携震请于官,既复请于朝,以震幼未得命。公死之十六年,震犹未弱冠,袭充昭信校尉,上正千户,佩金苻,凡公之旧卒悉还以隶。孀妻孤子,蓬首垢面,侨寓旅食濒于困苦者,数矣。天道好还,公论亦定,郭亦良不易矣。大德丙午,有司以郭为言。明年春,被命旌表,其闾人士皆叹美之。公之镇潭也,武事之暇,颇耆史传,尤喜亲文学士,从容尊俎,多讲贯古今名将颠末。(“故其操守”四字点去)常语人曰:士大夫立身为人,最紧是忠与孝两字,馀皆易为力耳。其为学有素如此。惜乎壮志不得遂于当世,而又不得其死命也。夫孟子有言,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公其有之。传曰,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者,君子是以知公之有后也。公生于丁已二月廿四日,春秋二十五。震以戌(“杭”字点去)未克大葬,卜以(“至大元”字点去)年  月之吉,袝于先人之域。震娶刘氏,侧室二,曰徐(“氏”字点去)、刘(“氏”字点去),孙(“女二人”点去)。震来乞铭,铭曰:死生无常,寿夭有定。所在致死,惟命之正。之才之美,而局于命。命兮奈何,子孙其庆。”

  鉴藏印:“明安国玩”白文印,“苍岩”朱文印,“秋碧”朱文印,“英和私印”白文印,“介文珍藏”朱文印,“横征阁书画印”朱文印,“象玄之印”朱白文印,“文石史印”白文印,“贤者而后乐此”白文印,“合同”朱文印,“师氏之章”白文印,“陈子受”白文印等。

  《张总管墓志铭》是赵孟頫中、晚年期间书风改变过程中的佳作。其用笔一丝不苟,体势方阔开张,点画锋棱俱见,一变以往秀润隽永、柔和清婉的特点,而追求刚劲端严、骨力洞达的艺术效果。这既是其审美标准从姿媚圆活转向刚健挺拔的调整,更是刻意经营笔酣墨畅、健骨丰筋风格的书法实践。

  书法名家应他人之请抄录墓志,无需书写具体的安葬日期。卷末赵孟頫在原本应该空缺的日期前误书“至大元”,反而明示此墓志写于至大元年(1308)。

  尾纸有明祝允明、清永瑆跋。

  《辛丑销夏记》著录。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珊竹公碑拓片

  清初拓本,纸本,纵280厘米,横12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碑文:

  “有元故中奉大夫江东宣慰使珊竹公神道碑铭並序。

  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姚燧撰。

  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赵孟頫书并篆额。

  推采其世与

  国国家同源而殊流者珊竹氏其一可系则自图鲁华察以豪杰骁果服其部族名为拔突生乌也而以开国功官金紫光禄大夫北京兵马都元帅生撤里妣夫人张教之读书世金紫为北京等路都达鲁花赤由后强诸侯恃齐险反

  大帝御之罢诸侯之世其土者官昭勇移河间等路总管兼诸军奥鲁管内劝农事生公讳拔不忽幼师李康伯成童入侍

  裕宗东宫一日赐问占对当旨

  令归卒业时故翰林学士周止方参北京宣抚司议公游其门命之吾为若讲授者皆圣贤性理格言而犹以国言□不可更日介字仲清中统三年同知北京转运司事□□池□□□不烦□劳前政禁民盗食及干之者罪没其家惟□海盗以鬻民收其征□公请□等是道户□而无□之均赋其课永不失额□□□监海监从民杂食一境利安其年校功实最他道官武节金苻又二年官奉政凡贰二曹六年其年陞朝列迁尹濮州至则便施弊除民胥愉乐暇则新庙学举李和之为师公,□萃群吏受学□□□筐篚之习恂恂□逢掖然用兵襄阳

  诏籍民以济师公抽田丁中遣备戎行人无尤言焉时宪司初立部使至郡率日珊竹侯所为事有乘义者耶何庸钩稽其书径越去廷臣以箭为漕而课入羡复遣为贰公辞曰吾先世无治赋者既一为之理不可再廷臣以

  成命难于中格遂行无几时改平滦路总管虎符明年官嘉议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时宋平财三年杭其故都自北而吏此者莫不化其奢淫劾黜浙西宣慰使□□伯上海总管吕谦贪黩非度获华亭乱首唐思月引出将斩或以不请而专杀不可公日杀一人而生千百人何惮不为获

  朝廷见咎能身任之不以相及竞尸之市群党散亡事闻甚为

  大帝所嘉十八年改江北淮东提刑按察使楚之监州木少里凡称贷其家责偿不足则为鞾锢其足夏日诸庭冬则□关空室冰□地以苦之人目为阎罗劾上其事废弃□身后召人为刑曹尚书复无几时官中奉出为江东宣慰使一年以病目去家真扬间为诸子择师初延孔颜孟三族教授张█再延今国子监丞吴澄朝夕闻其诵说遂致知义理之学而笃行之身履如是修之于家事□□其子恭□诸弟以爱辑婣里以睦至大之元冬十月廿有八日疾作支持凭几弟子跽受其言吾事亲事君不敢不服勤者汝曹身之年六十四而死非天所甚悲者委九龄之毋身先朝露而使□□□□尚何言哉□□□□□□□□□□□□□□□□□□□□未既也□□庇予予□□□其平时贯业四子各善守之无讼而为人嗤鄙第二孙妇盛年而□无子其归父母家遂绝明日而苏良已则置酒高

  □□□□□□□□□□□□□□□□□□□□□□□□□□□□□识者□别□□百石以给奉尝第五子病废其加赐楮缗五千蜀冈土膄予预为█矣不□他茔█无纳金玉于匮圹筑□□□□□□□□□□□□□□□□□□□□□□□□□□□□□□□□□□□月□已也越五日辛酉窆蜀冈义城里太夫人鲜卑氏七子公为之冢拔忽带管军总管拔忽潜德拔都鲁□□□□□□□□□□□□□□□□□□□□□□□□□□□□□□□□□□□□□□□□□□□□总管史榾女三子珊竹带丞务河扬州真滁通泰等处屯田打捕提举司达鲁花赤阿腊铁木而同知宜兴州□□□□□□□□□□□□□□□□□□□□□□□□□□□□井树松晨夕号奠其间曰非君姑太夫人在堂必日至城一问安焉用生何为若欲与同宂者闻者莫不鸣咽以为益足悲于□□□□□□□□□□□□□□□□□□□□□□□□□一子□□佥江北淮西道廉访司事男孙八人嘉兴牛儿三宝卜邻吉带铁木儿卜□吉祥奴也速答而牛前卒女孙四一适平章政

  □□□□□□□□□□□□□□□

  □□□□□□□□□□□□□□□□子书与事状句述墓碑呜呼燧尚以□觚诔故人耶然以册年交旧义不可以衰谢拒因概而言众所甚惜谓公不疾癈席其先德□秩二品积是廿年疆场□□□□□□□□□□□□□□□□名臣若有不难为者而遽巳哉固为知言非使得志乎是世之仕优而得者几人求以先王之道日溉胸中尊闻而仕其知修作洁义乐天以终吾身则有□□□□□□□□□□□□□□□也其□无得莫不大相□□乎哉㦲□其令妻寿毋既多庆祉有足匹□□□铭曰

  观人之道不于其通而于其穷始卒概公其通如何尚论其世源远未分天宗之自公祖裔孙华胄之承从我圣武金源是膺略地于营于焉开国传甫一世于瀛以没公其孙子治赋长民与夫持宪在在有闻何田穷之俾昼作衣夜归休于家不自逸暇孰为善士我礼以延俾构遗经圣谟日宣匪资□耳责以身履俛勉周旋动必循礼天宝穷之通不在人人定胜天此语益真素位而行忘尤以乐古之先民处变不怍顾言琅琅即死所藏魂无不之何必旧乡垂绝不乱足征学力诗刊蜀罔来者是式

  宣授承务郎扬州真滁通泰等处屯田打捕提举司达鲁花赤珊竹□     承务郎同知常州路宜兴州事阿腊铁木而

  奉训大夫佥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事拔辰□立石         四明茅绍之模勒镌字。”

