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魄?什么是认识?什么是认知?为什么认识认知都是魄?

 灵魂道 2024-02-11 发布于安徽

什么是魄?什么是认识?什么是认知?为什么认识认知都是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也都有自己的认知。

认识是个点,认知是个面。点和面,就是数学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点和面。

认识认知的主体是自己,是自己的心灵;认识认知的客体是宇宙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

人的一生会拥有很多很多的认识与认知,人只要还活着,就会时刻不停地诞生出新的认识与认知。

什么是认识?什么是认知?为什么人的认识与认知那么容易混乱?如何确定认识与认知的界限和范畴?

大道至简。人的认识和认知也可以极简。

怎么样才可以简化认识和认知?关键就在于你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划分它们。

个人认为:应该以时间法则来划分认识,以空间法则来确定认知。每一个人都拥有认识和认知,认识就像一个点,认知就像一个面。

认识可以用时间划分,认知可以用空间划分。

认识是通过时间一点一点积累而来的,点汇聚成面,便构成了认知。

什么是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时间,除此之外,你无法找出第四种时间。过去的认识,不一定和现在的认识一样;现在的认识也不一定与未来的认识一样。

在不同的时间点,人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也唯有如此,人的认识才不会变成僵化不变的死物。

知识在不断的更迭,人的认识就在不停地更新跟进。所以人们才会常说:某一知识点,认识到某一点。

比如,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也只是一个知识点而已。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点,都要重新考量,不能过于死板、以偏概全。

在不同的时间点,人的认识只能以“点”来论。点不能代表面,否则就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自见者,不明”。

如果一个人死抱着一时一刻的想法和识见,不懂得让自己的认识随着知识的更迭、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更新跟进,他就很难做到老子所说的“明”,也就是明白四达、聪明无误。

因此,人的认识就可以划分为三种:过去识、现在识、未来识。

人的认识就像时间一样不断流淌,它无法停驻、不能停驻,也不应停驻。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指一整个心灵,而是专指心识,也就是心魄,也就是魄。魄也是心,却只是心的一部分。

假如人的认识、识见,可以得到、可以获得,也就意味着它要停驻、可以停驻,这必然就会落入老子所说的“自见者不明”的境地。

因此“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指过去识不可得,现在识不可得,未来识不可得。不可得,不是无法得,而是不能得;得了,就会无法“明”。

换句话说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只是指心识。

人的认识就只有这三种,过去识、现在识、未来识。识,汇聚成知。它是短暂即逝的,它是不停流淌的,停驻、抱持、不变,便意味着被现实抛弃、与实际脱离。

人的认识还可以有更简单的划分:那就是前识和后识。

过去也叫做以前,比如:“以前我曾经是一名学生”,“前”就是指过去;又比如“我们应该一切向前看”。“前”又可以指未来。

因此,前识,就是指过去识和未来识;那么后识就是指现在识,也就是指现实实际。

前与后,就可以代表一切时间。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前后相随”的真正含义。

人的认识只是一个点,在不同的时间点,就应该有不同的认识。因此人的认识大多都不能完全代表大道的本质。

倘若坚持己见,以自己的认识为标准,自己很容易就会脱离实际,违背现实。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因此,人的认识只是一个点,而不是面。人的认识可以分成:过去识、现在识、未来识。也可以分成:前识和后识。

无论哪一种心识、识见,都不能代表整体和全局,都不能抱持和停驻。只有当“点”连接成“面”,形成认知面,才能被人们抱持和依赖。

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到社会,会获得无数的知识点、认识点,当这些“点”连接成面,就会形成人的认知、观念和理念。它们通通都叫做“认知面”。

