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辽宁喜提人口净流入,东北人口止跌回升?

 hl1bwcdm 2024-02-20 发布于河北

龙年刚启,东北两位“老铁”便陆续发布喜讯:2023年,吉林人口净流入4.34万人,近13年来首现净流入;辽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自2012年以来的净流出局面。

如此成绩,对于人口严重流失的东北省份来说殊为不易。吉林、辽宁究竟做对了什么?黑龙江是否也会发布喜讯?这又是否意味着东北人口止跌回升?我们从数据来分析一二。

图片

来之不易的人口流入

首先,我们要厘清人口增长的两个概念,那就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是指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机械增长则是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如果一个地区当年出生人口高于死亡人口,那么自然增长人口为正;若流入人口高于流出人口,那么机械增长人口为正,处于净流入状态,反之则为负,处于净流出状态。自然增长加上机械增长,便是一个地区当年人口增长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统计口径分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个口径都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之分。如今各地一般都公布常住人口口径,吉林、辽宁公布的2023年人口净流入数据,也是常住人口口径的机械增长数据,即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的数据。

吉林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净流出人口超过30万甚至40万。2021年、2022年有所减缓,但也在15万以上。2023年人口净流入4.34万,实属巨大突破。辽宁自2012年以来一直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净流出人口在10万以上。2023年,全省人口净流入8.6万,同样迎来巨大突破。

不过,人口净流入不代表人口正增长。由于东北地区老龄化严重且出生率较低,东北三省均已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状态。而近年人口自然负增长数据在不断扩大,不足10万的净流入人口尚无法填平这一差距。

以吉林为例。2023年,吉林出生人口8.84万,死亡人口21.46万,人口自然减少12.62万。因此,虽然净流入4.34万人,但吉林2023年的人口总量,较2022年仍旧减少了8.3万。只是相比此前动辄三四十万的负增长,吉林人口减少速度明显放缓。

图片

辽宁也是如此。从辽宁公布的2023年城镇人口数据(3074万人)及城镇化率(73.51%)可以得知,2023年辽宁常住人口约为4182万人,较2022年减少了15万人。不过与前几年二三十万的负增长相比,也有所趋缓。

图片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吉林、辽宁能够实现人口净流入,延缓人口下降趋势,究竟有何秘诀?

图片

艰难赶超的经济增速

人口迁徙有迹可循,经济发达、产业向好的地区,自然会吸引人口流入。在这一方面,吉林和辽宁的成绩非常喜人。

最明显的就是经济增长。2023年,吉林GDP总量13531.19亿元,排在全国第26位;GDP增速6.3%,高居全国第7,创下近年最好名次。辽宁GDP总量30209.4亿元,排在全国第16位;GDP增速5.3%,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

高增速的背后,有2022年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产业发展势头向好。比如吉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8%,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项目纷纷投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43.6%,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辽宁的情形也很类似,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工业运行创近年最好水平。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大增15.7%,表现最优。沈阳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继2022年铁西工厂里达厂区投产后,2023年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新能源电池等重大项目接连开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势。

除了工业制造,吉林和辽宁的服务业也在飞速回暖,尤其是旅游。去年爆火的黑龙江,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2.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15.3亿元,还为此发布了新年感谢信。但吉林和辽宁的成绩更好——吉林接待国内游客3.1亿人次、旅游收入527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辽宁接待游客5.1亿人次、旅游收入5022.6亿元,同样十分喜人。

因此,吉林和辽宁的三产增速都要高于经济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助力。2023年,吉林、辽宁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9%和5.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3%和17.1%,表现强势。

黑龙江的表现就略逊一筹了。2023年,黑龙江GDP总量15883.9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全国垫底。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3%,成为最大拖累。截至目前,黑龙江尚未公布“人口净流入”的消息。

图片

诚意满满的人才政策

图片

对于人口严重流失的东北地区来说,要扭转十余年来的人口净流出,有产业,也得有政策。

吉林从2018年出台《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到2022年已经升级至3.0版本,一路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升级人才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养老医疗等等政策。比如安家补贴,从最初的顶格200万升级至300万;子女入学,增加最高5万元就学补助;比如薪酬待遇,实施高端人才收入“倍增”计划等等。

人才政策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高级职称人才、高端人才连续2年进大于出,高校毕业生留吉规模连续3年增长,2023年留吉人数13.3万人,创历史新高。2023年,吉林省“吉人回乡”人数21.7万人,相当于此前3年总和的60%。

辽宁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和“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分别针对高精尖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租房住房、生活补贴、技能培训、子女入学等福利政策,同样成果显著。

2023年,辽宁共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名,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40.1万名,同比增长20.8%。辽宁高校毕业生留辽率有明显提升,比如东北大学,有24.9%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留辽,2020年还仅有18.6%。再比如辽宁大学,2022年毕业生留辽率已突破55%,2021年还仅有45%。去年来辽毕业生数量也十分可观,仅在北京举办的“辽宁人才周”活动,就达成来辽意向4万余人,签约沈飞集团等重点单位。

实际上,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教育资源高地,本身的科创能力和人才储备是相当可观的。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居全国前列,坐拥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0余所双一流高校,人才济济。2023年吉林、辽宁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势头向好、配套政策到位,人才外流的局面自然有所缓解。

即使是增速垫底的黑龙江,在引才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高校高级职称人才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全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人数为近5年最好水平”,令人相当振奋。

可以说,吉林、辽宁结束10余年人口净流出局面,已经拉开了东北人口止跌回升的序幕。这场戏究竟能唱到什么时候、取得怎样的成绩,就看各自的努力和发挥了。

参考资料:

[1] 各地统计局

[2] 吉林省人口结束13年净流出 2023年净流入4.34万人.中国新闻网

[3] “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吉林辽宁两省人口净流出局面得到扭转.澎湃新闻

[4] 吉林多举措促人才回归 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中国新闻网

[5] “兴辽英才计划”和“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政策措施

[6] 用项目吸引人才 用事业留住人才.人民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