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诺贝尔奖到百万美元药剂:揭秘Casgevy——全球首款获批的CRISPR基因编辑药物,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竞逐新蓝海

 风湿中心 2024-02-06 发布于上海


Casgevy是全球首款获得上市许可的CRISPR基因编辑药物,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2012年,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与Jennifer Doudna教授率先发表了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并因此荣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Charpentier教授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11月,她携手Rodger Novak和Shaun Foy共同创立了CRISPR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为“CRISPR公司”),构建起集技术探索、运营管理及投资于一体的高效发展模式,为基因编辑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CRISPR公司集结了一支国际知名的学术和临床研究团队,除创始人Charpentier外,还包括因RNA干扰现象发现而荣获2006年诺贝尔奖的Craig Mello,以及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先驱者之一Matthew Porteus等专家。
自2015年起,CRISPR公司与Vertex Pharmaceuticals合作,致力于攻克导致囊性纤维化和镰状细胞病的特定基因突变。至2017年,CTX001(即后来的Casgevy)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此后,CTX001针对镰状细胞病(SCD)和β地中海贫血两种疾病的治疗申请获得了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直至2023年11月,该疗法得到英国监管机构批准,适应证包括SCD和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TDT)两项;同年12月,Casgevy在美国也得到了FDA的上市批准,而此次FDA审批的适应证仅有SCD,针对TDT的上市获批时间预计为2024年3月。
SCD和TDT的病因类似,都是遗传性血红蛋白病。其中SCD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得容易粘连,使得红细胞从正常的扁圆形转变成镰刀状,会堵塞血管造成疼痛,严重时产生血栓,威胁患者生命。TDT则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极度依赖输血,在我国南方省份发病率较高,是出生缺陷防治重点疾病。
Casgevy的成功获批基于两项关键临床试验,均达到了主要临床终点,即显著减少SCD患者的疼痛发作和血管闭塞性危象,同时缓解了β地贫患者对输血的需求。研究表明,Casgevy的安全性表现良好,其不良反应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当,主要包括疲劳、发热、恶心以及感染风险增加等症状。
Casgevy所代表的基因编辑疗法具有一次性治疗的特点,但前期准备过程耗时数月。整个流程涉及提取和分离患者的血液干细胞,送往实验室进行基因改造。通过CRISPR技术精准编辑患者基因,激活所谓的“胎儿血红蛋白”,以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编辑完成后,患者需接受短期化疗以清除原有病变细胞,为新注入的编辑细胞创造生存空间。治疗后,患者需要在医院度过一段时间进行康复。
尽管Casgevy开启了基因编辑疗法的新篇章,但也面临着包括脱靶效应、编辑效率、免疫排斥及片段丢失等安全性挑战。Casgevy的高昂定价——每位患者高达220万美元的治疗费用(折合人民币超过1500万元),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有多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正处于积极研发阶段。据不完全统计,除了首款获批上市的产品之外,至少有十余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不含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其中不乏由中国企业研发的候选产品。这些疗法的应用范围正逐步从遗传性疾病拓展到慢性疾病领域,如心血管疾病、HIV感染等。
值得一提的是,“CRISPR三剑客”Charpentier、Doudna和张锋分别创立了CRISPR Therapeutics、Intellia Therapeutics和Editas Medicine这三家领军企业。
Intellia Therapeutics目前已有两款体内基因编辑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NTLA-2001正在进行全球3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A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而NTLA-2002则在1/2期临床试验中评估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患者的疗效。
Editas Medicine的EDIT-301正在开展1/2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其治疗镰状细胞贫血(SCD)和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TD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中国,科研人员同样瞄准CRISPR技术开发药物,用于治疗包括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病在内的多种遗传性疾病。诸如博雅辑因、绑耀生物、本导基因、瑞风生物以及中因科技等多家国内生物科技企业都在积极开展基因编辑疗法产品的研发,且已有多个产品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和由基因变异引发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成为了研发热点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