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用三味药,除肝胆湿热,对付脂肪肝,胆结石,黄疸,肝炎

 xiao_qin256 2024-02-13

肝胆湿热,基本上了40岁的人,都有遇到过,比如起床后,口苦口又干,有点养生经验的,还会去找个镜子,舌苔黄腻腻的,舌边还红红的。

虽然看着也不太胖,但是一体检,居然有血脂高,严重的还有脂肪肝,这都是典型的肝胆湿热导致的结果,要知道肝克脾,一旦肝胆湿热,脾的运化受影响。胆还是辅助脾代谢脂肪,肝胆湿热可认定为脂肪肝的罪魁祸首。

另外肝胆湿热,还会导致胆结石,肝胆主疏泄,肝主升,胆主降,如果被湿热缠上,升降失常,就会导致湿热聚集类似石头一般有形的物质,胆结石就这么出现了。当然这只是造成胆结石的其中一种因素。

肝胆湿热严重时,全身皮肤会发黄,像橘子一样颜色,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黄疸。这也是湿热导致肝胆疏泄不通,胆汁外溢的结果。

肝是沉默的器官,小毛病,是不会有任何觉察的。一旦肝出现问题,基本是大病,比如,肝硬化,急性肝炎,这些都会伴随着肝胆湿热,导致的,身体发黄,尿黄,眼睛黄,皮肤黄。

张仲景在《伤寒论》说:“郁热在里,身必发黄”,就是指肝胆湿热。他针对性地创了一个名方:茵陈蒿汤。用来治脂肪肝,胆结石,黄疸以及急性肝炎等,成为千古名方——一个肝胆湿热的专方。

张仲景用三味药,除肝胆湿热,对付脂肪肝,胆结石,黄疸,肝炎

茵陈蒿汤配方:茵陈、栀子、大黄

茵陈,清热除湿,入肝经,利胆退黄。常用来治黄疸,除肝胆湿热。可以用来泡澡,熬汤。但春天的茵陈是最适合入药,春气通于肝,叫做绵茵陈,而秋季的叫做花茵陈,只能当柴烧,药用价值不高。如果说天人合一,不但用在人的养生中,对中药本草也是如此,很多中药的采摘都讲究季节性,包括我们吃的蔬菜水果。

大黄,这是位冲锋陷阵的大将军,可以把肠胃里的陈年垃圾毒素,一举攻下,排出体外。正是因为它药力峻猛,雷厉风行,所以古人又把大黄称为将军,因为治病治大病,就像是在打仗一样。

大黄不但可以攻肠道里的垃圾,也有退黄作用,好比是以黄治黄,以毒攻毒一样。配合茵陈一起祛除湿热,一起退黄解郁。这也是咱们中医常用的手段,降浊阴,升清阳,用药物攻下,通过大小便排出去。

栀子,是个清三焦之火的高手,肝胆位于中焦,肝木生心火,所以波及心肺之火,肝肾同源,也会波及下焦到引发膀胱之火。所以用栀子这个三焦清火高手,从心肺到肝胆,到肾膀胱一路从上到下,火势全部歼灭。

这虽然是三味药,每一药都抵得过千军万马,怪不得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实在用药极简且高明,从不多余用药。

这三药组合的茵陈蒿汤,不仅是千古名方,还成为现代很多肝胆药的祖方,大多治脂肪肝,肝硬化,胆结石,黄疸,肝炎之类的肝胆类用药,都是这三味药做基础方。当然,这个方子大苦大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要谨慎服用。 如果自己熬制,可以加一点生姜大枣,保护一下脾胃。

以上是我们内养的选项。外调经穴的方法,最好也配合,比如找到对应的经络穴位,可按可刮可灸,常疏通。记住内养外调才是中医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