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老两口办厨房,1菜1元,21年不打烊,感动中国背后尽是心酸

 科普观 2024-02-19 发布于山东

赶过大集的朋友应该有印象,集上有人专门做炒菜的生意,你买了新鲜菜可以找他现场加工炒制,花很少的钱就能在集上吃顿热乎饭菜。

这门生意虽然简单,但却不少挣钱,很多人就是靠这门生意发了家……

赶集炒菜

然而,在江西南昌,有这样一对老两口,干得也是差不多的生意,而且他们的“铺子”还是开在人流如潮的医院附近

按理说,这样的生意应该比大集上更加红火,更加有赚头才是。

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截止到今天为止,他们整整干了21年,但在这21年里,不仅没赚一分钱,还倒贴进去不少钱

老两口干了21年,倒贴进去不少钱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对老两口是谁?他们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老两口的“爱心厨房”

这对老两口,丈夫名叫万佐成,妻子名叫熊庚香

他们办的厨房有一个暖心的名字,叫做“爱心厨房”,当然,当地人更习惯叫它“抗癌厨房”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与“爱心厨房”

“爱心厨房”座落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

走进医院旁边的学院路,大约往前走200多米,一拐弯就能进到一条小巷,这条不起眼的露天小巷里,简陋的遮阳篷下,就是“爱心厨房”。

通常,江西省肿瘤医院的医生都会推荐患者家属,去这家简陋的“爱心厨房”做饭就餐,因为医生知道,给家人治疗癌症的开销非常大,家属手里的钱都是血汗钱,能省一分是一分,“爱心厨房”主打的则就是一个便宜。

“爱心厨房”

说起来你可能都不敢相信。

如果是去饭店,炒一盘素菜少说都要十几块钱,一盘肉菜的价格至少还得翻倍,但在“爱心厨房”,1道菜却只收1元,只有一点,那就是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来炒……

在这里,十几个炉灶一字排开,锅碗瓢盆,刀铲勺筷等等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并且24小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

“爱心厨房”24小时提供服务

根据老两口的回忆,在这里,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三百多人来炒菜。

“爱心厨房”的由来

关于“爱心厨房”的由来,其实源自一段机缘巧合。

时间回到2003年,当时万佐成、熊庚香老两口还没有办“爱心厨房”,而是在这里开了一个油条摊子

老两口靠着炸油条,卖早餐,在医院附近赚点小钱过日子。

“爱心厨房”的前身是油条摊子

突然有一天,一对中年夫妻来到了油条摊子前面,他们推着自行车,自行车的座上坐着一个瘦弱的小孩子,小孩子手里则攥着好几个盛满菜的塑料袋。

万佐成看他们走到摊子前,眼睛直勾勾看着炸油条的锅灶,却不吭一声,心想,难道他们是要买油条钱不够了?

于是,好心的万佐成,拿起一根油条递过去,试探性地问了问:

“你们要买油条吗?我们家的油条又香又酥,送一根给孩子尝尝。”

万佐成

这时,女人说话了:

“师傅,我们不买油条,借个火行吗?”

万佐成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是想借个火炒菜,没多说话,万佐成把炒勺往女人手里一递,这就算同意了。

接过炒勺的女人眼眶里不禁湿润,她心里清楚,自己这是遇到好心人了。

一边炒着菜,这对中年夫妻一边跟万佐成老两口聊起天来。

聊了会天,老两口才知道,原来他们的孩子患上了骨癌,刚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做完手术不久。

孩子患上了骨癌

孩子很久没有吃到妈妈做的菜,想吃妈妈做的菜了,他脾气拗,吃不到就要回家。

拗不过孩子,他们没办法才买了些菜,四处问人借锅灶炒菜,被人拒绝几次后,这才遇到了万佐成老两口……

老两口听了他们的故事,内心不住地冒酸水,这酸水直呛地他们眼眶里渗出泪珠打转儿。

中年夫妻炒完菜,陪孩子在油条摊子上吃饱了要走,临走非要给万佐成钱,万佐成自然是拒绝收钱的,并且他还对他们说:

“以后孩子再想吃你炒的菜,过来炒就行,这里的炉灶免费用。”

从那之后,这对中年夫妻时不时地就会带着孩子来油条摊子炒菜做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也知道这里能借火炒菜,来的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看着每天人来人往,一个炉灶显然不够用了,万佐成索性就又弄了几个炉灶,来供大家免费用。

“爱心厨房”

一开始,来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其,这些人却好像商量好了一样,突然就没多少人来了。

万佐成新添置的炉灶一下就全部空闲了下来。

面对空闲的炉灶,万佐成是既纳闷又失落,心想怎么突然就没人来了?

