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道兵的军级指挥部(所)

 哈哈狮的信箱 2024-02-17
图片

作者:徐平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组建后,根据军事斗争形势和铁路建设任务,先后成立了若干指挥所或指挥部,为区域性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区域内铁道兵部队遂行施工任务,执行军级权限,一般直接受兵部领导(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除外)。也有个别指挥所不是军级机构,或临时组建时间很短未明确级别权限,均未列举。

图片

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

1953年11月5日,中央军委电复志愿军首长:志愿军铁道兵团已完成任务,其机构即行撤销回国,留部分人员与新建铁路指挥局合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指挥志愿军各铁道部队,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并于11月8日起开始办公。司令员郭维城,政治委员袁光。1954年9月25日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撤销。

图片

▲志愿军铁道兵战士在冰冷的江水里抢修铁路桥

图片

铁道兵第一指挥所

1954年3月9日总参谋部电复铁道兵,同意在陕西省宝鸡市组建铁道兵第一指挥所,负责指挥铁道兵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十师和独立桥梁团担负宝成铁路东(河桥)略(阳)段的修建任务。司令员郭维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吉厚。后因铁道兵部队紧急调往广西、广东、福建,执行黎湛、鹰厦铁路抢建任务,铁道兵机关迅速从北京移至广西贵县,就近对部队实施组织指挥。第一指挥所也从宝鸡迁至贵县,并入铁道兵机关,同年8月7日该指挥所撤销。

图片

▲庆祝宝成铁路接轨


图片

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

1964年初,党中央决定开发大兴安岭,正式发文件指示,由国家林业部和铁道兵共同组织大兴安岭林区会战,并决定由铁道兵和林业部联合组成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铁道兵副司令员铁道兵郭维城兼任指挥(同年10月铁道兵司令部参谋长何辉燕兼任该职),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兼任政治委员。同年7月5日,会战指挥部在加格达奇(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成立,铁道兵增编的10万兵员全部参加会战。

1965年3月1日,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之工程部改编为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作为组织指挥铁道兵林区部队的施工和一般工作的督促检查机构,统一指挥大兴安岭地区的铁道兵第三、六、九师,铁道兵司令部参谋长何辉燕兼任指挥所司令员。

图片

1969年8月,何辉燕调往西南指挥部后,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改由张云山任司令员,张治安任政治委员。

图片

▲原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加格达奇)办公楼

图片

铁道兵西南指挥部

为落实党中央和周总理关于加快成昆线建设的指示,1969年6月15日,总参谋部根据中央军委办事组3月11日关于同意铁道兵在成都设立一个精干的指挥机构的批复,电示铁道兵在成都设立西南指挥部,编制定员200人,负责成昆线、渝达线和襄成线西段的部队以及在西南地区的工厂、仓库等单位的党政、军事行政领导工作。据此,铁道兵西南指挥部于1969年6月25日正式成立,何辉燕任司令员,苏超任政治委员。1971年2月,何辉燕为铁道兵副司令员兼西南指挥部司令员。

图片

▲画册《万水千山只等闲——铁道兵战斗在成昆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西南指挥部编)

图片

▲1973年10月19日,铁十一师、十三师参建的襄渝铁路在陕南棕溪站胜利接轨通车

图片

铁道兵东北指挥部

1968年和1970年初,铁道兵第六、第九师先后奉命撤离大兴安岭,调往三线、沿海参加修建铁路。从此,大兴安岭林区铁路只留有第三师继续施工。鉴于嫩林铁路大部分工程任务已经完成,大兴安岭林区部队日益减少,1970年1月3日,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改称铁道兵东北指挥部,统一指挥东北地区铁道兵部队,仍由张云山任司令员,张治安任政治委员。指挥部机关移驻辽宁省兴城县城。

图片

图片

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

1970年2月6日,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改归铁道兵管理,二期工程施工由铁道兵统一领导,地方参加地铁施工的队伍整编为铁道兵部队。3月20日,铁道兵颁布命令,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指挥铁道兵第十二师、十五师,铁道兵副参谋长张鸿智兼任指挥部指挥,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罗彬、刘谦益先后兼任指挥部政治委员。

图片

▲北京地下铁道工程铁道兵施工部队

1975年12月,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担负北京地下铁道施工任务的所属部队改为基建工程兵、交北京市管理的指示,铁道兵将地铁指挥部和第十二、十五师等单位,共5.3万余人及装备、物资器材,于1976年2月底前全部移交给北京市。

图片

铁道兵第一指挥部

根据中央军委批复,1976年10月铁道兵西南指挥部改称铁道兵第一指挥部,由田仁明任司令员,苏超、康慨先后任政治委员,并从四川成都移驻青海乌兰(后又移驻格尔木),以利于部队施工的现场指挥。另在成都设铁道兵第一指挥部襄渝线指挥所,具体组织指挥该线的收尾工程。

图片

▲铁道兵奋战襄渝线


图片

铁道兵第二指挥部

1974年2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调铁道兵部队进疆施工的命令,铁道兵随即在阿拉沟设立了南疆铁路建设指挥所。1975年10月,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东北指挥部进疆,改称铁道兵第二指挥部,统一指挥第五、第六师、独立机械团和第四师2个团施工,司令员张云山,政治委员张治安;同时撤销了南疆铁路指挥所。1976年12月以后,该指挥部由王万祥任司令员,席华亭、王锦荣先后任政治委员。

图片

▲1978年,铁道兵吕正操政委(前左四)到南疆线视察,在巴仑台站与陪同的铁二指工作人员合影

图片

铁道兵沙通线指挥所

为改变东北连接华北的主要铁路干线长期以来只有一条京沈铁路的状况,国务院和中央军委1971年10月报经中共中央决定,修建(北)京通(辽)铁路,并指定由铁道兵承担施工。根据国家总的要求,铁道兵党委和领导机关研究决定由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师和独立舟桥团、独立机械团,共5个师、2个独立团担负此项任务。全线任务由铁道兵东北指挥部统一指挥。1975年10月铁道兵东北指挥部进疆后,铁道兵又在承德设立了铁道兵沙通线指挥所。该指挥所司令员、政治委员一直空缺,先后有四个副司令员、一个副政治委员。

图片

▲长城脚下沙通线铺轨

图片

铁道兵第三指挥部

1979年6月2日,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沙通线指挥所扩编为铁道兵第三指挥部,张鸿智任司令员,李万华任政治委员,继续负责全线施工的组织指挥。施工高潮时,投入部队和民工总数达到20.5万人。

图片

▲铁道兵隆重庆祝沙通(京通)铁路通车典礼

图片

1980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精简军队、压缩定额的要求,铁道兵于11月10日颁发了精简整编方案,至1981年4月底基本完成。按照“方案”规定,撤销了铁道兵第一、第二、第三指挥部,铁道兵兵部直接领导到铁道兵师。

以上这些铁道兵指挥所、指挥部(不包括铁道兵撤销前组建的铁道兵指挥部),并不同时存在,有的是同一机构不同时期名称,通常同一时期有3个指挥部(所),最多的时候为1975年12月,当时有铁道兵第二指挥部、西南指挥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和沙通线指挥所,共4个指挥部(所),不过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很快就移交给北京市改为基建工程兵了。

编辑:严京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