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荐赏:《毛泽东诗词鉴赏》精选(43首)合集

 好奇的果果 2024-02-15 发布于河北

#精品长文创作季#

特别荐赏:《毛泽东诗词鉴赏》精选(43首)合集

特别荐赏:《毛泽东诗词鉴赏》精选(43首)合集

本文内容大部分来源: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等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 《毛泽东诗词鉴赏》- 01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这首诗最早非正式地发表于《党史研究资料》1979年第10期,是由罗章龙在《回忆新民学会(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提供的。

注释

[七古]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句数不限,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不像七律那样讲究平仄对偶。

[送纵宇一郎东行] 纵宇一郎,罗章龙在1918年将去日本前取的日本名。他临行前,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为他饯行。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罗到上海后,正值5月7日(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最后通牒的日子),当时日本军政当局以暴力压迫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迫使他们回国,罗因此没有去成。罗章龙(1896—1995),湖南浏阳人,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好友。他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被开除出党。后历任河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逝世前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天马凤凰] 岳麓山南麓的两座山名。

[屈贾] 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西汉杰出政论家贾谊,都曾贬谪长沙。司马迁《史记》将他们合为一传,后人因称屈贾。

[山川奇气曾钟此] 钟,聚集。古人认为杰出人才的产生是山川奇气所集中。

[鲲鹏击浪] 《庄子·逍遥游》说鲲鱼所化的大鹏鸟,从北溟飞到南溟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击浪,即击水,也即水击。

[艟艨(chōng méng)] 通作“艨艟”,战舰。此指轮船。

[要将宇宙看稊(tí)米] 要把世界大事看成小米一样的小事。《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稊,草名,结实如小米。

[名世于今五百年] 《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名世者,指辅佐兴王,平治中国的人物。

[诸公碌碌皆余子] 诸公,指当时的当权人物。碌碌,平庸。《后汉书·祢衡传》:“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教也。”余子,其余的人。

[崇明对马衣带水] 长江口的崇明岛和日本的对马海峡,相隔只一衣带宽的水。《南史·陈后主纪》记隋文帝准备出兵伐陈时对大臣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衣带水,借指长江。

[东瀛濯剑] 指到日本留学,当时有志革新的青年以剑自比。

[我返自崖君去矣] 《庄子·山木》:“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崖,岸。反,通作“返”。

贺新郎|| 《毛泽东诗词鉴赏》-02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注释

[贺新郎] 词牌名。本词没有另标题目,是写给作者的夫人杨开慧同志的。

[挥手从兹去] 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过眼滔滔云共雾] 云雾比误会。本句意为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

[横塘] 指长沙东门外的清水塘,清水塘附近有火车站。

[凭] 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昆仑崩绝壁] 昆仑山的峭壁倒塌。这和下面的“台风扫寰宇”都用来表示“割断愁丝恨缕”、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决心,同时也烘托了未来的大革命的声威。

[重比翼,和云翥(zhù)] 指在将来的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翥,鸟飞。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鉴赏》-03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长沙] 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1914年至1918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好友。

[湘江] 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 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 大船。

[浅底] 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 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 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 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 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诗词鉴赏》-04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黄鹤楼] 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东端北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1955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1985年6月已在重加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一作费祎(yī),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朝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九派] 派,水的支流。相传在湖北,江西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这里泛指长江中游的河流。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中国] 指我国的中部地区。

[一线] 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

[龟蛇锁大江] 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把酒酹(lèi)滔滔] 酹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心潮] 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诗词鉴赏》-05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最早非正式地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上,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提供的。

