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铁道兵 一生铁道情

 女兵讲历史 2024-02-21 发布于海南

特约通讯员谌宇 通讯员李喻高

“每名铁道兵都有自己的故事,立过功的是英雄,没有立过功的也是英雄……我想记录他们,记录这些故事。”来自湖南长沙的退役老兵王民立说。她和自己的父亲、大哥、弟弟、丈夫一样,曾是一名光荣的铁道兵。1970 年11月,王民立的大哥、时年23岁的王民字在修建襄渝铁路时不幸牺牲。王民立比大哥晚一年入伍,1973年,被部队派往四川医学院学习的她和母亲一起到了大哥牺牲的地方,她们重走沿线陡峭的山路,住进简陋的帐篷。在那个缺乏大型工程器械的年代,铁道兵的施工和生活环境异常艰苦。

学成归来后,王民立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回到铁道兵部队,与父亲和弟弟并肩战斗,先后参与了成昆铁路、南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

退休后,王民立有了新的目标,她想用脚步丈量一代代铁道兵的战斗足迹,用手中的笔开启铁道兵公益宣传事业:“我想挖掘更多的铁道兵历史,讲好他们的故事。”

几年间,王民立把时间都花在了采访和写作上。为深入了解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细节,她曾辗转飞往海拔3500 米的青海高原,在踏勘铁路遗址的同时,找到当年的亲历者,通过采访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

“您是王民字的妹妹吗?我是他的战友,我也想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您听。”“我看了您写的文章,很受感动,请一定要继续写下去!”王民立的文章发表后,读者纷纷来电,其中有很多参与过铁路建设的老兵。由于身体原因,这些老兵大多行动不便,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表达了同一个心愿:希望王民立能代替他们再去看看战斗过的地方。

2019 年,王民立再次来到成昆铁路沿线。风吹过田野,穿梭在幽深的隧道中,她眼含泪花:“爸爸,四十九团的老兵们,我替你们到百家岭隧道来了!”数次重走襄渝线、成昆线和拜访老兵的经历,让王民立发现,许多将生命奉献给铁路事业的铁道兵,就长眠在他们战斗过的铁轨旁。有的墓碑上留下了名字,有的墓碑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上面的字迹早已无法辨认。

投身寻亲工作,尽全力帮助这些老兵与亲属“团聚”,成了王民立新的前进方向。通过查阅档案和实地调查,王民立和志愿者在清绿铁路沿线发现了20 名铁十师战士的牺牲地,其中,无名墓有 15座。2021年2月,王民立与志愿者开始为这些无名英雄寻找回家的路,目前已找到 17 位铁道兵的亲属。

截至目前,74 岁的王民立已经撰写讲述铁道兵历史的文稿百余万字。“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坚持把铁道兵公益宣传事业做下去。”这位老兵言语铿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