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正月,在血腥混乱的己巳之变腥膻正浓之际,公沙的西劳统帅的葡萄牙铳兵及大铳,终于抵达了京师效命。 或许是因为兵临城下之后金军留给京师君臣的可怖印象过于深刻。明廷这一次对风尘仆仆的葡萄牙火炮战团慷慨异常。大明官方每年向葡萄牙战团团长公沙的西劳支付一百五十两的薪水,每月额外再加十五两的生活费补助。葡萄牙战团其余人则由明廷财政年支一百两供养,每月另有十两的饭钱。这个待遇在明军官俸里可说是相当优厚了。据说,当时明朝卫所军六品百户官每月俸米为十石,大约相当于20两现银。一般士兵月俸更是只有相当于4两银子左右的米。
待遇后勤有了保障,团长公沙的西劳和他的战士们自然也当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月四日,他们便将带来的大炮安置于京师城墙的各大要冲。并开始在大明京营里选出类拔萃者教习西式点放法。明廷为了振奋士气,还 赐炮名为“神威大将军”。不仅如此,在葡萄牙战团的卓有效率的教授下,首批受训的两百余名明军炮手得到了迅速成长。 崇祯三年,大明王朝内外交困的局面进一步加深,内有愈演愈烈的农民军运动(老回回、王自用等部起义军自神木渡河入晋作乱;张献忠在米脂十八寨起义,称八大王事件等),外有开始不停解锁“入关”新玩法的后金军队。在这种局面下,徐光启深谙“患难见真情”之理,他授意团长公沙的西劳和传教士陆若汉向明政府表示忠心,称他们“奉旨留用,方图报答”“天未远臣 ,愿效愚忠”,愿意在之后的战事中为明军的火器部队助战。一向注重面子的明廷感到非常之满意,对葡萄牙战团大加赞赏。而葡萄牙战团身后的大佬徐光启也抓住明廷对军力非常不自信的时机,在上疏中,他一面请求留下葡萄牙战团以“教演制造 ,保护神京”。一面希望朝廷能扩编葡萄牙战团武装,派人前往澳门招募炮手二百、随从二百 ,自带兵器 ,以作先锋。对于爱听flag的崇祯皇帝,徐光启也顺其心意地立下了若得扩编的葡萄牙战团援军之助“不过数月 ,可以廓清畿甸;不过二年 ,可以恢复全辽。”
在徐光启的保举下,朝廷最终议准此事并派中书姜云龙随陆若汉赴澳门经办,耶酥会传教士陆若汉陪同团长公沙的西劳一起前往。 据说,这次使团扩编到澳门征兵招募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很快便招满了400人,其中200人是士兵,大多是葡萄牙人,有的出生在葡萄牙,有的出生在澳门,还有部分是当地人中国人,他们自小受葡萄牙人调教,据称都是非常优秀的士兵。这些新募士兵得到了使团带来的大明皇帝资助,得以穿着华丽服饰,配置崭新武器,因而看起来看起来很是气派。【以后世观之,虽然这支新募之军的数量以明清双方的战争规模来说并不算大,但当时澳门总人口不过一万,其中葡萄牙公民仅约一千人,能派出这个体量的援军不可谓不尽心。可见当时总体上日益衰退的葡萄牙人希望向明廷示好的决心,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明的崩坏速度,亦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本次的新募葡萄牙援军相比第一次要更富有组织性,由名为科德略和罗德里格的军官率领 ,他们之下还设有尉官及其他军校。他们和22门红夷大炮一起出发北上的,据说当他们抵达广州时,很气派地进行检阅,用他们的乐器致敬,使当地中国人十分惊奇。 明廷对他们的一路的招待安排得也非常隆重,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得到明朝地方官员的接见,并得到充足的物资供应,如鸡呀、牛羊肉呀和水果以及酒、米等。在葡萄牙人自己的记载里,他们也因此在一路上心情甚佳。 然而,大明内部的意见之争再次令一切嘉然而止。很久没有发言的礼部代表卢兆龙耐不住寂寞,狠狠抓住葡萄牙人是夷这一点,“引经据典”道:“此三百人者 ,以之助顺则不足 ,以之酿乱则有余 ,奈之何费金钱、骚驿递而致之也?”“何事外招远夷 ,贻忧内陆 ,使之窥我虚实 ,熟我情形 ,更笑我天朝之无人也?” 徐光启对此上疏解释,言明红夷人即荷兰人与澳夷人葡萄牙人是不一样,荷兰人是大大滴坏人,而葡萄牙人是大明的忠实朋友。 但卢兆龙死死抓住“夷人”这一点,继续上疏道:“堂堂天朝,必待澳夷而后强?……臣自幼习读孔孟之书,改过迁善、省身克己之事,经文备之矣,不识世间有天主一教与所谓唐朝景教者……臣言夷人不可用,非言火炮不可用。” 最终,很重视天朝上国颜面的崇祯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礼部的意见。当新募的葡萄牙战团行军至江西南昌时,突然收到了明朝官方原地遣散的命令。只准陆若汉等少数人员继续运输压解器械进京,其余人员则全部遣返澳门。就这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葡萄牙援军就这样因为明廷的面子问题而宣告终结。在消耗了巨额的资费人力后,崇祯四年(1631年)三月 ,陆若汉一行终于带着新一批红夷大炮抵达京师复命。在徐光启的安排下,陆若汉一行随后便受命前往山东登州,协助登莱巡抚孙元化和公沙的西劳所部葡人造炮练兵。
孙元化其人,是徐光启最中意的门生,且继承了徐氏“西学中用”的救国策略,更难能可贵的是,孙元化不仅是会造炮的技术人才,也是明朝少有的火炮实战专家,还曾与袁崇焕配合默契,凭借着对火炮的精湛运用在宁远大捷中贡献颇多。当年六月 ,随着又一批葡萄牙炮手和工匠护送大炮来此 ,使登州一下子成为当时明朝学习引进西方火器技术的大基地。虽然大量使用葡萄牙援军的计划已然被取缔,但明朝引入西方火炮火器技术的事业却看起来方兴未艾。遗憾的是,火炮大佬徐光启却因为前者而颇感心寒意冷,对于朝廷兵事不再向往日那般积极过问筹谋。但好在,他最为骄傲的弟子孙元化已日渐扛起了发展明军火器力量的重任,但明末波云诡谲的各种风波阴谋和复杂血腥的战争环境为众人的命运染上了一层未知的阴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