  是碑正书,二十三行,行七十六字。姚燧撰,赵孟頫书并篆额,茅绍之摹镌。碑在江苏仪征,左上半损甚,年月缺失。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据赵孟頫结衔认为:“赵子昂以至大二年(1309)七月除扬州路泰州尹,明年十月拜翰林侍读学士,此碑之立当在至大二三年间。”赵孟頫书珊竹公神道碑有二,此珊竹公名拔不忽。拓本原为近人徐宗浩岁寒堂旧藏,有其题跋云:“此碑用笔与《湖州妙严寺记》、《昆山淮云院记》相似,盖同年所书也。刻为茅绍之手,摹镌既精,石亦坚细。惜剥蚀太甚,然神韵犹可见也。”

  注:█为碑上别字,现在汉语找不到对应的汉字。□为碑文已损坏,不能辨识的字。

撰稿人:秦明

赵孟頫楷书昆山淮云院记册

  元,纸本,每半开纵25.1厘米,横15厘米,故宫博物院。

  释文:“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篆书)。

  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余曩屡游姑苏,居多名刹。如大慈、北禅,乃东晋处士戴颙故居,皮日休、陆龟蒙尝避暑赋诗其间。如虎丘,乃吴王阖闾墓,金宝之气化为虎,据墓上,俄化为石,道旁有试剑石,又有剑池,引水以澹大众。他如灵岩、穹巃之类,尚多有之。今昆山淮云院,盖顾君信所刱也。顾为淮海崇明之钜族,其上世曰德者,至元辛卯来居吴之太仓,庚子命诸子营菟裘以老,久乃得之古塘之后泾。后泾之北,清旷平远,绵亘百里,东临沧江,西搰岩阜,真一方胜处。龟乃卜(此字点去)墨,遂营宅兆,建庵庐。僧可通,丁未长至日,因扫松,胥会庵次,共图兴刱。师祖正庭,为求檀施,浮江而来者,辄受业焉。正庭始欲迁永宁,信以淮淛异处,难之曰:与佛有缘,不若开山刱始之为愈。正庭可之,且曰:佛道如云之在天,无住亦无不住。遂额以淮云。闻于教所,如其请。顾德捐己产为倡,兄发建大殿,自造山门。而朱长者邦富刱华严经阁,香积厨则正庭为之。不四三年,一切皆备。昔也榛莽荒芜,今也丹碧辉燿。见者色然,莫不起敬,真无负护持之令旨矣。虽然传业嗣事,又在其子若孙,尚勉之哉。夫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三千大千一切恒河沙佛世界,皆在被冒沾濡中,尚何淮淛之异乎。至大庚戌(至大三年,1310),陵阳牟巘记。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吴兴赵孟頫书并篆额。”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昆山顾信善夫真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桃里”朱文印,“苍岩子”朱文印,“蕉林居士”白文印,“徐宗浩印”白文印,“存精寓赏”朱文印,“石雪鉴藏”朱文印,“石雪斋秘笈印”朱文印,“岁寒堂书画印”朱文印等。

  昆山淮云院系顾信捐资创建。顾信,字善夫,号乐善处士,江苏昆山人。曾将赵孟頫书法多种汇刻为《乐善堂帖》。此册是赵孟頫应顾氏之请,依牟巘所撰《淮云院记》抄录而成,堪称成熟时期的大楷代表作。其笔力峻拔,结构雄伟,笔画舒展,疏朗俊迈,兼得唐李邕、柳公权书的沉雄气势。

  本幅前有适云临《赵孟頫像》、徐宗浩临赵孟頫题半开,溥儒绘《淮云院图》一开,俞明临《赵孟頫像》、王禔篆书对题一开。本幅后有溥伒绘《石雪斋临池图》一开,徐宗浩为溥伒、溥儒画题诗一开,俞明绘《徐宗浩像》、王禔篆书对题一开,徐宗浩夫妇合绘《研香阁欣赏图》一开,徐宗浩题诗两首半开,俞明绘《研香居士像》、徐宗浩题一开,又徐宗浩题跋五开。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万寿曲卷

  元,纸本,纵27.5厘米,横14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皇庆二年元日应制乐府万年欢,中吕宫。

  闾阖初开。正苍苍曙色,天上春回。绛帻鸡人时报,禁漏频催。九奏钧天帝乐,御香惹,千官环珮。鸣鞘静,嵩岳三呼万岁,声震如雷。殊方异域尽来。满彤廷贡珍,皇化无外。日绕龙颜,云近绛阙蓬莱。四海欢欣鼓舞,圣德过,唐虞三代。年年宴,王母瑶池,紫霞长进琼杯。

  圣节应制乐府月中仙,道宫。

  春满皇州。见祥烟拥日,初照龙楼。宫花苑柳,映仙仗云移,金鼎香浮。宝光生玉斧,听鸣凤,箫韶乐奏。德与和气游。天生圣人,千载希有。祥瑞电绕虹流。有云成五色,芝生三秀。四海泰平,致民物雍熙,朝野歌讴。千官齐拜舞,玉杯进,长生酒春(二字倒写)。愿皇庆万年,天子与天同寿。

  皇庆三年元日,万年欢。

  天上春风(此字点去)来。正阳和布泽,斗柄初回。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帝德光昭四表,玉帛尽,梯航来会。彤廷敞,花覆千官,紫霄鹓鹭裵佪。仁风徧满九垓。望霓旌缓引,宝扇徐开。喜动龙颜,和气蔼然交泰。九奏箫韶舜乐,兽尊举,麒麟香叆。从今数,亿万斯年,圣主福如天大。

  圣节长寿仙,道宫。

  瑞日当天。对绛阙蓬莱,非雾非烟。翠光覆禁苑,正淑景和(此字点去)芳妍。彩仗和风细转,御香飘满黄金殿。喜万国会朝,千官拜舞,亿兆同欢。福祉如山如川。应玉渚流虹,璇枢飞电。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岁岁龙舆凤辇,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臣孟頫。”钤 “臣孟頫”白文印。

  鉴藏印:“王令显印”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御赏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

  赵孟頫晚年主要在集贤、翰林二院任职,撰写过不少应诏、应制的诗文。此卷是其抄录在皇庆年间官集贤侍读学士时“应制”而作的乐府颂词,也是现存赵氏唯一署“臣”字款的作品。卷中书写一丝不苟,结构端严精谨,字势挺拔刚健,笔法精美且富于变化,属于赵书从中晚年风格向极晚年风格过渡的一件佳作。卷后有元柯九思题跋。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韩愈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卷

  元,纸本,纵30厘米,横9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昔寻李愿向盘谷,正见苍厓巨壁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落破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牙满筐。马头溪深不可厉,借车载过水入箱。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归来辛苦欲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墯渺茫。闲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家请官给不报答,无异雀鼠偷太仓。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心赏”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孙煜峰珍藏印”朱文印等。

  书录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初起笔势严谨,楷中带行,写至后来,行中有草,笔法变化多端,点画、使转交代分明。从其笔力的苍劲厚重,可知是子昂晚年力作。

  此卷与赵孟頫行书《国宾山长帖》、杨维桢行草书《小游仙辞》、危素楷书《陈氏方寸楼记》合装一卷。

  《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行书诗文卷

  元,纸本,纵32厘米,横4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青衫白发老参军,旋粜黄粱置酒樽。但得有钱留客醉,也胜骑马傍人门。水精宫道人为息心如来书。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砚溪清玩”朱文印,“年羹尧字亮工别号双峰”朱文印。

  此帖录宋人卢秉《题驿舍》及《华严经》一段,行笔稳健遒劲,结构端正匀称,布局疏密有度,整体气势刚健挺拔。

  此帖与皇甫从龙《壶中天词》、宋旡草书一段、俞和《言怀诗帖》、钱惟善《次廷璋诗帖》、王冕《感遇诗帖》、鲁渊《赠沈生序》、释祖铭《自书诗帖》、石岩《清晖斋记》合装一卷。其中宋旡、石岩书为伪作。

撰稿人:杨帆

赵孟頫行书出师表卷

  元,纸本,纵29.2厘米,横11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于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节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之(此字点去,旁书'以’)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尔来廿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惧,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子昂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氏□□”朱文印。

  鉴藏印:“傅伒审定”白文印,“傅伒长寿”白文印,“怡清堂印”朱文印。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所上表文,对后主刘禅加以劝谏、寄予期望,阐述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六十岁以后,赵孟頫在用笔精致、结体严谨的基础上,更注重笔力深沉扎实,笔势雄健放纵,从而将苍劲老到与姿致洒脱融为一体,传继了“二王”书风的神髓。此帖虽非精绝之作,然而信笔写来,点画顾盼呼应,使转轻灵随度,结构疏密得宜,正是赵氏神气内敛、人书俱老的书迹。帖中有脱、衍、误书部分文字,或因赵氏默写以致出现疏漏。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卷

