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术后肠粘连(常粘连型腹痛)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2-15 发布于吉林

     女,2月22日转中医治疗。患者因盆腔包块,于2月15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包块与腹膜、大网膜及肠壁等组织广泛粘连。现术后7天持续性腹部胀痛,阵发性加重,矢气困难,尚未大便。刻诊:面黄体瘦,精神欠佳,舌淡嫩、苔白腐腻,脉沉弦。问及病史,谓自幼即患腹痛,发则卧床休息,可自行缓解,未予检查治疗。


        初以气滞血瘀湿阻论治,拟理气活血化湿法。


        处方:枳壳、薏苡仁、厚朴、茯苓各15g,木香、槟榔各7g,血竭3g,当归、桃仁、莪术、半夏、党参各10g,炙甘草6g。


      二诊:药服2剂,腹痛时有缓解,已大便1次,但夜半仍有痛作,发则痛势较剧,脉沉弦而硬。药未完全中病,改抑肝扶脾,调理气血法。处方:白芍、白术各30g,防风、陈皮、枳壳、厚朴、川楝子、延胡索、当归、柴胡、乌药各10g,莪术15g。


      三诊:服1剂痛缓,2剂痛止。又续服2剂,现食欲转增,矢气自如,二便正常。停药观察数日,腹痛未在复发。


       体会:术后肠粘连,大多责之脉络损伤,气滞血瘀。本例虽经手术操作但其肠粘连乃陈旧性、广泛性为病机之特点。患者体瘦面黄,自幼即患腹痛,数十年来未曾根除,说明肝脾不和,络脉受阻由来已久。复因手术损伤,使脏腑功能紊乱,脾气更虚,肝气横逆,同时创伤之处气血瘀滞,络脉更加不通,故而腹痛不已。针对病机特点,一诊侧重治标,清除手术后形成的病理产物;二诊重在治本,以大剂白芍、白术为君,抑肝扶脾,佐以疏调气血。药证相应,故而腹痛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