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设计|《沏茶问题》教学案例

 丁玉海工作室 2024-02-07 发布于河北

以学生为主体 创课堂之精彩

—《沏茶问题》教学案例

魏县第三小学 侯迎飞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应斟酌教学设计,研透、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一一生活。另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时代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我认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的第一课时“沏茶问题”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并不陌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中,也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而且通过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我认识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我借力希沃白板这一技术支撑,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赋予课堂以趣味和活力,让教学因生活而精彩,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课堂实录


(一)

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小茶仙》。师:看完视频,大家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生:“沏茶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动画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 设计方案

(二)


     1.师:以茶相待,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今天,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小明的妈妈让他帮忙给李阿姨沏茶。(展示情境动画)。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呢?

     生:要想沏茶,先要知道需要做哪些事情。

     师:对。知道了要做得事情后,还要想一想哪些事情必须先做,哪些需要 后做?怎样安排这几件事情的顺序呢?如果小明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呢?

     生:一件一件做,就把每一件事情的时间加起来。

     师:现在小明想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他应该怎么做呢?需要多长时间呢?请大家用流程图的方式设计沏茶方案。

     播放流程图微课视频。

     师:你们认识流程图了吗?

     生:横向图表示先后完成的事情,而纵向图表示同时完成的事情。我们还可以用箭头连接,这样就更清楚的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了。

    (设计意图:以视频形式向学生介绍流程图,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

     2.动手操作 讨论方案

     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借助手中的卡片和同桌一起摆一摆,并且算一算怎样设计方案需要的时间最少。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

  (设计意图:围绕探究性问题“怎样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展开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欲望和兴趣。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汇报展示

     利用希沃课件的拖拽功能,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沏茶方案。

     师:设计最优化的方案要注意什么呢?

     生:先合理安排顺序,再考虑能同时做的同时做,这样就会节省时间啦。

  (设计意图:希沃课件的拖拽功能,易于操作,学生动手绘制流程图,增强学习兴趣,也获得学习成就感。)

     4. 认识数学思想

     课件播放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优化”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优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

(三)

游戏PK赛 寓教于乐


      师:你们理解“统筹优化”的思想了吗?现在来挑战一下吧。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中一个学生们非常喜欢的限时PK赛游戏,让学生巩固理解生活中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合理、科学。)

(四)

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小红吃药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巩固练习:填一填

  (1)小芳同学帮妈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收衣服5分钟,洗菜5分钟,煮饭15分钟,淘米2分钟,她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17 )分钟,比一件接着一件做节省了( 10)分钟。

  (2) 玲玲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60分钟,做饭50分钟,收拾房间用15分钟,至少需要( 65 )分钟。

  (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有序性。)

     3.观看“李红的一天”视频:说一说用到的“优化”思想

     生:李红早晨边洗漱边听广播。

     生:她边等公交车边看书。

     生:她在晚上边看书边泡脚。

 (设计意图:播放学生身边同学的一个视频,学生感觉亲切自然,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情境创设 设计方案

(五)

     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认识了流程图、知道了“优化思想”要先排序,再思考同时做可以节省时间。

     师: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三、心得体会


     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有不同的方案,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我以提问为主,讲授为辅。要想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请同学说;接着问:每样事情要多少分钟?最后思考:怎样有顺序地安排,所花的时间最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为什么这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怎样才是最优化的方案?随着问题层层递进,学生也跟着一步步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后,大家共同立志要做时间的主人,让本节课得到升华。

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悟”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要多创新,设计有趣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诸如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我们的课堂才会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