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后遗痛,一个中成药止痛如神,敷上就好

 杏林大业 2024-02-05 发布于广东

金大爷最近颇为心烦,原因无他,便是那一道顽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疱疹本身已经痊愈,可左腰的刺痛如同阵阵寒风,丝毫不见缓解的迹象。看着越发消瘦的金大爷,他的老伴也是心急如焚,却又感到无能为力。

Image
一日,金大爷的孙子小明带着一瓶中成药回家,这家伙平日里对中药不屑一顾,今天怎的突然信起了古法?原来孙子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一种被称为“七厘散”的中成药,据说能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金大爷半信半疑,但疼痛日深,外甥女儿也在旁催促,他想着也罢,不妨试一试。

药到手,金大爷先是翻看说明书,紧接着不假思索地敷在了腰部,神奇的是,腰疼的感觉在药力作用下逐渐减轻了,长久以来的疼痛竟然有了缓解的感觉。金大爷心想,这药也太厉害了吧,他对中医药充满了新的认识与期待。老伴看着金大爷脸上展露出的久违的笑容,里面的故事明白人自然看得出来。

今天我们说说中老年常苦于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分享一段千金难买的中成药“七厘散”的秘诀。当你以为那疱疹已经过去,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疼痛让你意识到,原来这病根并未消除。

Image
中医里,带状疱疹被称为“缠腰火丹”,不仅因为它喜欢在人的腰腹部“安家落户”,还因为它和人的肝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腰腹正是肝经行走的地带。而肝火旺盛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血瘀现象。为此,中医治疗重点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就处方方面来说,起初要以清热为主,疱疹后期则更注重化瘀。

讲到化瘀,必须提到一味药“七厘散”。在此之前,我们提过这个方子在治疗外伤跌打方面的显著功效,它能有效地消肿、活血、止痛。对于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这个方子可以帮助破解瘀血,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同名的中成药可供选择。

“七厘散”的具体配方包含了血竭、儿茶、乳香(制)、没药(制)、朱砂、红花、冰片、麝香等药材。其中冰片的作用尤为关键,它性寒凉,涂抹在皮肤上时冰凉舒适,可以帮助毛孔打开,让药力深入肌肤之中。

冰片不仅能清凉皮肤,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儿茶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朱砂同样能清热,血竭、没药、乳香、红花、麝香这几味药材要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特别是麝香和血竭在破瘀上能发挥极佳的作用,红花是家常便饭中的化瘀佳品,没药和乳香配伍,则效果相得益彰。这些药物的协同作用,使得“七厘散”在活血化瘀上的效果无可匹敌。因为我们常常说,“通则不痛”,瘀血一旦可以顺畅散开,气血得以恢复通畅,疼痛自然也就消解了。

怎么用这方药呢?实用起来相当简单。将上述药材制成粉末后,用黄酒调和成糊状,敷在痛处。哪里有痛感,就说明哪里的气血存在梗阻,敷药时剂量可以根据疼痛的面积和程度来调整,并不需要拘泥于固定量。有时,根据情况还可内服,一次1—1.5克,内服外敷相结合,以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对了,说到带状疱疹,不得不提的是,《医宗金鉴》里的另一方——“二味拔毒散”,曾与“七厘散”齐名,堪称双剑合璧。这方子的组成只有雄黄、白矾两种,简单粗暴,但疗效显著。两者同量研粉,使用时用凉开水调匀即可涂抹。

在带状疱疹初发时使用“二味拔毒散”,效果往往出奇的好。方中的雄黄能清热解毒,白矾主清热燥湿,还有止痛止痒作用。“拔毒”顾名思义,便是将体内的炎症邪毒拔除干净。

如此简单的方子,治疗复杂的病痛,你是不是也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几分信任呢?让我们一起继续深入探索传统中医药的奇妙之处,感受那疏堵开通、止疼回春的神奇力量。


截图发送到“栗子看点”公众号
免费领取健康养生大礼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