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 聚

 钱要向我飞 2024-02-14 发布于山西
图片

第13章:古代灸疗临床


图片
第一节:内科疾病 

四十三 积 聚

【概述】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触之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触之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一般说,聚病较轻,为时尚暂,故易治;积病较重,为时较久,积而成块,故难治。

  本病的病因虽有多端,但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至于湿热、风寒、痰浊,均是促成气滞血瘀的间接因素。同时本病的形成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的内在因素,正如《医宗必读·积聚》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景岳全书·积聚》亦说:“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即是说,积聚是在正虚感邪、正邪斗争而正不胜邪的情况下,邪气踞之,逐渐发展而成。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其中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则气滞、血瘀、痰结三者均有,而以血瘀为主。

  中医文献中的癫痫、疙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古代灸疗文献】

1.《灵枢》

  卫生失常篇: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菀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

  注:即将针刺入---定深度(分肉之间)后,将针提到肌肤之间,再向左右两侧各刺一针,如鸡足之迹,称为鸡足刺。

2.《针灸甲乙经》

   卷八·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腹中积聚时切痛,商曲主之。

      脐下积聚疝瘕,胞中有血,四满取之。少腹积聚,劳宫主之。

  水肤胀鼓胀肠罩石瘤第四:胞中有大疝瘕积聚,与阴相引而痛,苦涌泄上下出,补尺泽、太溪、手阳明寸口皆补之。

  卷九·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肠中有虫瘕,有蝽咬,不可取以小针。

3.《葛洪肘后备急方》

  卷四:熨症法;铜器受二升许,贮鱼膏令深二三寸,作大火炷六七枚,燃之令膏熳,重纸覆症上,以器烫之,昼夜勿息,膏尽更益也。

4.《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癥瘕,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又灸气海百壮。

  久冷及妇人癥瘕肠鸣泄痢,达脐绞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万勿针。

5.《千金翼方》

  卷二十七:治癥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第一屈肋头近第二肋下即是灸处,第二肋头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处。初日灸三、次口五、后七。周而复始至十至。惟忌大蒜,余不忌。乂灸关元五十壮。又灸脐上四指五十壮。

6.《圣济总录》

  卷第一百九十三:三焦俞二穴,……主癥瘕。甲乙经之,足太阳脉气所发,各灸七壮。……积聚坚满,灸脾募百壮,穴在章门季肋端。心下坚,积聚冷胀,灸上脘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一寸。

  胸满腹胀,积聚痞痛,灸肝俞百壮,三报。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脘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中极主少腹积聚如石,小腹满。脏腑积聚胀满,羸瘦,不能饮食,灸三焦俞随年壮。

7.《针灸资生经》

  第四:冲门,主腹中积聚疼痛。膈俞、阴谷,主积聚。上管,主心下坚,积聚冷胀。悬枢,主腹中积上下行。商曲,主腹中积聚。太阴郄,主腹满积聚。膀胱,主坚结积聚。冲门、府舍,治腹满积聚。脾俞,治积聚。商曲,治腹中积聚,肠中切痛,不嗜食。四满,治脐下积聚,疝瘕,肠癖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结识留饮。章门,疗积聚气。中极,疗冷气积聚,时上冲气,饥不能食。中管,主积聚。

  积聚灸肺俞,或三焦俞。脾俞,疗黄疸积聚……。脏腑积聚灸三焦俞。心腹积聚灸肝俞。期门,主喘逆,卧不安席,胁下积聚。

  地机、主溏瘕。……。阴陵泉,太溪、太阴郄、主疝瘕。……。不容……、中极……,治疝瘕。关元……,治妇人疝瘕。……。膀胱俞,治女子疲聚,脚膝无力。曲泉……、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沃股内……。小腹坚大如盘,胸腹胀满,饮食不消,妇人疲聚、瘦瘠,三焦俞百壮,三报。……积聚坚满痛,章门一百壮。

