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机案例--台湾廻乡有机农场

 昵称34363449 2024-02-0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垃圾,这种平时人们避而远之,丢弃为快的东西,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废品收集者回收垃圾卖钱,企业从回收垃圾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家庭厨余变成有机堆肥。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么一个农场——提倡厨余堆肥DIY,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廻乡有机农场。
  图片

提到做堆肥,一般人对于“堆肥”的印象不外乎酸臭、引来蚊虫等。然而台湾有一家农场就提倡厨余堆肥DIY,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它就是台湾廻乡有机生活农场,每年都吸引了很多来自都市的“新住民”共同工作与生活,收割的时节最为可贵。

依山垦种,以贯彻绿色有机耕作的饮食与生活为号召,聚居百余人共同协力达成。位在台湾苗栗铜锣、三义及通霄的廻乡有机生活农场,吸引了很多来自都市的“新住民”,包括三代同堂的家庭、带着稚子的夫妻、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还有异国人士,他们采用生态农耕方式,在大食堂里实行自然饮食;鲜蔬鲜果收成时,为订购者配送到府;还定时举办农民市集,用力推广产品与理念。

与其忧心 不如尽心

食品加工愈来愈盛行工业化,市面贩售的许多产品被验出为化学合成制造,当这些问题浮出台面,消费者不免胆战心惊。这正是“廻乡有机事业”关心并且要亲力改善的现状。

例如制作树薯粉,这门学问几乎失传,然而廻乡农场就这么做。“我们就在社区制作树薯粉,虽然手制的成本较高,但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长辈都可以一起投入。”廻乡的总管曹多柔强调,他们目前致力的不只是有机,更是永续农业,因为农村再生不是环境美观,必须要落实在生活以及产业,并且取得共好,当产业上了轨道,年轻人才有机会回流,也唯有新血注入,才能够活化地方、永续农村。

  图片

实践并推广有机农耕的概念,得到具体的工作成果,一篓篓果实就是辛苦的证据。

在朋友的介绍下,曹多柔认识了廻乡团队创办人李旭清女士,认同农场的绿色生活自给自足理念,毅然放弃了年薪超过百万的经理阶工作,舟车劳顿两年,直到2005年“廻乡”团队移居到苗栗三义与铜锣的山里,她索性进入廻乡工作,并挑起营运管理之责。

农村有产业 年轻人返乡

为了实践并推广有机农耕的概念,廻乡团队来到铜锣,租下农地开始施作。但租来的农地土壤原不优,起码要花三年养地,这期间又遇到天候异常,曾有一某年冬季有近二千颗高丽菜被青虫啃食殆尽,幸好苗栗县政府推出“有机安全农业推广奖励”,对于必须养地恢复土壤质量,无法取得稳定收入的有机农民来说,增加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廻乡将有机生活逐步带入农村,最需要的支援便是当地居民的认同接受并携手努力。回想起近十年的历程,理念及沟通上不免遇到挑战,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语絮也从来不曾间断过,但是李旭清依然信心满满,因为尽管在铜锣遇到了困难,但是她看到了希望,这几年校园的通识课开始有教授带着学生来访及做学期专题报告,外国人来打工体验及交流,也慢慢出现青年学生愿意实习,最后更有人在实习之后决定加入“廻乡”团队。

  图片

“农村并不是代表落后,这里是跟得上时代的,我们已经把基础建设打造好,相信可以让年轻人在这里看到机会。”这个状态也符合了选用“廻”字有旋转之意的初衷,因为农村再如何发展,若是没有新世代的承接也只会凋零,李旭清与曹多柔期许未来可以透过年轻人的返乡,将多元知识带回农村,而农村有所消化之后,再推动“回乡讲堂”,将力量重新带进城市,形成良好的循环。

拓展加工品 经费伤脑筋

2014年,廻乡来到通霄开拓据点“廻乡有机驿站”,除了既有的观光体验导览,更增设卖店及餐厅。前者是为了协助有机农民解决农产过剩、附加价值低的问题,陈设了数十种在地有机农产加工品,遵循古法制作,提供游客最放心的选择;至于餐厅,是以当季的有机食材为主轴,开发具地方特色的蔬食风味料理,采用不高温油炸,以蒸、烫为主的烹调方式,保留了食材的营养。

图片

廻乡有机驿站所贩售的食品,以当季的有机食材为主轴,除了开发特色料理外,也有游客亲手DIY课程,让孩子从小接触自然,为美好生活埋下未来的希望。

农产加工品的研发及制作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回乡在通霄新建碾米厂,支出高昂,也让李旭清与曹多柔伤透脑筋,“有机米不能与非有机米一起碾,所以之前为了配合碾米厂而提早采收,稻子成熟比率低,又加上为了赶工,烘干的温度太高,产生很多碎米,量与质均损失。”然而,廻乡如果不带动把硬设备建置完善,也无法吸引当地农民加入有机种植的行列。

图片

尊重食物、尊重农业,就是善待自己,也会养成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廻乡”从生活中的身体力行,实践美好的土地哲学,微小却重大。如果接触过“廻乡”的朋友,都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并且寻求改变,这些积累将会产生震荡、发挥效应,造就与环境和谐共好的生活方式及农村产业。

图片

我们不是在寻求一个没有菜虫的环境,而是要致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容互惠的农耕环境。植物会生病就好像人会生病一样,虽然我们可以找到病源体来防治,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生病的植物或人其本身的免疫能力较差所致,因此改良土质与改善成长环境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廖智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