  元,纸本,纵24.1厘米,横240.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草书千文。

  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絜,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磐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荣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颻。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湌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员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讌,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羲晖朗曜。机璇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松雪斋图书印”朱文印。

  鉴藏印:“仪周鉴赏”白文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安”朱文印,“古香书屋”朱文印,“麓村鉴定”朱文印,“朝鲜人”白文印,“安岐之印”白文印,“墨”“妙”朱文联珠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云阴堂藏”白文印,“载铨私印”朱文印,“勿自欺斋珍藏”朱文印,“宝熙长寿”白文印,“沈盦平生珍赏“朱文印,“沈盦墨缘”朱文印,“景行维贤”白文印,“小如庵秘笈”朱文印,“朴孙庚子以后所得”朱文印,“张伯驹珍藏印”朱文印,“张伯驹父珍藏之印”朱文印,“京兆”朱文印,“子孙保之”白文印,“王逊之书画记”白文印。

  赵孟頫一生曾以各种书体多次书写《千字文》,草书之作存世不止一件。此卷不同于三十三岁时书写的《草书千字文》(上海博物馆藏),在隋智永秀润圆劲的风格之外,又融入自家变化,通篇爽利硬朗,草法严谨,功力纯熟。点画细节变化丰富,结字少虚和柔润姿致,多章草体势。卷后有元代柳贯大字草书题跋,极为少见。

  《墨缘汇观》、《选学斋书画寓目记》著录。

撰稿人:伏冲

赵孟頫行书千字文卷

  元,绢本,纵26.5厘米,横373.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行书千文。

  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絜,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芒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磐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荣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恒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颻。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湌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员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讌,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辽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嚬妍笑。

  年矢每催,羲晖朗曜。机璇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子昂书。” 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郭衢阶印”白文印,“郭氏亨父”白文印,“江阳郭氏家藏”白文印,“郭衢阶赏鉴”朱文印,“廖氏守初”白文印,“廖”朱文印,“关大道印”白文印,“吴廷之印”白文印,“王澍印”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永存珍藏”白文印等。

  此卷初用楷书,行笔起伏变化较少,工稳严谨,沉着稳重,之后渐趋飞动舒展,转为行草书,流畅灵动,矫健多姿。其笔法精妙,风骨内含,詹景凤跋称“此卷笔法高古,圆润俊秀,为承旨得意之作”,堪为的论。卷后黄公望题诗中称“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可见赵、黄二人在书画艺术上的师生关系。

  引首由明徐霖篆书“松雪千文”四字。卷后有元张雨、玄览道人(王寿衍)、赵雍、赵奕、王国器、郑元祐、黄公望,明莫云卿、张湘、詹景凤、郭衢阶、苏雨、徐霖、关大道、廖守初、沈绍文、袁袠、王守、邹守益、李本、苏术、王畿二十二家题跋和观款。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楷书续千字文卷

  元,纸本,纵24.3厘米,横153.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续千字文。

  混沌开辟,乾坤刚柔。震兑巽坎,角亢奎娄。雷迅雹激,风凛雪稠。

  苦毒荼堇,芬臭薰莸。麰麦配奠,含桃荐羞。晳枣霁荔,潘柿骞榴。

  寝梦影响,电幻泡沤。蕣蓳术驻,隙驷戈留。玦佩绣扆,聪纩冕旒。

  绍变招濩,戛击磬球。台应赉弼,渎视彻侯。寿晔歆向,褚刘固彪。

  鬻拳遂跀,管仲请囚。雚鹊裴瘦,鹦鹉祢洲。柝待暴客,教速置邮。 

  弭讹辩惑,□精败谋。酷□鸩虿,衅稔怨仇。枭镜朋党,鸳鹭匹俦。

  □戮猾憝,剸歼寇雠。蝼蚁侵轶,鞮鍪虔镏。破釜僃琀,倍灶焚舟。

  围溃垓堞,罢割鸿沟。苗窜危裔,崇放驩兜。锡抚彝皿,铠捷蛮陬。

  涤疵荡秽,戢患蠲忧。裼袭缲藉,秬鬯瓒卣。棊博篦蔽,筭计牙筹。

  控虬缉獬,驯雉狎鸥。鹿哀扰墓,狐死向丘。湿土濡沫,吸饵吞钩。

  徙槱坏突,烂额焦头。饘粥餬啜,琼蕊屑糇。蹇咢陗介,脂韦谄谀。

  □杞鲠黯,媚妲丑嫫。后夔梼戭,隤敱苍舒。昶煜希范,潮份阖闾。

  宋嗟纵斧,越矤弯弧。臧储毳鹬,乔乘双凫。陆寄梅驿,翰忆莼鲈。

  屈原吟泽,倪宽擿锄。蜂蝎巢堀,马牛䘳裾。鸱枭遯翼,豺狼避衢。

  峒獠保障,犷蜒边隅。衔枚挈辔,裹创吮疽。炊爇刁斗,征赐钺鈇。

  柱标夷域,颈系单于。灌胜冯帅,贾啎穰苴。诩强豪虏,季殄颛臾。

  丰泗杰吏,邹鲁辅燕。怖慑郅偶,矍铄援鞍。樊哙排闼,杨仆唈关。

  陈疾卫鹤,肤蜕齐蝉。濞埒邓铸,崔铜褒钱。狻猊啮豹,蝱螡扑蝝。

  铃舆銮辂,郊旄捎旜。弋□鹜鹄,雀惮鹰鹯。敛袵负襁,蹑袂骈肩。

  除苛㢮娆,纠缪弹愆。苹蘩蕴藻,簠簋豆笾。汀莕滩蓼,绿菱红莲。

  挟鳌抱椠,驳词裂麻。蟋蟀闵俭,蜉蝣刾奢。鄘赓螮蝀,襄喻蒹葭。

  虎兕失柙,瑾瑜匿瑕。萧蒿薇藿,鳣鲔鲿鲨。嗽液脱屣,炼膏茹霞。

  菩提团核,槟榔尠柯。邪孽蛧蜽,淫疠魑魅。衰乳犯狸,塌翮搏鸷。

  鸨曷刈耘,螽奚妬忌。羸畀革袍,闇缒橹垒。奋鬣吓顋,喷涎凿齿。

  醯醢坫罍,牲牷饔饩。枕麹换貂,制芰纫蕙,篹述舛乖,惭怍芜菲。

  延祐二年(1315)夏四月十一日为□□□□书于□宜寓舍,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系猿斋珍藏书画印”白文印。

  《续千字文》为北宋侍其玮撰写,是续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之作的四言韵文,全文以未被《千字文》使用过的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编成。此卷为赵孟頫六十二岁书写,行笔力求迟涩,苍率瘦硬,有别于中年时期的遒丽婉美与极晚年的高旷疏放。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卷

  元,纸本,纵28.5厘米,横65.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除。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摇卮执孤,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馀。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陈说礼法,是非蠭起,奋袂攘襟,怒目切齿。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嗽醪,奋髯箕踞,枕麹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嗜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海之载萍。二豪侍侧,如螺蠃之与螟蛉。延祐三年(1316)丙辰岁十一月廿一日,为瞿泽民书。子昂。”钤“赵氏子昂”印。

  鉴藏印:“吴克符氏珍藏”朱文印,“吴平斋审定真迹”白文印,“古润戴植培之氏一字芝农鉴藏书画记”朱文印,“戴培之家珍藏”朱文印,“覃溪审定”朱文印,“梅花阁书画印”朱文印等。

  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其《酒德颂》反映出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使部分晋代文人或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表现不满时政的心态。此卷为瞿泽民录写,肥不没骨,瘦不露筋,笔法纵逸,出神入化,兼具王羲之书的秀美与王献之书的洒脱,又是自家风貌,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赵孟頫抄录此文,借其抒发向往刘伶处世的不羁与洒脱的胸臆。

  帖后有孙星衍、徐有贞、陈鉴、刘珏、杨循吉、文彭、王穉登、翁方纲、那彦成、梁同书、阮元等二十馀家题跋。

  《东图玄览编》、《真迹日录》、《过云楼书画记》、《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楷书帝师胆巴碑卷

