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玲:用100斤换37亿,我十分害怕

 视觉志 2024-02-19 发布于山东

暴瘦一百斤后,消失一年的贾玲终于现身,2024年开年第一大谜团至此解开。

也是在新年,14年前,瘦瘦小小的贾玲第一次登上春晚,表演了一曲《大话捧逗》。那时她是青年相声演员。

14年后,减重100斤后的瘦版贾玲再次在新年出现,带来她的新电影《热辣滚烫》。这次她是导演、演员。

贾玲将这些年的变化搬上大荧幕展现给大家,她说:“电影里有一个过去的我,也有一个新的我。”

在贾玲消失的一年里,全网寻找她的同时,她也正在寻找一个新的自我。网友的寻找随着电影上映而终止,而贾玲的寻找,还在继续。

在相声世界里寻找出口

对贾玲来说,春节是有特殊意义的,那曾是她长达7年的困顿生活拨云见日的一天。

2010年,新年钟声敲响后五分钟,伴随着春晚主持人报幕的声音,贾玲走到舞台中央,台下传来稀稀拉拉的掌声,还有一阵阵气球爆炸声,零点敲钟时放了很多气球,台下一堆人在踩气球。

贾玲不得不提高嗓音说完了一场《大话捧逗》,谢幕时,场下热烈的掌声如同潮水般向她涌来。她突然想起师父冯巩讲过一句话:

“你上台的掌声是观众对你前些年的肯定,你下台的掌声是是观众对你这个作品的肯定。”

贾玲知道,她成功了。

表演结束后,她兴奋地给家里打电话,没想到爸爸和姐姐说,我们根本听不见你们在说啥,外面噼里啪啦地一直放鞭炮。

她这才缓过劲儿来,对啊,这个点,全国14亿人,假设有7亿人出去放鞭炮,另外守在电视机前的7亿人,也根本听不见我们在说什么。

幸好大年初一有重播,靠着春晚重播的力量,好多人知道了今年春晚有一个女相声演员,叫贾玲。

那一年,她27岁。

图源:《马兰花开》

多年后已经是春晚常客的贾玲,再谈起从前吃过的苦,潇洒地说不算什么,“因为你的苦,老天爷已经回报给你了。”

但那些苦并没有随着时间完全磨灭,而是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将她塑造成了如今的贾玲。

贾玲毕业时,面临的是惨淡的相声市场,再加上鲜有女性说相声,她演出的机会少之又少,一周一个小剧场,一场赚不到100块。以相声为生,她连养活自己都费劲,时常要依靠姐姐接济才能度日。

姐姐贾丹工资一千多块,每个月拿出一半给她。看她工作没有起色,便在老家给她找了一份高速收费站的工作,三天两头劝她回家,每到这时,贾玲就会央求姐姐“再给我一年时间,我一定会成功。”

等到实在拖不住,她不得已拉师父冯巩出来。冯巩向贾丹保证,“如果贾玲将来在北京连口饭都混不上,你来找我冯巩。”话说到这份上,贾丹只得作罢。

年轻气盛的贾玲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自信,她相信自己一定能红,还扬言要改写喜剧历史,她想不通“我怎么就不能说相声呢?为什么我不能逗观众笑呢?”

和许多北漂的开局一样,贾玲住在一间月租400块的小平房,一进门就是床。房东家有条狗,常跑到她屋里玩,来找她的朋友见了说:“你看,狗进你屋都得竖着摇尾巴。”

冬天没有暖气,仅有的电暖气费电,她不敢开太久,每次开一会暖和了,她立马钻进被窝,再关掉。有一个月,她没钱交房租,为了躲房东,她天天把自己关到屋里,房东敲门也不开,到半夜一点多才敢偷偷溜出去。

但也有一些事情,是依靠努力和毅力也很难改变的。

小时候,贾玲看到池莉的一本书里写道:男人不要嗑瓜子,女人不要说相声。她当时淡淡地笑了笑,觉得有道理。

当她成为相声演员后更赞同这句话了,她认为女人说相声就像走错了澡堂子,为了立足于此,她只能逼自己成为搓澡工。

自古以来,相声是男人的天下,当贾玲闯进其中,她面临的最直观的尴尬是换衣服,女相声演员没有更衣室,她只能去厕所换,碰上厕所排队,她就在外面换,咬咬牙,深吸一口气,“没办法,就脱吧。”

