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战舞潮汕英歌舞,专克日本阿波舞?看完你就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

 为什么73 2024-02-15 发布于河北

原创 宝树君 宝树子言 2024-02-14 18:52

图片

甲辰年正月初五(西元2024年2月14日)广东省汕头市举办了“中华英歌 舞动汕头”大型新春活动,聚集了15支来自潮汕各地区的英歌队参加,向旅客和市民展示了潮汕传统英歌舞。同时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也进行了全网直播。

这两年,潮汕英歌舞火爆了全网,尤其每当邻近过年,总会在网上爆火一轮。最近各路官媒也都在为潮汕英歌舞宣传,但也出现一些所谓的科普博主,不做调查就胡乱科普,这些内容甚至把我们本地人都给逗笑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今天特开一个篇幅,聊聊英歌舞之我见,以潮汕人的视角,捋一捋“中华战舞”的缘由。

一、英歌舞溯源

目前对于潮汕英歌舞的起源说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起源于明末抗战时期,传承至今400多年,这个也是相对比较主流且靠谱的说法。第二个说法是,起源于北方的秧歌舞;但这个说法比较牵强,因为两种艺术形式完全不同,除了发音近似之外,没有太多共通性。当然还有第三个说法,最近才出现的,说是因为抗日,专克小日本阿波舞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那么英歌舞的真实起源到底是什么呢?时迁为什么手里拿着蛇?

潮汕人自称是传承自中原,属于中华汉民族舞蹈,到底是否是这样?


带着这
个问题,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1、英歌舞是祭祀舞蹈


在英歌舞还没火爆全网之前,潮汕地区的人们一直在默默坚守传承,只不过这几年通过短视频等媒介的传播,才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由于这种舞蹈刚健、勇猛、威武、阳气满满,因此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有很大的冲击,许多人第一次看了之后,都会被吸引,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很容易上头。如果是现场观看,尤其锣鼓声和棒槌击打的声音,配以节奏感、阵型变化、武术动作、以及英歌队员的嘶吼声,很容易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场面十分震撼。因此,这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喜欢邀请潮汕的英歌队前去表演。

图片

而实际上,英歌舞其实是一种祭祀舞蹈。在过往还没有火出圈之前,潮汕地区的人民,通常只有在祭祀场合,比如每年的传统节日,拜神游神等才可以看到。虽说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习俗会有不同,但其作用和本质都是相同的。在潮汕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中,英歌舞是负责最提气的部分,同时也担负着驱邪的作用。


一直以来,英歌舞是由祭祀所演化而来的一类传统艺术形式。
而在华夏大地,有不少地方都有祭祀所跳的舞蹈;比如福建的将官首八官将就是这样。所有这些从因祭祀所需而演变出来的舞蹈,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傩舞。


不论是潮汕的英歌舞,还是福建的八官将,或是中国其他地方的其他祭祀舞蹈。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画脸谱。


潮汕英歌舞,虽然现在是以水浒传为主的人物开展。
但如果只把英歌舞归根为演绎水浒故事,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仅只是流、而不是源。水浒传至今不过5-600年的时间,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都有其目的,并不会平白无故就产生。


而英歌舞的形成,正是和祭祀有关。
从英歌舞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和艺术特征来看,是从古代傩舞演化而来。因为英歌舞除了主要角色被赋予水浒英雄角色之外,其他队员很多是无名脸谱。我们观察这些脸谱,可以看出其显现出来的是一股凶煞之气,可见还是以驱鬼逐疫、祈求平安的作用。


回到上面的问题。
英歌舞到底是不是传承自中原?这个问题相信到这里已经有了答案了。

2、时迁手里为什么拿着蛇?


英歌舞领舞的人是“时迁”,手
中握着一条长蛇,但实际上水浒传的时迁称为“鼓上蚤”而不是“鼓上蛇”,小说里的时迁并不握蛇。那为什么时迁到了潮汕,手中会握着一条蛇呢?至今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条蛇的真实含义到底为啥。


关于时迁手里的这条蛇,其实只要和傩舞关联上,就不难理解了。
这当中有两个缘由,第一个缘由,正是和古傩舞有关。在古代傩舞当中,祭祀者所持的是茅苇长鞭。茅苇,向来是祭祀所用的产物,比如战国时期,主要由楚国进献给周天子,用以祭祀。做成长鞭状,用途是鸣鞭驱鬼。

潮汕英歌舞当中,把茅苇长鞭融合,以蛇的形状代替。时迁舞蛇开路,虽没有甩打,但其他队员会击打棒槌发出击打的声音,相配合之下,其作用和鸣鞭是一样的。而且时迁的脸谱,是黑白面谱而不是戏剧中的三花脸画谱,也足以证明英歌舞的作用在于祭祀驱邪这方面。


