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贵阳改哥 2024-02-05 发布于贵州
贵州省博物馆筹备已久的《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于2月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首次以通史的形式系统展示了贵州30万年的历史文化。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在这个展览中有不少首次进行展出的珍贵文物。对我来说,最为期待的是原立于甲秀楼前的纪功柱——七十多年来头一回公开亮相。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前原有两根“平苗纪功铁柱”。
一根的铁柱铸于清雍正十年(1732),纪念云贵总督鄂尔泰镇压古州,铭文为:“帝德光被,臣工赫煜。八万古州,生苗帖服。熔干销戈,铁柱矗矗。表列垂谟,载瞻载肃。”
另一根铁柱铸于嘉庆二年(1797),纪念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铭文为:“圣武维扬,诞及蛮荒。兴义洞洒,挞伐用彰。功成锡爵,苗俗安良。剿抚永制,铭柱重光。
这两根铁柱都是将战争中收缴的起义军兵器重铸而成,可以说是清朝血腥镇压少数民族的历史罪证。大概是担心它们继续立于甲秀楼前有碍民族团结,1952年9月6日决议拆除。1958年埋在贵博后院地下,直到后来出土,然后一直深藏于库房中,从未公开展出过。

这次只展出了甲秀楼双柱中的一根,即鄂尔泰镇压古州苗民起义的那一根。横卧的是锈蚀残损了的原物,竖立的是带底座的模型。

与这两根铁柱同时在第三展厅中展示的,还有清代咸同战争时期起义军使用过的各种兵器,其中有两柄很长的腰刀,若非八尺壮汉,恐怕难以佩带和使用。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个人认为,贵博这次将“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示,应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并无不妥。虽然铸造这两根铁柱本是为了纪念清代将领在战争中打败少数民族起义军的血腥历史,但它们已作为文物被收进博物馆,其历史意义和宣传价值就发生了转变,没有必要担心少数民族朋友(尤其是苗族、布依族)因此伤心或愤怒。
若有人因去博物馆参观之后对历史产生兴趣,进而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能深切体会到现在的民族政策好。这正是公众参观博物馆的意义。敢于正视历史,让普通民众能够客观地回顾历史、全面地了解家乡,是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公开展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