注释

[斧头] 党旗上的锤头当时常被误认为斧头。

[匡庐] 首次发表时原作“修铜”,本书根据作者修改稿改为“匡庐”。传说商、周间有匡俗在今江西庐山结庐,因称匡庐或庐山。见东晋慧远《庐山记》(一作《庐山记略》)。

[潇湘] 首次发表时原作“平浏”,本书根据作者修改稿改为“潇湘”。借潇水和湘水指湖南。

[同仇] 同心合力打击敌人。《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进、动] 按《西江月》词律,上下阕末句末字当与二、三句末字同韵异调,即第二、第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里没有按律押韵,而依湖南方音用进、动两字隔阕押韵。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诗词鉴赏》-06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词最早非正式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上,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提供的。后经作者同意,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元旦] 这是指阴历正月初一,即阳历1930年1月30日。

[武夷山] 在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为赣江、闽江分水岭。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北。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07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上,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提供的。后经作者同意,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井冈山] 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省宁冈、遂川、永新和湖南省酃(líng )县四县交界的众山丛中,周围有500多里。

[旌旗在望] 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这里用旌旗是为了增加诗的鲜明的形象感。作者说,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鼓角] 战鼓和号角。古代军队用鼓角发号施令,指挥队伍行动。这里指我守军军号的声音。

[岿然] 高踞屹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红军在强敌面前稳如泰山、坚定顽强的英雄气概。

[森严壁垒] 指营垒工事周严,牢固不可侵犯。

[众志成城] 形容军民敌忾同仇、万众一心,组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

[黄洋界] 又称望洋界、汪洋界,在井冈山西北,距茨坪25里,是茨坪通往宁冈、永新进入井冈山的通道。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五大哨口之一。

[宵遁] 乘夜逃跑。(来源:《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诗词鉴赏》-08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注释

[重阳] 阴历九月初九日叫“重阳节”。1929年重阳节是阳历10月11日。这年秋天,红四军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所以词中说“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指菊花,我国古代菊花的主要品种是黄的。《吕氏春秋·季秋纪》:“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花)。”古人常于重阳赏菊。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毛泽东诗词鉴赏》-09

一九三〇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注释

[天兵征腐恶] 指红军征讨腐朽凶恶的国民党军阀。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缨,绳索。汉武帝时终军出使南越(古国名,今广东、广西一带),请授长缨,说要把那里的国王缚住带回来(见《汉书·终军传》)。鲲鹏是《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一种极大的鱼和由它变成的极大的鸟,所以既可分指两物(通常鲲不单用),也可合指一物。通常是褒义词,这里作贬义用,等于说巨大的恶魔(参看《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句)。

[赣水那边红一角] 指赣西南的赣江流域黄公略同志率领的红六军(1930年7月改称红三军)所建立的根据地。红六军是赣西南的主力红军,1930年6月同红四军、红十二军组建为红一军团。当红一军团的主力红四军和红十二军由福建汀州向江西进军时,红六军尚在赣西南的赣江流域,所以下文称为偏师。

[黄公略] (1898—1931)湖南湘乡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在江西吉安的东固地区行军中遭敌机扫射牺牲。

[狂飙(biāo)] 疾风。这里形容正在兴起的革命风暴。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诗词鉴赏》-10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作者原注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按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注释

[霄汉] 霄指云天,汉指星河。

[龙冈] 在江西省永丰县的南端,南与兴国县相连,西与吉安县相接,是险要的山区。

[嶂(zhàng)] 高山。

[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里用触倒不周山的共工,来比喻决心打倒反革命统治的工农红军和革命群众。红旗乱,红旗缭乱拥挤,描写革命队伍士气之盛。

作者原注注释

[共工、颛顼(zhuān xū)、炎帝、高辛、女娲(wā)、祝融] 他们都是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

[天柱、地维] 维,大绳,古人设想天圆地方,天有九根柱子支撑,地有四根大绳拴系。

[虞(同娱)于湛 (同耽dān)乐,淫失(同佚,逸)其身] 贪图享乐,纵欲放荡。

[堕(同隳huī)高堙庳(yīn bēi)] 平毁山丘,填塞沼泽。

[以水乘木] 乘,接替。古代有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以解释朝代更替的说法。《三皇本纪》称女娲“亦木德王”,共工想用水德来代替木德。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诗词鉴赏》-11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注释