  元,纸本,纵33.6厘米,横5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篆书)。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撰并书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凡八奏。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臣孟頫预议赐谥“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即奏,有旨:“于义甚当”。谨按,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受名胆巴。梵言“胆巴”,华言“微妙”。先受秘密戒法,继游西天竺国,遍参高僧,受经、律、论。繇是深法海,博采道要,显密两融,空实兼照,独立三界,示众标的。至元七年,与帝师巴思八俱至中国。帝师者,乃圣师之昆弟子也。帝师告归西番,以教门之事属之于师,始于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作诸佛事,祠祭摩诃迦剌。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龙兴寺建于陏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于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以覆之。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繇是龙兴遂为河朔名寺。方营阁,有美木自五台山颊龙河流出,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与阁材尽合,诏取以赐,僧惠演为之记。师始来东土,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即礼请师为首住持。元贞元年正月,师忽谓众僧曰:“将有圣人兴起山门。”即为梵书奏徽仁裕圣皇太后,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主其寺。复谓众僧曰:“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用召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香华果饵之费,皆度我私财。”且预言圣德有受命之苻。至大元年,东宫既建,以旧邸田五十顷赐寺为常住业。师之所言,至此皆验。大德七年,师在上都弥陁院入般涅盘,现五色宝光,获舍利无数。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臣孟頫为之颂曰:师从无始劫,学道不退转。十方诸如来,一一所受记。来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演说无量义,身为帝王师。度脱一切众,黄金为宫殿。七宝妙庄严,种种诸珍异。供养无不备,建立大道场。邪魔及外道,破灭无踪迹。法力所护持,国土保安静。皇帝皇太后,寿命等天地。王宫诸眷属,下至于含生。归依法力故,皆证佛菩提。成就众善果,获无量福德。臣作如是言,传布于十方。下及未来世,赞叹不可尽。

  延祐三年(1316)□月立石。”

  鉴藏印:“许乃普印”白文印,“许氏滇翁所藏”朱文印,“臣许乃普”朱文印,“滇生乃普”朱文印,“太子太保”朱文印,“田溪书屋”朱文印,“第一希有”朱文印,“谭敬之印”白文印,“谭氏区斋书画之章”朱文印,“和庵父”朱文印,“龢庵鉴定真迹”朱文印,“粤人谭敬印”白文印等。

  《帝师胆巴碑》或称《龙兴寺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命为龙兴寺撰文并书,内容记述胆巴的功德事迹。胆巴(1230-1303),一名嘉葛剌思,吐蕃突甘斯旦麻(今四川石渠)人。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赐号帝师,皇庆元年追号“大觉普慈广照无上胆巴帝师”。

  此卷用笔苍劲浑厚,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彰显赵体书法的风韵神采。取法唐李邕、柳公权,有雄健深沉之气,又参以“二王”韵致,将险佻之势化为端庄肃穆之姿,是赵书碑碣中的大楷名作。

  卷后有清姚元之、杨岘、李鸿裔、潘祖荫、王宁、王懿荣、盛昱、杨守敬题跋。

  《南阳法书表》、《东图玄览》、《式古堂书画汇考》、《壬寅销夏录》、《三虞堂书画目》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册

  元,纸本,每半开纵25.7厘米,横10.3—13厘米(不等),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洛神赋,并序。曹子建。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廼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廼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也,无廼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夫渠出渌波。禯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柔”、“情”、“绰”三字点去),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敖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余兮,指潜川以为期。执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以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仿偟。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擢轻躯以鸐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衡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慕远兮,声哀厉而弥长。尔廼众灵杂遝,命畴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姚,携汉滨之游女。叹㚿娲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倚靡,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动”字点去)润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湌。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击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阯,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霑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荣,怅盘桓而不能去。延祐六年(1319)八月五日,吴兴赵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文彭之印”白文印,“文寿承氏”朱文印,“三桥居士”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元汴印”白文印,“子京珍秘”朱文印,“项子京印”白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墨”“林”朱文联珠印,“煮茶亭长”白文印,“惠泉山樵”白文印,“赤松仙使”朱白印,“子孙永保”白文印,“元汴之印”白文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白文印,“逸民”白文印,“韩荣光印”白文印,“珠船”朱文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赵氏小楷宗学“二王”,得益于《黄庭经》、《洛神赋》较多,并兼参晋唐人写经,工稳精整中能见绰约姿媚的风致。此册多用王献之《洛神赋》笔法,追摹其书神韵,结体妍丽,柔媚虚和,而点画婉约姿媚,神采俊逸飞动,则是赵书独具的特点。

  帖后有元陈方、张雨,清周升桓题跋。

  《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行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卷

  元,绢本,纵21.8厘米,横254.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言。然经恠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不知。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恠,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人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讬,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嬾,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改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飧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讐,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阕;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生,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惧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技,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其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也。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为轮,曲者不可为桷,盖不欲以枉其天材,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自以嗜臭腐,养鹓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此处漏写七十馀字)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共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延祐六年九月望日,吴兴赵孟頫书。” 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图书印”朱文印,“赵氏书印”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懋和”白文印,“吴时方印”白文印,“项”朱文印,“子长”朱文印,“桃里”朱文印,“少溪主人”朱文印,“项笃寿印”白文印,“桃花里”朱文印,“蒋氏珍藏”,“子子孙孙善宝之”白文印,“梧桐轩图书印”,“三径清风”,“项德梤印”朱文印,“兰石主人”白文印,“碧城”朱文印,“沈荃充斋珍赏”朱文印,“蔬香园”白文印,“高士奇”朱文印,“江村”朱文印,“竹窗”朱文印,“江邨高氏精鉴”朱文印,“石闾宝藏”朱文印,“高岱私印”白文印,“石闾高岱”白文印,“生香乐意斋”朱文印,“苑西”朱文印,以及“古希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重华宫鉴藏宝”朱文印,“乐善堂图书记”朱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此帖为赵孟頫六十六岁时抄录的魏晋时期名士嵇康名篇。行笔秾纤多古意,楷、行、草、章草间杂,浑然一体,而转折略带方硬,颇显苍老古拙韵味,是赵氏晚年佳作。其与赵书常见的气度雍容有异,颇显纵放跌宕,或是《绝交书》内容本身的愤激不平感染了书者的情绪所致。

  引首为明文彭隶书“松雪真迹”四字,卷后有清陈廷敬、高士奇、曹文埴、高岱题跋。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楷书道经生神章卷

  元,纸本,纵34厘米,横123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略。款署“延祐七年(1320)十月,前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为隐真庵开山道士何道坚书。”钤“水精宫道人”白文印。

鉴藏印:“吴廷之印”白文印,“吴廷”白文印,“笪重光印”白文印,“笪重光印”朱白文印,“笪在辛氏”朱文印,“江上外史”朱文印,“茅庄”朱文印,“笪”朱文印,“道号奉真”白文印,“张氏玉书”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秘殿珠林”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宝蕴楼书画录”朱文印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简称《生神章》,是道教较早的重要经典之一,撰文者不详(约出于东晋)。此卷是辞官归湖州后的赵孟頫,应弟子张雨之请为钱塘隐真庵主何道坚所书,文中有百馀字漏写(孔窍开听;八过,幽夜显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九过,诸天下临,三关五藏,六府九宫,金楼玉室,十二重门,紫户玉閤,三万六千,关节根源,本始一时,生神九过,为一遍,一遍周竟,二界举名,五帝友别,称为真人;十遍通气,制御万灵,魔王保举,列上诸天,百遍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遍通灵,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东西,万遍道备,驰骋龙驾,白日登晨。)此为存世赵书中少见的长篇巨制,全文五千馀言,书法行笔流畅,字体端庄大方,首尾如一,极见功力。

  卷后有元张雨、吴全节、赵雍,明董其昌,清笪重光五家题跋。

  《秘殿珠林》著录。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楷书杭州福神观记卷

  元,纸本,楷书,纵34.2厘米,横779.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杭州福神观记。(篆书)

