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特稿6】踏雪寻年:荆州古城的年俗风情画卷

 郢都故事 2024-02-21 发布于北京

【春节特稿6踏雪寻年:荆州古城的年俗风情画卷

文\卫平

    编者小语   今天出版的《荆州日报》“文化荆州”专版“江津古韵”栏目刊发了“郢都故事”的春节特稿《踏雪寻年:荆州古城的年俗风情画卷》,现予刊发。

    凤舞楚天,长风舞动一城梦;

    龙吟新岁,序曲吟来万户春。

    几乎在一夜之间,红艳艳的春联高高悬挂在荆州古城的座座城门之上,从茫茫白雪中凸显而出,似乎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的确,“飞雪迎春到”!今年荆州的第一场大雪,让接踵而来的小年与立春,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中所云,春节挂春联,本来就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习俗。在“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之时挂春联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荆楚岁时记·正月》注引《庄子》佚文云:“有挂鸡于户,悬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百鬼畏之。”文中的“桃符”,就是王安石诗中的“新桃”与“旧符”,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春联了。楚文化专家认为,这是楚人的设置“厌胜、辟邪之物”。原来,楚人视农历十二月和一月为鬼疫流行的月份,于是便在春节期间用春联与门神来辟邪。

    《楚国风俗志》里说,“此项岁时活动在先秦时的楚国虽然行于农历十二月的腊与除夕两日,但他实际上一直延续到正月”。对此,东汉应劭的《风俗通》里说,汉代“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并解释为“效前事也”。这里的“效前事”,就是汉代沿袭了楚国的故俗。于是,“辟邪之物”桃符,便在五代之时变身对联。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节。”腊月一到,“年”就在眼前了。以立春为中心的春节,其实早在小年时就拉开了序幕。二三千年以前,楚人用一系列以祈求五谷丰登为目的祭仪和歌舞游戏活动“丰富了华夏民族在春节期间的岁时活动”,对春节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构成了春节习俗活动的主干。

    在春节的系列活动中,楚人首先是从祭灶神揭开序幕。在古代火历时代,人们以十二火星次这一的大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判断季节的变化。为了驱寒助暖,驱阴助阳,便产生了腊祭这样一个古老的节日。于是,主管观测大火的“火正”祝融便尊为了火神、灶神。旧时,在荆楚地区的“祭灶日”也是不年,家家都要在腊月二十四焚香烧纸,三跪四拜,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还要用甜甜的灶糖“封住”灶神的嘴。

    过了小年,过大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人们就开要始“忙年”,忙着腌腊菜、炒腊锅和打腊货。有一首《年俗歌》是这样唱的:“腊月里来腊月八,家家户户把猪杀。炒米泡,塌豆皮,做饼子,发麻花。上新鞋,磨豆腐,熬麻糖,打糍粑。买回对联和年画,香纸蜡烛敬菩萨。”

    不过,按照荆州民谚所说,腊月二十四后的每一天,都是有着明确分工的,比如:腊月二十五,家家打豆腐;腊月二十六,家家煮年粥;腊月二十七,家家赶年集;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鸡杀;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腊月三十夜,家家把祖人谢。

    “驹隙流光等织梭,闲中岁月任消磨。团年满饮郎君酒,莫把春光再蹉跎。”说到腊月三十除夕夜,按照荆州的习俗,最重要的就是“团年”了。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除夕晚上,家家户户置备酒馔,家人相聚共进酒食。”可见,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之夜,千百年来,无论山高路遥,还是天寒地冻,远离家乡的游子都要在腊月三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没能回来的人,也要给他摆上一副碗筷,象征已回家团圆了。

    对此,清末荆州文人王百川的《沙市竹枝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团年的年俗风情画卷。那时,吃团年饭前,每家每户都要先燃放鞭炮,以示家庭红红火火,团圆美满。而“团年饭”上的菜肴,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要上一条“烧全鱼”,取“有头有尾、独占鳌头、年年有余”之意;要上“鱼糕”,取“步步高升”之意;要上“肉圆子”,取“圆圆满满”之意。特别是在做团年饭时,还要多做一些,一定要有吃不完的饭,以表示“富足有余”。甚至这天留下来的饭,还要吃到正月初三,叫着“宿岁饭”,以示“年年有余”。而监利县北边人家吃团年饭,要敞开大门,意在“驱邪”;南边人家吃团年饭,则要关上大门,以示“聚宝”。

    其实,按照中国传统习俗,除夕之夜要办的三件最重要的事,除了“团年”以外,还有“辞年”和“守岁”。

    吃过团年饭,收拾干净家里后,一家人穿戴整齐,便开始行“辞年”礼,晚辈依次向长辈跪拜行礼。“小伢拜了年,要给压岁钱。”长辈都会按习俗,给来“辞年”的小孩“压岁钱”。也许是因为楚人尚赤,荆楚民间俗信红色可辟邪,因儿童灵魂不全,需用红纸包钱来“压祟”,以护佑孩子们顺利过年。而正月初一,孩子们给大人拜年时得的小红包,就不是“压岁钱”了,而是“打发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大发”,“发”在健康成长。如今,虽然“辞年”之俗已不再流行,但腊月三十或正月初一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暮景光如驶,连宵绛烛然。”据晋朝《风土记》记载:“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旧时,三十晚上,男女老少沐浴更衣,点燃木柴或木炭、煤球,“生火发柴”寓“发财”之意,全家人围羊火盆而坐,拉拉家常,叙旧话新,彻夜不眠,同享天伦之乐。

    在农村,乡民们守岁还有观察天象一俗。观察天象在民间叫“出天方”,就是当夜零点时分,放鞭炮敬神,观察天空出现的星座及其方位,预测来年的风雨收成。所以民谚云:“三十晚上出天方,出了天方看年成。”

    除了预测来年的风雨收成,除夕还有一个以祈求农业丰收为目的得活动。在荆楚地区,一直就有着春节期间祭祀农具之神的习俗。《夏小正》中说:“初岁祭耒。”耒是一种远古时期类似“锹”的木制农具,荆州纪南城遗址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耒”。同时,荆楚民间还有崇祀紫姑神的习俗。

    《荆楚岁时记》里说,正月十五夜“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个藐姑射山的山神,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兼主禾谷、桑蚕的紫姑神。

    荆州地方史志资料显示,直至近世,监利人仍每于“元夜,迎紫姑,卜问丰欠”。据此,楚文化专家推测,楚人迎祭紫姑女神、卜问年谷的时间应为农历正月。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守岁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如同今天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古代诗人们常常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脱俗,写下了《守岁》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