[白云山] 在江西省吉安县东南,吉安、泰和、兴国三县交界处,距东固镇西南17里,是第二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打第一仗的地方。

[枯木朽株齐努力] 西汉司马相如《谏猎疏》:“枯木朽株尽为害矣。”(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在我军包围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时候,连枯木朽株也发挥了帮助我军反对敌军的作用。

[飞将军自重霄入] 飞将军,指矫捷勇猛的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这里用来称赞行动隐蔽神速的红军。重霄,高空(参看《蝶恋花·答李淑一》[重霄九]注)。当时红军隐蔽集结在山上,敌军由富田向东固地区进犯,红军突然从山上打到山下,好像飞将军从天而降。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当时红军从赣江流域的富田地区打起,打到福建、江西两省交界的建宁、黎川地区(闽山,指那一带的武夷山),东西约七百里。战役从5月16日至30日,历时15日。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jiē,又读juē)何及] 蒋介石鉴于第一次“围剿”冒进失败,这次“围剿”改用所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办法,但仍遭惨败,嗟叹莫及。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诗词鉴赏》-12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大柏地] 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60里。

[彩练] 彩色的丝绸,比喻虹。

[雨后复斜阳] 唐温庭筠词《菩萨蛮》:“雨后却斜阳。”

[洞] 射穿。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诗词鉴赏》-13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干《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会昌] 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 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本句中的“君”指作者自己。

[踏遍青山人未老] 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指作者自己。

[这边] 指革命根据地。

[会昌城外高峰] 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 起伏不断。

[东溟(míng)] 指东海。

[南粤] 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诗词鉴赏》-14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娄山关] 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中央红军长征时,于1935年1月占领遵义,召开了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前阕写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后阕写红军攻占和越过号称天险的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词中的“西风”、“雁叫”、“霜晨”,都是当地2月间的真实情景。

作者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咽(yè)] 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哽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这两句话。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15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最早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六盘山]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六重才能到达峰顶,故名。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9月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10月初,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

[长城] 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红旗] 首次发表时原作“旄头”,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红旗”。

[苍龙] 是一种凶神恶煞,这里用来指反动派首脑蒋介石。 《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诗词鉴赏》-16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原注

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昆仑] 山脉名称。其主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因而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岷山,也可以看做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横空出世] 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飞起玉龙三百万] 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张元。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条作“战退[旧时通行本作'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者原注所据。“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周天寒彻] 满天冷透。

[人或为鱼鳖] 人们也许要被洪水淹死。 《左传·昭公元年》: “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倚天抽宝剑] 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遗(wèi)] 赠与。

[还东国] 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毛泽东诗词鉴赏》-17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7年4月号,是由读者根据原冀鲁豫部队《战友报》1947年8月1日刊载的这首诗以来信的形式提供的。

注释

[六言诗] 每句六个字的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句数和平仄都不像律诗那样严格。

[彭德怀] (1898—1974)湖南湘潭人。1928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参加红军,任红五军军长。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7月曾一度攻占长沙。同年8月与红一军团会合,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原曾计划分别扩编为一,三方面军,因兵力不足作罢。)1935年9月红军长征出腊子口到哈达铺时,因部队减员,彭德怀同志曾建议将三军团并入一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毛泽东兼任政委,彭任司令员,这首诗就是这个期间所作。11月初,红一方面军番号恢复,仍由毛、彭以原职领导。

沁园春·雪|| 《毛泽东诗词鉴赏》-18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原注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在这以前,194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重庆曾把这首词写赠柳亚子(参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注),因而被重庆《新民报晚刊》在11月14日传抄发表,以后别的报纸陆续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副刊》曾将作者写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出。

注释

[雪] 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1936年2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

作者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顿失滔滔] 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áo)] 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 秦始皇嬴(yíng)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927-976),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 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 汉时曾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意谓上天所骄纵的人物。

