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花》落尽,遗憾才是王家卫的标志美学

 lenbercong 2024-02-04 发布于浙江
上周用三天时间刷完《繁花》。当它的热度逐渐褪去,我才后知后觉品到它的好。

其实最初我是带着挑剔和审视的眼光去看剧的,因为网上说它是王家卫版的《小时代》,这个类比让人忍不住打个问号。

不得不说,前三集看得并不舒适:剧情跳跃,镜头花哨,人物悬浮,观众仿佛被硬拉进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陌生场景,感到局促又尴尬。

然而从第四集开始,当你适应了导演营造的场域,逐渐摸清每个人物的经历、性格,特点,便一步步被吸引着走进这繁华神奇,充满欲望与情义的迷宫,也终于理解“用电影手法拍摄电视剧”的优势究竟何在。


首先,节奏快,单位信息量大。这是一部无需使用倍速,也舍不得快进的剧集。错过一个片段就有可能在理解上打折扣。

其次,插叙,并叙,留白的叙事方式让人很难从每日cut中拼凑出故事的全貌。这种做法虽然提升了观剧门槛,却让投入其中的人欲罢不能。

此外,讲究的用光,巧妙的镜头,充满设计的构图,每个演员都以最自然的状态留下最美影像。简直是从审美上对普通电视剧进行降维打击。


如果说以上三点是导演一向擅长的技巧,那么对于感情的细腻拿捏,则是他潜藏在每一帧画面里的本命气质。

那些欲说还休,错过遗憾,唏嘘感叹,渗透进人物的眼波中,发丝间,气息里,这就是王家卫式的文艺感。


繁花是一部群像戏,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没有让人出戏的。他们活在一个共同的场域里,演绎着那个变幻时代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


当然整个故事的戏眼还是男主阿宝,而他与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则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

之前有同学把阿宝比作张无忌:对哪个女子都温柔以待,重情重义,却对所有人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

但我觉得他俩还是有所区别。张无忌是真的拎不清,拿不准自己究竟爱谁,而阿宝则是拎得太清。

他心底对玲子、汪小姐和李李都有感情,却都不足以为对方停下脚步。


他对玲子有一份家的依赖。和玲子在一起,他吃的是泡饭,那是最日常最安心的食物,就像玲子给他的感觉:再怎么争吵,占他的便宜,她都是自己最能依靠的底牌。


他和汪小姐是彼此支撑的战友。他们的关系就像排骨年糕,虽然一软一硬,放在一起却是最合适的拍档。

他欣赏她的勇往直前,却承受不了她的感情与牺牲。几个人中,他自觉亏欠的也是汪小姐,所以宁可忤逆爷叔也要暗中成全她的心愿。


他与李李之间是势均力敌的相互吸引。他们在一起吃的是羊肉火锅,而这个场景与他跟初恋的吃饭场景最为相似。

但深陷江湖的他们无法区隔利益和感情的纠缠,告别便是必然的结局。


对于阿宝来说,不谈感情就可以继续享受情绪价值,而三个女人在看清现实后都主动做出选择。

玲子和汪小姐果断放弃幻想,开启自己的成长之路,而李李一向清醒,目标明确,转身离去。



原著上说:“男女之事,源自天时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门。”

尽管这个故事里的所有感情线都以空门收场,却在过程中体现出敢于付出、舍得放弃、顺势成长、永远充满生命力的女性价值观,而这足以令人欣慰。


15年时,一位好友向我推荐《繁花》这本书,说这是她近年来看过最好的小说。也许是期待值太高,读过后反而有点失望:不是它不好,只是不太合自己的口味。

多年过去,故事情节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却记得文字的特别:整个作品全部都是短句,干练生动,充满沪语韵味。

当年的读书笔记这样写道:

这部小说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描写,每个人物都是通过“不响”让读者自己揣测他们的内心活动。

或许是因为这个,总感觉无法参透人物的内心,这种难以产生亲切感的疏离让我对整个故事都喜欢不起来。



感谢王导用影像把那些“不响”以具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是意难平,也是洞彻与释怀。

或许每个时代都是一边凋零,一边盛放。那就让我们江湖再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