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道25年,“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杨紫,终是活成了“人间清醒”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4-02-07 发布于北京

作者|安青

编辑|先锋谷


《要久久爱》正在热播,杨紫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可随着剧情的深入,这部剧有“低开高走”那味了。

或许,杨紫又赌对了。

一档《人物》的采访,又将她送上热搜。

2023年对杨紫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的关键字累和稳。

著名制作人侯鸿亮对她那是赞不绝口。

贾玲也找她拍摄电影。

这个曾活在童星光环下,不自信的杨紫。

现如今已经变成了无坚不摧的大女主。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她,终是活成了“人间清醒”。

01

2023年的杨紫收获满满。

虽然只有一部作品,但对她来说加成不少。

简单来说就是有效播剧。

《沉香如屑》是她和前公司合作的最后一部戏。

从那时起,她选择单干,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她的父母再次成为了她的直接经纪人。

对她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此时,《长相思》这个剧本递到了杨紫的手里。

但团队的人认为不应该接。

说实话,和她演对手戏的4个男演员,其中有两个知名度都不高。

虽说演技更加重要,但也有不少人是冲着演员看剧的。

要知道,以前和杨紫演戏的都是,肖战那样既有实力又有流量的演员。

这不免让人怀疑杨紫离开欢瑞后,资源降级。

其次,又是古装。

近期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你认为内娱戏路非常窄的演员有哪些?

其中网友提名的演员都是一直演一种类型的角色,导致同质化严重。

渐渐地,观众腻了。

不得不说,团队的担忧是对的。

可细看了剧本之后,杨紫认为这个剧情很现实。

“小妖”不喜欢依赖别人,这一点和她很像。

除此之外,这是由桐华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

这个可以参考《步步惊心》。

杨紫认为可以赌一把。

剧还没开播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疑问:杨紫可以一拖四吗?

事实证明,她第一次独立选择剧本就赢了。

《长相思》一经上线,热度就直接登顶。

4条感情线,任君挑选。

杨紫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地稳。

该剧的高潮在她换上女装后。

在观众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开始虐了。

此时的“小妖”堪称绝美,又让人怜爱。

可她却不服输,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顽强生长。

不得不佩服她选剧的眼光。

有一说一,《要久久爱》的收视并不乐观。

杨紫30岁还演学生遭到了很大的质疑。

很多人都说该剧扑街了。

可剧情深入后,这部戏的风评好了不少。

前期她和“蒋翼”久别重逢的这场戏,真的让人直呼过瘾。

“蓝亦菲”去世后,她迟迟走不出来。

两人用演技诠释了:

“一个生命停止在了18岁,一个永远活在18岁”。

02

但顶流不仅要有作品。

其他方方面面都得有。

比如杂志,代言和高定。

有一说一,与杨紫相比,热巴在这一方面一骑绝尘。

去年暑假之前,杨紫的红毯都“崩”。

除了一字肩还是一字肩。

虽说杨紫也是90多斤,可她看起来就是肉感十足。

再加上没有遇到合适的造型师,她的造型都很一般。

每次走红毯,她都会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不仅如此,她到底有没有整容呢?

本人曾正面回应过此事。

遗憾的是,信的没有几个人。

对此,杨紫也没有回应。

用它的话来说就是不在意这些事情。

但她却会认真听取好的意见。

不知从何时起,杨紫变得好看了。

这造型,这状态,怎么都挑不出错。

而且,她似乎更加贵气了。

其中和经纪人大雷离不开。

要知道他以前是“大宝贝”的经纪人,手握无数时尚资源。

和她合作,杨紫野心不小。

没多久,杨紫直接上身了高定。

很多人惊呼:她的美貌被低估了。

她的红毯开始变得有看点,整个人也自信不少。

以前够不到的高奢代言和杂志也纷至沓来。

杨紫终于成为了真正的流量。

这条路她不知走了多少年。

爱人如养花说的就是杨紫。

或许有人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

杨紫的共情能力一直都很强。

很小的时候,她独自看电视,就有很深的感悟。

看着女儿非常有表演的欲望。

两口子就把女儿送到了少年宫学习。

5岁那年,杨紫被选中成为了一名群演。

虽然戏份不多,但这次的“触电”让她很振奋。

见女儿喜欢,两人就经常带着杨紫去各大剧组面试。

2002年,10岁的杨紫出演了《孝庄秘史》。

这也是很多人对她的初印象。

那时的她一脸的青涩,肉嘟嘟的看起来很可爱。

到这里,杨家父母都没有计划让女儿日后走这条路。

两人骨子里还非常传统,希望女儿可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日后就在家附近的银行上班。