传统沿袭的力量是很难撼动的。相声没有完全以女性主导的作品,最多是男女相声,题材也很有限,大多是夫妻主题,女性角色常是生活不如意的小媳妇形象,表面看起来是逗哏,实则所有的包袱都是由男方抛出,贾玲早年的角色都是如此,她称自己为“花瓶”。

在相声专场里,男女相声通常不会被安排在开场,因为“人一看相声一男一女,挺别扭的。”

图源:《马兰花开》

作为一个女相声演员,贾玲在其中行走得尤其艰难。

相声是一门自嘲的艺术,很多男相声演员之间略显过分的调侃不适用于女性。女相声演员要拿捏好微妙的表演分寸,“不可以显得太机智,不能显得太刁,然后稍微要有一点点幽默,但是不能太过。”

贾玲试过去撞破这面南墙,但它只是轻微晃动了一下,又回归原地。

她提出酷口相声,在相声中加入舞台喜剧元素,有了让她登上春晚的《大话捧逗》,男女相声的题材终于不再是夫妻主题,但也很难再有其他的创新了,而这个作品最初也是由男男相声改编而来的。

某一天,她发现自己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在台前多么卖力地演出,效果都不如搭档白凯南轻轻皱一下他的八字眉。她失落地对白凯南说:

“哥,我以后不想说相声了。”

图源:《央视面对面》

寻找自由的表演之路

为了继续喜剧表演之路,贾玲转头扎进小品创作中。

2015年,贾玲参加了一档喜剧竞赛节目《欢乐喜剧人》,每期6个作品,每周进行末位淘汰,留给创作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

时间紧迫,贾玲每天都在焦灼和恐惧中度过。录制节目的三个月时间里,她每天玩命排练,顶着早高峰回家,一度崩溃到要退出演艺圈。

图源:二更

她使出全力拼命去逗笑观众,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全程比赛下来,12期节目,72个作品,最后能被观众记住并广为流传的,只有宋小宝的一句话:“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贾玲无奈感叹:“多难啊。”

此外,贾玲时常还要面对作品带来的种种非议。

贾玲的作品《花木兰》播出后引发轩然大波,很多观众认为她在恶搞花木兰,将一位英雄塑造成了不孝、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

紧接着,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也要求贾玲及剧组道歉。最后,这场舆论纷争以贾玲道歉、作品下架、节目停播一周而平息。

其实在事件发酵后,贾玲又看了一遍自己的演出,反思过后,她依然认为自己没有侮辱英雄。

在她眼里,花木兰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的,起初她也会有脆弱的一面,她是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后才成长为英雄。这是一个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作品。直到现在,她也这么认为。

她的道歉里有委屈,但并不违心,她本意是想为观众带去欢乐,带去正能量,但如果观众感受到的仅仅是冒犯和伤害,那么“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都觉得需要向他们有所交代。”

图源:《凤凰秀》

几乎每推出一个新的小品,贾玲就要面对侮辱女性、装疯卖傻种种议论。有时候,她上网看到观众骂她“这演的什么东西”,她难过又委屈:

“干嘛呀,我费尽心思就想让你笑一下而已。你不笑就算了,你还过来推我一把。”

创作出的小品要么被观众忘却,要么饱受非议,贾玲产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不是对什么东西感到失望,而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做不出更新颖的小品,因为手法、人物就那几个,突破不了自己。”

某种程度上,观众对贾玲作品的批评也揭示了小品创作的局限性。“无论是综艺,还是大型晚会,其实那个舞台都要求你特别声嘶力竭喊出来。这种表演基本只能塑造扁平化人物。”

贾玲擅长的是情感的细腻表达,这种在舞台喜剧上呈现不出来的表达,到了影视剧里得到充分发挥。

贾玲执导的首部作品《你好,李焕英》,没有多少技巧,全是感情,无数观众受到触动,影院内充斥着欢乐和泪水。

在录制《欢乐喜剧人》那段备受煎熬的生活期间,一直是梦想在支撑着贾玲,她最大的梦想是:

“我在台上演喜剧,大家感到快乐,我因为大家快乐,而我自己更快乐,我觉得这是世上最美好的良性循环。在你的有生之年,为你的工作,为你的梦想拼尽全力,这就够了。”