为了解开心里的疑惑,万佐成开始四处问老顾客,后来终于有一个小伙子说出了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万佐成老两口不收钱,大家伙心里过意不去,商量过后,索性就不去给他们添麻烦了……

志愿者帮助万佐成

为了让大家回来,万佐成只好开始收费。

一开始加工一道菜收5毛钱煤球和电费的成本钱,后来煤球和电费涨价,加工一道菜改成了收1元钱,一来维持了油条摊子的收支成本,不至于赔太多钱,二来方便了顾客。

就这样,来炒菜的顾客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昔日的油条摊子,也摇身一变,成了“爱心厨房”

老两口与“爱心厨房”

24小时提供服务,21年不打烊

从2003年起,截止到今天也就是2024年,“爱心厨房”已经营业了长达21年时间。

而在这21年的时间里,万佐成、熊庚香老两口,几乎没有休过一天班,总是凌晨就出来点火“出摊”,深夜确定没人再来光顾才“收摊”。

对于他们做的这个“赔本儿赚吆喝”的买卖,他们的子女一开始是不理解的。

毕竟他们这么大年纪了,赚不赚钱一说,他们常年这样折腾,身体怎么能吃得消?

万佐成:我们早上四点钟要起床

但老两口的态度却从未变过。

“我们再苦再累,都没他们难。治病要花钱的,他们来这里做饭,能省下一分是一分。”

这是万佐成的原话,同样也是万佐成的亲身经历,他的父亲就是因为癌症去世的。

当初为了给父亲治疗癌症,家里花了很多钱,实在花不起钱,只能给父亲停药,接回家。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走的时候只想吃一顿热乎饭,但他却因为病痛的折磨,根本吃不下,最后饿得瘦成皮包骨,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因此,万佐成老两口做“爱心厨房”,不仅是为了无数癌症患者家属,同样也算是为了自己……

万佐成、熊庚香

就这样,老两口一坚持就是21年。

感动中国的背后,尽是心酸

凭借着这股善意,凭借着炉灶的温暖。

万佐成、熊庚香老两口的故事被传颂到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了他们的故事,而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组,也同样了解到了这段感人的故事。

节目组通过大量走访,最终将万佐成、熊庚香老两口评为了感动中国人物,并于2021年2月17日,授予了他们“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荣誉。

万佐成、熊庚香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

这份荣誉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荣誉这么简单,更是一份来自全国14亿人的肯定。

现如今,感动中国的奖杯,就被摆放在他们的摊位上,每每有人路过,都会给他们竖起大拇指,都会向他们投出肯定的目光。

不过心酸的是,老两口的摊子能维持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

因为除了他们,似乎没人愿意全年无偿地付出……

老两口的摊子能维持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

此前曾有义工无偿帮万佐成老两口干活儿,看小伙子吃苦耐劳,老两口试探性地问了小伙子一句:

“小伙子,问你个事,如果我们有一天干不动了,你能把这里接下来吗?”

小伙子听到这话后犹豫了,挠了挠头,脸不自觉地潮红了起来:

“偶尔来帮忙还行,但是要365天全年耗在这里,我……”

没等小伙子说完,万佐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只轻轻拍了拍小伙子的背,眼神里虽然有失落,但更多的,还是欣慰。

毕竟,小伙子还年轻,他还有大好的年华,耗在这里,总归不是个事,他能说出心里想的实话,万佐成已经很欣慰了。

万佐成:我自己这样想,我不傻,我为这些病人提供了方便,我感到快乐

写在最后

说起来,奉献这个词,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其实已经“模糊”了。

就拿大川自己来说,大川心里虽然想奉献,想做很多不图回报的好事。

但现实情况是,大川有自己的家庭,如果只谈奉献,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大川该拿什么照顾好整个家庭呢……

因此,这是一件相对矛盾的事情。

相信这样矛盾的,不止大川。

就像前面提到的义工,他也想奉献,但他也有自己的人生,他也有自己想要燃烧自己“照亮”的人和事……

每个人都有想要燃烧自己“照亮”的人和事

“爱心厨房”还能营业多少年呢?

回过头来再想这个问题,只剩下无尽的心酸。

大川是不希望它停的,因为它一天不停,就说明万佐成、熊庚香老两口一天身体健康。

但它一天不停,老两口又一天不能歇息,让人心疼。

只能说,这是个没有解的问题,虽然答案似乎只有一个,但又永远不希望答案出现。

唉,就这样,就挺好……

点击下面公号即可免费订阅,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