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宇辉:逆境时多读书,顺境时多做事

 徐泽权 2024-02-16 发布于陕西
董宇辉在一期直播中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表示,读大学时,他因家境贫寒、见识浅陋而极度自卑。长时间里,他关在宿舍里,但并非消极颓废,而是去图书馆借了一大摞书,埋头苦读。随着阅读,烦闷减少了很多,内心也变得更坚强。
十几年后,凭借学识和口才,他成为直播界的翘楚。当有人问及如何应对命运的变迁时,董宇辉建议说:“逆境时多读书,顺境时多做事。”人生就像一条曲折的河流,当你修炼出柔软之姿时,就能轻松地绕过人生的障碍。
图片

01


  • 逆境时多读书。


俞敏洪在《老俞对谈》中接待了一个特别的嘉宾,与商界精英、学术大佬不同,这位嘉宾名不响亮,还有残疾。他就是刘大铭,一个典型的“苦命人”。
刘大铭患有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经历过9次骨折和11次大型手术。在绝境中,他曾深感无助,上学时被同学嘲笑,毕业后也无法自给自足。
然而,一句尼采的话改变了他的命运观:“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强大!”从那一刻起,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并投入到阅读中。通过读书,他学会了豁达,明白了生活的哲理。
即使身体残疾,他也通过阅读成长,戴着腰椎护具,用双臂支撑身体,趴着看完了大量书籍,写下了自传。无数次的苦读和忍痛前行,最终让他成为了“钢铁侠”。
俞敏洪也分享了自己的破碎经历,但每次困难时,他都依靠阅读给予自己力量。他引用作家张恨水的话:“有书读,就有希望。”生活虽然困难,但只要愿意,书籍就是消解苦难的良药。
在焦躁难安时,阅读可以安抚心灵;在彷徨无助时,书籍是最好的向导。阅读是人生的破局之法,虽然书籍不能带来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片

02


  • 顺境时多做事。


人生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这句话说得确实很好。我们都害怕水逆,渴望一切顺遂无虞。但当走入顺境时,却很容易被安逸腐蚀,被舒适困住。
商业教练陈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小镇做题家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的顾问。然而,随着成功,他开始懈怠,丧失了进取心,最终失去了竞争力。
幸运的是,他意识到了问题,并下定决心改变。他辞掉了舒适的工作,转战商海,努力学习,放下面子,重新建立人脉。他深知,即使日子过得衣食无忧,也不能放松警惕。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顺境中更要加把劲做事。稻盛和夫也曾说过,顺境是比逆境更大的考验。在顺境中多做事,可以防患于未然,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人生从不缺诱惑,沉稳做事,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图片

03


  • 人生起起伏伏,但你总有办法。


莉丝·默里的故事确实让人感动又鼓舞。她在贫民窟长大,面对贫困、暴力和孤独,曾一度陷入沉沦。但她意识到如果不改变,人生只会更糟。于是她努力打工,自学高中课程,最终通过考试进入公益学校。
尽管起步艰难,她依然坚持自学,在课余时间努力阅读,蹭课蹭讲座。三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命运之轮因为她的努力而转动,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畅销书作家、电视台人物,并得到奥普拉和克林顿总统的认可。
然而,莉丝并没有被荣誉所麻痹,而是继续积极参与各种事业,帮助他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戏弄我们,我们都有抗争的能力。正如董宇辉所说,逆境时多读书,顺境时多做事。在人生中,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有办法找到节奏,迈出自己的步伐。
这也提醒我们,命运是由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塑造的。愿意去追求的人,会被命运引领前行;而不愿意的人,则会被命运拖累。人生是一场心灵与行为的双修,在面对挑战时修行,在成功时修心。

图片

04


董宇辉以苏轼为榜样,认为苏轼的生活态度值得借鉴。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但无论是失意还是得意,他都能从容面对,活出自己的滋味。
在失意时,苏轼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读书、作画和禅修来平稳心绪,磨炼品性。而在得意时,他也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为他人造福,为百姓办实事。
尽管我们或许没有苏轼那样的才华,但我们可以借鉴他对待命运的态度。无论是潮起潮落,动静皆宜,只要我们能够恰如其时地读书和做事,就能活出自己的光明之路。
愿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顺势而行,活出自己的滋味。
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