当《你好,李焕英》得到观众汹涌的回应后,贾玲终于找到了梦想新的实现方式。

图源:《二更》

“我把心掏出来,给大家看。”

在娱乐圈纷乱复杂的名利场中,贾玲也曾不慎被卷入漩涡。

贾玲是内娱有名的高情商女星,但在她早年参加的一档真人秀里,她愣是被恶剪成一个好吃懒做、毫无同情心的低情商艺人。

节目中有一个啼笑皆非的片段,村里奶奶说自己72年没洗澡,贾玲听完后,给奶奶竖了个大拇指:“棒棒的。”

后面那段她说要带奶奶去洗澡的话被剪了。多年后,她在采访中谈起这段情节被气笑了:“我的性格再坏我也不可能那样说啊,我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图源:《超级访问》

录制节目时,她总被编导各种有意无意地引导。先是晚上,节目组去接她的车在高速路上抛锚,折腾得她一晚上没睡,第二天录完后,编导告诉她可以睡觉了,她想也没想就去睡了。

等她醒来后才发现录制早已开始了,并且还剩半个小时就结束了,而她赶到录制地点就要半个小时。

于是,节目出来后变成了,别人都在外面跑来跑去干活,只有她一个人在屋里呼呼大睡。这也让其他不明真相的艺人产生误会,朱丹在节目中委婉吐槽贾玲让她感到很意外。

录制节目的六天里,像这样针对她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图源:《超级访问》

贾玲想要资助节目里一个家境困难的男孩上学,她顾及小孩自尊,早上六点多,她悄悄拉着小孩到一个没有摄像机的山上告诉他,想要供他读到大学,小孩却说家里供得起。

贾玲以为伤到他自尊了,转而说带他去镇上买电视,小孩坦诚告诉她,其实家里电视放起来了。

贾玲这才幡然醒悟,觉得自己真傻,“嗨,我怎么忘了做节目呢?我去问人家这事干嘛。”

图源:《超级访问》

事后,她打电话给制片人,打了两次,制片人都不敢接,再打过去,制片人心虚地说“我都不好意思接你电话”,她仍然最大程度地表示理解:“没有什么,可能我耍大牌的这个点比其他人更能吸引观众。”

贾玲很少会去抱怨,很多伤害她都能坦然放下。节目播出后,她坐在电视机前仿佛在看一个陌生的人:“哇塞,这个人好烦人啊,这怎么可能是我?”

那时她没想过,很多喜欢她的观众并不会和她一样轻易释怀。

一个朋友告诉她,他爸妈看了节目后特别讨厌她。贾玲顿时惊了,她的相声表演以往都是靠着上了年纪的老人撑着收视率,“怎么会有老头老太太会讨厌我呢?”这让她心里特别难受,她觉得自己给那些喜欢她的大爷大妈们造成了伤害。

图源:《超级访问》

这种由于强烈的责任心而引起的内疚感,很久之前就已经植根于她心底的最深处。

刚毕业没多久时,贾玲参加全国相声大赛获得一等奖,还赢了郭德纲和于谦,在贾玲成名后,外界常常拿此事打趣她。事实上,那场比赛结束后,贾玲哭了一天。

比赛是录播制,贾玲记不住词,连着NG了3次才录下来。鞠躬谢幕时,她的眼泪就开始啪嗒啪嗒往下掉。

这个相声,贾玲已经练了半年,明明很熟的词死活想不起来,她想着,如果放到正式舞台这就是演出事故,她大骂自己:“你哪配做一个演员。”

贾玲哭着往外跑,遇到一个老奶奶来安慰她:“哎呦,姑娘别哭了,你演得特别好,奶奶都乐了。”

听到这句话,她哭得更凶了,奶奶的话“像一个大嘴巴一样抽在我的脸上。”她跑到门口,倚着门嚎啕大哭:“啊我再也不是一个好演员了。”

面对观众,贾玲总是捧着一颗真心,即使成名之后也没丢掉这份可贵的真诚。

拍摄《你好,李焕英》时,她很清楚,这不是用来宣泄她个人情感的作品,而是需要观众花几十块买票去电影院里看的。为了拍这部电影,贾玲几乎用尽全力,她说:

“我把心掏出来,给你们看。”

图源:《王牌对王牌》

整部电影里只有两分钟是出于她的私心,她还犹豫要不要删掉,实在割舍不下,她小心翼翼地让它尽量顺畅地放在里面,但就是那两分钟让荧幕前的观众潸然泪下。

图源:《你好,李焕英》

电影前半部分,观众跟着她大笑,后半部分,观众跟着她大哭。她掏出的那颗真心,终于被观众看见了。

贾玲治愈了很多人,但她自己却始终无法真正的开心。

“想笑也没关系”

18岁时,贾玲躺在爸爸妈妈中间,望着天花板,勾画着未来,“等我成腕了这套房给你,那套房给你.....”

