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联:半聋半哑半糊涂,苏小妹巧对下联,堪称经典妙对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2-12 发布于河南

BEGINNING OF SPRING

Image


文丨长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联文化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项。

对联,是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民间挂的驱邪桃符。

经过千年时间的发展,到了隋唐,因为格律诗的发展,对联也渐渐成熟。

Image

最早将对子写到桃符上是后蜀国君的孟昶,他创造性地在桃符上题上“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对联挂在门上,从而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后对联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被更多人喜欢和热爱。

宋代以后,因为门阀士族的衰落,能够读到书的人就更多了。

当时的读书人,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平时最大的消遣方式就是自“吟诗”,互“作对”了。

因为相互切磋对联时不仅可以考验对方的文采底蕴,还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采。

这样既能消遣时间,还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历史上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佳对以及有趣的对联故事。

Image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则北宋时期关于苏小妹与老翁之间发生的对联故事。

北宋时期,出了一个著名的大文豪苏轼。苏家是书香门第,一家人都非常有文化。

唐宋两朝写文章最牛的宗师级组合“唐宋八大家”,苏家就包揽了三,分别是苏轼和他弟弟苏辙,还有他老爸苏洵。

据各种古籍(野史)记载,苏轼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也是一位熟读诗书、才华出众、擅长对联之人。

苏小妹经常有事没事就和苏轼和他朋友对诗对联,就连结婚洞房前,还出了三个对子来考验秦少游,可谓是特立独行的女中豪杰。

Image

有一次苏小妹带着丫鬟出门逛街,看到了街上有几个小伙子正在一个卖菜摊前欺负一个老人。

一伙人对老人指指点点,还动手推搡,可老人却没有太大反应,不反驳也不反抗。

苏小妹见状就跑过去替老人赶跑这些小混混后,手里边帮老人收拾摊子,嘴里边也没停下:老丈,他们这伙人欺负你,你怎么也不反抗呀?”

老人对苏小妹的帮助很感激,听到她的问题后笑了笑回答:

“半聋半哑半糊涂。”

苏小妹听完老丈的回答,心里瞬间也就明白了老人的意思。

老人这个说“半聋半哑”,并不是不是指自己身体上有毛病,是个半聋半哑的人,说的是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

Image

老人活了这么多岁数,其实见识了很多,如果是年轻的时候,他可能会冲上去直接和他们干一场。

但如今老了,他反而不想和那些人一般见识,内心根本不想去计较这些是是非非。

人到了老年之后,通常心就会越来越宽了,放下了很多东西,就不会有太多计较,活的也更通透。

苏小妹一开始看见老人被欺负还比较恼气,但是听了老人的话她也明白了很多,看来眼前老人还是个文化人。

苏小妹就把老人“半聋半哑半糊涂”的话语当成了上联,自己也对老人说出自己的下联:

“一撇一捺一人生”。

苏小妹的这下联和上联结合堪称妙绝,上联是“半”,下联对“一”,不仅在语法上还是对仗上都十分的搭配。

Image

最妙的这副对联表达意思上非常有哲理,做人不与人争论长短,不需要活得太清楚,糊涂反而少了很多事,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从字里行间抒发个人感情、表达生活态度,反应出人生的哲理,这不愧是一副好对联。

那对于老翁的上联儿“半聋半哑半糊涂”,你给出的下联是什么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