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禁:打着悬疑推理的皮,实际是女性想摆脱客体束缚而不能的故事

 猴格 2024-02-16 发布于河南

《监禁》是一本成也营销败也营销的小说。我最开始听说这个书,就是关于它是“悬疑推理经典”的铺天盖地的宣传。

这个故事很简单:一对年轻医护夫妻因为育儿和家务渐行渐远,半年都没有性生活,妻子三田由纪惠自称是“无性婚姻”。为了照顾家里,她不得不辞职。平安夜当天,丈夫雅之被绑架,差点被杀。由纪惠下了夜班(最后一天上班)回家发现,暗中偷窥她日常生活走上犯罪道路的不止一个男人。

这场“监禁”风波过去之后,由纪惠和雅之都吸取教训,决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中,由纪惠怀上心心念念的二胎。小夫妻未来的新生活好像前景美好。

文案是这样的:

发生在由纪惠身边的诡异事件越来越多,为了守护女儿,她不得不奋起反抗,在名为“家”的战场中,与变态凶手斗智斗勇。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人。上天一定会原谅我的……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身边有多少满怀恶意的目光正在目不转睛地窥伺着她。

几个月之前是有个心理变态的病人,但他最近没有在由纪惠身边出现。由纪惠到家之前,没有发现任何“诡异事件”,更不知道“身边有多少满怀恶意的目光”。

由纪惠回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个加害者,为了保护女儿只好假意顺从,根本就不敢直接反抗,“斗智斗勇”更没有。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人。”这句话更像是是加害者博信的心声,他绑架由纪惠的丈夫,反杀变态跟踪者柿沼,名义上倒是“守护家人”。

但文案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不是鼓励犯罪?我为了守护家人,就可以监禁、杀害别人?

《圣母》讲的是法律无法制裁坏人,坏人受到母亲的“私刑”惩罚,母亲是不得已而为之。“圣母”这个书名和内容高度契合。

《圣母》逻辑非常牛,所有人物在前文都出现过,为了悬疑情节,有些人物写得半遮半掩,前文中埋了很多伏笔,反转之后回想前文只觉得恍然大悟。

母亲和女儿只是代词,不止一位母亲,不止一位女儿,作者利用这种文字的指代歧义,在最后一小部分让整个故事完美反转。

《监禁》中,由纪惠回家之后的种种情节,看得我全程满脸问号。

情节进度86%的时候才介绍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名字叫博信,才出现他的正脸,介绍他的身份和犯罪动机,就很突兀。

加害者出于害人的目的监禁别人,被“监禁”的不止一位,受害者和加害者不止一位,丈夫不止一位(妻子和女儿各只有一位)。

逻辑也经不起推敲,bug无处不在。比如由纪惠给雅之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博信,虽然博信只是嗯嗯啊啊或者说单字,但由纪惠对这两个男人都很熟悉,听不出来不对劲吗?还有他拿着雅之的电话怎么呼叫siri?

《监禁》是从妻子和丈夫两个视角分两条线来讲故事,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切换视角很不明显,比如前面是妻子视角叙述,读者习惯了,再看后面发现不对劲,还得往前倒,找找从哪开始切换的。

我看的是微信读书电子版,不知道纸书有没有分段区别一下。

《圣母》结局,因为母亲的不得已,她杀人没有被发现,我甚至都不会产生杀人应该被抓起来受到法律制裁的想法。

故事戛然而止,读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又很痛快,这个结局很完美。

《监禁》结局看得我吐血。加害者都没有好下场,挺好的。但由纪惠的结局是怀二胎。

生孩子重男轻女的问题在少子化社会中几乎看不见了,由纪惠不执着于生儿子,真是谢天谢地。

因为育儿和家务,由纪惠前一段婚姻以离婚收场,第二段婚姻也岌岌可危,带一个娃已经搞成这样了,带两个娃还会好?

再者,前面铺垫那么多由纪惠身为女性在家庭和职场遭遇的困境,结局非但问题没有解决,还让女主继续生?那前面的铺垫意义何在?就是单纯吐槽发泄一下吗?

还是说,作者是想告诉大家:客观事实无力改变,女性安安分分做个生育机器就好?