仅仅过去一年,她的梦想就宣告破灭。那是刚刚成年的贾玲,经历过得最为混乱无措的一年。

她那时正沉浸在考上中戏的喜悦中,噩耗便传来,她的母亲因意外摔伤永远离开了她。

贾玲怎么也不能相信母亲离去的事实。在北京到湖北的火车上,她给车厢里每个有手机的人跪下,挨个打给家里亲戚确认消息,无一例外。15个小时的车程,没有坐票,她站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崩溃大哭。

入学前,贾玲在北京边读书边打工,攒钱给爸爸和妈妈各买了一件衣服,爸爸穿着正合适,但给妈妈买的绿色皮大衣买小了,她拿回去换,等到换回来后,妈妈却再也穿不上了。

自此,母亲成了贾玲永远的遗憾,她说自己再也不会快乐了。

图源:《你好,李焕英》

贾玲很少想起母亲,她不敢想,一旦想起来,那种失去的悲痛又会在她心中重复一遍。每到过年她去给母亲烧纸,情绪就要爆发一次,常常发展到“为什么不去陪她”的地步。

这种极端的情绪,在她拍完《你好,李焕英》的小品后才有所缓解。那一年她再去给母亲烧纸,心情不再像以往那么沉重。

这种情绪的变化让她看到从悲痛中走出来的希望,这也是她后来将其拍成电影的原因之一,“我也许有资格能够这么做,能够让自己更快乐一些。”

图源:谢楠专访

拍摄电影《你好,李焕英》时,剧组常常弥漫着悲伤的气氛。有次拍一场哭戏,贾玲连拍了三十多条,眼睛都哭肿了,化妆师不停地在旁边补妆,看到这一幕,在场所有人都傻了。

拍摄期间,贾玲数不清哭了多少次,有次她哭到凌晨三点,才发觉原来书中“哭到心疼”的描述一点也不夸张。

但当电影拍完之后,“这个坎还在”,只是淡化,没有和解。

更准确地说,她是自愿被困在遗憾和悲痛中的,“如果吃苦还好,妈妈不会跟自己遭罪受苦;如果生活过得还挺好,遗憾会特别严重。”她能做的只有期盼自己保持平淡。

图源:谢楠专访

最终,《你好,李焕英》以54亿票房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3名,贾玲也凭借该片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贾玲曾许下承诺,票房过三十亿,她就瘦成一道闪电。如今,贾玲在她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里兑现当初的诺言,不仅成功暴瘦,还长了一身腱子肉。

在《热辣滚烫》中,贾玲所饰演的女孩乐莹很像她,是个一路逆袭的普通女孩,为了证明自己,她从两百斤减重到一百斤,逆袭为拳击场上的“女神拳手”。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拍之前,贾玲甚至还增肥到两百斤。一年减重一百斤,减肥难度堪称地狱级,更不用说贾玲还是易胖体质,此前多次要减肥也没减下来。

在电影角色的蜕变中,贾玲在现实中也完成了一次自我重塑。

《热辣滚烫》的英文名是YOLO,含义是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所以被嘲笑也没关系,想哭也没关系,失败也没关系,要为自己而活。”

图源:抖音

没说出的那句话是:想笑也没关系

姐姐贾丹也常安慰她:“不要总是活在忧伤里头,我们更应该开心快乐地活着,因为我们开心,她都看得见,她一直在保护我们。”

这也是贾玲母亲想看到的,她从没期望过贾玲能有多大本事,只希望女儿能健康快乐。

从前,贾玲母亲攒了一笔养老金。贾玲看到后,惊讶地说:“这还有这么多钱呢!”

她母亲立刻解释说:“这钱不能用,这是医疗保险,到时候你长大了没出息,妈还得拿它看病。”

贾玲:“你不是对我挺有信心的吗?”

贾玲母亲:“万一呢?”

图源:《你好,李焕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