  下管、疗腹胃不调,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坚硬癖块,脉厥厥动。冲阳,治腹坚大,不嗜食,振寒。期门,治腹坚硬……。次髎,治心下坚胀。右门,治腹坚硬……。肓门,治心下肓大坚。水分,治腹坚如鼓……。志室,治腹坚急。阴陵泉、地机……、下脘,治腹坚硬……。膀胱俞,主坚结积聚。上管,主心下坚,积聚冷胀。肓门,主心下大坚。丘墟,主大疝腹坚。期门,主腹大坚。……。冲阳,主腹大,不嗜食。解溪,主腹大下重,又主厥气上柱腹大。三里,疗腹满坚块,不能食,胃气不足,反胃,胸胁腹积气。天枢,疗腹大坚……。小儿腹大灸水分。分水,疗腹痛,胃胀坚硬。石关,主心坚满,千见大便不通,积如盘,积聚。

8.《卫生宝鉴》

  卷十九·小儿门:脾俞二穴,治小儿胁下满……,疙癖积轻……,在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中脘一穴、章门二穴、专治小儿癖气久不消者,……各灸七壮,脐后脊中灸二七壮。

9.《针经摘英集》

  治病直刺诀:治痰癖,小肠、膀胱、肾余、疝气等疾,刺任脉气海一穴,次针五枢二穴,在气海两旁,相去各三寸三分,一并三穴,燔针,刺五分,可灸百壮,即止。次以毫针刺足阳明经三里二穴,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

10.《世医得效方》

     各十一:辟气灸法,两乳下一寸各三壮。

11.《玉龙经》

     针灸歌:气癖食关中脘穴。

12.《神应经》

  诸般积聚部:诸积,三里、阴谷、解溪、通谷、上脘、肺俞、膈俞、脾俞、三焦俞。气块冷气,一切气疾,气海。腹中气块,块头上一穴针二寸半,灸二七壮;块中一穴针一二寸,灸三七壮;块尾一穴针三寸半,灸七壮。胁下积气,期门。

     腹痛胀满部:痰癖腹寒,三阴交。

  阴疝小便部:痰癖膀胱小肠,燔针刺五枢,气海、三里、三阴交、气门百壮。

     泫癖,太溪、三里、阴陵、曲泉、脾俞、三阴交。

  妇女部:瘢聚,关元。小腹坚,带脉。诸般积聚部:血结如杯,关元。心下如杯,中脘、百会。

      腹痛胀满部:寒热坚大,冲阳。

  腹坚大,三里、阴陵泉、丘墟、解溪、冲阳、期门、水分、神阙、膀胱俞。

13.《针灸集成》

  卷二:腹中积聚气行上下,中极百壮,悬枢三壮,在第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又方,痛气随往随针,敷缸灸必以三棱针。缸灸之法在腹部。

  小腹积聚腰脊周痹咳嗽,大便难,肾俞以年壮。肺俞、大肠俞、肝俞、太冲各七壮、中泉、独阴、曲池。

      痰积成块,肺俞百壮、期门三壮。

  专治痞根穴在十二椎下两旁各三寸半,多灸左边。若左右俱有块,并灸左右。又方:块头上一穴针入二寸半,灸二七壮;块中一穴针入一二寸,灸三七壮;块尾一穴针入三寸半,灸七壮。

  伏梁及奔肠积聚,章门、脾俞、三焦俞、中脘、独阴、太冲。

      食积善渴,营宫、中渚、支沟、中脘。

  脐下结块如盆,关元、间使各三十壮,太冲、太溪、三阴交各三壮,肾俞以年壮,独阴五壮。

  癥瘕肠鸣泄痢绕脐绞痛,天枢百壮、章门、大肠俞、曲泉、曲池、对脐脊骨上三七壮,灸宜先阳后阴。

14.《古今医统》

  卷七·针灸直指:积聚泄泻泫癖,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灸七壮。

      胃中有积取璇玑,三里功深人不知。

      男子痃癖取少商,女人气血阴交当。

      大凡痞.最宜针,穴法从来着意寻,以手按无转动,随深随浅向中心。

      手三里兮足三里,食痞气块兼能治。

  癥瘕,气海、内踝宛宛中俱可灸,女人天枢二穴。积聚灸胃脘百壮。

15.《针灸大全》

  卷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痞块不散,心中闷痛,内关……大陵二穴、中脘一穴、三阴交二穴。