[成吉思汗(hán)] 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1271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大雕] 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诗词鉴赏》-19

一九三六年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新观察》1980年第7期。

注释

[保安] 在陕西省西北部,当时是党中央所在地,1936年改名志丹县。

[纤笔] 细致描绘的笔,指丁玲的文笔。

[毛瑟] 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孙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枝笔胜于三千毛瑟枪。”

[陇山] 在陕西省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毛泽东诗词鉴赏》-20

《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9月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1。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2。

浴血东瓜守3,驱倭棠吉归4。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注释:

1.将军赋采薇:赋,朗诵。采薇,《诗经·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路上又饱受饥寒。本句意为戴安澜将军出征御侮。

2.虎罴:这里比喻凶猛的敌人。

3.东瓜:即同古,缅甸南部重镇。

4.棠吉:缅甸中部地名。

附注:

这首诗根据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最早非正式地发表在1983年12月28日《人民政协报》,是在一篇诠释这首诗典故的文章中提供的。

戴安澜,1904—1942,号海鸥,安徽无为人。在抗击日本侵华战争中,先后参加古北口、漳河、台儿庄、昆仑关等战役,战功卓著。1942年3月,率军出师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指挥部队英勇奋战,重创日军。同年5月,在率军返国途中,遭日军伏击,身受重伤,壮烈牺牲。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诗词鉴赏》-21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

[虎踞(jù)龙盘] 形容地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

[慨(kǎi)而慷] 感慨而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不可沽名学霸王] 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40万大军人咸阳。他当时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后来反为刘邦所消灭。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上句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见葛洪《神仙传》)。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诗词鉴赏》-22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和(hè)柳亚子先生] 和,酬和。柳亚子于1949年3月28日作《感事呈毛主席》一诗(见本篇附录),这是作者的答诗。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早年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清末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和主要诗人之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继续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同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1948年1月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饮茶粤海未能忘] 粤海指广州。1926年5月,柳亚子(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同作者初次晤面。蒋介石向全会提出了所谓“整理党务案”,旨在排斥共产党,夺取国民党党权。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坚持反蒋的革命立场,何香凝、柳亚子等也支持了这一立场。“饮茶”句即指当时作者同柳亚子的交往、按:柳亚子在1941年《寄毛主席延安》诗中,曾有“粤海难忘共品茶”之句。

[索句渝州叶正黄] 渝州,即重庆。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8月至10月曾到重庆,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和平淡判。当时柳亚子曾索取诗稿,作者即手书《沁园春·雪》相赠。

[三十一年还旧国] 旧国,过去的国都。作者1918至1919年曾先后两次到过北京,到1949年北京解放后再来,前后相距31年。

[华章] 美丽的诗篇,指柳亚子的诗。

[放眼量] 放大眼界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以致“牢骚太盛”。

[昆明池] 北京西郊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当时柳亚子住在颐和园内。

[观鱼胜过富春江] 观鱼,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桥上看水中游鱼的故事。富春江在浙江省桐庐和富阳两县境内,东汉时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那里游钓,至今桐庐还有的台遗址,但已离水面很高。这句诗的意思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欣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这是对柳亚子原诗“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

附:柳亚子原诗

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原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先德旧畴,思之凄绝!

附诗注释

[说项依刘] 用的是杨敬之到处讲项斯的好话和王粲去荆州依附刘表的故事。唐杨敬之《赠项斯》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三国志·王粲传》载:“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悦,不甚重也。”整个诗句表现的是柳亚子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夺席谈经非五鹿] 后汉戴凭驳倒许多讲经的学者,夺取了他们的讲席(见《后汉书·儒林·戴凭传》)。又,前汉朱云也曾驳倒五鹿充宗所讲《易经》(见《汉书·朱云传》)。这里借指自己有夺席谈经的学问,决不是五鹿充宗那样依附权势的人。