我猜出现这种结局可能是因为,女儿受到伤害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简单,而女性遭遇困境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才能解决。

作者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想法。她一方面对女性成为客体、在家庭和职场遭遇困境表示不满,一方面又流露出女性应该积极主动做生育机器的想法。

女主的性格也非常能体现这种矛盾。

她的女性主义意识非常强,对职场性骚扰、性歧视非常敏感,也有维权意识(没去维权是因为维权成本高),还能敏锐地意识到隐藏在“女医生”这个称呼里的性别歧视。

但男权社会的厌女思想早已在她心里刻下很深的烙印。

她辞职时说“我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才是护士”,“母亲”远不能包涵所有的她,更别说她为了“母亲”这个身份舍弃了“护士”这份工作。

小小的杠一下,有多少男的会说“我首先是一位父亲,其次才是XX”?又有多少男的会为了家庭辞职?

只有当一位女性意识到,“我首先是我自己”,才能找回主体意识,摆脱女性作为客体的束缚。

看到医院的年轻可爱漂亮女同事,由纪惠想的是:她为什么会没有男朋友。还对这位同事说“你这么年轻,以后至少能生3个,给少子化社会做贡献”。她自己带一个孩子已经非常辛苦,还心心念念要生二胎。

雅之和由纪惠讨论休产假的问题,把他不顾家归咎于医院女同事,说因为医院女医生休产假的多,导致医生不够,他才没时间照顾家里。

我想起来有一年妇女节,3月7日我们接到通知,8日当天女员工可以休半天假,办公室男同事阴阳怪气一下午,说做女人真好,应该设置男人节给男人放半天假之类。

妇女节的初衷是唤起社会对女性的尊重,背后隐含的意思不就是平时社会对女性重视不够吗?

现在大家看到女性在妇女节享受一点福利就觉得不公平,这不得不说是郭嘉妇女事业的失败。

为什么没有“男人节”呢?因为男人只要活着,每天都是男人节。

如果一定要讲绝对公平,女性有子宫男性有杰宝这个生理特点,就是造物者对男女最大的不公平。但我相信造物者的本意是让男女分工合作实现共赢。

然而现实是,女性因为有子宫,才会面临家庭和职场中的种种困境,才会面临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的问题。与此相反,【大部分】男性只因为性别男,在家庭和职场享受到太多的尊崇和照顾。

所有女性都要面临一生孩子事业就要停滞甚至滑坡的风险,男性不用。

而很多男性一方面把妻子的牺牲视为理所当然,一方面庆幸职场中的女竞争对手让出了机会——这才叫“双赢”。

无论是前夫博信还是现在的丈夫雅之,都把家务和育儿视为与他们无关的、由纪惠的义务,这是由纪惠两段婚姻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丈夫平时给女儿泡个奶粉,换个尿不湿,是“搭把手”,好像去别人家做客时顺手帮忙。

丈夫说平安夜要送由纪惠圣诞节礼物,礼物是“帮”她做家务:照顾女儿、打扫房间、洗衣服、准备大餐。

家里需要有个人照顾孩子时,丈夫想的都是由纪惠辞职,没有一个人想过自己辞职顾家。

博信单身时想请家政打扫房间,一问价钱就放弃了:只打扫卫生间、浴室和厨房3万日元(按当前的汇率约合人民币1500),全屋收拾要10万日元以上(近5000人民币)。

他“帮”由纪惠带孩子做家务时才觉得做家务不容易,才发现带娃需要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而且带娃相当于干一份重体力活,换算成工资的话数目很不少。

这种情况下,由纪惠抱怨几句很正常。

工作中我们面对反映问题的人(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知道首先要安抚情绪。而安抚情绪,耐心聆听是第一步,能不能解决问题反倒不那么重要。

但丈夫面对由纪惠的抱怨,不是安抚情绪,而是:家里XX费用都是我掏的。我工作很忙,我也很累。

要么就是给出不对症的解决方案:丈夫给由纪惠钱。可想而知,丈夫这么做只会激化矛盾。

这两位丈夫都是经历监禁事件后才开始反思自己,但这种反思是从“差点就死了所以我要惜命”的想法而来,底层逻辑还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由纪惠早已习惯凡事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对博信雅之有什么不满,总是先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甚至都不确定自己应不应该为某件事而生气。

两段婚姻她都是一直在忍耐,在忍无可忍之后跟博信离婚。发现雅之被监禁,首先想的是“都怪我”。值夜班时病人去世,她都要责怪自己,觉得自己照顾不够周到。

她没生孩子以前,特意选择两班倒的医院,主动申请上夜班,夜班加班费高,下了夜班有钱又有时间,“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活得特别潇洒。

生孩子以后,为了照顾孩子只能选择两班倒的夜班,夜班连续16个小时,下了夜班还不能休息,家里带娃做家务比上班还累。但这样的工作也干不长,最后只能辞职。

我这种未婚人士就会觉得疑惑,她为什么要结婚生孩子?