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属于认知,都属于“认知面”,而不是认识点。

通过时间的不断累积,点点滴滴的认识,就会汇集成河,就会形成面,形成认知。知识点的错漏,必然会带来认知层面的混乱。

认知,是一种结果;认识,是一种累积;没有认识点的累积,就很难有认知面的成熟与广大。

人的认识只有两种:前识和后识;人的认知也只有两种:知和不知。

任何人的认知都只有两种:一种是“我知道的”,另一种是“我不知道的”。

其实只要是“知识点”足够多,“认知面”就一定是明确的。

认知不明确,那也一定是认识点不够,知识点太少。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其认知都是从不明到明,从不知到知。当洗尽不明,走向清明;当埋葬不知,获得新知;人就会进入新的认知层面。人的认知就是这样不断提高的。

一个人之所以还停留在某一个认知层面,就是因为他在这个认知面上的认识点还不够、还太少,还无法形成完整而具体的认知。

物一面,一事一面,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其本身的认知面。当你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点太少,就无法形成完整而有效的认知。这种无效的认知,就叫做“不知”。

当你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点”足够多,就会形成完整而有效的,且自我明确的认知,这种认知就叫做“知之”。

人的一切认知,都只有“知之”和“不知”这两种。

人的一切认知,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当你认真洗尽不知,必然会迎来真知灼见。

用孔子话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和不知,这两种认知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对人的认知会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呢?

老子说:“知不知,尚;不知知,病”。

“知不知,尚”。意思就是说:明确哪些认知是属于自己不知道的认知,就是“尚”。第一个知字,是动词,是知道、明确的意思;第二三两个字“不知”是专有名词,代表人的两大认知之一“不知”,也就是无效的认知。

“不知知,病”。这句话则反过来了,不知是动词,第二个知字,则是专有名词,代表两大认知之一的“知”,它是代表有效且明确的认知。

老子话语的意思就是说:你如果能够明确两大认知中的“不知”,则尚;你如果就连两大认知中的“知”都不能明确,则病。

假如你明确了自己的“不知”,那么“知”自然不在话下,也无需多言;

假如你就连自己的“知”都不明确,更何谈“不知”呢。

总之,老子就是在告诉我们:提高人的认知只需要干两件事:一是明确什么是自己知道的;而是明确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而人们恰恰常常会犯的错误却是: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自伐自见且自矜,把本来泾渭分明的“知”和“不知”搞得乱七八糟。

如此则使得人在自己的认知层面,愈发脱离实际,违背现实。

须知:人的一切认知(面),都是从一个一个认识(点)不断累积而来的。当你忽略或抛弃某一重要的认识点,就必然会带来某一认知面的残缺不完整。

人人都有一颗心,每颗心灵与万物接触,都会诞生出自己的认识和认知。认识是点,认知是面。非凡的认知,则是由长时间的认识点累积汇聚而来的。

没有哪一个人的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当你能够始终明辨“知”和“不知”,诚于心内,一切认知自然会来。

古人云:“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于中”就是为了厘清“知”和“不知”。

孔子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诚,不自欺,也是为了始终明辨“知”和“不知”。

当一个人失去真诚,常常自欺,就会分不清“知”和“不知”,就很容易盲从,甚至舍弃自身正确的,去追随别人错误的。

人人都有认识,也都有认知。无论认识还是认知,对于万事万物,人们要么高而仰视它、要么平而直视它、要么俯而蔑视它。

而对于仰视、平视、俯视,人们内心中采用哪一种审视视角,就会自然诞生出相应的外在气魄,就会有相应的外在气魄显现。

人类有什么样的认识和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外在气魄和魄力显现。

当你仰视困难时,困难就会高不可攀,己心也气魄低迷;

当你俯视困难时,难也会变成易,己心也会魄力十足。

所谓气魄,不过就是人类心识的一种外在显化而已。

因此,认知就是魄,认识也是魄。理念、观念、信念都是魄。魄,是人类认识认知的集合体。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魂,代表内心、心灵、心理;魄,代表认识、认知、理念。

心是什么?心不过就是魂魄的外衣而已。从外看是心,从内看是魂魄。认识认知都是魄。

认识是个点,认知是个面。点汇聚成面。识有两种:前识和后识;知也有两种:知之和不知。

前识和后识也可以分成三种:过去识、现在识、未来识。点不可以停驻,面却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