[无车弹铗怨冯驩] 战国时齐人冯驩投靠孟尝君田文。田文门下食客分三等:上等坐车,中等吃鱼,下等吃粗饭。冯驩列下等,他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田文把他列为中等,他又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舆。” (见《史记·孟尝君列传》)铗(jiá),剑,或说剑把。冯驩(huān),《战国策·齐四》作冯谖(xuān)。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 《毛泽东诗词鉴赏》-23

一九五〇年十月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一九五〇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注释

[步韵] 照用他人诗词押韵的字依次押韵。

[赤县] 指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介绍战国末驺(zōu)衍的说法:“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翩跹(piān xiān)] 轻盈的舞姿。

[一唱雄鸡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这里是化旧句表新意。

[于阗(tián)]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1959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这里借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

附:柳亚子原词

浣 溪 沙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命填是阕,用纪大团结之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原注:新疆哈萨克族民间歌舞有《圆月》一歌云。

附词注释

[骈阗] 聚会,会集。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二)|| 《毛泽东诗词鉴赏》-24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这首词最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手稿刊出。

注释

[颜斶(chù)齐王各命前] 颜斶,战国时齐国人。《战国策·齐策四》称,齐宣王召见颜斶,说:“斶前!” 斶也说:“王前!”齐宣王不高兴。斶说:“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与其)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这是比喻蒋介石要柳亚子听他的反革命主张,柳亚子要蒋介石听他的革命主张。

[前线捷音] 指抗美援朝战争传来捷报。

[妙香山] 在朝鲜西北部。

附:柳亚子原词

浣 溪 沙

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和平鸽》舞剧,欧阳予倩编剧,戴爱莲女士导演兼饰主角,四夕至五夕,连续在怀仁堂奏技。再成短调,欣赏赞美之不尽矣!

白鸽连翩奋舞前。工农大众力无边。推翻原子更金圆。 战贩集团仇美帝,和平堡垒拥苏联。天安门上万红妍!

附词注释

[四夕至五夕] 根据柳亚子的《北行日记》,这是指1950年10月4日晚和5日晚。柳亚子在这两个晚上曾接连在怀仁堂观看了《和平鸽》舞剧。

[战贩集团仇美帝] 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动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竭力煽动(贩卖)新的世界战争,从而使他们的军火商得利,被称为战贩集团。1950年9月美国纠集15国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入朝鲜北部,威胁我国东北,战争气焰极为嚣张。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发起了仇视、鄙视、蔑视美帝的宣传运动。本句的“战贩集团”和“美帝”同是“仇”的宾语(主语“我们”省略),跟下句的句式相同。

七绝·五云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25

一九五五年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

注释

[五云山] 杭州西湖诸山之一,在西湖西南,邻近钱塘江。相传有五色彩云萦绕山顶,经时不散,因此而得名。此山雄奇幽深,有七十二湾,千余级石磴。

[群峰] 指西湖西面和南面诸峰,如北高峰、南高峰、美人峰,灵峰山、月桂峰、白鹤峰等。

[近拂堤] 这里的堤,当指邻近的钱塘江江堤,而非西湖苏堤。在西湖诸峰中,五云山离西湖最远,远在西南端。在五云山观云气飞动之势而言“近拂堤”,只能是指近在山脚下可以目见的钱塘江堤。

[野莺] 鸟名,身体小,毛羽褐黄色,嘴短而尖,叫声清脆,吃昆虫,是益鸟,多见于江南一带:其中羽毛黄者叫黄莺,即黄鹂。

七绝·莫干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26

一九五五年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上。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莫干山] 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莫邪”、“干将”二剑,故名,为浙北避暑、休养胜地。

[七人房] 指作者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

[四十八盘] 泛写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

[钱塘] 旧县名。这里指杭州市。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毛泽东诗词鉴赏》-27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这首诗抄录于1955年10月4日致周世钊的信中,随信最早发表于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毛泽东书信选集》。

注释

[周世钊] (1897—1976)湖南宁乡人,作者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曾加入新民学会。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

