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对话】家长就由着孩子在家成天看手机玩吗?||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4-02-18 发布于江苏

我儿子22周岁了,已不上学,也不想参加工作,一幅躺平和无欲无求的心态,让他去看医生或者是心理咨询,他都不愿意,请问,当家长的该怎么办啊?就由着他这样一天天的在家成天看手机玩吗?当家长的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呀?

我们对这件事是这样看的。

尊重孩子但也保持判断力

无论是情绪不稳定,还是没有动力,都是需要时间慢慢调整、恢复的。

想躺平不想工作,这正是因为身心在过去长时间的运作下已非常疲惫、不堪重负。所以现在不要急于求成,尽量先让孩子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把那些压力好好地释放出来,无论是玩还是睡觉都是一种休息。这种暂时的“躺平”并不是在浪费时间,反而是在帮助自己更快地恢复起来。

虽说要尊重孩子的决定,但在是否要看医生的这件事情上,家长要有一定的判断力。根据孩子的状况来做决定,如果需要看医生,那么家长的态度要坚决。因为孩子有可能会没有非常清晰的认知,这样拒绝看医生误了病情就不好了。

然后在精力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做些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适当地做些运动。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样家长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更容易建立起信任感。

——21岁双相女生

昵称:拾恩

亲子对话

改变是漫长的

我感受到了您的绝望与无助,也体会到了您的孩子的绝望和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是需要长久的努力的。而且改变也只会一点一点的发生,不会马上就能变好。

家长可以先替孩子求助精神心理相关的专业人士,让他们给您出点主意如何让你的孩子主动来医院或咨询机构,然后您再根据他们的建议试一试。如果孩子还是没有意愿,您依然可以寻求精神心理相关专业人士如何处理现阶段你和孩子的关系。能做到一点是一点,能改变孩子一点就改变一点。

再不济的话也千万不要太过苦恼,即使不能改变您的孩子也要保重好您自己的身体,没准您能把自己开朗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受到您的影响而慢慢改变呢?是有一定这样的可能的。

您的孩子才22岁,依然很年轻,如果您能根据精神心理相关人士的建议用心地照顾好您的儿子。您的儿子也能够因为你的用心而感动,最终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的坏习惯。相信您的儿子终有一天能够放下手机,去拥抱丰富多彩的人生的。

——27岁双相男生(已稳定多年)

昵称:阿伟

亲子对话

3

我说话可能很不客气,家长估计不爱听。

我真的是很讨厌一些家长,除了生其他什么都不考虑。“做父母也不用考试”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对了。

看了家长你发的这串问题,大概现在也对他不耐烦了,但是你没有想过孩子变成这样有没有父母的问题?难养好了就留着,没养好就死活不管了吗?

感觉家长似乎很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不管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变好。虽然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不得不说,家长估计已经对于养孩子感到疲惫了,希望孩子自生自灭了吧。

但我想说,家长别寄希望于孩子自己改变,请家长承担起责任来,家长先改变,孩子才有觉醒的可能。

——15岁抑郁焦虑女生

昵称:ハチ

亲子对话

隔空亲子对话

家长们可以询问你想要问抑郁症孩子们的问题,我们会每周精选一个问题,联动渡过社群的青少年,以孩子的视角来回答家长的困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