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9旅老部队难挑大梁,罗荣桓下定决心:就让梁兴初这个打铁匠去

 哈哈狮的信箱 2024-02-07

之前我们曾聊过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之前,曾对我军在延安的部队有过一番评估。

胡宗南自己在军事上虽然只是一个“二把刀”,但毕竟也有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他对我军在延安的部队,评估也还算是准确。他对张宗逊的358旅很重视,却很轻视王震的359旅,认为359旅部队的士兵只会拿锄头,不会拿枪了。

图片

一提到359旅,绝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就是南泥湾垦荒,这也是胡宗南眼中359旅战士“只会拿锄头,不会拿枪”的刻板印象的由来。

如果说从陕甘宁边区建设而言,359旅功莫大焉,可对于军事上而言,其实不利的影响就要大很多。

359旅虽然前身来源于红六军团,打过不少硬仗,可自从到延安后,就很少在前线,无形之中削弱了不少战斗力。

更为关键的是,359旅在抗战胜利前夕,曾积极响应中央向南发展的战略进行南征,后来又经历中原突围,王震率领359旅再次回到延安时,部队仅剩下2200多人,对战力又是一个消耗。

一直到后来经过整补以后,才逐渐缓慢的恢复了一定战力。

359旅南下部队其实有两支,一支是王震亲自率领的一部分,后来成为西野二纵的前身,还有一支是旅参谋长刘转连、副政委晏福生率领的南下第二支队,这支部队南下抵达河南孟县时,日军投降的消息传来,改道去东北,执行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值得一提的是,刘转连率部队到东北后,便在野司指示下恢复了359旅的番号(等于有了两个359旅)。

可这支部队后来却饱受“难挑大梁”的困扰,刘转连为此还受到了处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图片

抗战胜利后,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各大解放区抽调兵力开赴东北,总共十一万人左右,其中还有两万余人的干部。

开赴东北的部队虽然都是各大解放区的精锐,但因为初到东北,没有一个系统的指挥,一开始就捉襟见肘。

当时,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能够依靠的成建制的、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部队并不多。比较出名的是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三万多人,这支部队不仅齐装满员,而且还携带有武器。

也正因为如此,新四军第三师后来成为东野几个纵队的前身。

刘转连率领的南下第二支队,虽然只是原来359旅的一部分,但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对这样一支威名赫赫的队伍,一开始也是非常重视的。

在东野看来,359旅是要挑大梁的,一定要优先补充。

1945年10月,刘转连率部抵达辽阳,并在当地获得了整补,整补过程中重新恢复了359旅的番号,刘转连任旅长,晏福生任政委。

基本上在当时武器装备、兵员干部,基本上都是优先359旅。

也正因为如此,359旅到东北后不久,很快就满编,下辖七个团,是我军在东北的部队中建制最大的一个旅。

东总在359旅的使用上,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将他们派到后方负责根据地经营以及剿匪,在这方面359旅干的确实是不错。

当时,东北正值抗战胜利之初,各地匪顽盘踞,百姓深受其害。

图片

刘转连率领359旅首战就攻了土匪的老巢五常(大概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五常大米产地),其实此战第一次打的也很不顺利,土匪毕竟在此地经营了多年,根深蒂固。359旅第一战着实有些轻敌。

据说五常的土匪枪法都很准,在我军攻城时,他们就躲在暗处射击,基本上一瞄一个准,还有就是利用东北天寒地冻的气候,用装满玉米和大豆的麻袋建碉堡,上面再浇水。

首次攻五常不利后,359旅吸取了教训,第二次打的就比较顺利了。

此后359旅南征北战,纵横东北多年的“四大旗杆”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等土匪头子,也被我军拔了个干干净净。

肃清土匪后,359旅被调到一线,正式与国民党军精锐交手。

可调到正面战场后,359旅的战绩就不是那么亮眼。

当然,359旅在这段时间里的战绩有多么拉胯,没有那么多具体的事例能说明,但是有不少怪话流传下来。有人说359旅到东北以后,特别擅长“搞东西”,是以359旅比其他友邻部队更富有。

坐拥精良装备,359旅常常攻不动、守不住,却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1949年10月,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曾谈到359旅部队:

“该师系东北各部队中历史基础最老的部队之一,其中有不少为土地革命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之骨干成分,连以上干部绝大多数为关内参军之老干部,部队作风甚疲塌,战斗作风被动,战斗力未能充分发挥,其部队历史应列入东北各部队中之主力师,但战斗力还不如一般老部队及赶不上进步较快之新部队。”

