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驰人生2》,中年男人的春梦

 为什么73 2024-02-13 发布于河北

原创 李城 真故研究室 2024-02-13 11:42

图片

撰文 | 李   城
编辑 | 马   路

转眼已经42岁的韩寒,携带新作《飞驰人生2》登陆这个被称为史上最弱的春节档。截至正月初三18时,票房破10亿。有人说,看这部电影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有点无奈。不过豆瓣评分目前稳定在8分(开分8.2),7成多观影者打了4星以上,评价并不拉垮。

韩寒虽然有点儿自恋但仍具备学习能力,这部电影客观说远超于他以往的PPT电影。某种程度上,韩寒IP已是存量市场,但他左手紧紧拥抱沈腾,右手击中时下中年人(也就是他的80后粉丝)的精神痛点,成功实现了支持层归拢和观众破圈。有人又评,这部电影是韩寒用理想主义为中年男人打了鸡血,造了一次春梦。该怎么说呢,人人都笑春梦,但现实是人人都想要在苦涩中遇见美好,无论到了什么年龄,这就是人性的规律,也是电影市场的真谛。

#01

韩式热血,让中年男人高潮

不知不觉,曾经写下《三重门》的青年韩寒,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看他文章一同长大的80后们,还没吹到太平洋的风,就多已结婚生子,走过半生,当年对未知人生的理想主义激情,逐渐消磨在平铺直叙的人生、平庸的职场,以及柴米油盐的每日中。

这种时候,42岁的韩寒再多来几部他起家式的青春伤痛主义文学,就显得有点油腻了,一如他2022年那部被疯狂吐槽的《四海》。

所幸这一次,携《飞驰人生2》而来的韩寒,接续前作,终于拍出了一部与他年龄相衬、并成功聚焦2023最大流量群体——中年男人的片子。虽然有被吐槽“含男量”太高,但拜托,这次韩寒没有安排一个女主来俗套地为男主做花瓶,就是在尊重女性、呵护观众了。

在这部影片中,沈腾饰演的主人公依然是一个破落但梦想不灭的冠军赛车手。但这一部的梦,和第一部还是有温度差的。

第一部的梦仍然青春,是“为了证明曾经的自己,我必须要赢”;第二部的梦,是“我没有想赢,只是不想输”,多了些许向岁月的臣服。

图片图 |  画面来自于《飞驰人生2》

在距离2019年第一部推出5年后的2024年,第二部的梦,似乎更符合这个时代下很多中年人的一个心境表达。

毕竟和韩寒一同成长的大部分中年人,已确定自己终身不会站在金字塔尖,而是只能默默执勤于路边,生命中的敌人,不再是青葱岁月时的整个世界,而是已经被各种证明后平庸的自己。这一内核,通过沈腾的演绎,很容易让影院每一个人都能代入自己的人生际遇去共感。

确立基调起点之后,接下来韩寒做的,就是用他善用的理想主义之光,去再次点燃梦想。

这一点影片处理得还是不错的。这个梦虽然在沈腾心中不灭,但苏醒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和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中年男人以及中年人一样,“搞钱”一度被沈腾饰演的张弛奉为圭臬,甚至剧情行驶到中段,已经被岁月抹油的沈腾仍然想的是,怎么赚到这里面的油水。直至发现铅封,沈腾的那一段飙泪,才以水点火,梦想苏醒。

三句台词——自己对现实不是“过去了,只是接受了”,“尊重规则,但规则也得公平”,还是想要“给自己一个清白”,影片直接告别前半段,迎来转折点。

可以说,整个梦再次苏醒的过程,韩寒处理的还是很有层次递进感的,避免了悬浮。接着,影院的后半段就是韩寒最为熟悉的赛车,他选择用燃料、速度与激情,直接将中年人骨子里沉睡的梦重新激发。

这种操作一来是切题,毕竟飞驰的人生不可能是“中年沉睡”;二来也是切时代。“丧”更适合95后这一代人的表达,而和韩寒一同成长起来的80后中年男人,年轻时经历过高速增长时代的野蛮与激情,骨子里仍然崇尚热血。

从观众反馈来看,韩寒通过理想为中年人造梦的这一操作,收到了成效。

虽然赛车是小众题材(中国汽联有个数据,中国拥有赛车牌照的人数仅有1.5万人,而德国是每20人中就有1人有赛车牌照),但更多影评区的观众,俨然超脱了题材带来的理解门槛,而是把自己代入到沈腾扮演的角色境遇之中,尔后跟随沈腾的选择,完成一次蒙尘世界的精神洗礼。

当然,对于这种闪耀着理想主义之光的安排,也有人并不买账,认为这部“含男量”过高的影片更多像是对中年男人喂了一次药,让其集体高潮。

也有人认为影片只是一种爽片的套路呈现,看完后仍然觉得“回甘不足”,除了飙车画面,所有感动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所有人都应该尊重这种多元声音。但个人见解,即便是真实的药,也没法包治百病,疗身还愈心,《飞驰人生2》能给到那几秒钟的感动,已经很不错了。