  五积气块,血积血癖,内关……膈俞二穴、肝俞二穴、大敦二穴、照海二穴。

  胁下肝积,气块刺病,临泣……章门二穴、支沟二穴、阳陵泉二穴、中脘一穴、大陵二穴。

  食癥不散,人渐羸瘦,内关……腕骨二穴、脾俞二穴、公孙二穴。

  食积血瘕,腹中隐痛,内关⋯⋯胃俞二穴、行间二穴、气海一穴。

16.《简易普济良方》

  卷五·肝经治法灸穴:气癖……当灸章门二七壮。

17.《万病回春》

  下卷:癖疾(胁部痞结)灸法:穴在小儿背脊中,自尾骶骨将手揣摸,两旁有血筋发动处,在脊骨傍两穴,每一穴用铜钱三文,压在穴上,用艾炷安孔中,各灸七壮。此是癖之根,贯血之所,灸之疮即废(发),即可见效。灸不着血筋,则疮不发,而不效矣。

18.《针灸大成》

  卷九·医案:痞疾……针章门等穴,饮食渐进,形体清爽而腹块即消失。

  治症总要:肚中气块痞块,积块,三里,块中、块尾。

  卷十·阳掌阴掌图:小儿癖气久不消,灸章门各七壮、脐后脊中灸二七壮。

19.《景岳全书》

  上卷·杂证谟:积聚,一灸穴法:中脘、期门、章门、脾俞、三焦俞、通谷,此诸痞所宜灸也。积痞在上者宜灸上脘、中脘、期门、章门之类,积块在下者宜灸天枢、章门、肾俞,气海、关元、中极、水道之类,凡灸之法,宜先上而后下。

       凡坚鞭之积⋯⋯用长桑君针法以攻其内,然此坚顽之积非用火攻难消散,故莫妙于灸,余在燕都尝治愈,痞块在左胁者,数人则皆以灸法收功也。

  长桑君针积块癥瘕法,先于块上针之,甚者又于块首一针,块尾一针,论以艾灸之,立应。

20.《类经图翼》

  十一卷·诸证灸法要穴:气块,脾俞、胃俞、肾俞、梁门、天枢。

  久痞,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

  凡治痞者,须治痞根,无不获效。其法于十三椎下当脊中点墨为记,墨之两旁各开三寸半,以指揣摸,自有动处,即点穴灸之,大约穴与脐平,多灸左边,或左右惧灸。此痞根也。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亦效。心积,名伏梁,起脐上,上至心下,神门、后溪、巨阙、足三里。