图片

说实话对于一支功勋赫赫的老部队,即便是犯错,记录中总是要顾及一点颜面,可东北军区在谈到这支部队时,却丝毫不客气,甚至赤裸裸提出批评,无疑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在。

1946年下半年,东野整顿部队,凡是进入东北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升格成主力纵队,唯独只有359旅被编委独立第一师。

可359旅(独立第一师)的噩梦还没有结束。

从1946年11月开始,杜聿明制定“南攻北守”的计划后,数次调动部队对临江地区发动猛攻,为了保卫北满、南满根据地,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联合南满部队发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作战。

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结束二下江南后,国民党军又集中新一军、71军向北进攻,其中71军下辖的88师作为敌先头部队甚至越过了松花江北岸。

3月8日,东北民主联军决定进行三下江南作战,趁敌人越过松花江兵力分散之际调敌回援,并在运动战中歼敌。

在原定的方案中,唱主角的是一纵,二纵、六纵以及独立第一师包括其他各部队都是配合,主要目标是围歼位于德惠东北的新一军。

不过,等到部队真正展开以后,二纵五师莫名其妙的成了主角。

二纵五师原定的任务是,先于大部队越过松花江,截击回窜的87师,然后迅速进展至中长路,配合一纵打新一军,不过,钟伟抵达德惠后,却发现慢了一步,敌人已经先行撤退了。

就在这时,钟伟听到了靠山屯西南附近的西南姜家屯和王奎店枪声大作,有激烈的战斗。

当时在靠山屯与敌87师一部交手的正是独立第一师,他们的任务本来是佯攻靠山屯与切断敌 71 军 87 师撤回农安的退路,以便于我军主力部队歼灭该敌。

可独立第一师在整个行动中十分拖沓,87师当时撤退的行动十分果决,以一部兵力与我军纠缠,伺机移动阵脚后撤,可独立第一师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没有能够及时察觉。

野司曾指示独立第一师,要求该师以一个营的兵力打击敌侧背,牵制住撤退的87师,可独立第一师始终没有完成这一布置。

图片

后来是钟伟意外闯入靠山屯,这才把要撤退的87师截住,87师被钟伟截住后,敌人出动了五个师增援,使得钟伟立刻意识到这是歼敌的良机。

战后东总点名表扬二纵五师,狠狠批评了独立第一师,甚至说了句很严重的话:

“这哪儿像个主力纵队!”

也因为这一仗,时任独立第一师师长的刘转连被降职调到独立第三师任副师长,贺庆积调任独立第一师师长。

贺庆积调任独立第一师师长后,使得部队有了根本的改善,部队能拉得出来,行动也果决了不少。

1947年8月,东野第二次整编部队,独立第一师被改编为十纵28师。

当然,成为主力纵队的一把尖刀,28师还不算太够得上资格,况且随着东北战场环境逐渐改善,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28师必须要能打的起硬仗才可以。

罗荣桓思来想去,决定让梁兴初去。

梁兴初去十纵之前,任六纵副司令员,六纵其实在东野早期建起来的几个纵队中,算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下辖的6纵16师,更是“两头冒尖”的部队,而16师的前身就是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而第三师十旅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钟伟。

让梁兴初这个打铁的到十纵,无疑也说明他的能力得到了罗荣桓认可。

图片

去十纵之前,罗荣桓专门找梁兴初谈话:

“独一师,都是359旅的老底子,不能老当独立师。我们想加上东满独立师,组建第十纵队,让你去当副司令员,把十纵带成能打硬仗、恶仗的一流部队。”

没想到的诗,梁兴初一听是去当纵队副司令员,当即就不干了:

如果真要我去,就把那个“副”字”拿掉,我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这几乎和后来的钟伟闹得一模一样。

罗荣桓考虑再三,后来最终决定,就让梁兴初当纵队司令,不为别的,他对梁兴初就只有一个要求,把十纵或者说把28师这支部队带出来。

东野首长对此也是犹豫再三,最终仍然同意:

“是好刚就要用在刀刃上。”

严格意义上说,梁兴初直接升任十纵司令员,确实是属于破格提拔,别人不提,当时十纵29师师长刘转连抗战时期就当了旅参谋长、红军时期师长,28师师长贺庆积同样也是红军时期的师长,资历都比梁兴初要老。

梁兴初上任十纵后,整个部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图片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期间,梁兴初率十纵加一个独立师在黑山大虎山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在解放锦州东野数万大军在辽阔的辽西平原追击廖耀湘兵团时,梁兴初顽强的守住了黑山防线,彻底切断了廖耀湘逃生的通道。

28师作为十纵主力,在此战中彻底脱胎换骨,再也不是当初那支挑不起大梁的部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