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用时也是方恨少。 很多人当需要用书或者钱的时候,才会后悔以前准备不足。养老金也一样,到了退休的时候才后悔之前没有充分规划。 但如今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收入增长放缓和消费持续推高,加上用人单位经常性裁员,让年轻人早早就体会到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慌乱感,讨论退休金、养老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一广东网友爆料,说自己的爸爸是正团级转业干部,正处级退休,退休金目前是1.7w/月,他妈妈是老师,退休金也有8k/月。广东各个地方的退休金差异很大,如果是在珠三角的话,正处退休能拿2w多。 不得不说,这位网友的老爸老妈退休金是真的高,已经打败了很多退休的老人了。虽然也有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父母辈的退休金,很多人的退休金都不低,但大家仔细一看,基本上退休金高的都是从体制内退下来的。 比如说这位:浙江正处、正高职称退休,月入1w8; 还有这位网友的爸爸,高级会计师职称,事业编退休,拿1.1w; 据说西藏公职人员平均退休金1.5w,53岁左右就能办理退休; 还有十八线小县城的正高级同事,退休工资也有一万多。 见过更高的,退休金拿2w+的,是部队退下来的,还有个网友透露,朋友老爸是个军长,10年退休金就高达两万多了。 这样子看了一圈,好像退休金过万遍地都是的感觉,事实上,退休金过万已经超越了99%的人了。 能享受退休金超过一万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这个体系的退休金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较高的大城市。
至少要全程工作35年以上,这样才能按最高标准计算退休金。
像县处级以上或者科室主任以上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能够获得较高的退休金。
因为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当地财政收入,所以京沪和珠三角等区域能支付更高的退休金。 这些条件一叠加,退休金就会高。看了网友们的爆料,基本上,高退休金都集中在体制内,部队>地方,职级越高、职称越高、所处地区经济越好,退休金越高。 但这些都是父母辈的时代红利,根据当前的退休金制度和经济形势来看,80、90后未必能够享受到。原因很明显: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给予那么高的退休金,国家就承受不了。
推行养老金并轨,退休金水平将大幅下降,不太可能达到父母那个时代国家和单位的高额保障。
80后90后进入就业高峰,工资增长乏力,退休前的工资水平无法与父母的时代相比。
个人交的养老保险费比例增加,退休后的待遇必然要下降。 这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水平很难永远维持那么高。80、90后得适应新的环境和制度,提前做好退休规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