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湿内蕴

 生死茫茫不思量 2024-02-13 发布于河南


和胃燥湿、温化寒饮治疗内耳眩晕症医家:李可症状:头痛、眩晕提要:梅尼埃综合征,郁怒伤肝,痰随气升,治以补中和胃,燥湿利水,降逆止呕,温化寒饮。诊断患者:曹某,男,62岁。初诊:1987年10月17日。头痛、眩晕一天。患者于昨晚1时许,睡梦中突然剧烈心跳惊醒。遂觉脐下有气上攻,呕吐痰涎不止,头痛、眩晕,不能自持,觉整座房屋如走马灯,旋转不停,心中恐惧,闭目亦无济于事。约10余分钟后稍好,移时又发作如前。天亮后请西医检查,心脏、血压正常,诊为梅尼埃综合征。询知患者一生嗜酒如命,痰湿内蕴,近来又有郁怒。中医诊断:眩晕,证属痰气犯胃、凌心、上冲清窍。诊脉沉滑,舌胖苔腻。更加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初诊处方:泽泻90g,白术36g,野党参、吴茱萸各30g(开水冲洗7次),炙甘草15g,生半夏、茯苓、紫石英、生龙牡、活磁石各30g,鲜生姜30g,姜汁20ml,大枣20枚。浓煎,缓缓呷饮,呕止后每次200ml,3小时1次,日夜连服2剂。二诊:1987年10月20日已能下床活动,腻苔退净,唯觉腰困如折,予原方去吴茱萸(性燥烈,为开冰解冻圣剂,只可暂用)加肾四味,滋养肝肾,又服3剂而愈,追访2年未犯。按语梅尼埃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之“眩晕”。其病因、病机,古人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之论述。根本之点,在一“虚”字。由虚生痰,为本病之主因。中医之“痰饮”,包罗甚广。凡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头脑五官,脏腑肢节,一切由整体失调,导致之局部病理渗出物、赘生物,皆可从痰饮论治。内耳迷路痉挛、积水,自也包括在内。《金匮要略》关于痰饮病人的病因、病机、症状的描述,与现代内耳眩晕病,可说十分契合。篇中三方,实为本病之特效疗法。泽泻汤泽泻利水排饮,使水饮从小便而去,白术补中燥湿,以杜生痰之源,使痰饮不再复聚。小半夏加茯苓汤降逆止呕,利水化饮。吴茱萸汤暖肝和胃,降逆补虚,温化寒饮。三方合用,使浊阴下泄,清阳上升。吴茱萸更擅解一切痉挛,迷路之痉挛解,积水去,耳窍复清虚之常,其症自愈。余治此症,约200多例,用此方者约占2/3。若久病五脏受损过甚,则又当随证辨治,不可执一。编者按:上案以泽泻汤、吴茱萸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三方并用,治疗内耳眩晕,覆杯而愈,乃李老善用经方之验,当令我辈认真学习。唯吴茱萸、生半夏之用,其用量30g,皆超《药典》规定之剂量,且生半夏有毒,临证用之,当慎之又慎,切不可简单照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