[尊前] 尊同“樽”,酒杯。

[域外鸡虫事可哀] 国际间的某些事件像鸡虫得失一样渺小,人们为这些小事而勾心斗角是可悲的。这里所指的具体内容待考。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韶华] 美好的年华,指人的青年时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诗词鉴赏》-28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注释

[游泳] 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长沙水] 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长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鱼] 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极目楚天舒] 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宽余] 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风樯(qiáng)] 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 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一桥飞架南北] 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天堑(qiàn)] 堑,沟濠。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 将来还打算在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巫山,在重庆市巫山县东南。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襄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诗词鉴赏》-29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8年1月1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

注释

[答李淑一]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1898—1932)。他是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0年到湘鄂西工作,曾任红军二军团政治部主任、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1932年9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不幸牺牲。1957年2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骄杨] 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

[飏(yáng)] 飘扬。

[重霄九] 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

[吴刚] 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嫦娥] 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羿(yì)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

[舒广袖] 伸展宽大的袖子。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忽然听到中国人民终于打倒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喜欢得泪流如雨。

[舞、虎、雨] 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七绝·观潮|| 《毛泽东诗词鉴赏》-30

一九五七年九月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这首诗首次发表在《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

注释

[观潮] 指在钱塘江口观看素有“天下奇观”之誉的巨大潮汐。毛泽东在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日)由杭州乘车去海宁七里庙,观看“钱江秋涛”。

[滚滚来] 写潮起情状。大潮来前,首先看见水天相接处有一条白练横卧江口,不久即听到一阵阵隆隆的闷雷响声,海潮由远及近,滚滚而来。

[钓鱼台] 这里是指七里庙附近某处岸边高台,非是富春江畔严子陵之钓鱼台。诗人取义可能与严子陵钓台有关。钱塘江上游曰富春江,海潮再大也不会波及百里之遥的桐庐严氏钓台。但因严氏钓台临水而居高,在一山崖上,名为钓鱼台,其实不可垂钓。故明袁宏道有诗讥之曰:“路深六七寻,山高四五里。纵有百尺钩,岂能到潭底?”王世贞《钓台赋》曰:“渭水钓利,桐江钓名。”以此讥讽严于陵。本诗所云“钓鱼台”实指一江边高台。海宁县有关人士亦来信证之:“海宁临江乃至全境并无钓鱼台名物。”

[纷赞] 纷纷赞叹,众多的赞叹。

[阵容阔] 潮涌时的气势,巨浪汹涌,势如千军万马;观者众多,人山人海,其场面亦十分壮观。

[铁马] 古时配有铁甲的战马,一般指军马,或借喻雄师劲旅。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诗词鉴赏》-31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 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 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两首诗最早发表于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注释

[送瘟神] 把迷信传说中的司瘟疫之神送走。意谓动员起来的群众力量同科学知识相结合,将有可能彻底消灭危害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省份广大人民的血吸虫病。

[余江县] 在江西省东北部。

[浮想联翩] 种种想象接连而来。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华佗,三国时著名的医生。小虫,指血吸虫。本句意谓不发动群众消灭它,就是名医也无能为力。

[千村薜荔(bì lì)人遗矢] 薜荔,野生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很多村落荒凉。矢,同屎。“人遗矢”,借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被废,虽老仍健,赵王想再起用他,但派去的使臣却捏造说他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顷之,三遗矢矣”)。这里指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病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由此,“浮想联翩”的作者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同天上的“牛郎”谈话。

[牛郎] 指星河边的牵牛星。神话传说牵牛星是由人间的牛郎变成的。

[一样悲欢逐逝波] 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过去的时间。这里是说人间的血吸虫病,在解放以前,在党没有发动群众加以扑灭以前,还是同牛郎在时一样,悲者自悲,欢者自欢,多少年头就这样流水似的过去了。