#02

含腾量,韩寒电影的神助攻

经过多年收割,这年头还奔着韩寒两个字而去电影院的人,应该是下降的,至少比2014年韩寒推出首部电影处女座《后会无期》时应该少了许多,再加上2023年的《四海》砸盘,再营销自己,未必就能形成电影营销上的正资产。

但幸运的是,韩寒找来了沈腾这一神助攻。

时下,“含腾量”已被定位为影响一部电影票房的关键。对韩寒也尤其如此。打开各评论区,大家此次对沈腾出场量的关注,似乎高于对《飞驰人生2》本身的关注。这方面,有过实践的导演韩寒,应该最有发言权。

在2019年的《飞驰人生1》中,韩寒+沈腾的合作,带来22.13亿票房。但在2022年的《四海》中,沈腾全片总计15分钟的出场量,叠加没有来头的出现、没有来头的消失,引爆了大家的愤怒,电影最终被怒评5.3分,当然电影剧情本身羸弱也是主要原因。

这次,《飞驰人生2》中,含腾量终于被从头到尾百分百拉满了。大家对沈腾在剧中的表演,也奉上了最不计成本的称赞,认为其将中年人的困境,打开了揉碎了,演绎得很有共鸣。

图片图 |  韩寒与沈腾

韩寒与沈腾的组合,目前市场上流传着两种看法。

一种是韩寒爱听的,认为韩寒很懂沈腾,因为懂,所以作为导演,韩寒挖掘了沈腾作为喜剧演员中的张力,让他和张弛这个中年失意的人物角色相得益彰。

不过,按照沈腾目前的国民度,这句话说出来估计普遍找打。可能更能被人接受的说法是韩寒很懂张弛,而沈腾的演技成全了张弛这个角色。

二是估计韩寒不爱听的,认为韩寒多部电影的选角,显露出浓浓的投机取巧式倾向。

按照如今的时髦词来说,韩寒以反骨的青年作家身份成名,但转型为电影导演之后,可能受制于资本的回款及赚钱压力,他比谁都更快习得了社会规则。

突出表现在演员的选用上,他拥抱当红演员的速度比谁都快。从《后会无期》里的冯绍峰、陈柏霖,到《乘风破浪》里的邓超、彭于晏,再到《四海》里的刘昊然、刘浩存,各个几乎都是当年度的话题演员,让人不难看出他的选角逻辑,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中年国民度+青年流量”倾向。他自己也受惠于这种组合搭配,在故事普遍羸弱的情况下,仍然赚得盆满钵满,晋升10亿级青年导演之列。

而在与沈腾的合作上,2019年《飞驰人生1》上映时,当时的沈腾已经是趋近百亿票房的演员,韩寒再一次精准地抓住了演员的生命风口,成就了自己。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沈腾,估计愿意以身试法去电影院看韩寒电影的人应该会少了很多。但因为有了沈腾,韩寒成功拓展了自己的原始受众,把一部分喜欢看合家欢式喜剧的观众也吸引了进来,拯救了自己不断缩小的韩式IP基本盘。

#03

韩寒做减法,个人表达让位于影视规律

10年间,韩寒共拍摄了5部电影,似乎也是由他开创了中国PPT电影、或者段子电影的先河。不需要有具体的剧情,故事也可以省略,只让所有人在路上,就是一段青春。

往褒义说,这种迷茫与寻找,倒也是符合80后青春期伤痛文学的调门;往贬义说,就是一种矫揉造作,是导演自恋价值观的全裸呈现。

在这一部《飞驰人生2》中,韩寒对自己的善待,就是在“自我表达”上做了减法,让段子让位于故事本身——用大白话来讲,以前是用段子来推进剧情,现在则是用段子去提炼人物、点缀剧情,起到的只是一种辅助作用。

从观影者角度来看,爽点似乎少了一点点,但对剧情的干扰降到了最低,韩寒终于在这一部中,做到了自己靠后、电影向前。

有网友就评,韩寒稍微优化一下,自己的电影就能告别《四海》这种“私人化表达”给观众造成的伤,以后可以多拍拍《飞驰人生》这种公众表达的类型。

图片图 |  观众的呼声,韩寒听到了么

爽点靠后后,韩寒讲故事的能力开始被一部分观众高度评价。说来这也是中国电影的伤。无论国师,还是韩寒,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一样,都有一块核心硬伤,就是讲一个好故事。只要略微及格,观众就会长吁一口气,给一个大大的点赞。

实事求是地讲,《飞驰人生2》的这种叙事总体而言并不难,相信主创也不会因此志得意满。倒是赛车场景,对韩寒更为加分。目前已经有网友将韩寒拱为神级赛车导演的层次,他把自己的兴趣拍成电影,又开始获得会讲故事的认可,算喜事一件。

从韩寒个人成长而言,作为和他一同成长的同代人,人们能看到他到了中年,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仍然在改变进步,多少还是有点欣慰。无论他现在已经是多么腰缠万贯,多么与资本亲密无间,但给他买单的、为他解除资本压力的,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手上40多块的票。

如果真有创作好作品的春药秋药,韩寒都应该记住这个药效,别再创作出下一个《四海》或《五湖》了。

40岁的年纪,大家珍重的,一个就是专业,一个就是谦逊的真诚。

- END-

图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