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岁+,为什么人生突然没了方向?

 昵称57066928 2024-02-22 发布于山东
在最好的时间,遇见最好的自己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与35岁+有关的话题。写这篇文章,是应一个朋友请求,主要是为了解答他的困惑。

朋友今年38岁,在某企业担任中层管理,事业还算顺遂,因为年轻时很努力,属于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那种,但工作到了第十五个年头,突然泄气了,用他的话说,对打拼和努力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他说,进入30岁以后,感觉时间猛然变快了,一晃8年,不知道自己干了啥,除了工资略有增长,事业没有任何起色,公司一个劲的在鼓动你,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干好了,漂泊在项目上,常年不回家,照顾不了家庭,也没有自己的时间。

感觉学习是骗人的,事业是骗人的,学的越多,干的活越多,到最后,只是把工打得更好而已。

自己已经有了房和车,生活也算比较富足,谈财富自由可能有点远,但过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绰绰有余。

他问我,人活着,不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点吗,现在我什么都有了,干嘛还要去操那个心,躺平不好吗?

朋友的困惑,也是大部分35岁+职场人的困惑,人到35岁,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感受,感慨时间飞逝,自己耗尽青春之后,却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想像2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样,朝前冲,看起来好像又很傻,如果真的就此躺平,心里又感觉惴惴不安......

虽然社会在不断制造年龄焦虑,将35岁+”定义为一个充满危机的年龄,诸如职场危机、中年危机、生活危机......,但其实35岁是一个人经验和创造力最强的年龄,社会经验、阅历以及责任感,真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的,尤其是知识密集、科技研发和智力咨询型行业。

就职场来说,35岁+的人所面临的困惑,并不是网上流传的“担心被辞退”,更多的是,像我这位朋友所说,怎么克服事业上的迷茫?怎样重新创造能量、完成人生转型?怎样重新拾起探索新事物的热情?

-  01  -
35岁+,事业上升期,为什么还会迷茫

因为他们已经从学知识、提技能转向了搞定目标,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搞定目标。

搞定目标,往小处说,就是穿过细枝末节,直接去搞定一个事。往大处说,就是能透过琐碎重复的工作,直接看清赚钱的门路。

35岁+的人,大都已居于管理岗,当小年轻们思绪混乱、乱干一气出不来结果的时候,他们基本可以做到一眼看出问题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快速解决,想东西也更深入。

所以,与20多岁的年轻人相比,35岁+的人关注的不再是怎样才能做一手漂亮的PPT,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技能更精进,而是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技能变现。

这也正是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原因,因为学习专业技术对他们来说,都只不过是简单的流程,这些流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模式——搞钱,这才是他们的目标。

所以,真正让35岁+的人感到困惑和懊恼的,不是学习无意义,也不是疲于奔命却做不出成绩,而是对事业的要求变得更高了:

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企业碌碌无为的打一份工,或是涨几千块钱的工资,而是开始关注自己的发展,摸索将自身能力变现的模式,他们也越来越懂得,真正的价值是自身的市场价值,给自己做,自己的时间自己说了算,并且赚到钱,才算事业。

看到了独立创造市场价值的重要性,自己却没有能力去创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得不到,他们才会发出学习是骗人的、事业是骗人的感慨,而那些真正创造出盈利产品的,像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美团创始人王兴,却都是肯定事业的,因为他们的精力和心血全都得到了正向反馈。

-  02 -
如何重新唤起能量

如何才能重新唤起能量?

我认为是认清自己,保持热爱,做点让自己真正动心的事儿。

都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困惑,35岁+,人生已到半熟,经历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经历了社会的捶打,年少时不屑的琐碎,现已成为如今生活的日常,那些曾经风度翩翩的少男,清丽端庄的少女也升级为宝爸,宝妈。

工作忙碌,孩子吵闹,生活嘈杂,这是大部分35岁+人的生活现状,当你身陷这种状态里,很容易因生活的惯性,将一切看的没有意义,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感觉年轻时做过的事,年轻时那股冲劲突然变得很幼稚、很没有意思的时候,不要怀疑那些经历,不是它们没有意义,而是因为你看人看事的视角,已经与年轻时大不一样了而已。

而这些,都是早年那些经历在你身上的沉淀。

比如,20多岁时只顾扎头做事,一股冲劲却总是被人否定,于是你开始懂得反思自己,不再蛮干,学会了找方法、找技巧,于是以后做事,你就会变得精准领悟领导要求,考虑周全、有条不紊。

20多岁时与人沟通,你发现身边总是一片反对声,于是你开始懂得寻找问题的根源,不再结于口头之争,不再逞匹夫之勇,而是学会了与他人共情,从而对人对事,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早年经历,成就了现在的你,它们会让你变得更加成熟,而成熟却会剥夺我们的本性,我们都知道人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最真实的时候,但率性和天真却是小朋友的专属福利,35岁+的人因做人做事更看重功利,更有目的,有些场合不得不遮盖自己的情感,而能量的来源却在于释放情感。

所以,如果你在过着每天睁眼醒来,行走在家与公司之间,重复着一成不变的工作,那就要保持头脑清醒,忙碌之余,心性要从束缚中挣脱,保持灵魂的自由,拓展热爱的事务,不要为自己设置边界和围墙,时刻保持跳出环境看世界的能力,身体虽在忙碌中,眼睛却能看到更远的远方...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的好,“40岁追求的是成功,下半场追求的是意义“,人到35岁+,如果突然陷入迷茫,不是因为自己变弱了、消沉了,而是因为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看事越来越准,越来越透了,所以现有的看起来才会变得简单。

35岁+只是找到了自己融入世俗的姿势,从人的一生来看,并不存在20岁应该做什么,30岁应该做什么,只要清楚的知道什么阶段,自己最想要什么,明白自己得到它会失去什么,得到与失去的落差自己能承受,这就够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作者简介:董小姐,笔名素素,读书与个人成长领域创作者,扎实的写作手艺人,倡导深度思考,深度阅读,头脑有思想,心里有爱,眼里有光,写文章只为分享,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给您工作带来不便请后台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