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界的纯阳之草,能把全身的寒气都带走。效果很强大,一定要试一试

 品茗堂 2024-02-13 发布于云南
图片

在上千种草本植物中,艾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味中药材,在民间更是家喻户晓。比如在端午节,人们会将艾草挂在门前,以驱邪避瘟。

图片

 为什么称艾草为“纯阳之草”?

艾叶生长需要大量的阳光,枝叶茂盛,经络发达,形状像一簇动的火苗,意味着它的纯阳之气。

农历五月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最适合采收艾叶,尤其五月初五午时采收的艾叶被称为“午时艾”。

此外,“纯阳之草”的叫法来源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面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所以艾草被称为纯阳之草。

图片

 艾草该如何用?

艾叶治病入药,养生保健应用非常广泛,我国古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以鲜艾入膳,陈艾入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艾草饮食文化。

在养生、调病方面,艾叶入药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煎汤外洗有祛湿止痒之功效

此外,将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

图片

 艾叶入药可治哪些疾病?

01. 月经过多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治疗下元虚冷,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淋漓不尽,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单用本品,水煎服,或与阿胶、芍药、干地黄等,如胶艾汤 (《金匮要略》)。

02. 宫寒、脾胃虚寒

①艾叶专入三阴经而直走下焦,能温经脉暖胞宫,散寒止痛,尤善调经。常用于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冷不孕,带下清稀等症,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等同用,如艾附暖官丸(《仁斋直指方》)。

②用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可以单味艾叶煎服,或以之炒热熨敷脐腹,或配伍温中散寒之品

03. 胎动不安

《肘后方》以艾叶,酒煎服,治疗妊娠卒胎动不安。临床每多与阿胶、桑寄生等同用,治胎动不安,胎下血。注意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片

 “透诸经而治百病”——艾灸

中医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除寒湿、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功效。

《本草纲目》言:“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陈艾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新艾施灸,火烈有灼痛感。但也并非越陈越好,保存3-5年的艾草最适宜艾灸,既祛除了燥气,又保存了药性。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是以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病

图片

 艾叶的外用妙方

● 治皮肤溃疡:

艾叶、茶叶、女贞子叶、皂角各15克,水煎外洗或湿敷患部,每日3次。

● 治湿疹:

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 治腿脚冰凉:

艾叶6g、桂枝12g、生姜5片

图片

艾草嫩芽及幼苗可做菜蔬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

时至今日在我国江南地区仍保留有清明节吃艾草青团的习俗。

 梁医生给大家推荐两个食疗方:

1.艾叶姜蛋:

用量做法:

鸡蛋150克,姜15克,艾叶9克。把生姜、艾叶、鸡蛋放入砂锅内,加水煎。

蛋熟后去壳取蛋,再放入锅内煮片刻,去掉渣渣,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及适应症:

它具有温通经脉,散寒化瘀。

适用于血寒月经后期,症见月经延后,色黯红而量少,小腹疼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等。

2.艾叶粥:

用量做法:

干艾叶15克(鲜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将艾叶煎汁去渣。将粳米、红糖放入药汁中煮粥。

功效及适应症:

早晚温热服食,本食疗方可温暖子宫,适用于宫冷不孕等症;但月经期间不宜服。

      温 馨 小 提 示   

中医讲究“千人千方”,文章所述方剂配伍、用量仅供学习参考。若需用药,建议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要盲目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