  杭州福神观记。杭州西湖古称秀丽甲于江南,环湖多仙佛之居,宅幽临旷,金碧相望。宋祠太乙神为宫者二,其在孤山者,表曰西太乙宫,宫之北曰(此字点去)为断桥,桥左为福神观,本宋赵氏故宅。长堤古柳映带檐梠,居游者以为距城密迩,而尽挹湖山之胜,宜为明灵宴娭之所。至元宫自孤山徙焉,学道修真之士巾屦云会,顾褊隘不能容,廼购黄山桥杨氏故园,劗夷经度,大弘廞规。凡观之层楼夏屋,榱桷甓瓦,悉撤其旧,以营新构。而观所存,仅颓垣敝宇,杂以蓁薉。虽神无定在,不囿形迹,而人事兴废,过者亦为之叹惋。大德丁未,全德靖明弘道真人张公惟一,荣被玺书,领西太乙宫事。公以祠官祝釐,便蕃锡宠,黄冠羽服。邈自山林,来游京国者,公与语辄少许:可有以钱唐崔君汝晋名闻?公喜溢颜面曰:福神观吾有属矣!支倾补坏,惟汝晋其能。使者奉书币以礼命。崔君曰:公寔知我,其何辞。于是,卜吉肇工,倾赀抡材,重门外扃,两庑翼卫,为殿周阿,以奉三清。又建福神观(此字点去)殿,以祀玄武。像设邃严,圬塓完美,悬钟有亭,函丈有室,堂库庖湢,各有攸处。始延祐戊午八月,未期年而大备。张公惟一奏曰:明道冲正玄逸法师,西湖福神观主持,提点臣崔汝晋,重建福神观成。乞降纶音,辉贲林谷,以振玄风,以崇毖祀。制曰:可。惟张公克知崔君,君亦不负所知。古之人神交气,应有不一接言笑,而意已孚者,信若此者(此字点去)哉!吾尝观老氏之道,以虚无为宗,以清静无为为用。后世殊庭珍馆,儗诸神山务极缮治,其说始于学仙者流。然知道者,则曰:吾恬澹冲寂,见素而抱朴,虽混迹列肆之市,连云之第,而是心常泊如。故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吾于是得道之妙焉,廞有矫亢之伦,未忘乎世故,则内热而外胶。虽草衣粝食,岩居川饮,其于道犹拾沈也。今崔君捐厚积以饰灵宫,外杂嚣氛,而中慕玄奥,抑亦有见于此乎?余又以知,事之成亏,皆系乎得人与否。今之轮奂翚飞,皆昔之荒蹊蔓草也。神依人而行,人事兴则神道立。山明波净,坛宇穆清。羽盖蜺旌,肸饗来假,将导迎景贶于无有穷已。崔君来谒余文勒诸贞石,乃为具识颠末,以昭示来者。祠有林山处士像,崔君以事其父,亦庶几老氏孝慈之旨云。延祐七年(1320)正月望,承德郎、佥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事邓文原记,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并篆题。” 钤“赵”朱文印,“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图书印”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梁清标印”白文印,“荷屋曾观”白文印,“吴氏荷屋平生珍赏”白文印等。

  《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邓文原撰文,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西湖断桥旁福神观的始末。此碑记由赵孟頫于延祐七年(1320)抄录,属其极晚年的大字作品,已臻“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以乌丝界栏,字体主要取法唐代李邕,参以己意,指腕虚和灵动,用笔圆劲浑厚。全文七百馀字一气呵成,功力非凡。当年应曾上石,今碑已佚,唯此墨迹存世。

  卷后有清吴荣光、周寿昌、杨岘题跋。

  《辛丑销夏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过云楼书画续记》著录。

撰稿人:金运昌

赵孟頫行书杂书四帖卷

  元,纸本,第一帖:纵30厘米  横46.4厘米;第二帖:纵29.9厘米,横28厘米;第三帖:纵29.9厘米,横19.8厘米;第四帖:纵30.1厘米,横5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帖《为牟成甫乞米帖》释文:“友人牟成甫之贫,香严所谓锥也无者。丰年犹啼饥,况此荒歉,将何以坚其腹而赡其老穉。渊明乞食,鲁公乞米,赖多古贤,可为口实。仁人义士,有能指鲁肃之囷而实莱芜之甑者乎。吴兴赵孟頫白。”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天籁阁”朱文印,“槜李”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退密”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项圣谟印”白文印,“项圣谟印”朱文印,“孔彰父”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第二帖《自书五言古诗稿》释文:“病中春寒。仲春尚寒气,林花无艳滋。弊裘拥衰疾,风雨何凄其(“自嗟无健时”涂去)。始雷发东隅,霁牖阳光披。微风草际动,落英池面移。幽禽(“发”涂去)变圆吭,游鱼扬细鬐(“从容时”涂去)。我病自此(“当小”涂去)愈,泛舟溪水湄。小舆指南盖,短笻步东毘。机心不复有(“可得”点去),高蹈农与羲。二月十九日。”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神游心赏”朱文印,“天籁阁”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孔彰氏”白文印等。

  第三帖《自书七言诗句并评稿》释文:“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高下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祇有诗人一舸归。此十绝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墨”“林”朱文联珠印,“平生真赏”朱文印,“寄傲”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桃花源里人家”朱文印,“天籁阁”朱文印,“子京父印”朱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蓝田”朱白文印,“项孔彰氏”白文印,“项圣谟印”朱文印,“孔彰父”朱文印,“浄因庵主”朱文印等。

第四帖《致友人牟成甫旬日帖》释文:“再拜成甫宰公致政老兄,孟頫谨封。孟頫旬日不面,倾驰如谒。得示,承体侯无恙,深以为慰。仆病体两日来稍似小减,然亦未见其复常之渐,心甚忧之,但得脚肿小退,气不喘急,知饮食之味,已为幸矣。天日晴暖,不妨略过作半日谈,甚迟公来也。孟頫再拜,成甫宰公致政老兄阁下。闰月七日。”

  鉴藏印:“天籁阁”朱文印,“项叔子”白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墨”“林”朱文联珠印,“子孙世昌”白文印,“墨林子”白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退密”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槜李项氏士家宝玩”朱文印,“子子孙孙永保”朱文印,“孔彰氏”白文印,“项圣谟印”白文印,“孔彰父”朱文印,“项圣谟印”朱文印,“种玉生”白文印,“怀玉轩”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等。

  此卷由四页赵孟頫书作合装而成,依次分别是《为牟成甫乞米帖》、《自书五言古诗稿》、《自书七言诗句并评稿》、《致友人牟成甫旬日帖》。这四件作品有为友人题语,有自作诗稿,有致友人信札,题材不同,书写时的状态亦各异,或法度严谨,或自然随性,体现了赵孟頫在书法创作上收放自如的用笔功力。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王亦旻

赵孟頫、赵雍行书上中峰札卷

  元,纸本,《赵孟頫札》纵32厘米,横65厘米;《赵雍札 》 纵32厘米,横6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札释文:“手书和南,上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孟頫窃禄叨位,日逐尘缘,欲归未能,南望驰企。以中来,得所惠书,审道体安稳,深慰下情。远寄沉速香极仞至意,拜领,感激难胜,以中后得报,知吾师颇苦渴疾,欲挽以中过腊,坚不可留,谨发其回,今想已平复。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就有人参一斤,五味一斤拜纳。何时南还,临纸驰情。老妻自有书,不宣。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钤“赵孟頫印”朱文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

  中峰和尚,即明本(1263—1323),号中峰,浙江钱塘人,俗姓孙。二十五岁时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称中峰和尚。赵孟頫有着虔诚的佛教信仰,在佛学方面的老师便是中峰明本,故多有请益、问询的书信存世。元仁宗于延祐五年(1318)赐中峰“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之号,并改“师子院”为“师子正宗禅寺”,命赵孟頫撰写该寺碑记。信中“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应指此事。所以,此札亦应书于延祐五年。

  此帖因系书札,信笔写来,自然流畅,笔意纵横,迅疾灵动,字中虽有遒媚婉约之态,但更多苍劲纵逸之势,足见其晚年书法风貌。

  赵雍札释文:“弟子雍和南泣血拜覆,师父中峰大和上法座前。雍不幸,五月十日母亲薨于临清舟中,日夜哀号,不能自存。扶柩至家,忽俊都文来,过蒙慈念,特赐厚奠,不胜感激。及蒙远劳,逆流长老,对灵忏悔,点化存没,均拜大德,非今生之所能报也。更望和上慈悲时,为开道使无滞幽冥,幸甚幸甚。此人子之至情,故敢冒渎于和上耳。七月廿三日,月千江持至法语,拜诵之馀,专此上复,不谨涕泪悲泣。临纸驰情,伏冀顺时,保爱道体不备。七月廿三日弟子雍拜覆,师父中峰大和上法座前。”

  鉴藏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御前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

  赵雍(1291—1361),字仲穆,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次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绘画有乃父之风,山水、花鸟、鞍马、人物、界画无所不能,尤以山水、鞍马见长。兼工书法,真、行、草书能承继家学。有《赵待制遗稿》行世。