第二点,与田元帅有关。
过往一些地方的英歌队,是要拜田元帅的。民间有一种说法,田元帅是天神下凡,由于酷爱人间戏剧,擅长音乐歌舞,玉帝准他下凡,功满再回天廷。田元帅又称田公元帅、田都元帅,原名雷海青,出生在福建莆田,是唐玄宗时期著名宫廷乐师。


安史之乱时期,叛军得胜之后,在洛阳凝碧池,逼迫所俘的梨园弟子100余人歌舞为庆。
雷海青拒绝,并以琵琶击贼,当即被斩于戏马殿,以身殉国。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优恤有加,诰封“天下梨园大总管”,而雷海青死后,还有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事迹,后被唐肃宗加封“田都大元帅”。


雷海青在福建泉州一带被称为“田都元帅”,在潮汕地区被称为“田元帅”,受到后人的尊崇。
而还有另一种说法,田元帅有可能是来自二十八星宿的翼火蛇转世。翼火蛇,即翼宿,属火、为蛇,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为南方七宿的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鸟有了翅膀才能腾飞,翼宿多吉。


(会飞的蛇 时迁轻功)

腾飞的形象代表刚好使用鼓上蚤时迁这个角色来套用,则非常合适。在许多英歌舞表演中,可以看到时迁扮演者,几乎做到轻功腾飞的动作,并舞蛇演出,非常契合来源于翼火蛇的说法。而且翼火蛇主管人间五音六律,是傩舞傩戏的守护神,正好又进一步证明了英歌舞来自傩舞。


此外,一些英歌舞队员还会背上交叉宝剑,这个也是古傩舞中桃木剑驱鬼的遗存及演变。
而英歌舞队员的各种动作,及发出的嘶吼声,同样是为了驱邪所用。有些队伍,还会有戴面具的老人在队伍中穿梭,这个正是傩舞当中的傩公傩母的遗存。


(英歌队员背上交叉剑)

综上所述,英歌舞其实是传承自傩舞。只不过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演化不断改造而形成今天的英歌舞。那么回到最开始的话题,英歌舞是不是专克小鬼子的阿波舞?如此阳刚之气满满、专门驱鬼驱邪的舞蹈形式,当然专克日本鬼子那个充满阴森之气的所谓阿波舞!

3、英歌舞与民族情怀相关


在潮汕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
英歌舞之所以起源明末,恰逢明清交替的时候的抗战时期。大家知道,满清入关并非一下子吃下整个中国,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落入满清政权手中的情况下,广东等南部地方,作为南明最后的根据地,一直在与清兵做斗争。
因此,这些地方的人,有许多都参与到了抗清的战线中去。在广东被全面侵占之后,民间一直在密谋反清复明。由于满清政权一直对汉人采取高压管理措施,所以为了掩人耳目,不被清廷察觉,潮汕地区的人民,以英歌舞为掩护,进行秘密训练军事力量。


(英歌舞阵法变化)

所以,在今天的英歌舞演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武术、战阵的元素,是有极大概率来源于此的。英歌舞可分为慢板、中快板、快板等不同类型,其中武术元素,多集中在中快板和快板英歌当中。伴随的是各种阵法的变化,比如八卦阵、梅花阵等等,非常多的阵型打法。这些阵法的演变,根据鼓声鼓点的变化做切换,非常符合古代战场上的打法。


不过并非所有的英歌队都有武术打法,有不少英歌队,尤其是慢板英歌,是没有武术和阵法元素的。
从这个合理性做分析来看,武术元素比较大可能是后期才加入,也契合了因为抗清的需要,而通过英歌舞作为载体训练队伍的说法。不过这个说法,仅在民间流传,并没有载入官方的解释当中。


英歌舞的传承,至今400
多年,和潮汕其他的艺术和传统样,都有很多年轻人主动加入学习并传承。比如南山英歌队的小时迁、最近火爆全网的揭阳街边舞狮小女孩等,都是年轻一代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佐证。继有人,不论是家族传承、还是艺术传承、传统传承,这都中国人最欣慰的一件事。

关于潮汕英歌舞的见地,就讲这么多。也欢迎全国各地的网友,前来感受英歌的魅力!


新年伊始,笔者在这里祝各位:
新年大吉、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公众号停更了快一年的时间,平时由于比较忙,也没空写文章。新的一年,争取挤出更多的时间,更新内容,分享观点,共同进步!

,
选择留言身份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