[六亿神州尽舜尧] 中国的六亿人(当时人口约数)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尧和舜是古代历史传说中唐虞两代的“圣君”。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这里是把自然界拟人化,渲染“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得心应手。红雨,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三河] 汉代把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称为三河之地(见《史记·货殖列传》),原指今晋西南和河南省西部黄河两侧的一部分地方,这里泛指北方。上句五岭(见《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注)泛指南方。

[纸船明烛] 旧时祭鬼要烧纸船,点蜡烛。这里借来形容瘟神(瘟君)在六亿人民的奋进中无处存身,只有逃离人间。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32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庐山] 在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

[跃上葱茏四百旋]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庐山登山公路,建成于1953年,全长35公里,盘旋近400转。

[九派] 这里的九派指江西境内向东北流注鄱阳湖而入长江的河流。《十三经注疏》本《尚书·禹贡》“九江”注:“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明李攀龙《怀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三吴] 古代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某些地区,具体说法不一。这里泛指长江下游。

[陶令] 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经做过彭泽县令,故称陶令。据《南史·陶潜传》记载,他曾经登过庐山。他辞官后归耕之地,离庐山也不远。

[桃花源] 陶潜曾作《桃花源记》,文中说秦时有些人逃到一个偏僻宁静的“桃花源” (长满桃花的水源)避乱,从此与世隔绝,过着和平的劳动生活。直到晋朝才有一个武陵(湖南常德)的渔人因迷路偶然找到这个美丽幸福的奇境。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诗词鉴赏》-33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答友人] 这首诗写作者对湖南的怀念和祝愿。友人即周世钊,为作者老友,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解放后与作者信件来往颇多,并有诗词唱和。1961年12月26日作者给周的信中,在引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见本诗[芙蓉国]注)、“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岳麓山联语)两联以后说:“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88页)可以跟本诗印证。

[九嶷(yí)山] 又名苍梧山,在湖南省南部宁远县城南60里。古代传说:尧帝有二女,名娥皇、女英,同嫁舜帝。舜南游死于苍梧,即葬其地。二妃寻舜至湘江,悼念不已,泪滴竹上而成斑点,称为湘妃竹。所以下文有“斑竹一枝千滴泪”之句。

[帝子] 即指尧帝女娥皇、女英。

[翠微] 轻淡青葱的山色,指“未及山顶”的高处(见《尔雅·释山》疏)。

[洞庭]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雪] 形容白浪。

[长岛] 长沙橘子洲(见《沁园春·长沙》[橘子洲]注),代指长沙。

[芙蓉国] 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芙蓉国是说木芙蓉花到处盛开的地方,这里指湖南。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诗词鉴赏》-34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诗词鉴赏》-35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七律·冬云|| 《毛泽东诗词鉴赏》-36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冬云] 作诗日期12月26日(作者的生日),在当年冬至节后的第4天。旧说“冬至-阳生”,所以诗中说“大地微微暖气吹”,这里是比喻虽在冬至,大地并没有完全被寒流控制。

[罴(pí)] 熊的一种,现在叫马熊或人熊。

杂言诗·八连颂|| 《毛泽东诗词鉴赏》-37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82年12月26日《解放军报》。

注释

[杂言诗] 杂言诗是旧体诗的一种格式,全诗每句字数不固定。这首诗除末两句是七言外,其余都是每句三言。

[好八连]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批准授予驻守上海某部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1949年5月,这个连队进驻上海南京路。经过十四年,连队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作者因此写诗赞美他们。

[魅(mèi)] 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毛泽东诗词鉴赏》-38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注释

[罗荣桓] (1902—1963)湖南衡山人。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起,历任红军四军政治委员,一军团、江西军区、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同志一向很敬重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罗荣桓同志,他在知道罗逝世的消息以后悲痛逾常,这首悼诗就是在悲痛的激情中写成的。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这首诗1978年发表时所署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记得当年草上飞] 这句借用传唐黄巢《自题像》诗句。草上飞,指红军在战争中行动迅速。