可两人无法拒绝女儿的要求。

一直都在为女儿谋划演艺事业。

2005年,《家有儿女》开始筹拍。

杨紫也成为了万千面试者中的一位。

03

起初,导演因为年龄小拒绝了她。

还是副导演见她有灵气,杨紫才被留下。

这部戏的效果远超杨紫的预期。

她第一次尝到了红的滋味。

可她却没有获得与人气相匹配的资源。

更让杨紫接受不了的还是青春期发福的问题。

她一下子变“普”了。

一些导演看了杨紫的近照,直接把她换掉了。

为了维持身材,她只吃水煮菜。

眼见女儿这样煎熬,再加上女儿快中考了。

两人就做主推掉了《家有儿女3》。

在父母的期许下,她考上了重点高中。

可杨紫还是想演戏。

2009年签约华谊。

2010年考北电。

这就是她的行动。

可进了北电后,她才发现原来宋丹丹说的都是对的。

周围的人个个都很漂亮,杨紫再次因为外形自卑了。

而且,有些老师更喜欢新人,因为童星都定型了,不好调教。

想让观众忘记以前的角色,非常难。

童星这个身份对她来说成为了一重枷锁。

那时,杨紫得到最多的就是拒绝了。

与此同时,她为数不多的几部戏效果也不太好。

只因为她还处在“尴尬期”,外形不好看。

毕竟偶像剧非常看脸。

其实,有时候没有人“黑”才是最可怕的。

这就叫没有热度。

据杨紫所说,彼时的她走红毯的礼服都是淘宝上自己买的。

到了现场后,没有人和他打招呼,也没有人愿意好好采访她。

当然了,也没有后续的通稿。

此时,是父母一直站在她的身后。

本来不想让女儿演戏的两口子,开始全身心为女儿谋划。

在女儿被打击的时候,也一直都在鼓励她。

在后来的采访中,杨爸爸也直言不讳:我一直都在研究童星如何转型。

那段时间里,父母是杨紫的“光”。

2014年,《战长沙》播出。

造型就不多说了,很一般。

杨紫也被打上了“土”的标签。

可“胡湘湘”这个角色对杨紫来说是个转折点。

制作人侯鸿亮借此认可了杨紫的演技。

天生为演戏而生就是她的评价。

孔笙对她也是赞不绝口

这才有了后来在《欢乐颂》中的再次合作。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剧。

04

或许杨紫本来想走实力派的路线。

从和她演对手戏的演员和电视剧的类型都可以看出。

她计划往正剧靠拢,凭借演技出圈。

可这条路走不通。

《青云志》出现后,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毕竟那是流量当道。

她为何不能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呢?

不接那种戏,或许杨紫就如自己所说“消失”了。

果不其然,该剧让杨紫的热度飙升。

网友肯定演技,质疑外形。

虽然有很多不太好的评价,但她“红”了。

此时,正午开始拍摄《欢乐颂》。

侯鸿亮想起了杨紫,她认为对方可以完美地消化“邱莹莹”这个角色。

观众认为她“拎不清”,这就对了。

这部剧对杨紫的加成很大。

她终于有机会接触一些大IP了。

对此,她也很坦诚,接这些戏可以更快提升商业价值。

《香蜜》绝对是2018年的“黑马”剧集。

全剧的高潮部分在后半段。

一白一黑的婚礼中,杨紫不论从造型还是哭戏都是可以封神的程度。

“前夫哥”直接“飞升”成流量。

从那时起,她就成为了“旺”男演员的存在。

比如“现男友”。

再比如成毅。

只要是和他合作的男演员都走红了。

对此,杨紫很通透。

她认为这是双方演员默契合作的原因。

侯鸿亮也是这样认为:杨紫能让对手演员更加舒服。

这和杨紫的性格也有关系。

杨紫为何能永远那么“明亮”。

家庭给了她很大的支持。

侯鸿亮曾说:杨紫的父母一直都在默默付出。

比如女儿有活动,他们就站在看台上远远看着。

两人的态度甚至有点谦卑,生怕给女儿抹黑。

就是这样的“战战兢兢”,才能让这一家人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她的顶流之位才能坐得更稳。

其实,杨紫最可贵的便是“知世故而不事故”。

和她合作过的演员对她总是赞不绝口,她温暖这身边的每一个人。

于此同时,她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什么该计较,什么不该做。

可以说,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05

再看她的感情。

要是她和秦俊杰现在官宣恋爱,肯定会引发巨大的讨论。

两人还会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

因为秦俊杰太“糊”了,两人咖位不对等。

从《青云志》到《龙珠传奇》。

两人的感情也一步步升温。

这对小情侣的相处模式就是兄弟。

据悉,两人是和平分手。

可正好碰到了“胡辣汤”事件。

秦俊杰前脚和女演员拍戏,后脚就和女友分手。

这时间点太巧了,也难怪有人多想。

可这事情过去6年后,这件事似乎不重要了。

相聚即是缘分。

这6年里,杨紫一步步成为了顶流。

她终是走出了低谷。

最后,期待她在《热辣滚烫》中的表演。

要是这部电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

杨紫或许可以渐渐往电影之路靠拢。

她一定会越来越好。

部分

《人物》|杨紫 2024

《新闻当事人》|杨紫 2016

《金星秀》|杨紫 2016

《长相思》《沉香如屑》《要久久爱》等电视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