      肺积,名息奔,在右胁下,尺泽、章门、足三里。

  肝积,名肥气,在左胁下,肝俞七壮、章门三七壮,行间七壮。

  脾积,名痞气,横在脐上二寸,脾俞、胃俞、肾俞、通谷、章门二七壮、足三里(上俱七壮)。

      食积肚大、脾俞、胃俞、肾俞。

  癥瘕、三焦俞、肾俞、中极,会阴,子宫子户(左子宫右子户,在关元旁开各三寸)、复溜。

21.《采艾编翼》

  中卷:积聚,脊中、章门、大横、气海、通谷、如天应穴随其患处首尾灸之。

      伏梁:期门、通谷、膻中、胃脘。

  小儿积聚泫癖,脊中旁各去一寸五分,每穴七壮。

22.《灸法秘传》

  癥瘕……倘因气滞而成者,灸气海;因血凝而致者,灸天枢可也。

23.《神灸经纶》

  卷三·积聚痞块:气块,脾俞,胃俞、肾俞、梁门、天枢、气海。

      痞块闷痛,大陵、中脘、三阴交。

  久痞,中脘、章门、三焦俞、三阴交、内庭、幽门、上脘、脾俞。

      胁下积气,期门、章门、尺泽(治肺积)行间(治肝积)。

      伏梁,环脐而病,中脘。

  卷四·外科证治:气痞,生腹皮里膜外,状如覆杯,章门。

      小儿证治:痞气,中脘、章门、脐后脊中七壮。

24.《针灸逢源》

  卷五·小儿病门:肚大青筋,坚如铁石,於脐元上下左右,离五分地,各灸二壮即消。

  卷五·积聚门:痞块……宜用灸以拔其结络之根。上脘、中脘、通谷、期门,灸积块在上者。肾俞,梁门,灸诸痞块。又曰:凡灸宜先上而后下,皆先灸七壮或十四壮,以后渐次增加,多灸为妙。以上诸穴择宜用之。然有不可按穴者,如痞之最坚处,成头或尾,或突或凹处,但察其脉络所由者,皆当灸之。

【按语】

  积聚是涉及腹腔脏器的多种疾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病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对积聚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认识,尤其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思想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灸疗方法,对减轻甚至治愈积聚病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运用灸法治疗积聚,本病以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为主。局部取穴多用任脉的气海、中脘、中极、上脘、关元、巨阙、水分,足少阳胆经的五枢,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少阴肾经的四满、商曲,足厥阴肝经的章门、期门;循经选穴多取足太阳膀胱经的三焦俞、膈俞、脾俞、肝俞、膀胱俞、肾俞,足厥阴肝经的行间、曲泉,足少阴肾经的太溪、阴谷,足少阳胆经的丘墟、阳陵泉,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三阴交,足阳明胃经的解溪、足三里。气海为任脉腧穴,具有生发阳气的功能,能扶正祛邪,适用于大部分积聚的患者;中极为任脉的膀胱募穴,具有益肾兴阳的功能,亦能扶正祛邪,可应用于大部分积聚的患者;关元为任脉的小肠募穴,能培补元气,适用于大多数积聚的患者;上脘为任脉的腧穴,能通调上腹部气血,适用于胃脘部的积聚;中脘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八会穴(府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能扶正祛邪,通降腹气,适用于大部分积聚,更适用于胃脘部的积聚;巨阙属任脉为心之募穴,对于治疗胃肠部的积聚有较好的疗效;水分属任脉对于腹部的积聚疗效较好;五枢属足少阳胆经对于下腹部的积聚疗效较好;天枢属足阳明胃经,对于胃肠部的积聚有效果;四满属足少阴肾经,对下腹部的积聚有疗效;商曲属足少阴肾经对下腹部的积聚有疗效;章门属足厥阴肝经,为脾之募穴,适用于肝脏、肠部积聚;期门属足厥阴肝经,为肝之募穴,适用于肝部的积聚;三焦俞适用于膀胱部的积聚;膈俞为八会穴之一,血之会,适用于积聚属血瘀型;脾俞能健脾和胃,扶正祛邪,更适用于肠腑的积聚;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适用于肝部的积聚;膀胱俞适用于膀胱部的积聚;行间属足厥阴肝经适用于肝部的积聚;曲泉属足厥阴肝经的合穴,清肝火、祛湿热,适用于肝部的积聚;太溪属足少阴肾经,为输(原)穴,适用于泌尿系的积聚;阴谷属足少阴肾经的合穴,适用于泌尿系的积聚;丘墟属足少阳胆经的原穴,能疏肝利胆,消肿止痛,适用于肝胆部的积聚;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的合穴,适用于胆腑的积聚;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适用于肠部的积聚;解溪属足阳明胃经,适用于胃肠部的积聚;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功效,适用于胃部的积聚。纵观各医家的论述,在治疗积聚时灸一些奇穴也有较好的疗效,常用的奇穴有:喉中、季胁之下一寸、手阳明寸口、内踝后宛宛中、第一屈肋头近第二肋下、第二肋头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两乳下一寸、小儿背脊中,在脊骨傍两穴、营宫等;还有很多医家选取阿是穴,如块头、块中、块尾等,运用灸法来治疗本病。配穴多采用表里经配穴、前后配穴、上下配穴等。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病证遂解。古代灸法治疗胃痛取穴见表13-34。

