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30岁襄阳米芾《法华台诗帖》,是什么让你眼前一亮?

 鸿墨轩3dec 2024-02-21 发布于内蒙古
2019-08-16 08:01·书艺课堂

文 | 书艺课堂 (ID: shuyiketang)

米芾《法华台诗帖》 纸本 行书 纵29.8厘米 横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法华台。

坱圠有同色,雪

深云未开。终南晴夜月,仿佛

似登台。

(注:坱圠yǎngyà:山势高低不平状。)

赏析

上次我们提到了米芾30岁时期的作品《道林帖》。今天分享的这幅《法华台诗帖》写于1080年,同样是米芾30岁时的作品。而三年后的1083年,米芾留下了他学习王羲之《圣教序》的经典作品《方圆庵记》。由此似乎可以推断,这个时期的米芾都还在集古字的学习阶段,而从作品的笔法特征看,此时的他正处在对魏晋笔法的深入继承之中。

从整幅作品的大小(纵29.8厘米、横42厘米)上看,我们可以发现,此幅作品中的每个字大小在3厘米左右,且大多数的字都呈纵势形态。

我们知道,用笔才是书法的核心技术。一个作品的好坏,除了结构、章法、气息、墨色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用笔的技术熟练程度。米芾以“八面出锋、风樯阵马”为其用笔特色,技术高超,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的程度,赏之令人玩味。

王献之《东山帖》,“叙”和“奴”两字的捺笔蹲点,同形反复。

要点

读此帖,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在这幅作品中,米芾采用了王献之那种“同形反复”的处理手段:相邻的同偏旁的两个字保持笔势和形态上的一致。

专栏
米芾行书点画、结构的学习与解读
作者:书艺课堂
19.9币
62人已购
查看

我们在之前《米芾行书系列解读——点画、结构的分析与解读》的“「021」从米芾「竖心旁」写法看笔画的同形异构”一文中,曾经讲到过竖心旁写法的“同形异构”现象。所谓“同形异构”,也就是同一形态的偏旁部首采用不同的形态来构建,从而体现出不一样的特征。说得简单点,这有点像隶书里的“雁不双飞”,强调的还是如何避免笔画的雷同。

而“同形反复”,是在“同形异构”的基础上,将相邻的同部首或同偏旁的两个字反复出现时,所作出的既相同却又有稍许变化的处理手法。

“坱”和“圠”的土字旁,同形反复

米芾自然深谙此道。在《法华台诗帖》中,我们发现:“坱”和“圠”的土字旁、“雪”和“云”的雨字头、“仿”和“佛 ”的肆字旁等等,这三组同形反复的情况,反复运用,上下相邻的两个偏旁笔势和形态基本类似,竟如三对“双胞胎”一样,在作品视觉效果上,得到了一种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可谓先声夺人,令人眼前一亮

“土字旁”上下重复出现,米芾将两个土字作了上疏下密的处理;两个“雨”字叠加对比,他从“雨”字线条构成的空间结构加以区别;而“肆字旁”上下对应,米芾干脆从左右结构的配合中寻找变化和平衡之理,可谓妙笔生花,令人惊叹!

“雪”和“云”的云字头、“仿”和“佛 ”的肆字旁,同形反复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