  此札内容系赵雍追思母亲管道昇过世前后诸事,应作于延祐六年(1319)。今赵氏父子两札共裱一卷,前赵孟頫札记乞书南归,赵雍此札记南归途中母亡,书写时间相隔一年。书信通篇点画圆转流丽,结体宽绰跌宕,章法疏密相间,随意挥洒,一气呵成,偶有涂抹,将母亡的悲痛之情溢于纸端。

  卷后有明姚广孝题跋。

撰稿人:张彬 赵梓汝

赵孟頫行书为中庭老书七绝册页(炼得身形似鹤形)

  元,纸本,纵34.7厘米,横35.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子昂为中庭老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诗为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鉴藏印:“黔宁王子孙永保之”白文印,“张珩私印”白文印,“博山”朱文印,“潘厚审定”白文印。

  此帖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雄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大行书中的精品。

撰稿人:张彬

赵孟頫行书为中庭老书七绝卷

  元,纸本,纵34厘米,横37.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子昂为中庭老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黔宁府”朱文印,“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白文印,“陆润之藏”朱文印,“远湖珍赏”朱文印,“荷汀秘玩”朱文印,“紫珊秘玩”朱文印,“上海徐乾珊收藏书画金石书籍印”朱文印,“荻思过眼”朱文印等。

  赵孟頫晚岁减少以往书写的结字严谨和用笔精致,转而注重笔势厚重和笔意苍劲,体势笔力更见雄健放纵,所谓人书俱老。此帖抄录唐南台守安禅师七言绝句《问道颂》,是其暮年的佳作。

  卷前引首由明金湜隶书题“名公手笔”,帖后另有虞集、倪瓒行书诗翰各一段。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行草书陶渊明五言诗页

  元,纸本,纵32.7厘米,横45.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夕群动息,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子昂。” 钤 “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景贤”白文印、“朴孙”朱文印,“藏之大千”朱文印,“赵叔彦”朱白文印,“谭氏区斋书画之章”朱文印,“谭”“敬”朱文联珠印,“粤人谭敬印”白文印,“龢庵鉴定真迹”朱文印,“何子彰审定印”白文印等。

  此书录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一首五言诗,其点画、使转可见“二王”书法的形质性情。虽帖中未署年款,但苍劲老到、沉稳内敛的笔法表现出赵孟頫晚年的风范。

  帖左有元虞集题跋,盛赞赵书。

撰稿人:李艳霞

赵孟頫水村图卷

  元,纸本墨笔,纵24.9厘米,横12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大德六年(1302)十一月望日,为钱德钧作。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尾纸自题:

  “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李君实鉴定”朱文印,“张应甲”朱白文印,“胶西张应甲先三氏图书”朱文印,“榆溪程因可氏珍藏图书”朱文印,“楞伽”朱文印,“成子容若”朱白文印,“容若书画”白文印,“楞伽山人”白文印,“成德”朱文印,“成德容若”白文印,“楞伽真赏”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养心殿鉴藏宝”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继鉴”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神品”朱文印,“御赏”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吴兴司军平□号梅溪之章”朱文印,“积雪斋”朱文印,“放情丘壑”白文印等。

  赵氏以水墨绘出江南山水景色,从构图到用笔均受到五代董源的影响,景物以平远的形式展开,用披麻皴画山峦起伏,渴笔较多,倍显松秀含蓄,强调画作中“写”的意味,体现出书法的审美趣味。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一种静穆的心态与对“平淡天真”的追求。此图直接开启了“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和王蒙)的画风,即董其昌所说的“提醒品格”,对明清文人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引首乾隆帝御书“清华”二字,本幅有乾隆题诗两段,另有邓楀、顾天祥、陆祖允、钱资深、束从大、赵孟籲、黄肖翁、束南仲、罗志仁、钱重鼎、哲理野台、郭麟孙、陆祖宣、林宏、干文传、叶齐贤、姚式、陆柱、龚璛、王钧、汤弥昌、束从周、曹浚、孙桂、钱良佑、俞日华、束从虎、黄介翁、赵由㑺、钱以道、陆行直、陆祖凯、束巽之、赵骏声、赵由祚、林宽、束复之、陆承孙、束同之、陆继善、朱梓瑞、徐关、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李永昌等题跋。

  《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

撰稿人:曾君

(传)赵孟頫平远图页

  元,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2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秋平远,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两方,不辨。

  图绘秋日的清旷景色,近处疏松挺拔,板桥衔岸,杂木零落,远方水面渐次明朗,缓坡重峦,平阔淡然。山石勾染得宜,树枝则形似蟹爪,明显具有北宋郭熙的山水面目。此图收在《宋元明集绘》册中,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江村渔乐图》的画法、布局皆相近似。

撰稿人:汪亓

赵孟頫吴兴清远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4.9厘米,横88.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鉴藏印:“蕉林书屋”朱文印,“棠邨”朱文印,“梁清标”白文印,“棠邨审定”白文印,“苍岩”朱文印,“冶溪渔隐”朱文印,“观其大略”白文印,“徐伯子俟斋画记”朱文印,“鸣皋书院”朱文印,“居易堂印”白文印,“涧上”朱文印,“新建裘氏珍藏”白文印,“思芹”白文印,“李鸿勋印”朱文印,“凝香阁”白文印,“张光弼印”白文印,“槜李鲍恂”白文印,“仲孚”朱文印,“张翔南氏”白文印,“明德”白文印,“袁思敬氏”白文印,“始丰(白文)、“徐大章”白文印,“王裕印”白文印,“质中”白文印,“宗元”白文印,“元亮”白文印,“合珊沙印”白文印,“子中父印”白文印,“徐”朱文印,“豫章处士后人”朱文印,“以道”朱文印,“赵仲光氏”朱文印,“张学曾印”白文印,“学斋”朱文印,“尔唯氏”朱文印等。

  赵氏此作虽有残损,然设色古澹凝练,意境静谧,神采焕然。本幅无作者款印,后接崔复临本,上题篆书:“吴兴清远图”,末字残略。据卷后赵孟頫三子赵奕于明洪武八年(1375)题跋知,其父曾绘此图并撰《清远图记》一文,侄婿崔复照着原图作一摹本。清人张学曾题跋中记,入清之后,由其族兄将赵、崔两图合为一卷。

  赵孟頫《幼舆丘壑图》,与《吴兴清远图》皆用青绿设色法绘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赵氏论画颇为自许:“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两图的艺术水平和气韵格调,正是其论述的实物视觉佐证。

  尾纸有张昱、鲍恂、张翨、赵仁本、胡隆成、袁时、徐一夔、王裕、卜埜、赵鼎、杨贞、周昉、合珊沙、俞和、徐成学、邹立本、赵奕、张学曾等人题跋。

撰稿人:凌利中

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

  元,绢本设色,纵60.8厘米,横26.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本幅自题:“洞庭波兮山崨嶪,川可济兮不可以涉。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白文印,“梁清标印”白文印,“蕉林鉴定”白文印,“乾隆宸翰”朱文印,“几暇临池”朱文印,“心赏”朱文印,“古稀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太上皇帝”朱文印等。

  本图绘洞庭东山之景。太湖水天一色,远山逶迤,近坡杂树稀疏;湖中一叶扁舟,与立于右侧岸边的待渡之人遥相呼应。是图已经初步具备了两岸一水的构图样式,作者承续江南董、巨画派清润柔婉的笔意,稍加疏放的披麻皴,略赋染青绿色,开元代设色山水之新风尚。赵氏另有《洞庭西山图》,惜已佚去。

  本幅有清乾隆帝题七言绝句一首,左裱边有董其昌题跋。曾经明董其昌,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收藏。

  《画禅室随笔》、《妮古录》、《清河书画舫》、《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佩文斋书画谱》、《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等著录。

撰稿人:李维琨 魏崴

赵孟頫自写小像册页

  元,绢本设色 ,纵24厘米,横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大德己亥(三年,1299),子昂自写小像。”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子京”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真迹审定”白文印,“墨”“林”朱文联珠印。

  对幅有明宋濂题《赵文敏公小像赞》,钤“金华宋氏景濂”朱文印,“龙门生”白文印。鉴藏印:“退密”朱文印,“净因庵主”朱文印,“子京父印”朱文印,“平生真赏”朱文印,“槜李”朱文印,“项元汴印”朱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墨林秘玩”朱文印。

