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会和中山共同相似地方,了解一下新会历史!

 中山历史 2024-02-17 发布于广东

前两天去了短暂的新会游,主要是为了游览了新会学宫,顺便喝了个茶,新会的圭峰大酒店跟中山的国际酒店超级似。

两栋建筑的年份也是差不多的,21层的新会商业大厦于1985年9月建成,已然是新会第一栋高层建筑物,据说更是国内最高的县城酒店,这顶层餐厅旋转360°览景成为那时新会人的无上骄傲,得以看出当时新会的辉煌岁月。而中山国际酒店也是在差不多年份的时候,建于1982年,1986年正式对外开业。

新会圭峰大酒店旧图

中山国际酒店全景(市档案馆藏)

有一点不同的就是,他们的酒店21楼是饮茶的,过年去喝茶好多人,但是服务员态度很好,因为排位系统都没有,阿姨居然能帮忙找位置,真是非常好,坐在这里饮茶,风景真是超级美丽。新会书院,大会堂,学宫都在眼下。

看到学宫的时候大家可能就会想起中山的学宫了,接下来会带大家看看新会的学宫,因为我没目睹过当年中山的学宫,各位街坊可以看看像不像当年中山的学宫,我觉得跟中山的学宫结构图是很像的,但是如果当年中山的学宫没拆除,规模更大。关于学宫,这是我目前搜集到的资料。

中山学宫的地图(点击可以放大)

邓振铃老师《故园忆旧图》

再来到看新会学宫的

新会学宫又名孔庙,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期间,新会学宫遭到日军严重破坏,仅存化龙桥、棂星门、石牌坊、泮月池和大成殿。1956年除重修遗存建筑外,并在原遗址上,重建戟门(大成门)、东西两库、两庑、两廊和尊经阁、“蹈和”、“履中”两殿。

1958年,新会县博物馆在学宫成立,是省内建馆较早、规模较大、藏品类型齐全、藏品数量较多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从此,学宫成为一个展示新会丰厚历史文化的地方。对于学宫设立博物馆,真是做的十分好,起码利用了学宫这个好地方。

大成殿是学宫的正殿,面宽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下檐斗拱为外转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与故宫太和殿相仿。保留明代的建筑风格,殿高17米,面积567平方米,是广东最高的大成殿之一。

看完这些介绍,是不是觉得跟中山当年的学宫很像呢?那天去参观新会学宫,保安叔叔一下子就听出我中山的口音,我说特意来新会看看学宫,我说中山曾经也有学宫,但是拆了。保安叔叔说这么可惜阿,居然拆了,来看看我们的吧,是现存比较好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在去停车场路过新会老城区的地方,发现跟中山石岐老街道也很相似,好像在石岐街的感觉……

这条路很像孙文中路的感觉,就是旧一中那边的路。他们的街道历史建筑也有翻新,好似也翻新还可以。

回到家翻阅了一下新会的历史,发现新会以前有一部分以前也属香山县,宋元时期的香山,是由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交界处的一些岛屿组成的,与大陆尚未完全连成一体,四面依然环海。各地的沙坦也刚形成不久,可耕的良田较少,粮食产量不高,大多数人仍然以捕鱼、晒盐为业。

宋室南迁后,大量居民向南迁移,南方的人口快速增长,粮食的需求也就随着增长。这样对于土地的需求也就增加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沿着河岸筑堤造田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沙田也因而开发出来。到了明代,香山岛周围大部分地区出水成陆,变成大片沙田。北部地区淤积成陆后,香山终于与大陆连成一块,不再是岛了。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广东运判徐九思根据香山文顺乡进士梁杞的建议,奏请朝廷同意将香山设置为县,但未获批准。

到了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香山寨官陈天觉说服管理香山的东莞县令姚孝资,建议把香山“改升为县”,他们的理由是“以便输纳”。最终获得了朝廷批准,因(香山)镇之名,设立香山县,归属广州管辖。此外,朝廷还把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之地”划归到香山县,香山县共有十个乡。

看了这么多,大家有空可以去新会看看,侨房很多,我还没有深度走,等着一个新会的朋友带我深度考察考察~

中山城区那些消失的茶楼合集

2024-02-05

【新春特辑】石岐龙舟文化之旅——老安山“龙王”秘密(下集)

2024-02-13

【中山历史】中山的舞狮历史你知道多少?

2024-02-12

【龙年特辑】探秘老安山“龙王”秘密之旅(上集)

2024-02-10

关于石岐城隍庙的一些故事

2024-02-04

【龙年特辑】石岐就是大龙,石岐人龙的传人?

2024-02-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