两个男人的共同点很多,都在感觉到要失去时才后悔,都有强烈的生殖欲。

博信离婚后感到后悔,主要是舍不得孩子——他的血脉,进而想恢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这种执念让他走上犯罪之路。

雅之原本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不想买房,不想生孩子。经历生死之后,开始对活着、对生命的延续变得执着,才买房、生娃。

这俩男的好歹不执着于生儿子,中国男人对延续后代的执念更深,他们的观念里,男孩才能“延续香火”。

所以一个很讽刺的点就出现了:有子宫的是女性,受生育之苦的是女性,有强烈生殖欲的是男性。

在职场中,由纪惠要面对的是:

①男医生对女护士的性别歧视。由纪惠值夜班,发现一个病人情况不对,赶紧采取措施,男医生被叫过来以后,首先嘲笑女护士大惊小怪。最后发现病人情况确实不对,男医生不吱声。

②男病人对女护士的性骚扰以及医院领导同事的“背刺”。男病人能自己上厕所,还是呼叫护士,叫由纪惠给他扶着生殖器,由纪惠搀扶的时候,他又故意蹭由纪惠胸部。

由纪惠不是一个人,其他护士也有类似遭遇。

但医院的医生笑话她们:你又不是处女。甚至有人还说“这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病人都要死了,你就当送他一件礼物”。

极端情况是遇到心理生理都有问题的病人柿沼。

柿沼住院期间,由纪惠照顾他,一开始时由纪惠以为他是正常人,跟他聊过天,夸他有耐心,他觉得由纪惠对他有意思,进而觉得“对于由纪惠来说,我就像一片绿洲,是专门来治愈她的”,觉得所有人都在拆散他和由纪惠(真是普信到极致了)

他第一次住院时就偷由纪惠戴过的口罩。出院后还一直纠缠、跟踪由纪惠。由纪惠没办法,不停地调科室,柿沼为了住院,用锤子砸断腿、吞竹签图钉、烫伤自己、挖自己眼睛(心理真够变态的)

③领导同事对孕产妇的歧视。由纪惠要辞职回家,护士长只能同意,附赠一大堆碎碎念:我刚工作那会儿,大家也是要带娃要工作,不是都过来了?你们年轻人带个娃就不工作了。

可想而知,如果雅之的女同事要辞职,他肯定不支持,但他鼓励由纪惠辞职。家里的队友和职场的队友确实不一样。

我时常想,如果每个人在家中都能有职场的团队意识、协调意识,家庭矛盾都会少一大半吧。

④女护士的职场困境。护士本来就是女性为主,这个行业又长期人手不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本来就少——没时间顾家——辞职顾家——人更少。

跳出家庭和职场,作为女性,由纪惠活着也很不容易,柿沼这样的变态肯定影响她的日常生活。

在她家隔壁,还住着一个变态,他在由纪惠家里装监控,日日夜夜监视由纪惠家,偷偷打通两家阳台,偷配他们家的钥匙,趁他们上班进他们家。由纪惠对此一无所知。

任何一个人,只要想想柿沼和隔壁的变态都会觉得毛骨悚然吧。

我想起之前看《守护解放西》,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的一直纠缠一个男的,还到处跟人说她和这男的未婚先孕,生了孩子以后被他抛弃,男的不胜其扰。

因为男女的体力和心理差异,男纠缠跟踪女,和女纠缠跟踪男,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个女性代际受压迫的问题,由纪惠的妈妈是家暴受害者,由纪惠自己一直在家庭琐事中挣扎,由纪惠的外婆奶奶更辛苦,不知道她女儿长大后,社会会不会对女性友好一点。

我从《监禁》中读到的,就是由纪惠作为女性活着有多不容易。所有由纪惠遇到的问题,现实中每一位女性都会遇到。

出版方想吃作者以往作品的红利,营销时不顾《监禁》的实际内容,用《圣母》来给《监禁》背书,让读者误以为《监禁》和《圣母》一样。

想看推理的读者读了这本书肯定会觉得失望。

(感觉太沉重了,我不想去读的。

想起五年级的芃芃曾经曰过:现在的年轻人读小说就是为了爽,生活那么苦闷,如果看个小说剧情还那么沉重,岂不是在找虐?

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真的太难转变了。)

作者:转蓬飘飘(斡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