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善信慧兵 2024-02-09 发布于山东

孩子问,为什么2024年是甲辰龙年,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六十甲子和属相,六十甲子为什么用天干地支组合,天干地支的最初含义是什么,怎么来的,突然发现自己解释不清楚,网上查了很多些资料也是未能满意,于是通过多方查询资料,思考许久,终于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认可的解释。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十天干的最初含义与十月太阳历相关,本文我们重点介绍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的内容。

整理如下:

一、十天干的最初含义

二、十二地支的最初含义

1、十二个月的由来: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上古中国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也就是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36天,留下5、6天用于过年。那从什么时候改为了12个月呢。

在《尚书-尧典》中记载,尧帝命人将全年全年周期定为366天,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四年置一个闰月。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四季:太阴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分别位于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即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月。

十二地支:从尧帝的时候,才有了以月亮为祭月的太阴历,效仿太阳历的十天干,也创造出了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月,表达的含义和十天干的是类似的,天干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故称之为天干,地支以月亮为基础,故称之为地支。

2、历代历法:夏历与 殷历、 周历, 秦历都是十二个月,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哪个月为正(作为一年之始)。一年十二个月,分为 子月、丑月、 寅月、卯月、 辰月、巳月、 午月、 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汉历(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为正月。秦历以亥月为正月。从 汉武帝开始至今,都采用夏历。

起始时间:地支的开始时间,也是参考了天干,都是和冬至相关,天干中的甲月是冬至后的第一个月,地支中的子月为包含冬至的月份。

3、五行:由于在天干中的五行概念,已深入人心,在地支中也增加五行相关属性。

子(鼠)属阳水,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一说、辰戌丑未土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最后一个月为土月,这样五行平均都是72天。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十二地支相关信息

《黄帝内经》中既有描述四季时令,又有描述五季的关系。文中的长夏应为十月太阳历中的长夏季,说明《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上古时期(太阳历时期),但成书于三代。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黄帝内经-金贵真言论》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十天干五行与方位(过年时间有其他说法)

4、十二支与十二时辰:

23—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

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 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

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为亥时。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

5、十二地支的含义:

地支与天干一样,依顺序包含了万物从孕育、生长到繁盛、衰亡的过程。

1. 子:象征草木的种子,在地下吸收水分,从而生发萌动,为一阳始生之意。

2. 丑:表示种子继萌而长,开始出芽的过程。

3. 寅:表示万物在地下已经出芽,为向阳生长作准备。

4. 卯:象征万物冒地而出。

5. 辰:表示万物舒展伸长,振作生长。

6. 巳:指万物茂盛而起,阳气最盛。

7. 午:表示万物极盛,阴阳开始交接。

8. 未:昧也,象征太阳已经过午,开始偏西了,此时阴气渐长。未,也表示万物已经成长得有滋味了。

9. 申:表示万物已经长成,成熟了,但还没有成熟到极致。

10. 酉:表示万物已经成熟通透,接近衰败了。

11. 戌:表示万物已经到了衰落灭亡的时候。

12. 亥:表示万物已经收藏起来,种子进入储藏,准备第二个轮回的开始。

总结:

十二地支,十天干一样,是对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基于万物的形象化描述。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最初就是两种历法,是一年的两种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子月是包含冬至的月份。

甲月可能在丑寅之间(待考证)。

3分钟说明十二地支最初含义与十二月太阴历相关(文化探源)

题外话:

为什么在远古时期的十月太阳历没有记载月亮呢?

东方早期的神话故事,有大量关于太阳的描述,几乎没有关于月亮的描述,直到黄帝,后羿,嫦娥往后的神话故事中,才大量出现关于月亮的神话记载。玛雅人流行的《编年史》中,大洪水之前,也没有关于月亮的的记录。这个我们先不展开讨论,后续有时间再补充这么方面材料。

《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义,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书中所讲的12个月亮,即为一年中的12次月相变化周期。

后续主题:

天干地支记日的天文意义。

天干地支纪年的天文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