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伤寒论》中附子运用六法《伤寒论》中用到附子共19方 19

 dzlbs 2024-02-14 发布于四川
张仲景《伤寒论》中附子运用六法

《伤寒论》
中用到附子共19方。

19方中,配伍之药,包含:
桂枝 生姜 细辛 干姜
人参 白术 芍药 茯苓
黄连 黄芩 大黄
葱白 大枣 猪胆汁 甘草
共计16味。

附子诸方治为温补壮元阳,或回阳以救逆。
简要概括,以下六方面。

1)表里同治(配桂枝 麻黄等)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方以
桂枝汤调和营卫,
加附子温经复阳。
功效:阳复津回。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方因
胸满,而以桂枝汤去芍药。
阳弱微寒,加附子。温经助阳。
治:太阳中风兼胸阳不足。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方治
少阴病兼表证。
若寒象甚,伍以细辛。
若证势较缓,佐以甘草。
共奏
温经解表,微汗祛邪之功。

2)治阳衰阴盛 (配干姜 )
四逆汤证。
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
方中
用药仅3味。附子 干姜 甘草

干姜附子汤证。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治阳虚上扰之烦躁。

其他如:
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格阳证。四逆重附姜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加胆汁防格阳。
白通汤,治阴盛戴阳证。附姜葱白
白通猪胆汁汤,治阴阳格据。附姜葱白猪胆

3)治阳虚水泛寒凝(配茯苓 白术等)
真武汤证。
“少阴病, 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方治
阳虚水泛。
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生姜

附子汤证。
“少阴病,背恶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方治
寒邪凝滞。
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人参

4)治阴阳两虚(配芍药 甘草 人参等)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方以
芍药甘草汤 加 附子。
三相和合,阴阳两补。

四逆加人参汤证。
方以:姜附,回阳救逆,
加参草,益气生津。
回阳复阴。

茯苓四逆汤
主治:阴虚液亏之烦躁。
此方
四逆加人参汤,再加茯苓。
取其宁心安神,以治烦躁。


5)治阳虚兼痞(配黄连 黄芩 大黄)
附子泻心汤证。
“心下痞,而复恶寒,
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表阳虚而兼痞。
此方
妙在以麻沸汤渍三黄须臾,内附子则煮汁,泻痞意轻,扶阳之意重也。

6)治风湿病证(配桂 术 甘)
桂枝附子汤证。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证。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

偏重于表,以桂枝附子汤,
祛风胜湿。桂 附 姜 枣 草
风湿留于关节,治以甘草附子汤。
祛风湿,止痹痛。甘 附 术 桂


综上
仲景用附子,
生用以回阳,炮制以温阳。
医者宜根据临床症状,大胆求证,
活用其功。





含生
甲辰正月初四
拾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