[每相违] 不常相见。违,离别,睽违。

[战锦] 是指1948年9、10月间攻打锦州,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和关键性的大仗。

[斥鷃每闻欺大鸟] 斥鷃(yàn),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庄子·逍遥游》说,斥鹦笑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飞翔,也是飞得最好了。

[昆鸡长笑老鹰非] 昆鸡,古说即鹍鸡或鶤鸡,一种大鸡。《尔雅·释畜》:“鸡三尺为鶤。”昆一作群解,如昆虫,这里也可能是用昆鸡泛指群鸡。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中说,鹰因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飞得还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诗词鉴赏》-39

一九六四年春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是)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红旗》1978年第9期。

注释

[一九六四年春] 这首诗1978年发表时所署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石头磨过] 把石头磨成石器,石器时代是人类的“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指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器和铁器都要用炉火来冶炼和翻铸。

[不过(是)几千寒热] 赵朴初指出,照词律,这是七字句,当作“不过是几千寒热”。可能写漏一个字。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只经过几千年,和石器时代经过几十万年不同,说明人类的进化越来越快。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前句用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句:“尘世难逢开口笑。”全句指人类过去的历史充满了各种苦难和战争。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五帝三皇神圣事] 传说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具体说法不一。总之都被认为是最高尚最有才能的神圣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盗跖(zhí),跖被古代统治阶级污蔑为“盗”,后来袭称盗跖,春秋时人。庄蹻(jué),战国时人。近人多认为他们是当时被压迫阶级的起义领袖。《荀子·不苟》称盗跖“名声若日月”。同书《议兵》称楚国在垂沙一战(前301年)被齐、韩、魏三国打败,将领唐蔑被杀,“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流誉,流传名誉。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他进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县),称王。挥黄钺(yuè),挥动饰以黄金的大斧。《史记·周本纪》曾说周武王用黄钺斩南纣。这两句是用来概括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被压迫人民的武装斗争。

七律·洪都|| 《毛泽东诗词鉴赏》-40

一九六五年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注释

[洪都] 旧南昌府的别称。隋,唐、宋三代曾以南昌为洪州治所,又为东南都会,因而得名。这里指南昌市。

[祖生击楫] 祖生,即东晋名将祖逖。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在黄河流域建立汉国。中原大乱,祖逖率领亲党数百家来投镇守建邺(今南京市)的晋元帝司马睿。313年祖逖要求率兵北伐,被任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中流击楫,立誓收复中原。击楫,敲打船桨。后用以形容有志报国的抱负和气概。

[闻鸡] 这里化用闻鸡起舞的典故。《晋书·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和刘琨年轻时都有大志,互相勉励振作,因此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习武。后以“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奋起行动。

[后浪推前浪] 寓有新陈代谢,一代胜过一代之意。宋代文珦《过苕溪》:“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41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

注释

[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22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25日写了这首词。29日下山。

[黄洋界] 参看《西江月·井冈山》[井冈山]注。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38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九天揽月] 九天,天的极高处。《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揽月,摘取月亮。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同揽。

[五洋捉鳖] 五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这里泛指世界,捉鳖,喻擒拿敌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诗词鉴赏》-42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这首词最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选》根据作者手稿刊印。

注释

[五井碑] 井冈山上以茨坪为中心,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立有五井碑。

[古代曾云海绿] 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海。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诗词鉴赏》-43

一九六五年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

注释

[鲲鹏] 参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注。这里指大鱼变成的大鸟,作褒义用。

[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下文又说:“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往)南冥也。”意思都是说大鹏在向南海飞的时候,凭着旋风的力量,翻动翅膀,飞上九万里高空。扶摇和羊角都是旋风的名称。

[蓬间雀] 即《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同“斥鷃”)。见《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斥鷃每闻欺大鸟]注。

[琼阁] 琼楼玉宇,仙人住处。

[订了三家条约] 指苏、美、英三国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1964年4月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