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网红去世数月,社交账号突然发帖,究竟是谁在复活僵尸号?

 毒鸡汤 2024-02-21 发布于北京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

01

今天要聊的这件事,乍听就像一个恐怖故事的开头。

有些小伙伴可能听过这样一件事:

去年夏天,一名男子在健身房卧推120公斤杠铃的时候,不慎让杠铃脱手,杠铃刚好压在其脖子上,男子几番挣扎无果后死亡。

当时舆论的重点,其实在事件的法律问题上,因为事后证实男子发生意外的时候,健身房不在营业时间,所以才没有其他人。

而死者和健身房老板是朋友关系,死者有健身房的钥匙,经常在非营业时间进入,平时锻炼也不用给钱,就连杠铃也是他自己带的。

按照常规的思维去看,这件事大部分属于死者自己的责任,加上不幸的意外成分。

但法院一审判决中,健身房老板负了9成责任,要赔偿死者家属90万,同时健身房也因为这件事倒闭了。

争议性的判罚,让这件事成为当时坊间热烈讨论的话题,随后更多细节被网友挖出。

死者姓侯,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也曾当过健身教练,B站网名为“孤练”,经常分享自己一个人在健身房锻炼的视频。

事发后,不少网友到他的主页上感慨、哀悼。他的社交账号迎来了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次。

男子大概也从没想过,自己会以这种形式成为“网红”,不管怎样,这个账号算是被大众留意到了。

最诡异的事情也就在这里,这个账号属于一个死者,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再发布任何东西。

但就在前几天,账号突然出现了一条新动态,内容是为游戏“原神”投票。

这条动态一出,网友们马上炸了,纷纷怀疑账号被盗,还有人认为账号是被平台挪用了。

有人将此事称为“孤练打赢了复活赛”,人死而复生,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了,但社交账号死而不僵,凭空给人非常多的联想。

在社交网络层面,人们会习惯将那些很久没人用,或者没有真人操作的账号,称为“僵尸号”。

在互联网方兴未艾那几年,僵尸号的产生,大多是因为被原用户抛弃,或者被盗号了。

但如今,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相当高,每个人少说也有几个账号。

一旦互联网用户们,按照正常人类社会的死亡率消逝,他们的账号,就不可避免地沦为僵尸号。

这些账号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会像孤练的账号那样,突然赛博诈尸吗?

02

在国内,首次将死者关怀和互联网层面结合起来的平台,就是B站。

2020年,B站推出了“纪念账号”的功能,简而言之,在用户死亡,并在家属申请,且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平台会对账号进行保护式封存。

封存状态下的账号,不能再发新内容,仅作纪念用途,但也能避免账号被盗,或者由于不明原因突然诈尸的情况。

这个概念自然是好的,问题在于“家属申请”这个门槛,注定了能获得纪念账号的逝者用户,肯定多不到哪里去。

社交账号本就有一定的私密性,很多人是不会告诉家里人,自己有什么社交账号的。

而且人死如灯灭,对于家属来说,处理常规身后事已经非常劳心耗神,就更不会留意社交账号的事情了。

所以结果就是,绝大多数的逝者社交账号,还是处于一种被自然荒废的状态。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但在某些人眼里,这又成了钻空子,或者谋取利益的工具。

经常上网冲浪的小伙伴,对于“水军”这个词,肯定不陌生。   

水军可谓无处不在,买水军的门槛也一点都不高,给钱就行,小到给明星刷评论,商品数据造假,大到发送电诈“杀猪盘”信息,基本什么都能干。

买水军的人自然可恨,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水军本身是怎么来的?

早些年,很多水军是由虚拟电话号码和刷号机器人组成的,但随着实名制的普及,一个人能够创建的账号数量越来越有限。

于是有黑产从业者,想到了另外一条路:找到更多的真实存在的人,将他们的真实账号,变成僵尸号。

能实现这一点的,一是网上的很多以“文案”为名的兼职,二就是盗取被原主荒废很久的账号。

所以有很多逝者的账号,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人盗取,成为社交层面上的另一种存在。

在这次的“孤练”账号死而复活之前,就发生过一个类似的事件。

2020年,一名剑三玩家患癌去世,不久后其社交账号被盗,之前发布的很多具有纪念价值的内容被清空,新发布的内容全和某明星应援有关。

被网友们发现和抨击后,自称买家的账号新主人还在网上大放厥词,直到最后舆论闹大了,才又变脸服软。

虽说人死如灯灭,但站在死者亲友的角度来说,看到死者的账号被这样随意挪用,心里肯定不好受。

所以我们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去阻止这种乱象了吗?

可能性有是有,但很可惜,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可能性几乎为零。

03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某些黑产从业者,能够精准地捕获那些被原主荒废的账号,难道真的只是黑客技术过人?

答案自然没那么简单,再往深层次想一想,谁才是最能把握账号使用信息的一方?

答案就是:平台。

大家应该记得,每次注册社交平台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非常长,但肯定没人会仔细看的同意书。

同意书里涉及的一般都是很常规的东西,比如平台的权限、用户的使用守则等等。

当中就有一条很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内容:用户的社交账号,所有权并不属于用户,而是属于平台。

用户只有账号的使用权,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有使用权就足够了。

但遇上特殊情况,比如用户和平台出现利益冲突,以及用户去世的情况,这条微妙的规则,就会将天平迅速倒向平台。

在原主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平台自然会思考如何“回收”这些账号,为己方创造一些剩余价值。

明面上的操作肯定是不行的,更多的是暗箱操作,以及心照不宣的默许。

平台泄露用户信息的事情,新闻已经报道过不止一两次了,我们身处的网络环境究竟有多“安全”,大家懂的都懂。

活人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死者了,一旦平台大数据筛查到某账号很长时间都没有登录,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会被鉴别为僵尸号,然后被打包售卖给黑产从业者。

平台打了一个擦边球,从法律上,很难去追责,而死者的家属,也没办法每次都找平台要说法。

所以事件最后还是无解,只能哪个闹大了就封哪个。

对于我们普通网友来说,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地看到死者账号诈尸的情况。

只能告诉自己,要淡定,反正这种事,在了解缘由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只是也不免好奇,如果某一天,我自己也不在了,我的社交账号,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大概又是一个“黑镜”式的故事吧。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