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交流和班内合作探究。 总的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课堂无死角,无“闲人”,主动参与展示。 小组内合作交流:组内要分工明确,中等生展讲,潜能生读题,优秀生补充,其他同学倾听补充、质疑。组内交流要做好笔记,并要总结解题的规律、方法,找出问题出错的原因及突破口。 班内合作探究:由组内成员一人到讲台前展示、讲解(讲问题的信息点,应用了什么知识,讲过程与思路,讲注意事项,讲形成学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人在黑板对重点内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板书。讲解结束后,其它小组有疑问的同学,可以主动提出来,由讲解的同学进行解答。 ![]() 2.探究展示:有效的展示能够推动自学和讨论的高效。展示要求:采用多整体展示,少个别展示,多书面展示,少口头展示的原则,书面展示时,学生自动展示或小组推荐展示相结合,展示同学要写好姓名,组别序号,板书规范,效率要高,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口头展示,要脱稿声音洪亮。每次展示都要有恰当的点评,且老师要给予评价。 ![]() 3.精讲点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学生不求甚解的地方,教师要追问,纠偏,拓展。教师讲解和点评一般不超过15分钟。精讲点拨后,一定要留下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反刍消化,整理笔记,对错误的题目进行纠正。 ①针对学生的展示,对步骤、方法运用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出纠正; ②对学生感到模凌两可的问题,作出肯定的答复,指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③对重点问题再以跟踪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总结这类问题的题型题路; ④根据各小组展示和点评的情况,准确评价小组,做到小组评价激励到位,起到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的作用。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可进行小组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