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出处在哪里?

 老街味道 2024-02-21 发布于山东

学习律诗创作的人,都知道这样两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两句歌诀出自明代僧人真空所著《贯珠集》中,在《类聚杂法》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
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
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律诗源自齐永明体,四声分平上去入,到了初唐四声二分为平、仄,唐朝律诗定型。

唐朝研究诗歌理论的古代典籍,流传下来的不多。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最早出自哪里,目前已经不得而知了。

正如唐朝日本僧人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一样,并非自己的原创而是引用了唐朝文人的作品。明朝这个真空和尚,也是引用了前人的口诀而已。

《贯珠集》中的律诗格式,既有平韵律诗,也有仄韵律诗。既有五言律,也有七言律。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七言律句的奇数字平仄不拘,偶数字平仄固定。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当然,这是比较笼统的规则,不可细究。

有的三五也要分明,四六也可以平仄颠倒。例如:

西望瑶池降王母,平仄平平仄平仄。

---

不过,也有个别人认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是诗句的押韵,单数句押韵没有要求,但是双数句押韵要求非常严格。

另外,从《贯珠集》中的诗体格式中,也可以看到有押仄韵的七律格式。可见,仄韵律诗虽然少,但是前代诗人也早就有了研究。

@老街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