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6章 郑昭公 祭足顾得此,却失于彼

 秋夜白露 2024-02-16
话说祭足接到密报,四国与公子突已经结盟,马上便要起兵讨伐郑国。
祭足急忙带着郑国的精锐部队来到大陵,大陵这个地方本就是军事基地,由傅瑕将军镇守。祭足与傅瑕合兵一处。
郑国军队素来骁勇,而宋国、蔡国、卫国的军队战斗力其实一般,鲁国只是参加同盟,并不真心想要攻打郑国。如今郑国祭足提前带着主力大军驻扎大陵,可谓以逸待劳,准备充分。再加上祭足多智,傅瑕武艺高强,两个人配合无间。四国联军虽然声势浩大,最终无功而返。
公子突虽然不甘心,却也只好暂回栎城,再作计较。
战事结束了,祭足想着公子突这样一直在栎城虎视耽耽,终究是心腹大患。那公子突也确实颇有才干,手下人才不少,栎城虽然不是一等大城,却也被公子突经营得有声有色,防御更加坚固。
虽然祭足现在手握重兵,但攻打栎城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何况郑伯忽仁慈,从不肯对兄弟下死手,拖延久了,祭足自己反而会陷入被动。倘若再中了他国的奸计,折损了主力大军,事情就糟糕了。
既然军事上无法取胜,那就从外交上着手吧。如今公子突与宋国、蔡国的关系正在和睦的时候,不容易离间。大国当中与公子突关系最不好的应当是齐国。
当年齐国攻打纪国,鲁国为了救援纪国,曾经邀郑伯突(即郑厉公时)一起同事。那场战役齐国战败,齐僖公薨逝也与此役有关。齐侯诸儿(即齐襄公)继承了公父的遗志,所以决不肯与公子突结盟。
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齐侯刚刚袭爵不久,这次又不肯参加宋国的盟会,主公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与齐国结交。有齐国这样的大国相助,料想宋国再不能轻举妄动。
祭足想到此处,不由得仰天长叹,想当年齐僖公曾经对还是世子的忽印象极好,那时节主公曾经多次与齐国同兵共事,齐僖公便想将女儿文姜嫁给主公。如果那个时候就联了姻,郑国哪里会发生这么多事!到了如今,还是得拉下面子,去结交齐侯。
祭足领着军队回到了郑国都城,向郑伯忽报了捷,又分析了当下的天下局势。如今齐侯刚刚袭爵,正要迎娶周王室的公主为妻,鲁侯奉周天子旨意主婚。齐国和鲁国势必再将结盟,这次齐侯既然不肯支持公子突,郑国正应抓住机会,结交齐、鲁二国,必然能令公子突有所忌惮。
郑伯忽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便派祭足为使臣,带着重礼,以贺喜为由,先结交齐侯,再结盟鲁国。
祭足做好了准备,便离开郑国,往齐国而去。
如此这一番安排,当然是足以防备公子突。然而,惦记着郑伯之位的又何止公子突!
郑伯忽复位之后,高渠弥日夜忧心。
郑伯忽是个仁慈的人,高渠弥却是个不择手段的人,这两个人在先君庄公时便一直互相看不顺眼。
先君庄公为了改善两人的关系,曾经命高渠弥辅佐世子忽助战齐国,后来战胜,高渠弥又为齐侯的文姜公主做媒。事情的发展本来挺好的,却被当时世子忽的一番迷之操作,弄得两个人关系更紧张。
不过这两人价值观不同,无论如何都会走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结果。
高渠弥一身本事不得施展,反而需要隐忍以求保命,以高渠弥心狠手辣的性格,实在是不可能服服帖帖地忍下来的。
先君庄公的几个儿子,本领最强的本是公子突,可惜不是嫡长子,未能袭爵。当年先君庄公正是担心公子突闹事,在自己身体不好的时候,就把公子突打发去了宋国,还派了祭足去监视。高渠弥知道祭足的本事,没有选择公子突。
其他的儿子,世子忽肯定是选不了了,只剩公子亹和公子仪,公子仪实在是太平凡而没有野心了,似乎只能选择公子亹。当先君庄公病重时,高渠弥有一天入宫,正好听到庄公跟祭足评价自己的几个儿子,偶然听到庄公说这几个儿子都有袭爵的面相,却又似乎都不能善终。
高渠弥听见说公子亹也是有分为君的,从此便坚定了追随公子亹的决心。
然而朝堂之上有祭足在,一切阴谋诡计都会被他轻易看穿,这位出名的智者确实是太精明了。他不动声色,就令高渠弥处处掣肘,无机可乘。
高渠弥有些沮丧,但并不灰心。祭足虽然精明,郑伯忽却是优柔寡断,而且这次郑伯忽复位之后,变得对祭足也不太信任。高渠弥相信,君臣离心,必有裂隙,只要做好准备,耐心等待,一定能等到机会。
果然,时间并不太长,四国联军就打到了边境,祭足离开了都城。高渠弥有些犹豫,要不要动手呢?
高渠弥权衡再三,没有动手。此时战事正紧,如果前方正在酣战之时,后院却突然起火,这就有亡国之忧。国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有君?高渠弥知道,以自己和公子亹现在的实力,无法收拾那种局面。再忍忍吧。
令高渠弥很欣喜的是,在祭足的指挥之下,郑国主力军队几乎没有多少伤亡,战斗就胜利了。而且,祭足回到都城之后,便主动要求出使齐国。
高渠弥很清楚祭足打的是什么主意,这次出使齐国,必会趁机结交鲁国,不到齐侯大婚结束,祭足是不会回来的。这次真的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祭足不在,便再也没有人能阻止高渠弥。
毕竟高渠弥会怎样做呢?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