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盆地的秘密:是火山口还是陨石坑?谜题已被揭开

 魅力科学君 2024-02-06 发布于四川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从高空俯瞰,这个盆地的整体形状呈椭圆形,看上去很像火山口或者陨石坑。那么,四川盆地到底是火山口还是陨石坑呢?其实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四川盆地的秘密,经过多年的研究,这个谜题已被揭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火山口就是火山喷发时,岩浆从地下涌出的口子,陨石坑则是由小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而在其形成过程中,必定会在地层中留下相应的痕迹,简而言之,如果是火山口,那在地层中就会留下大量的火山岩、火山灰等,而如果是陨石坑,那在地层中就会留下大量的冲击效应标志,比如说矿物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形变、热分解以及熔融等。

另一方面来讲,四川盆地的总面积大约有26万平方公里,据此我们不难想象,假如四川盆地真的是火山口或者陨石坑,那么在其形成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就将极为巨大,足以影响到整个地球的气候和生物圈,甚至还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些也可以在地层中留下相应的痕迹。

然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对四川盆地的地层调查和分析表明,这些痕迹并不存在,这也这就意味着,四川盆地并不是火山口或者陨石坑,那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大量分析了四川盆地的地质勘测数据之后,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它其实是一个由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形成的盆地。

地壳其实就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其主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岩石圈,这个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了很多板块,随着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这些板块也会不断地移动,它们之间也时不时地会发生一些碰撞。

当板块发生碰撞时,彼此之间都会受到在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大量的岩石就会发生变形,进而使地球表面产生“褶皱”,其中高高隆起的区域就形成了山脉,所以这样的现象就被称为“造山运动”。

在“造山运动”中,由于地壳不同区域的抗挤压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有些区域更容易隆起,而有些区域则几乎不会受到影响,科学家将这种几乎不会受到影响的区域称为“克拉通”(Craton)。

实际上,四川盆地所在的区域就是一个“克拉通”,所以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就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在过去的“造山运动”中,四川盆地所在的区域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周围的区域却在不断地隆起,久而久之,这片区域就形成了一个盆地。

科学家发现,四川盆地的地质年代非常久远,至少有好几亿年的历史,而从已知的地层信息可以推测出,在过去的日子里,四川盆地遭到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需要知道的是,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也会推动地壳发生“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这被称为“造陆运动”,在漫长的时间里,这种运动会在地球表面造成不断变化的隆起和凹陷,如果海底高高隆起,海洋就可能变成陆地,而当陆地凹陷或者其周围的海洋区域隆起时,就会有大量海水的涌入陆地,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海浸”。

由于“造陆运动”的方向是上和下,因此四川盆地也会被其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遭到的两次“海浸”分别发生在大约5亿年至3.5亿年前,以及大约2.7亿年至1.9亿年前,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时期,四川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最后一次“海浸”结束之后,四川盆地就成了一个内陆湖泊,科学家将其称为“巴蜀湖”,在接下来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相碰,造就了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也使得四川盆地所在区域进一步地抬升,并呈现为西高东低的地势。

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巴蜀湖”中的水不断地向东流动,并越来越少,于是内陆湖泊就转变成了外流盆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区域就渐渐地演化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四川盆地。

总而言之,四川盆地既不是火山口,也不是陨石坑,它其实由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海盆到陆盆,从内陆湖泊到外流盆地的复杂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为我们生动地演绎了什么是“沧海桑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