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胎毁一生,拆船一辈子

 百年张裕88 2024-02-20 发布于广东

任何事物在使命结束之后,都有面临消亡的那一天,巨型轮船也一样。由此,也衍生出了庞大的废弃船只拆解工业🚢。

全球80%的废弃轮船拆解发生在南亚,一部分在印度🇮🇳,另一部分则在孟加拉🇧🇩吉大港。

吉大港是孟加拉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人口第2️⃣大城市。这里拆解船只总吨位居世界第1️⃣,有着一百多家拆船厂,岸边的拆船厂如同一座座小山,密密麻麻地分布着。

这些拆船厂雇用了约20多万工人,工人们👷通过手里的喷枪将巨型船只一点点拆解。

从各国报废的船舶🚢,首先会沉放在距离海岸线大约一公里的位置,涨潮的时候绞车会牵引其向岸边移动,移动的过程持续数天甚至数周,之后报废的巨轮将会停放在拆船厂的滩涂之上,准备被切🈹,这工作方法被称作是“冲滩拆船”。

拆解后的钢板每块重量可达500公斤甚至更多,工人们😦运用蛮力和简易滚轴,将钢板一块块地运到卡车上,然后再由卡车运输到轧钢厂,最终制成钢筋用于建筑。

在海洋中,有“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对于拆船行业来说也是如此。这些废钢的回收利用♻️,满足了孟加拉当地一半的钢材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当地的钢铁使用成本。

不过这个过程的“代价”却非常高昂️……由于废船含有大量石棉、铅、多氯联苯、油污等有害物质️,☠️所以孟加拉拆船厂普遍采用的这种“冲滩拆船”很容易会给周围水土资源、空气带来污染。

在拆卸的过程中,负责切割的工人也会受到多种有害物质和易爆物质的威胁,工作风险极高🤕,这项工作经常被认为是“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所以在吉大港拆船厂,生锈报废的钢铁巨轮和满身污渍工人构成了极具冲突感的画面,人类工业化进程中的重担实实在在地压到了渺小的个体身上。在终结与新生背后,个体命运被深刻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