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防己黄芪汤证的解释

 花无缺3myj1j3d 2024-02-22 发布于江苏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主治风湿/风水表虚,怎么知道有表虚?脉浮而恶风汗。怎么知道有风湿风水,因为身重或者身肿,此处的身肿,可以表现全身性水肿,如心源性水肿、肾炎水肿或者特发性水肿,也可以是局部的水肿,如膝关节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关节肿胀疼痛、沉重、活动不利、动作不灵活为特点的,都算身重的范畴,甚至是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也是防己的作用范畴。防己黄芪汤证的典型脉象是脉浮而濡,症状是汗出恶风身重,此处的身重可以是全身性或局部性的肿胀,可以是可见的水肿或者是肉眼不可见的如脑水肿。
       此方以增加中焦脾胃气化功能为起点,用炙甘草生姜大枣打底,因为表虚所以加黄芪固表,加防己利三焦水气,即组织间水气,加白术,一是健脾,配伍黄芪将脾胃之气转化为卫气行于三焦以达肌表,二是白术将水气下沉,配伍防己利三焦水气,通过利尿作用排出体外,黄芪宣发三焦之气,最终通过肺气宣发水气而达到利尿之作用。炙甘草生姜大枣增强中焦气化,黄芪白术将胃气推至体表一则可以固表,二则可以推动组织间水气运转开来,通过防己利三焦水气的作用从小便排出体外,构成一个以中焦为起点,以三焦为通路,以小便为出路的利水途径,把身体多余的水气、湿气排出体外。
       为什么脉浮、汗出恶风不用桂枝白芍?防己黄芪汤与桂枝汤都是炙甘草生姜大枣打底,都是要通过增强胃气转化为卫气得作用而达到治疗表虚的目的,但是防己黄芪汤证此时表虚而有风湿/风水,防己黄芪汤作用要通过利尿作用而祛除水湿之气,不是单纯的把阳气从脾胃推送至表即可,而黄芪具有主大风而利水的作用。此方不是不可以用桂芍,而是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有了止汗的作用,在不需要解表的条件下,就已经达到目的,可以更为精简的省略去桂芍。如果不省去,就会变成黄芪桂枝汤加白术防己,在不需要解表的条件下固表,有黄芪即可,在需要利尿的条件下,有防己即可,不用白芍利尿也能达到目的,所以桂枝白芍并没有充分的理由留下,对有限的胃气来说,省去更有性价比。
       如果是心源性水肿,防己除利尿作用外,还可抗心肌缺血、降低心率、扩张血管降压的作用;如果是肾炎水肿,防己有抗炎、利尿、免疫抑制作用;如果是局部关节肿胀,防己有免疫抑制、肌肉松弛、麻醉骨骼肌镇痛作用;如果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防己可通过多种机制进行神经功能保护。
       大青龙汤、越婢加术汤是通过麻黄宣发肺气而通调水道的,如果在表的途径可以开放,即汗出而水去,如果在表的途径开放不利,则通过小便而利出水气。而汗出恶风是不能用麻黄剂的,那么把宣肺的作用分给黄芪,把利尿的作用分给防己,这样就可以解决表虚风湿/风水的问题。
       在外感中,表实用麻黄,表虚用桂枝。在风水中,表实风水用麻黄,表虚风水用防己黄芪。
       在风水/风湿中,如果水气影响了肺气的宣肃,会表现为喘,一般这种喘,通过增加防己的量即可解决,在防己黄芪汤证的加减法中,喘者加麻黄,此处并不十分妥帖,因表虚者,通过身体比较弱,汗出恶风,再加麻黄,可加重心悸。加入要加入麻黄平喘利尿,也应以加入麻黄石膏二者为宜,此处的喘主要为水饮所引起,故葶苈子亦可加入。胃中不和者加芍药,胃中有水气,故可见反胃、恶心等症状,此时可重用白术、生姜即可,有防己不需要白芍利水。气上冲者,加桂枝,此处为水饮上泛,可与桂枝茯苓。下有陈寒者,加细辛,此处可用。
       防己黄芪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提示服药后腰以下是凉的,这是因为黄芪激发起了上半身的阳气,导致上半身的血液循环比较好,而下半身的血液循环就处于代偿阶段,此时有尺部脉沉。用此方见尺脉沉者,可加附子,即可避免或减轻此类症状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