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辣滚烫》:看角色更是看贾玲

 没羞没臊看电影 2024-02-15 发布于浙江
 


成功的本土化,2.0版的贾玲

电影《热辣滚烫》无疑又是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电影。贾玲凭借惊人的毅力完成了100斤的超高难度瘦身,并以为为契机结合日本电影《百元之恋》的整体架构,完成了这部适合春节档期的喜剧励志合家欢电影。相比原作的丧,本作的讨喜更适合国内观众的观影心态。演员与角色界限的模糊成就了电影,却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影。
















贾玲的成功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找一位愿意且能够成功减肥100斤的女导演\演员,贾玲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大碗娱乐掌门人,破纪录票房女导、国内著名喜剧人于一身的她,凭借惊人的毅力完成了1年瘦身100斤的超高难度任务。用实打实的瘦身效果震撼了所有人。

也正是这种令绝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坚持,使得电影《热辣滚烫》更像是一次贾玲本人的成果展示秀。主人公乐莹从宅家肥妹到减肥成功的全过程,不再是电影剧本中的戏剧化呈现,而是以演员真人为蓝本的全方位记录。

只要观众去回顾《李焕英》票房大卖后贾玲的出镜就不难发现,彼时她的身材已经不是简单的胖,而是肥硕到彻底的自我放弃。再对比本片结尾时她的一身肌肉,行动灵活,哪怕是不接受她喜剧风格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她的减肥效果。配合着她健身的镜头越来越轻盈,角色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观众看到了一份艰苦卓绝的个人奋斗史。

片尾字幕时对应的日期与体重展示更是直接用数据说话,有理有据,成果显著。相比阿米尔汗和克里斯蒂安贝尔,贾玲的成效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成功的本土化















试想,如果《热辣滚烫》只是将原作照搬一定没有今天的票房成绩。因为原作太丧了。身为喜剧人的贾玲深知中国人爱热闹好喜庆的民族性格,配合着春节档期就势必要在合家欢的笑点和泪点上达到平衡。笑,即笑得开心,哭,也要感同身受。

于是,本片一开场就展示了中式肥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状况。烤串零食加啤酒,一天几顿都不够。父母埋怨仅限嘴,狐朋狗友跟着走。

原作中女主彻头彻尾的孤独感被中国版人情世故所冲淡,乐莹在家离家都被浓浓的暖色调所包围。算上前半部分密集的笑点,乐莹越是悲惨,观众越是开心,这种悲剧与戏剧的辩证法让贾玲整明明白白的。

相比日版冷色调的丧,《热辣滚烫》中小城市的喧闹对我们而言更具辨识度和亲和力。堆砌满满当当的楼下小卖店,热情如火的办卡推销员,油腻市侩的烧烤店老板,甚至为健身房站台的西域大师“鸠摩智”等都把故事填满,尽可能的丰富着剧情,配合着故事走向。贾玲的人脉关系都派上用场,即便是最小的角色都能释放出笑点。

这些绿叶的衬托,侧面影响着乐莹这朵必须经历风雨的鲜花从臊眉耷眼,毫无生气,一步步走向顽强,并最终战胜了自己。

观众观看本片不得不把现实中的贾玲与电影中的乐莹捆绑在一起,看着她瘦身的全过程,脑补着平日大大咧咧爱笑的她,那种由衷的感动与快乐,已经超越了角色本身,配合着春节假期的热闹相互作用,烈火烹油。
















不得不面对的比较















影片上映之初,就有许多观众表示质疑:贾玲在借一部日本电影的框架来消费她自己。其实贾玲自己也知道,这样的争议无法避免。一来原作《百元之恋》珠玉在前,二来她确实在用自己的减肥励志影响着电影的宣传。从目前的票房和口碑来看,她赢了。

成片效果如何,观众是否买账,原著党是否认可,这个本就不是贾玲所能掌控的。对大多数人而言,减肥成功的贾玲值得钦佩,票房的成功板上钉钉,本土化之后喜剧感确实做得不错,实现了口碑大逆转。

能让你笑,也能让你哭,更能成为你2024年最好的自我激励参照。贾玲这样成功的翻拍轻松完胜国内同行包贝尔。靠的是诚意,而非投机取巧。

相比《李焕英》段落间过分明显的喜剧小品风格,《热辣滚烫》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角色与笑点的设置不再是见缝插针,而是与主线有所关照。

票房成绩达成了,贾玲的减肥目标做到了,观众买单也都笑了。可整部电影看下来仍存在一些问题:影片风格的类型化,演员与角色难以界定,演员演技的有待提高。

《百元之恋》的出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安藤樱绝佳的演技。主人公由始至终的丧不仅流于表面,更是镌刻于主人公的灵魂深处。

安藤樱靠细腻的表情管理和生无可恋的无我状态诠释到登峰造极,那种丢弃于闹市也无关紧要的湮灭感从第一个眼神开始就足以让人对角色信服。

而贾玲版中主人公的丧更像是不自信。贾玲用低声言语和垂头丧气来塑造角色,偏偏周围都是许君聪、雷佳音(喜剧化)、乔杉、沈春阳等一众喜剧演员来配戏。角色反复受挫后的无力感被一众配角反复稀释,最终让主人公的丧成为喜剧的陪衬,多少有点喧宾夺主。

其次,贾玲太红了,作为目前国内最红的喜剧演员她的活泼开朗有目共睹。所以角色再怎么丧,也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的悲凉和没落。

好在贾玲用减肥励志弥补丧的空缺。结尾时瘦身后的她和镜子里胖胖的她相互微笑,观众在感动的同时难免会问,这是角色还是演员?至于其他演员,也确实是按个人喜剧风格来演的,又回到了喜剧人桥段,而非电影桥段。

在吃饭和说话上能管住嘴的人都了不起。

贾玲就是。

充分本土化后的《热辣滚烫》显然是借《百元之恋》的外壳讲述了一个更具中国口味的故事。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愉悦了观众,贾玲的小目标又达到了。她靠自己。

赚钱嘛,不寒碜。

看着片尾贾玲的哭,由衷为她高兴。她的成绩都源于她的努力,配合着机遇和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她,一个有坚持有梦想有方向的她。如果她的第三部电影能够摆脱她自己,从一个更高维度去创作,相信会更好。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