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伤寒麻黄汤的深度解读

 医神通 2024-02-21 发布于重庆

麻黄汤,乃仲景治疗伤寒在皮表的第一方。深刻理解麻黄汤背后的原理对于学习伤寒论是很有必要的。有人会说,麻黄汤嘛,简简单单几味药,不就是发个汗,去寒气的嘛,还有啥玄机奥妙吗?确实,历来医书也就是这么说的,师傅教徒弟也就是这么教的,可是麻黄汤是如何发汗的?它在人体内部是一个怎样的运行机理?麻黄汤的症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病邪作用原理?麻黄汤的脉象形成又是怎样的机理?这些问题背后,才是中医学的关键之处,明白这些问题,你才知道中医是一个怎样的思维模式,是怎样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

先来看伤寒论麻黄汤所有条文

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观其条文,首先我们知道伤寒麻黄汤症其脉为浮,表症嘛,脉浮是大家都明白的,可为什么出现脉浮,这里涉及到人体的自我代谢问题,人体的毛孔正常情况下都是通畅的,而风寒之气拥堵毛孔,以至于人体不能正常新陈代谢,风寒之气向人体表施压,脉气拥塞不通,积胀不能向外通达代谢,以致脉浮无汗。这也是为什么人体会发热的原因,人体内部气血受到外部的压力,内部又在不断的运转,就像高压锅一样,越聚压力越大,以至于产生发热的现象。

而头腰痛,体痛,骨节疼痛,同样是因为风寒对人体的压迫之力导致的,这里可以想象用一根木棍,你不需要用多大的力,随便在人体某个地方施加一点压力,我们都会有痛感,原理是一样的。因此,脉紧也很好理解了,人体受到风寒的压力,这股压力,就是紧脉的来源,反应了脉气不通,受到了束缚。

这里最难理解的就是第52条,按我们常规所学,数脉多为热,反而用麻桂辛温之品,看起来非常不合道理。但仔细推敲,风寒外束,体表不通,血气内聚过多而又不断的向体表运行,以至于出现脉数,就像过马路,人少的时候看起来井然有序,一旦人流过多,蜂蛹而行,一个接一个,就变得拥挤而快速,道理是一样的。

造成气喘和衄血同样是因为内部压力过大风寒压迫于人体,就像被捏住一样,气体雍聚逆肺,吸而难入,呼而易出,造成吸长呼短之气喘。气机内逆,迫血出于鼻而致衄血。恶风甚至怕冷,这很好理解,血气不能充斥体表,就像城郭无守军,必然会恶风畏寒。

麻黄汤以麻桂辛温兼苦为发汗之力,甘草填补空虚,杏仁降其逆气,虽药少而立专,其效非凡,只要症状相属,效如桴鼓也。仲景于此,医圣之名实至名归。

我们知道辛味药,乃发散走窜之性,由此可以反推得知人体这个气是受到了收缩,束积的力量,从而导致了这一系列的病症状态。那么用辛味之药将这个收束之气散开来,温药解除寒气,人体气机打开,向外通达,出于体表,达于皮肤,汗出表解,气机恢复正常,病症到此解除。这里的汗并不是我们日常说的大汗,或者能见到的汗珠珠,而是温覆取似汗,是你感觉体表好像通了一样,有微微汗出即可。中医里面论阴阳气血,只是拿出来让人们知道人体有这样一个双方面的东西,但是气血,阴阳它们总是一起运行的,换句话说血和气总是不会分离的,所以气通则血通。那么这里发汗的意思毛孔正常开阖,气能出于体表。

综上之论,伤寒金匮以至于其它经典书籍的背后都深藏天地人之道,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医术顶尖的高手,就必须参透其背后蕴藏的道理,最后你就会明白医理其实就是天之理,人之理,地之理,中国文化背后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古云:倏变于道,殊途同归。大矣哉

关注我,带您领略中医的奥妙。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