表 13-34 古代灸法治疗胃痛取穴

书 名    取 穴

《灵枢》 人迎、天突、喉中、足三里、气街(气冲)、季胁之下一寸

《针灸甲乙经》 商曲、四满、劳宫、尺泽、太溪、手阳明寸口

《葛洪肘后备急方》 阿是穴

《备急千金要方》 内踝后宛宛中、气海、天枢

《千金翼方》 第一屈肋头近第二肋下、第二肋头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关元、脐上四指(中脘)

《圣济总录》 巨阙下一寸、三焦俞、章门、上脘、巨阙、肝俞、胃脘(巨阙下二寸)、中极

《针灸资生经》 冲门、膈俞、阴谷、上管(上脘)、悬枢、商曲、阴郄、府舍、四满、通谷、章门、中极、中管(中脘)、肺俞、 三焦俞、脾俞、肝俞、期门、太溪、不容、关元、膀胱俞、曲泉、下管(下脘)、冲阳、次髎、育门、水分、志 室、阴陵泉、地机、丘墟、解溪、足三里、天枢、石关

《卫生宝鉴》 脾俞、中脘、章门

《针经摘英集》 气海、五枢、足三里、三阴交

《世医得效方》 两乳下一寸

《玉龙经》 中脘

《神应经》 足三里、阴谷、解溪、通谷、上脘、肺俞、膈俞、脾俞、三焦俞、气海、期门、三阴交、五枢、气门、太溪、阴 陵泉、曲泉、关元、带脉、中脘、百会、冲阳、丘墟、水分、神阙、膀胱俞

《针灸集成》 中极、悬枢、肾俞、肺俞、肝俞、太冲、独阴、曲池、期门、十二椎下两旁各三寸半、块头(阿是穴)、块中 (阿是穴)、块尾(阿是穴)、章门、脾俞、三焦俞、中脘、营宫、中渚、支沟、关元、间使、太溪、三阴交、天 枢、大肠俞、曲泉

《古今医统》 脾俞、三阴交、手三里、足三里、气海、内踝宛宛中、天枢、胃脘

《针灸大全》 内关、大陵、中脘、三阴交、膈俞、肝俞、大敦、照海、临泣、章门、支沟、阳陵泉、大陵、腕骨、脾俞、公 孙、胃俞、行间、气海

《简易普济良方》 章门

《万病回春》 小儿背脊中,在脊骨傍两穴

《针灸大成》 足三里、块中(阿是穴)、块尾(阿是穴)、章门、脐后脊中(命门)

《景岳全书》 中脘、期门、章门、脾俞、三焦俞、通谷、上脘、天枢、肾俞、气海、关元、中极、块首(阿是穴)、块尾(阿 是穴)

《类经图翼》 脾俞、胃俞、肾俞、梁门、天枢、命门、神门、后溪、巨阙、足三里、尺泽、章门、肝俞、行间、通谷、三焦 俞、中极、会阴、子宫子户(左子宫右子户,在关元旁开各三寸)、复溜

《采艾编翼》 脊中、章门、大横、气海、通谷、期门、膻中、胃脘

《灸法秘传》 气海、天枢

《神灸经纶》 脾俞、胃俞、肾俞、梁门、天枢、气海、大陵、中脘、三阴交、章门、三焦俞、内庭、幽门、上脘、期门、尺 泽、行间、脐后脊中(命门)

《针灸逢源》 上脘、中脘、通谷、期门、肾俞、梁门

  临床上本病可采用艾炷灸法,有些医家采用其他灸法,如《葛洪肘后备急方》采用隔纸灸,《针灸集成》采用缸灸。也有些医家采用配合针刺,《灵枢》采用针刺人迎、天突、喉中、足三里、气街,重者,采用鸡刺,即将针刺人一定深度(分肉之间)后,将针提到肌肤之间,再向左右两侧各刺一针,如鸡足之迹,称为鸡足刺。《针经摘英集》针刺气海、五枢、足三里、三阴交,《景岳全书》针刺阿是穴。但是对于本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如果是腹部肿瘤、肠结核,中医治疗虽能改善症状,但对治愈本病疗效不是特别显著,以防加重病情,应及时西医介入治疗。


图片

感恩有你

中国老张

非著名艾灸从业人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