  此图画法主要是继承晋唐传统,青绿工笔设色。布局精心,将主人公置身于清溪竹林之间,意在表现人物的清高洒脱不同凡俗的气质与追求。人物面部表情平和,气度超脱。衣纹画法简练概括,平涂白色,使人物在平坡竹林的一片绿色之间形象格外突出。竹枝竹干用笔细劲挺拔,竹叶的描绘细致缜密、层次分明,显示出赵孟頫画竹的独特风格。图中设色浓淡相宜而见古拙之趣,同《吴兴清远图》《秋郊饮马图》风格一脉相承,是赵氏绘画创作的一种典型面貌。

撰稿人:曾君

(传)赵孟頫杜甫像轴

  元,纸本墨笔,纵69.7厘米,横24.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鉴藏印:“项元汴印”白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潞盦审定”朱文印,“祖诒审定”朱文印等。

  本幅无作者款、印,有明初刘崧、解缙题诗,刘崧称“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解缙诗中有“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文毅集》卷四《题赵文敏杜陵戴笠图》),后人便以之为赵孟頫的作品。该图采用白描技法绘出杜甫戴笠侧身像,用笔简约畅达,线条转换流畅,人物造型生动,表情自然,衣纹、衣带的描绘颇得吴道子衣钵。

  裱边左右两侧有陆费墀、张埙、冯应榴题诗,上有程棫林所书图名。

撰稿人:李天垠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元,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5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幅款识:

  本幅自題:“大德八年(1304)暮春之初,吴兴赵孟頫子昂画。”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另有清乾隆帝题:“四大假名,三身何有。兀坐树下,示人以手。背触不得,能所胥忘。顶后圆相,具足真常。画马则非,画佛则是。水晶道人,犹着些子。大士不言,广长无量。稽首掌中,如是供养。乾隆丁丑(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暑日御题。”钤“几暇怡情”白文印,“得佳趣”白文印。

  尾纸自题:“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有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于罗汉像,自谓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知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延祐七年,1320)四月一日,孟頫书。”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子孙保之”白文印,“卧庵所藏”朱文印,“朱之赤鉴赏”朱文印,“第一希有”朱文印,“休宁朱之赤珍藏图书”朱文印,“漫堂珍赏”朱文印,“宋荦私印”白文印,“商丘宋氏家藏”白文印,“卍有同春”朱文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即事多所欣”白文印,“几暇怡情”白文印,“乾清宫鉴藏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乾清宫宝”朱文印,“秘殿珠林”朱方印,“秘殿新编”朱文印,“珠林复位”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朱文印。

  此图画缓坡之上,一菩提树不见树冠,仅有外露的树根,树下巨石环立。石上一罗汉身着红色袈裟,盘膝侧坐红毡之上,右手不露,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作“说法接引”姿态。画面整体设色浓艳,朱红配以青铜绿,古朴、典雅,色重而不俗。面部用墨色钩描,皴染发、须,粗眉炯目,硕耳高鼻,高额、双眉、两腮下澹染红色,双唇重涂朱红,人物于庄重、祥和之中又满面生辉,神色自然。耳环为双钩,内平涂金粉,虽经七百余年,仍金色灿然,闪闪发光。

  此图为赵孟頫五十一岁时作。因久在京师(元大都)为官,常见天竺僧,故其于绘写梵僧有“自得”之意。赵氏另一题跋为其卒前二年所书,功力深厚,与唐李邕笔法相类。

  尾纸另有董其昌、陈继儒题跋。

  《清河书画舫》、《大观录》、《秘殿珠林续编》等著录。

撰稿人:兰梅

赵孟頫人骑图卷

  元,纸本设色,纵30厘米,横5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人骑图”,“元贞丙申岁(元贞二年,1296)作,子昂”,“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世有识者,许渠具眼。大德已亥(大德三年,1299),子昂重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澄怀观道”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大雅”朱文印,“赵氏子昂”白文印。

  后隔水自题:“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子昂题。”钤“水精宫道人”朱文印。

  鉴藏印:“大明锡山桂坡安国民太氏书画印”白文印,“明安国玩”朱文印,“大明安国监定真迹”朱文印,“天籁阁”朱文印,“神”“品”朱文联珠印,“项元汴印”朱文印,“项子京印”朱文印,“墨林山人”白文印,“煮茶亭长”白文印,“桃里”朱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退密”朱文印,“墨林珍玩”朱文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文印,“子孙世昌”白文印,“子孙永保”白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博雅堂宝玩印”白文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白文印,“寄傲”朱文印,“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墨林子”白文印,“子京父”白文印,“王时敏印”白文印,“烟客”朱文印,“王逊之书画印”白文印,“藻儒鉴藏”白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乾隆宸翰”白文印,“信天主人”朱文印,“淳化轩”朱文印,“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白文印,“寿”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蔡仲”朱文印,“盈盈掌记”朱文印,“笙巢真赏”白文印,“卧雪斋藏”朱文印等。

  本幅绘一头戴幞头、腰系玉带、身着红袍的青年男子骑于马背之上,男子微有髭须,左手牵缰,右手持鞭,右脚轻踩马镫,神态优雅。马匹肥健,左前蹄微起,呈行进之势。其线描工整,细韧遒劲,设色浓丽,画面布局、人物马匹形象,都深得唐代韩幹画马之法。

  此图元代收藏情况不明。赵孟頫弟赵孟籲在作于大德三年的题跋中说“每一展卷,不能去手”,此卷似曾经其收藏。赵孟頫孙赵麟至正二十六年(1366)的题跋显示,此卷元末藏于平江城(今苏州)内。入明后,有安国、袁梦鲤、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明清之际入王时敏之手,又经其子康熙朝大学士王掞收藏,后入清内府。此卷汇集了赵孟頫弟赵孟籲、子赵雍和赵奕、侄赵由辰、孙赵麟赵氏家族三代五人的题跋,在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中并不多见。

  本幅上乾隆帝于乾隆十六年(1751)题五言绝句一首,引首其题“得深稳意”四字,卷后有赵孟籲、赵由辰、宇文公谅、张世昌、倪渊、陈润祖、项子京、赵雍、赵奕、赵麟、何颐贞、吴巽、释珂月、释文信、也先溥化、程郇、朱景渊题跋。

  《寓意编》、《穰梨馆过眼录》、《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马顺平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3.6厘米,横5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秋郊饮马图”,“皇庆元年(1312)十一月,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赵”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柯九思印”白文印,“缊”“真”朱文联珠印,“神”“品”朱文联珠印,“秋碧”朱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朱文印,“观其大略”白文印,“冶溪渔隐”朱文印,“乾隆御玩”白文印,“内府图书”朱文印,“懋勤殿鉴定章”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乾隆御玩”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养心殿鉴藏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御赏”朱文印等。

  此图绘写清秋时节的郊外平原,林木萧疏,一红衣奚官在溪边牧马,骏马形态各异,或低头畅饮,或奔突跳跃,或回首四顾,或嘶鸣嬉戏,描写生动而富有情趣。景物的取舍、人马的布置疏密得当,独具匠心,含蓄而有韵致。布局缜密,色彩浓丽,可看出其取法唐人的痕迹,又不乏自家笔意。赵氏将书法用笔施于绘画,马的线描圆润秀劲,古朴严谨,犹如篆籀,色不掩笔,使全图艳丽又有笔墨韵味,正是赵孟頫晚年鞍马画的典型风貌。

  引首乾隆帝题“清泉坰牧”四字,卷后有柯九思题跋一段,又有清乾隆帝、汪由敦题诗。

  《汪氏珊瑚网》、《佩文斋书画谱》、《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浴马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1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为和之作。”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楞伽”白文印,“高士奇”朱文印,“清吟堂”朱文印,“竹窗”朱文印,“高氏江村草堂珍藏书画之印”白文印,“华源草堂”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乐寿堂鉴藏宝”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寿”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朱文联珠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等。

  本图结合青绿与浅绛两种画法,色彩丰富与清丽雅致兼得,画马十四匹,人物九人,布局错落有致,马匹与人物的姿态相互呼应,画面疏朗而结构紧凑。图中画马之法与《人骑图》、《秋郊饮马图》不尽相同,马的各种形态皆从现实中来,或侧或卧,造型准确,生动自然。奚官的勾画细腻入微,其表情极为传神,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树干的皴法、坡石的勾勒简练古朴,人物衣纹流畅,颜色的罩染做到了色不掩墨,肯定并突出了线条在其绘画中的地位。

  本幅上乾隆帝题诗一首,引首其题“青溪龙跃”四字,尾纸有王穉登、宋献题跋。

  《式古堂书画汇考》、《江村销夏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卷

  元,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36.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

