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雅琴 | 中年咏叹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2-11 发布于浙江




中年咏叹




文/叶雅琴

在流量泛滥、情感稀释的当下,中年却像转基因一般被人吐糟、诟病。不说满世界张扬的中国大妈,扰民、刻薄、自私,也不说一些油腻中年,懒惰、粗鄙、猥琐,职场、官场、商场、娱乐消费场,凡中年把持的地方,霸气与戾气齐飞,装逼与欲望共舞,将功成名就或一地鸡毛的中年,涂抹成诡秘多端的布幕墙,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自视不忍,相顾失言,也成为这个自媒体时代、微信世界层出不穷的笑柄、话题。

本来,中年是人类生命的自然必然,应有经山历水后的从容达观,与世事洞明后的沉着豪迈。但冷眼相向,在资本辗压、特权辗压、阶层辗压、地区辗压、配置辗压、行业辗压之外,又有了中年辗压,将本就逼仄趑趄的P民世界,搅出更多的污水浊流,有碍观瞻不说,还一次次将“破窗理论”践行出新的高度而不自知。

二胎放开后,因保姆市场乱相丛生,让家庭教育、隔代抚养成为挑战新生家庭婚姻与家庭的重中之重。成千上万的家庭因此每天上演远比电影、电视剧情更走心的家庭伦理剧,婆媳斗法、姑嫂斗宠、亲家斗智,不一而足。这里面固然有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四体不勤、网购成风、压力山大等因素,但长辈观念老化、“智能”弱齿、越俎代庖甚至封建迷信等也难辞其咎。而那种以爱的名义全面干涉儿女生活,用亲情绑架儿女未来,借眼泪、苦情甚至财产协迫子女实现自己未竞梦想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恨复可叹。

在职场、社团、甚至吃喝玩乐这群那队,“先进山门为大”、论资排辈几乎是铁一般的定律,而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明哲保身、圆滑功利、指手画脚几乎是中年人的标配。对上一张面孔,对下又一张面孔,即便手中只有小微权力,也要发挥到极致,绝不浪费。拉帮结派、团团圈圈、本位主义盛行,画地为牢,不肯担当。而有丁点好处却据理以争,决不迁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甚至狐假虎威,蛇鼠一窝,没有底线。语言乏味、面目可憎,正是其现实的照影。

如今自媒体时代,“文化”满天,中年更似秋天的菠菜,明送秋波,多情泛滥,虽然似乎也许可能并不真的风情万种,摇曳生姿。剪剪贴贴、东拼西凑、大多炒冷饭的鸡汤,在中年人当中甚嚣尘上,混淆视听不说,还严重影响社交公共空间,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精神雾霾。可,再剽悍的语言,若没有现实的观照,都只是一句空话。而谎言强调一千遍,它归根到底仍是谎言。指望那些被商业与金钱捆绑的社会人提供可靠、有效的资讯,无疑痴人说梦;而想从他们身上获取翔实可据的文化信息,则大抵语焉不详、不得其解。因为,求真、严谨的学术精神,自律、担当的文学素养,需要的是干净、纯粹的灵魂。

说到中年人的感情,看似平波静澜,甚至死水一潭,实际上很多早已千疮百孔,人仰马翻。如果不是顺风顺水,相携相守,秉持初心,几十年烟火尘埃,灯红酒绿,商潮人海,诱惑蜜汁繁荣,即便肉身尚在,灵魂也早已飞出天际。更不用说世风人情,各种生存所需、利益所趋,用红楼、三国、水浒、西游叠加的所有套路,都不足以hold住人性的不可控性与瞬息万变。也难怪巴尔扎克将自己24卷91部共写了2400余人的作品集题为《人间喜剧》。在人性与欲望的驱逐下,道德底线一直在不断突破,如何在婚姻中抗震救灾、保土守疆,不仅是娱乐界的不衰话题,而且也成了百姓中年的生活日常。

在娱乐至死、阶层固化、某些通道被人为堵死的情况下,所谓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过是文艺腔调下的自我麻痹与碎碎念。房恐、婚恐、育儿恐,职恐、病恐、养老恐,生存之艰,挣扎之困,压抑之苦,无望之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此,中年之殇,浩浩汤汤。

如此,中年咏叹,悲怆惊悚。

谢谢阅读


作者简介

叶雅琴

草世木本名叶雅琴。乃叶的繁体字拆分,取草木无华与岁月不羁之意,县、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暨跃龙诗社副社长,亲山乐水,偶尔涂鸦。

□编辑:海燕文化
□ 图片:润月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