  鉴藏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苍岩”朱文印,“棠邨审定”朱文印,“家在北潭”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比德”朱文印,“朗润”白文印,“古希天子”朱文印,“寿”白文印,“八征耄念之宝”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等。

  此图绘戴胜鸟栖于竹枝之上,竹用双钩法,鸟用没骨法,工写相间,形象逼真。淡染赭黄,敷色明净。画竹采用了书法用笔,显示了其对文人情趣的追求。在赵孟頫的作品中,花鸟画最为少见,此幅应为其早年之作。

  本幅上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1754)题诗一首,引首其题“足真态”三字,尾纸有倪瓒、胡若思、胡俨题跋。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葵花图轴

  元,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23.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写生。”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玉堤”朱文印,“兰陵龚策书画藏印”朱文印。

  赵孟頫提倡作画贵有古意,对唐至北宋的绘画风格多有摹仿。此图即采用五代西蜀黄筌父子的“黄体”——勾勒填彩的画法,线条细劲,敷色明净。因从现实生活中“写生”而来,秋葵姿态生动,比“黄体”更富有生机。此图画面简洁,笔法细润,风韵高雅,体现了赵氏所追求的古意与高华,是其早年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

  元,纸本墨笔,纵27.5厘米,横6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识: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大雅”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残)。

  尾纸自题:“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子昂重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柯氏敬仲”朱文印,“何良俊印”白文印,“何氏元朗”白文印,“槜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朱文印,“李君实鉴定”朱文印,“棠邨审定”白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蕉林梁氏书画之印”朱文印,“伍氏俪荃平生真赏”白文印,“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朱文印,“六湖”朱文印,“涿州李氏珍藏”白文印,“李在铣印”白文印,“芝陔”朱文印,“蒋宜生印”白文印,“麓云楼”朱文印,“淞州”朱文印,“竹朋鉴定”朱文印,“清森阁书画印”朱文印,“小谿子”朱文印,“虚斋至精之品”朱文印,“庞莱臣珍赏印”朱文印,“虚斋审定”白文印,“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朱文印,“士元珍藏”朱文印等。

  赵孟頫自书七绝,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绘画与书法艺术在笔墨上相通。此图绘写平坡秀石之间几株古木,幼篁数丛。以飞白之法画石块的轮廓,以篆籀之法来勾取树身和树枝,具体地表达出其艺术主张。这件作品完全摒弃了南宋画院的画风,讲求笔法,追求“士气”,风格独创,堪为画家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的完美之作。赵孟頫将书法用笔带入竹石兰草画中,开创了有元一代的绘画风格,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尾纸有柯九思、危素、王行、卢充?(左“耒”右“员”)、罗天池、李在铣、王崇烈题跋。

  《石渠宝笈》初编、《虚斋名画续录》著录。

撰稿人:曾君

赵孟頫竹石图轴

  元,绢本墨笔,纵113厘米,横44.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紫藤华馆”白文印,“頵公审定”朱文印,“身世沧桑”白文印,“游侠处士”白文印。

  此图是赵孟頫晚年画竹的代表作,写出拳石细草,幽篁两竿,笔墨变化极为丰富。画石不仅可见“飞白”用笔的迅急飞动,细笔勾勒处还可见“二王”小草书点画使转的性情形质。竹干、竹节与枝叶,墨分浓淡,交待极为清楚,状物写形既能深得竹之理趣,且又有他人画竹未及的风神韵致。

赵孟頫枯木竹石图轴

  元,绢本墨笔,纵108.2厘米,横48.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松雪翁。”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宝笈三编”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嘉庆鉴赏”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吴廷之印”白文印等。

  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约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南宋、金元间继有作者,至赵孟頫加以强调,形成一时风尚,终元一代盛行不衰。

  赵孟頫将书法的用笔融于绘画之中,画古木怪石皆用“飞白”草书之法,刷掠转侧处随心所欲而形随笔出,细竹幽草似不经意而形神具备。图中布局章法简洁,笔法苍健洒脱。竹以流畅的笔调写出,颇富笔墨情趣,体现了文人画家的风雅韵致。从此图署款和绘画风格推断,当是赵孟頫晚年达到化境的作品。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撰稿人:袁杰

李衎墨竹新篁图轴

  元,绢本墨笔,纵131.5厘米,横8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延祐已未(延祐六年,1319)正月既望,息斋道人为陈行简作于馀航之寓舍。”钤“李衎仲宾”白文印,“息斋”朱文印。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历任吏部尚书、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善画古木竹石,墨竹、双钩竹尤佳。与赵孟頫、高克恭特相友好,俱为元初画竹名家。著有《竹谱详录》,开谱、画并陈之先,对竹子形态、品性、画法论述极详,堪为后人学画的津梁。

  图绘墨竹随风而动,摇曳生姿,竹叶俯仰向背,错综多变。笔法步武宋代文同,淡墨勾出竹竿,浓墨写就枝叶,精致细腻,一丝不苟。布局不求繁密,以疏朗为宗旨,用笔力却工细刻意,以天真为意趣。赵孟頫曾言“吾友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仲宾也”,确非虚誉。

  上诗塘有清李兆洛题记,另有近人俞明谦跋一则。

撰稿人:汪亓

李衎沐雨竹图轴

  元,绢本设色,纵111.5厘米,横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沐雨。”钤“息斋”朱文印,“李衎仲宾”白文印。

  鉴藏印:“清群簃鉴赏”白文印,“安仪周家珍藏”白文印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历任吏部尚书、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善画古木竹石,墨竹、双钩竹尤佳。与赵孟頫、高克恭特相友好,俱为元初画竹名家。著有《竹谱详录》,开谱、画并陈之先,对竹子形态、品性、画法论述极详,堪为后人学画的津梁。

  图中坡石横卧,碧竹挺秀,细雨淋沐,愈显清润。画中幽篁皆采用双钩法描绘,笔法遒劲飘逸不失细致,每片竹叶由绿色及赭石色共同构成,将竹叶的青翠欲滴表现得淋漓尽致。

  《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撰稿人:李天垠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轴

  元,纸本墨笔,纵121.6厘米,横42.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克恭为子敬作。”钤“彦敬”白方印。

  鉴藏印:“清父之印”朱白文印,“顾氏珍玩”白文印,“玉露堂”朱文印,“冯从私印”白文印,“吴景旭印”白文印,“仁山鉴定”白文印。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京)房山人。二十七岁始作小吏,官至太中大夫。曾数次江南任职,同赵孟頫等文人士大夫友善。能诗擅画,笔下山水、墨竹为长。山水宗学宋米芾父子水墨云山之法,以气韵见胜,墨竹求法金代王庭筠,凭生意动人。时誉甚高,与赵孟頫并称“南赵北高”。

  墨竹两竿,傍石而立,墨分浓淡,可见竹叶的远近和层次。石用湿笔,有淋漓之感,让人分明感受到赵孟頫所题诗句中言及的雨竹之厚重。高氏论画竹,称李衎似而不神,赵孟頫神而不似,自己则是形神兼备。其于此道的自矜,可见一斑。

  图上赵孟頫题七绝一首,对好友倍加赞誉:“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子昂题。”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大观录》、《江村销夏录》、《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撰稿人:汪亓

顾安竹石图轴

  元,纸本墨笔,纵126.7厘米,横41.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定之为海虞柳居雅友作。”钤“顾定之印”白文印,“迂讷老人”白文印。

  鉴藏印:“吴彬”白文印,“江村祕藏”朱文印,“高士奇图书记”朱文印,“高詹事”白文印,“山阴陈年藏”白文印,“半丁审定”白文印等。

  顾安(1289—约1365),字定之,号迂讷老人,祖籍淮东,寓居平江(今江苏苏州)。擅行草,工绘墨竹,宗法李衎、赵孟頫、高克恭诸家,取前贤优长,求一己风貌。画风秀致,布局清雅,行笔遒劲,不拘一格,极富文人韵味。

  图上布局简洁明净,画面清润古雅,幽篁挺秀,疏密相间,清风吹拂,枝叶婆娑,窠石兰草,生趣盎然。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借行书用笔写出片片竹叶,明暗相间,繁而不乱,形神俱全,妙意过人。赵孟頫提出“写竹还于八法通”的艺术观点,得到众多画家的认同,并身体力行,顾安便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画竹名家,此图即为其笔下佳作。

  裱边有近人徐宗浩、陈半丁题诗。

撰稿人:汪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